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悬臂结构的方案比较与选择

来源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yibi198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提要: 随着现代经济的飞速发展,建筑理念设计的形式越来越多,手段越来越来多样化,表达的效果也更是越来越夸张,本项目就是其中一个例子,最大特点就是大悬臂,完全颠覆了传统结构设计上倡导的金字塔式的结构样式,给我们结构师带来一定的设计难度。
  关键词:大悬臂结构 方案比较 方案选择
  中图分类号:TH213.1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一、工程概况:
  本工程由一栋11层行政办公楼、一栋11层科研楼及其他多层辅助楼宇组成,当地的基本风压=0.6(重现期为50年),地面粗糙度为B类,基本雪压为0.4(重现期为50年),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基本地震加速度为0.05g,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一组,抗震设防类别为丙类,场地类别为Ⅱ类,标准冻深为1.1米。建筑结构安全等级为二级。其中行政办公楼及科研楼平面尺寸及高度类似,共11层,高度为40.75米,宽度为15.6米,无地下室,见图一、图二、图三。
  
  
  
  
  
  
  
  
  
  
  
  
  图一
  
  
  
  
  
  
  
  
  
  
  
  
  
  
  
  
  图二
  
  
  
  
  
  
  
  
  
  
  
  
  
  
  图三
  
  本工程有以下特点:
  本工程宽度为15.6米,最大长度为94米,顶层最大的长宽比为6.0,接近《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 3─2010》表3.4.3─L/B的限值6.0。
  长度方向在建筑一侧由首层的70米逐渐加长到屋面层的94米,顶层相对于首层向外侧的悬挑长度达24米左右。由于悬挑长度过长,所以给结构设计带来了以下问题:
  ①结构悬挑部分由于自重的影响产生竖向位移。
  ②由于结构是逐层悬挑的,所以结构每层平面的质心和刚心的相对距离每层都在变化,在设计方面很难实现质心与刚心的重合,以致扭转的效应比较大。
  二、结构选型:
  方案初期,按图四所示的结构形式进行了初步计算,试算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解此类结构所产生各种不利影响,具体作法是:在每层悬挑部分设置斜杆和立柱,使斜杆、立柱及楼板构成钢筋混凝土空间刚架体系。
  
  
  
  
  
  
  
  
  
  
  
  
  
  
  
  
  图四
  
  
  通过计算分析,发现上述结构形式理论上是成立的,受力明确直接,在这种结构体系下,大部分斜杆都是受压杆件,我们知道,混凝土轴心抗压强度高,而轴心抗拉强度低,一般来说抗压强度比抗拉强度高10倍,所以斜杆结构充分利用了钢筋混凝土构件抗压承载力大的特点。但是该结构体系存在以下问题:
  1. 悬挑部分结构每层每个柱间都要设置斜压构件,所以对建筑门窗设置带来了困难。
  2. 沿轴线、布置的斜杆会影响建筑立面效果。
  3. 斜压构件的增加还会增加悬挑结构部分的自重。
  4. 斜杆与立柱的相交部分较多,该连接节点钢筋数量多,构造复杂,施工困难。
  5. 悬挑部分板内水平力拉力较大,板内纵向钢筋增加较多。
  6. 由于建筑外立面是弧形的,而外立面的斜杆也只能布置成弧形,所以斜杆并不是纯粹的轴心受压构件,而是偏心受压构件,即每一根斜杆在承受来自上部结构的荷载的同时,还要承受由于杆件截面形心与受力中轴线不重合而产生的附加弯矩。
  7. 由于悬挑部分的存在,必然会带来较大的竖向位移,而要想减少竖向位移就只有两个办法:减荷和加强斜杆、立杆的刚度。荷载是一定存在的,不能大幅度减小,而斜杆、立杆的长度是个定值,要想加强杆的刚度就只能增加杆的截面面积,但截面越大对建筑室内空间的影响也随之越大。
  
  由于该结构方案存在上述问题,是否可以考虑另外一种结构受力体系:在悬挑边缘设置大尺寸弧形构件,以形成空间体系,见图五。分别沿着轴线、、设置3根空间弧线杆件,使空间弧线杆件、立柱及楼板构成钢筋混凝土空间体系。
  在国内,一般都使用PKPM系列软件(墙元模型)SATWE设计软件来对结构进行分析,但现在面临的不是一般的结构体系,PKPM不能分析空间弧线构件,同时它不能分析悬挑部分楼面板的拉力,所以PKPM不适用于本工程。我们采用了北京迈达斯技术有限公司开发的结构分析及设计系列软件《MIDAS/Gen》中文版(Midas Gen Ver.800)设计软件进行结构模拟分析,这种软件支持三维空间杆件建模分析,并且楼板也可以用板单元来模拟分析,可以得到空间弧线杆件、立柱及楼板构成的钢筋混凝土空间体系在模拟荷载作用下的杆件内力以及位移,还有结构整体的受力及变形特性。
  
  
  
  
  
  
  
  
  
  
  
  
  
  
  
  
  
  
  
  
  
  
  
  
  
  图五
  
  
  上述结构方案满足建筑立面及使用要求,使得建筑专业可以按照普通办公楼那样去布置悬挑部分的门窗洞口;另一方面,经过计算分析,空间弧线杆件在7层以下,杆件倾斜角度较小,该杆件所受到的剪力分量较小,上部绝大部分荷载的分量都沿着杆件方向,即转化为沿着杆件方向的轴力,这就解决了最关键的竖向力传递问题。
  根据计算结果,可以知道这个结构方案可行,但仍存在以下问题:
  1. 空间弧线杆件施工的难度较大。
  2. 由于本结构体型不对称,扭转效应较大,则需要在模型中适当的位置增加钢筋混凝土剪力墙来约束水平荷载作用下的扭转,而悬挑部分的剪力墙没办法设置,我们只能在悬臂根部以外增加剪力墙来约束结构的扭转,这样就增加了多片剪力墙。
  3. 当我们把结构方案提给建筑专业时,建筑专业不希望在平面内出现如此多的剪力墙,并且不希望悬挑构件底面采用铝板作为立面装饰材料。
  因此,在上述结构方案的基础上,结合建筑专业的要求把悬臂部分底面设计成混凝土曲面板,添加的这块曲面混凝土板不但很好地解决了扭转问题,而且该曲面混凝土板可以作为空间弧线杆件的翼缘板,使得曲面板和空间弧线杆件形成T形组合构件,对构件抗弯和抗压都起到十分可观的作用,通过这方面的调整,使原結构方案得到进一步的优化。图六为在MIDAS软件里建起来的空间结构模型,图七为结构平面图,图八为曲面混凝土板示意。
  
  
  
  
  
  
  
  
  
  
  
  
  
  
  
  
  
  图六
  
  
  
  
  
  
  
  
  
  
  
  
  
  图七
  
  
  模型分析中,为了验证结构体系的合理性,在分析
  模型做了以下两个不同的假定:
  假定一:根据《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 JGJ 3—2010中第3.4.5条关于最大水平位移和层间位移与楼层平均值的比值,扭转为主的第一自振周期与平动为主的第一振周期的比值;以及第4.3.12条关于抗震验算时,结构任一楼层的水平地震剪力应符合下式要求:(4.3.12), 即结构必须满足剪重比的要求。在模型分析中,假定楼板在其自身平面内无限刚,考虑偶然偏心影响下的X、Y耦联地震作用,从中得出以下结果:
  
  振动周期(秒), X、Y方向的平动因子及Z向扭转因子, 振型质量参与系数
  
  
  
  从上述振型周期表中可以看到,第一、第二振型均为平动,在这两个振型中Z方向的扭转所占的比例很小,第三振型为扭转振型,
  =0.7166,远小于规范要求的极限值0.9。
  剪重比满足规范要求,说明在本模型中,计算振型数已足够多,水平地震的影响已被充分考虑到了。
  X方向地震考虑偶然偏心作用下层间位移比值最大值為1.064,最大层位移比值为1.072;Y方向地震考虑偶然偏心作用下层间位移比值最大值为1.290,最大层位移比值为1.316。
  以上数据显示X方向的竖向构件布置较均匀,但Y方向的位移比相对大,这是因为建筑Y方向狭长,且沿着Y方向有逐层的悬挑,楼层刚心与质心的相对位置每层都在变化,所以引起位移比达到1.316,但仍小于规范规定的极限值1.5,表明在此模型中抗扭指标满足规范要求。
  
  假定二:根据《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 JGJ 3—2010中第3.7条关于水平位移限值和舒适度要求,其中第3.7.3条指出在计算楼层层间最大位移与层高之比时楼板应按弹性楼板计算,楼层层间最大位移与层高之比(不考虑偶然偏心的影响);在模型内力和配筋分析时应假定楼板为弹性;根据《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2010中第3.4条正常使用极限状态验算的规定,在计算竖向荷载引起的位移时,荷载分项系数取值为1.0。所以,在假定二中,结构楼板在模型中被真实的板单元所模拟(即计算按弹性楼板分析),尽可能真实地反映了结构楼板在荷载作用下的内力分布。并且在模型中,在任意一个梁格内板单元都被细化为一个个小板单元,这样可以更真实地反映出楼板在结构计算中的贡献,见图九。
  
  
  
  
  
  
  
  
  图九
  
  在1.0×恒载+1.0×活载的荷载工况作用下,顶层悬臂端部的竖向位移为23.0mm。由此看出,对于逐层悬挑,最大悬挑长度达24m的建筑来说,该结构方案的悬挑部分的竖向位移并不大(),说明本结构方案可以有效地减小因悬挑而引起的竖向位移,满足《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2010中第3.4条中结构正常使用极限状态的要求。
  三、结论:
  1. 沿着建筑外表面设置的空间压弯构件配合立柱及楼板构成钢筋混凝土空间体系可以解决由于大悬臂带来的问题,使大悬臂结构得以成立。经过以上模型的比较与分析,大悬臂建筑的实现是可行的,结果比我们预期的要好。
  2.大悬臂结构是有代价的,它有别于普通结构,悬挑部分会带来造价上的增加,我们调整的目的是使这种结构受力趋于合理,使造价尽可能降低。经过适当的优化可使经济指标趋近于相同建筑面积的普通钢筋混凝土框架剪力墙结构。
  参考文献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2010
  《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 JGJ 3—2010
其他文献
摘 要:隔震技术的应用和发展为建筑结构抗震能力的提高提供了一条新的行之有效的途径,本文简述了基础隔震技术的隔震特征,以及滑移隔震体系研究发展,重点介绍了摩擦摆支座的构成和基本性能,阐述了其国内外研究进展和工程应用实例,最后提出了摩擦摆隔震技术在今后的发展应用中应解决的一些问题,并且指出了其在未来广阔的发展前景。  关键词:滑移隔震;摩擦摆;基本性能;发展前景  中图分类号:TU834.3+6文献标
期刊
摘要:本文作者分析当前工程测量质量管理的主要问题,介绍了工程测量质量控制措施。  关键词:工程测量;质量控制  中图分类号:[P258]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施工工程测量质量的控制应以“预防为主”,通过提高工程质量意识,加大测量仪器的投入,增强建筑施工队伍建设,制定和完善工程施工测量各项管理制度等方式,指导工程测量质量管理和控制活动,真正做到“防患于未然”,为工程实施和完成提供保证。  
期刊
摘要:培养学生口语交际能力是职业学校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本文就中职口语交际教学做了一些探讨。   关键词:中职学生;口语;交际;训练方法;探讨  中图分类号:TU98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中职学校语文活动课的开设,无疑是一个契机。在日常语文教学课堂上,我们更重视的是语文知识的学习、积累和书面表达能力的训练,而在活动课上,我们就应更重视与学生日常生活最密切相关的、应用最广、作用
期刊
摘要:当前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特别是经济发展对科技含量依赖程度的不断提高,人才包括实用型人才的高移已成为不争的事实,中职毕业生继续深造也是社会发展的需要。但中职学生在初中甚至小学时的知识基础没打好,进入职业学校后,学校进行的是“知识够用、技能过硬”的职业培养,目的是为学生的就业打好基础,所以学生的文化知识水平距离高等教育的要求有较大差距,导致“三校生”文化功底相对薄弱,往往难以与普高学生竞争。本文
期刊
摘要:本文作者结合实际工作经验,对现场装表接电控制技术进行了分析探讨。  关键词:装表接电;控制技术;分析  中图分类号:TU98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合法、准确、安全、可靠的用电环境是供电企业和电力用户相互配合和协同管理所创造出来的,装表接电工作不仅直接关系到电力用户和供电企业间进行电能交易是否具有一个公平、公正的技术平台,同时也关系到供电企业供电的可靠性和用电的安全性。装表接
期刊
摘要:众所周知,水库是水利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防洪、发电、供水、灌溉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我国的中、小型水库大约有六万多座,而其中的病险水库就占到了三分之一,因此,对小型水库除险加固以确保水库的正常运作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就我国当前小型水库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加以分析,从而对小型水库除险加固的设计进行探究并提出相应的整改措施。  关键词:小型水库除险加固探究  中图分类号:TV62+1文献标识
期刊
摘要:近年来,国家对各种病险水库的安全除险加固工程越来越重视,水利部于2008年2月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做好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工作的通知》,更加突出了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工程的重要性。本文作者结合自己的实际工作经历,介绍了九坑河水库除险加固过程中原有输水涵管的封堵施工方法,对类似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具有参考价值。  关键词:病险水库、九坑河、输水涵管封堵、施工方法  中图分类号:TQ639.2 文献标识码
期刊
【摘要】: 随着科学技术和经济水平的不断发展,施工技术的持续改进不断提高,使得排水工程,也不断追求大规模的系统和高给排水施工技术设计参数,这也使住房建设的基础上维护等方面有了更严格的要求。建筑物外供水和排水系统,除了一小部分的管网是显着暴露,大多数的管网是非常微妙的隐蔽着的的。因此,一旦住房问题出现在建设供水和排水系统,将显着的影响人们的生活和生产方式,并且修复是非常困难的,和维护的成本也是很高的
期刊
中图分类号:TU248.1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项目概况:  2011年4月18日,该设计方案在公开招标中脱颖而出,被确定为中标方案。  本工程规划范围为茶山大道、规划一路、环湖西路和规划二路围合而成的区域,范围内面积约63公顷。规划内容主要包括:交通配套设施布局规划及交通组织、南北广场布局规划、市政道路、工程管线规划、新配套商业服务建筑方案设计、南北广场景观设计。  根据东莞市已编制完
期刊
摘要:本文对公路桥梁钻孔灌注桩的施工进行了综述,同时,也探讨了在进行钻孔灌注桩施工过程中出现的一些质量问题,针对出现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办法和措施。  关键词:公路桥梁; 钻孔灌注桩;施工技术;  中图分类号:TU74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 引言  钻孔灌注桩的施工技术本身具有施工作业时简便,在设备符合技术要求条件下即可进行施工作业这一独特的优点,因此被广泛的应用在桥梁墩台基础施工中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