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沙田村的格桑花开了,在村委楼下,村口路边,一片一片姹紫嫣红,开成欢乐的海洋。周重庆看着阳光下怒放的花朵,不禁展开笑颜。不远处,几只肥硕的母鸡在泥土里蹬来刨去地啄食,玉米举着翠绿修长的叶片正悄悄抽穗,绿油油的禾苗迎风飘舞,远山青翠,阳光和暖,一种蓬勃的希望让人欣喜。他忽然发现,自己竟不知不觉爱上了阳山,爱上了沙田村,爱上了这片生机勃勃的土地。
广州黄埔区从八十年代开始持续帮扶阳山,几十年来,一批又一批扶贫干部背着行囊走入大山,为帮助阳山脱贫呕心沥血,想尽了办法,阳山正一年一年改变旧颜,焕发出新的生命力。2016年,黄埔区政府又专门拨款9000余万元对口阳山扶贫,并于5月16日,再派38名干部进驻阳山,常驻8个镇35个贫困村开始为期三年的“精准扶贫”工作。周重庆作为扶贫干部之一,驻进了阳山大崀镇沙田村。
走村串户 精准识别
放下行李,小周立刻忙成了一个不停旋转的陀螺。
沙田村的清晨美丽清幽,山间云雾美梦一般漂浮,庄稼上的露珠晶莹透明似闪烁的希望。小周背着包出了门,他要趁着人们还未下地干活去农户家里走访。背包里除了笔和记事本,还有照相机和一迭厚厚的表格。
五保户谢树芳大爷已经七十六岁,无儿无女孤苦伶仃,左手又有残疾,只能依靠低保费生活。提起他家的境况,小周忍不住心酸。那是一个什么样的家啊,房体歪斜,墙壁开裂,屋顶漏着的几丝光,让屋内更加昏暗。家是空的,没有家具,除了必需的床和被,只有黑乎乎的屋顶、黑乎乎乎的墙壁、黑乎乎的灶台,锅里是黑乎乎的隔夜剩饭。大爷那一根撑着歪斜墙体的粗木,仿佛是在撑着他艰难的时光。
小周心里盘算 :谢大爷这种情况,只能“输血”帮扶,当务之急是给老人建一座房子,给他一个安全的家,还要给老人申请补助,得让老人家有一个衣食无忧的晚年。
一个月以来,他已不知有多久没睡过一个囫囵觉了,眼睛熬的通红,又水土不服牙龈肿痛,人也悄悄地瘦下去,可他哪顾得上这些,白天晚上都忙的像走马灯。如果白天走访遇到农户家“铁将军”把门,吃了闭门羹,晚上他就得再跑一趟,而办公室还有小山一样的资料等着他归整。
日子就在埋首忙碌中一天天过去,沙田村贫困户的核实工作终于尘埃落定。小周和村委干部召开全村大会,大家反复商讨,再让村民举手表决,最后把名单全村公示,确认沙田村366户1700人中,贫困人口51户,120人,黄埔区政府将给贫困人口每人每年3000元的补助。
小周长舒一口气。如今的他,慢慢熟悉了这个村庄和这里的村民。村里的连阿姨见到他总是要拉着他去家里吃饭,那次她摔折了胳膊,是小周送她去三十里外的县医院治疗,还给身无分文的她交清了手术费,一提起这事,连阿姨的眼圈都红红的。五保户谢树芳大爷搬进了新家,一间四四方方36平米的红砖房,褐红的砖、粉白的墙喜气洋洋。谢大爷抖抖颤颤拉住小周的手,也不知道该说什么好,只蠕动着嘴唇一遍遍重复着:共产党好,扶贫干部好!共产党好,扶贫干部好!瞬间,小周的眼睛也有些潮润,原来黄埔区政府、他的集团公司,以党的名义,一直和他站在一起!远离家人的这段时光,他不知不觉收获了另一种情感:村民的信任和亲近,这是比贤令山还要高,比连江水还要深的情谊。
扶志扶心 格桑花开
小周惊讶地了解到,以前,扶贫办曾扶持贫困户进行蛋鸡养殖,但把蛋鸡发给贫困户后,扶贫干部前脚刚走,有些贫困户后脚就将鸡卖掉,不然就杀掉一饱口腹。苍茫的大山,不但阻隔了村民们的目光,也困住了他们的思想。
小周知道,志向是人的脊梁,也是人的精气神儿。他悄悄筹谋着、酝酿着,一个扶心扶志的计划紧锣密鼓地展开了。
他带村民们去参观脱贫初现成效的村镇,看那里的一条条黄泥路已修成水泥路,破烂的土坯房已建成坚固的红砖小楼,看人们大规模发展种养殖经济,养殖鸡鸭牛羊,種植蔬菜瓜果,日子过的热气腾腾、有滋有味;他给贫困户分发鸡苗、饲料,让他们进行养殖补贴家用,又对贫困家庭进行技工培训,联系广州的单位接收;他鼓励贫困户放开思维,摸索走出困境的方法,他告诉大家,政府支持他们的主动发展、自我努力,他还要向公司申请,奖励他们脱贫致富的勇气。
仿佛就是一瞬间,沙田村人们的热情火一样被点燃。村民们自发捐款,要把自己的村庄建成“美丽乡村”,他们背石头、拌水泥、垫路基、主动清理村里乱堆乱放的垃圾,又七嘴八舌地出主意:这里的墙刷成米黄,那里的地面铺上鹅卵石,怎样把四方楼建成活动室,怎样把烂泥地改成篮球场。小周欣喜地看着这一切,人们修路清渠的身影,忙碌在青山碧水间,是他见过的最美的画面,他买来格桑花的种子撒遍沙田村,虽然这种花大多只开在高原,但他相信这些代表着幸福吉祥的格桑花,一定能在这贫瘠的小村开放,为这山光水色中的小村增艳添彩。
67岁的贫困户谢益楼大爷也斗志昂扬:“我干不动活了,但我可以养鸡养牛,贴补着,总能过好自己的生活,可不能总是依靠政府啊。”大爷的话让小周松了口气,大崀镇的人说:“我们是山下的良民”,这话一点不假,他们的热情,他们的信心,他们的勇气,将是战胜贫困最犀利的武器。
不知不觉,小周爱上了这个山清水秀的地方。他会经常去村民家串串门,和大爷大妈们唠唠嗑,聊聊孩子的学费,粮食的收成,看看养殖的小鸡苗。村民们老远看见他脸上便绽开一朵花,拉着他去家里喝茶、吃饭。在谢桂林大爷的新家,小周看到家里多了一只小狗,大爷得意地说:不知从哪儿跑家里来的,这是“自来狗”,预示我家很快就会富起来喽。谢大爷啜口茶,脊背挺的笔直,满脸的皱纹似乎都舒展开来。小狗也似乎听懂了什么,转向小周欢快地摇着尾巴,小周抚弄着小狗毛茸茸的脑袋,开心地笑了。可不,光伏开始发电,土地合并种植项目也正在进行中,他注意到,前段日子种下的格桑花已打开了花苞。
小周仍在沙田村的家家户户、田间地头穿梭忙碌,他的眼神更执着,脚步更沉稳,微笑也更自信。他打算以产业来促进扶贫,请大型种植企业或专家来沙田村帮助农民搞种植,最大限度进行土地整合,提高村民的收入,或许发展旅游业也是可行的方案;完善整村饮水工程也迫在眉睫,得早日让村民喝上干净方便的水;另外,还要把村道修建成水泥路,再装上路灯,那时小村的夜晚便不会再黑暗……他希望在离开沙田村的时候,所有的村民都能不愁吃穿、不愁医疗、不愁教育……
路边的格桑花早已盛开,绚丽如天边的朝霞。它们在风里冲他频频点头,微微地笑。
广州黄埔区从八十年代开始持续帮扶阳山,几十年来,一批又一批扶贫干部背着行囊走入大山,为帮助阳山脱贫呕心沥血,想尽了办法,阳山正一年一年改变旧颜,焕发出新的生命力。2016年,黄埔区政府又专门拨款9000余万元对口阳山扶贫,并于5月16日,再派38名干部进驻阳山,常驻8个镇35个贫困村开始为期三年的“精准扶贫”工作。周重庆作为扶贫干部之一,驻进了阳山大崀镇沙田村。
走村串户 精准识别
放下行李,小周立刻忙成了一个不停旋转的陀螺。
沙田村的清晨美丽清幽,山间云雾美梦一般漂浮,庄稼上的露珠晶莹透明似闪烁的希望。小周背着包出了门,他要趁着人们还未下地干活去农户家里走访。背包里除了笔和记事本,还有照相机和一迭厚厚的表格。
五保户谢树芳大爷已经七十六岁,无儿无女孤苦伶仃,左手又有残疾,只能依靠低保费生活。提起他家的境况,小周忍不住心酸。那是一个什么样的家啊,房体歪斜,墙壁开裂,屋顶漏着的几丝光,让屋内更加昏暗。家是空的,没有家具,除了必需的床和被,只有黑乎乎的屋顶、黑乎乎乎的墙壁、黑乎乎的灶台,锅里是黑乎乎的隔夜剩饭。大爷那一根撑着歪斜墙体的粗木,仿佛是在撑着他艰难的时光。
小周心里盘算 :谢大爷这种情况,只能“输血”帮扶,当务之急是给老人建一座房子,给他一个安全的家,还要给老人申请补助,得让老人家有一个衣食无忧的晚年。
一个月以来,他已不知有多久没睡过一个囫囵觉了,眼睛熬的通红,又水土不服牙龈肿痛,人也悄悄地瘦下去,可他哪顾得上这些,白天晚上都忙的像走马灯。如果白天走访遇到农户家“铁将军”把门,吃了闭门羹,晚上他就得再跑一趟,而办公室还有小山一样的资料等着他归整。
日子就在埋首忙碌中一天天过去,沙田村贫困户的核实工作终于尘埃落定。小周和村委干部召开全村大会,大家反复商讨,再让村民举手表决,最后把名单全村公示,确认沙田村366户1700人中,贫困人口51户,120人,黄埔区政府将给贫困人口每人每年3000元的补助。
小周长舒一口气。如今的他,慢慢熟悉了这个村庄和这里的村民。村里的连阿姨见到他总是要拉着他去家里吃饭,那次她摔折了胳膊,是小周送她去三十里外的县医院治疗,还给身无分文的她交清了手术费,一提起这事,连阿姨的眼圈都红红的。五保户谢树芳大爷搬进了新家,一间四四方方36平米的红砖房,褐红的砖、粉白的墙喜气洋洋。谢大爷抖抖颤颤拉住小周的手,也不知道该说什么好,只蠕动着嘴唇一遍遍重复着:共产党好,扶贫干部好!共产党好,扶贫干部好!瞬间,小周的眼睛也有些潮润,原来黄埔区政府、他的集团公司,以党的名义,一直和他站在一起!远离家人的这段时光,他不知不觉收获了另一种情感:村民的信任和亲近,这是比贤令山还要高,比连江水还要深的情谊。
扶志扶心 格桑花开
小周惊讶地了解到,以前,扶贫办曾扶持贫困户进行蛋鸡养殖,但把蛋鸡发给贫困户后,扶贫干部前脚刚走,有些贫困户后脚就将鸡卖掉,不然就杀掉一饱口腹。苍茫的大山,不但阻隔了村民们的目光,也困住了他们的思想。
小周知道,志向是人的脊梁,也是人的精气神儿。他悄悄筹谋着、酝酿着,一个扶心扶志的计划紧锣密鼓地展开了。
他带村民们去参观脱贫初现成效的村镇,看那里的一条条黄泥路已修成水泥路,破烂的土坯房已建成坚固的红砖小楼,看人们大规模发展种养殖经济,养殖鸡鸭牛羊,種植蔬菜瓜果,日子过的热气腾腾、有滋有味;他给贫困户分发鸡苗、饲料,让他们进行养殖补贴家用,又对贫困家庭进行技工培训,联系广州的单位接收;他鼓励贫困户放开思维,摸索走出困境的方法,他告诉大家,政府支持他们的主动发展、自我努力,他还要向公司申请,奖励他们脱贫致富的勇气。
仿佛就是一瞬间,沙田村人们的热情火一样被点燃。村民们自发捐款,要把自己的村庄建成“美丽乡村”,他们背石头、拌水泥、垫路基、主动清理村里乱堆乱放的垃圾,又七嘴八舌地出主意:这里的墙刷成米黄,那里的地面铺上鹅卵石,怎样把四方楼建成活动室,怎样把烂泥地改成篮球场。小周欣喜地看着这一切,人们修路清渠的身影,忙碌在青山碧水间,是他见过的最美的画面,他买来格桑花的种子撒遍沙田村,虽然这种花大多只开在高原,但他相信这些代表着幸福吉祥的格桑花,一定能在这贫瘠的小村开放,为这山光水色中的小村增艳添彩。
67岁的贫困户谢益楼大爷也斗志昂扬:“我干不动活了,但我可以养鸡养牛,贴补着,总能过好自己的生活,可不能总是依靠政府啊。”大爷的话让小周松了口气,大崀镇的人说:“我们是山下的良民”,这话一点不假,他们的热情,他们的信心,他们的勇气,将是战胜贫困最犀利的武器。
不知不觉,小周爱上了这个山清水秀的地方。他会经常去村民家串串门,和大爷大妈们唠唠嗑,聊聊孩子的学费,粮食的收成,看看养殖的小鸡苗。村民们老远看见他脸上便绽开一朵花,拉着他去家里喝茶、吃饭。在谢桂林大爷的新家,小周看到家里多了一只小狗,大爷得意地说:不知从哪儿跑家里来的,这是“自来狗”,预示我家很快就会富起来喽。谢大爷啜口茶,脊背挺的笔直,满脸的皱纹似乎都舒展开来。小狗也似乎听懂了什么,转向小周欢快地摇着尾巴,小周抚弄着小狗毛茸茸的脑袋,开心地笑了。可不,光伏开始发电,土地合并种植项目也正在进行中,他注意到,前段日子种下的格桑花已打开了花苞。
小周仍在沙田村的家家户户、田间地头穿梭忙碌,他的眼神更执着,脚步更沉稳,微笑也更自信。他打算以产业来促进扶贫,请大型种植企业或专家来沙田村帮助农民搞种植,最大限度进行土地整合,提高村民的收入,或许发展旅游业也是可行的方案;完善整村饮水工程也迫在眉睫,得早日让村民喝上干净方便的水;另外,还要把村道修建成水泥路,再装上路灯,那时小村的夜晚便不会再黑暗……他希望在离开沙田村的时候,所有的村民都能不愁吃穿、不愁医疗、不愁教育……
路边的格桑花早已盛开,绚丽如天边的朝霞。它们在风里冲他频频点头,微微地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