增强CT在肺癌患者中的诊断和常规方法效果对比研究

来源 :延边医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jliuchu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目的:探讨增强CT和常规方法在肺癌患者中的临床诊断效果。方法:对来我院诊治的40例患者入院资料进行分析,根据患者检查方法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诊断,实验组采用增强CT诊断,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95%治疗效果理想,高于对照组(85%)(P<0.05);实验组95%对我院治疗总体满意,高于对照组(P<0.05);增强CT诊断效果理想,20例早期肺癌得到確诊,肺癌确诊率为50%,高于对照组(32.5%)(P<0.05);13例肺结核,7例肺炎,总体确诊率为100%,高于对照组(77.5%)(P<0.05)。结论:肺癌发病率较高,临床上采用增强CT进行诊断效果理想,确诊率高,值得推广使用。
  关键词:增强CT;常规方法;肺癌患者;诊断效果
  肺癌是临床上常见的恶性肿瘤,这种疾病机制复杂,且随着人们抽烟、空气质量污染等影响这种疾病发病率出现上升趋势。根据相关数据显示:我国肺癌的死亡率已经成为威胁我国居民健康的主要疾病,其发病率和吸烟、人们生活方式等关系密切。由于这种疾病起病比较隐蔽,患者早期不会存在明显症状,中后期后临床上主要表现为:咳嗽、吐血等,给患者带来很大痛苦。目前,医学界对于这种疾病缺乏理想的诊断方法,常规方法如:胸透、CT等虽然能够帮助患者诊断,但是确诊率较低。因此,临床上探讨积极有效的诊断方法显得至关重要[1]。为了探讨增强CT和常规方法在肺癌患者中的临床诊断效果。对2013年4月至2014年4月来我院诊治的80例患者入院资料进行分析,分析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对来我院诊治的40例患者入院资料进行分析,根据患者检查方法分为两组。实验中男23例,女17例,患者年龄为49-84岁,平均年龄为59.3±1.2岁。患者中,38例咳嗽、咳痰,22例发热,11例胸部疼痛,9例无明细症状。两组对其诊断方案等均完全知情权,实验均通过我院伦理委员会批准。两组患者年龄、病情等差异不显著(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诊断,具体方法如下:根据患者症状等对患者进行胸透、普通CT、血象等常规检查,帮助患者确定病灶。实验组采用增强CT诊断,具体方法如下:实验中采用64层BrillianceCT机进行扫描。扫描前让患者静脉注射300ml非离子型对比剂碘比乐,用PHILIPSEBW工作站,将患者扫描得到的图像采用相关软件进行处理。检查前,让患者保持空腹状态,并且扫描前患者均进行碘过敏试验,并正确教会如何进行呼吸。在注射对比剂20、80、140、200、260s时开始扫描。扫描范围在患者病灶部位及其周围6mm,计算CT灌注参数等[2]。
  1.3统计学处理方法
  实验中,对患者治疗时的数据进行搜集,利用SPSS16软件进行分析,并进行检验,实验结果采用(x±s)表示。
  2.结果
  本次研究中,实验组95%诊断效果理想,高于对照组(85%)(P<0.05);实验组95%对我院疗效总体满意,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对比
  本次研究中,增强CT诊断效果理想,20例早期肺癌得到确诊,肺癌确诊率为50%,高于对照组(32.5%)(P<0.05);13例肺结核,7例肺炎,总体确诊率为100%,高于对照组(77.5%)(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诊断结果对比
  3.讨论
  肺癌是临床上常见的恶性肿瘤,这种疾病机制复杂,患者发病后临床上表现为:呼吸困难、咳嗽、咳血等。由于这种疾病起病相对比较隐蔽,早期肺癌患者不容易发现,患者一旦发生均表现出临床症状。常规方法虽然能够帮助改善患者症状,但是误诊率或漏诊率较高,患者诊断时容易伴有其他症状,给患者生理上、心理上都带来很大创伤。因此,临床上探讨积极有效的诊断方法显得至关重要。
  近年来,增强CT在肺癌患者诊断中使用较多,并取得理想效果。增强CT诊断效果理想,20例早期肺癌得到确诊,肺癌确诊率为50%,高于对照组(32.5%)(P<0.05);13例肺结核,7例肺炎,总体确诊率为100%,高于对照组(77.5%)(P<0.05),这个结果和相关研究[3]结果类似。临床上,通过增强CT诊断能够发现:对于肺癌患者而言,其血流量要低于其他疾病,如:肺炎、肺结核等,其原因是由于肺癌患者淋巴回流较慢,淋巴量减少,从而造成血管内间质及间质间隙缩小,并且放慢,从而引起造影剂出现滞留等现象。再加上肺癌患者由于受到癌细胞攻击,毛细血管间的间隙会不断增加,导致基底膜缺失,从而增加了血管内的血流速度和血流量。
  此外,临床上采用增强CT检查能够有效的观察肺癌患者组织的分叶征、毛刺征、血管集束和支气管充气等,甚至能够看见患者胸膜凹陷和远端阻塞等。而对于良性肺部疾病则无上述影响特点。癌细胞通常而言会沿着肺泡壁和淋巴管等浸润生长,患者发病后局部会存在小静脉淤积,从而容易出现毛刺等。但是,对于肺炎结节患者而言同样会出现毛刺等特点,容易引起误诊[4]。而肺癌血管集束征则比较明显,主要是由于肿瘤邻近组织不断向肿瘤位置移动,部分患者甚至出现截断现象。此外,通过增强CT进行诊断并不会给患者带来其他不良反应,这种诊断方法也相对比较安全、可靠。本次研究中,实验组95%诊断效果理想,高于对照组(85%)(P<0.05);实验组95%对我院疗效总体满意,高于对照组(P<0.05),这个结果和相关研究[5]结果类似。
  根据本人经验:由于肺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患者发病后如果得不到有效的确诊,将会引起癌细胞转移,威胁患者生命。对于癌症患者而言,尤其是对于早期癌症患者影像学检查至关重要,患者在进行常规诊断如:血象、肿瘤标志物、临床症状等外。使用增强CT能够帮助患者及时确诊,对于孤立性肺结节等疾病能够早期诊断,为患者治疗方案的确定都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综上所述,肺癌发病率较高,临床上采用增强CT进行诊断效果理想,确诊率高,,值得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俞琴,冉隆富,周映华,等.高分辨率CT对早期小肺癌的诊断价值[J].西部医学,2009,21(12):2092-2094.
  [2]夏平,王绪,郝敬明,等.CT增强扫描在评价NSCLC血管生成中的临床意义[J].实用放射学杂志,2013,19(4):305-308.
  [3]袁庆中,田建明,王培军,等.CT灌注成像在肾肿瘤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中国医学影像技术,2009,25(5):844-847.
  [4]黄备建,毛枫,俞清,等.超声造影对提高肾错构瘤诊断率的价值[J/CD].中华医学超声杂志:电子版,2010,7(6):929-934.
  [5]向立勇,郭子强. 以单发结节为表现的周围型小肺癌影像分析[J]. 罕少疾病杂志,2011,18(6):13-16.
其他文献
摘 要:目的:研究泌尿系统病原菌的相关变化情况,并分析其耐药性。方法: 选取本院泌尿外科中86例泌尿系感染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采集全部患者的尿样,进行细菌培养实验同时进行耐药性试验。结果: 86例患者共检出病原菌株137株,其中革兰阴性菌106株(77.37%),革兰阳性菌31株(22.63%);革兰阴性菌对于氨苄西林、环丙沙星以及头孢唑林的耐药性较高;革兰阳性菌对头孢拉定、青霉素、氨苄西林以及
期刊
摘 要:目的:对西药药剂的临床使用情况进行调查分析,分析其应用合理性及管理措施。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6月-2014年6月期间实施管理后的1200张西药药剂处方,另外选取同期实施管理前的1200张西药药剂处方,对其管理前后的西药用药合理性对比。结果:和管理前相比,管理后西药药剂处方临床应用合理性明显提高,差异显著(P<0.05)。结论:实施有效管理,对于西药药剂在临床应用中的合理性以及提高临床用
期刊
摘 要:目的:对非洲疟疾患者血液指标进行检验分析,为临床应用提供参考和依据。方法:选取2013年5月-2014年8月期间入住非洲赤道几内亚马拉博医院接受检查的非洲疟疾患者50例做为观察组,选取同期就行体检的健康成年人50例做为对照组。对两组患者的RBC、WBC 、Hb、RDW 、PLT和TCH血液指标进行测定,对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的RBC、HB和PLT均显著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
期刊
摘 要:目的:比较鼻息肉摘除术及鼻息肉摘除并鼻内筛窦切除术治疗鼻息肉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6月~2014年8月期间我院收治的鼻息肉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采用鼻息肉摘除术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鼻息肉摘除并鼻内筛窦切除术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愈为22例,治愈率为73.3%,对照组患者治愈为11例,治愈率为36
期刊
摘 要:目的: 通过临床数据分析,探讨临床深麻醉下拔管,在先天性唇裂手术麻醉中的应用。方法: 选取2013年1月至2013年12月来我院就诊的先天性唇裂患者50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5例。全部患儿术前肌注阿托品,入室后肌注氯胺酮5mg/kg,开放静脉通路,常规行脑电双频指数(BIS)、心电图(ECG)、血氧饱和度(SpO2)、体温、呼气末CO2浓度(PETCO2)监测。术中吸入1%~3
期刊
摘 要:目的: 探讨氨氯地平治疗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的临床效果。 方法: 选取我院2011年1月~2012年1月期间收治的82例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分组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给予硝酸异山梨酯、氢氯噻嗪和硝苯地平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硝酸异山梨酯、氢氯噻嗪和氨氯地平进行治疗,并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效果。 结果: 经过有效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血压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
期刊
摘 要:目的 :探讨门诊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的临床特征与危害性,强化疾病宣传教育,提高疾病控制率。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及单纯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两组患者的体重指数、血压、脂代谢、微血管损害程度等指标进行比较。结果: DM+HP患者的体重指数为(26.35±3.49)kg/m2,显著大于DM组(P<0.01);DM+HP患者的血压(158.73±17.24)/(
期刊
摘 要:目的:探讨TBL(Team Based Leaning,即以团队为基础的学习)教育模式在儿科教学中的效果评价。方法:选取我校2012级1班的45名同学开展TBL教学模式,将其视为观察组。对照组则选取同年级2012级2班的48名同学,予以传统教学模式。通过调查问卷及理论考核的方式,比较两组不同模式教育下的教学效果。结果:①经自主调查结果显示,观察组学生对所实施的教学模式在巩固所学知识、理解知
期刊
摘 要:目的: 观察谷胱甘肽联合前列地尔治疗IV期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80例IV期糖尿病肾病患者,随机分为谷胱甘肽、前列地尔联合治疗组及前列地尔治疗对照组,对两组治疗前后肌酐(Cr)、尿素氮(BUN)及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Cr、BUN、UAER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Cr、BUN、UAER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期刊
摘 要:目的:探究单纯低温造成的红细胞冷凝集对血液细胞分析结果造成的影响,并给出相应的解决办法。方法:自2011-2014年,每年选取异常凝集标本随时进行实验,将其置于25℃的环境中进行加温处理,对比两种温度的检测结果,同时进行冷凝集素效价测定,保存实验结果,到2014年综合分析。结果:20例标本放置于15℃的室温环境中,均出现冷凝集现象;随后将其置于25℃的温水浴中加温10min后,冷凝集现象彻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