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蒿琥酯在细胞水平抑制登革病毒的研究

来源 :中国病原生物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s77704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研究青蒿琥酯在细胞水平抑制Ⅱ型登革病毒(DENV-Ⅱ)复制的效应.方法 通过CCK-8法测定青蒿琥酯和利巴韦林对HepG2细胞的最大无毒剂量;通过空斑法、蛋白免疫印迹和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评价青蒿琥酯抑制DENV-Ⅱ复制效应.结果 CCK-8试验测定青蒿琥酯和利巴韦林对HepG2细胞的最大无毒剂量分别为30μmol/L和50 μmol/L.空斑试验显示青蒿琥酯能抑制DENVⅡ粒子的释放(F=20.07,P<0.05).实时荧光定量PCR结果显示青蒿琥酯和利巴韦林均能抑制DENV-ⅡRNA的复制(F值分别为9.928和107.2,均P<0.05),qPCR评价其半数有效抑制浓度(EC50)分别为28.89 μmol/L和20.61 μmol/L.蛋白免疫印迹试验显示青蒿琥酯能抑制DENV-Ⅱ包膜蛋白E的表达(F=24.23,P<0.05).检测不同时间点给药,实时荧光定量PCR结果显示在病毒感染2h后给药有抑制DENV-Ⅱ病毒复制效应(F=3.621,P<0.05).结论 青蒿琥酯能从细胞水平上抑制DENV-Ⅱ病毒的复制.
其他文献
目的 进一步了解北京口岸地区出境人群的艾滋病感染状况,为制定有效的艾滋病防治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对2010-2019年经北京口岸出境的人员,用化学发光法初筛HIV抗体,用免疫印迹确证,对检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2010-2019年对480 298名出境人员进行了HIV抗体检测,共检出HIV抗体阳性178例,检出率为3.71/万.HIV抗体检出率有逐年增加的趋势,船员的检出率明显高于其他人群.HIV抗体阳性的人员以男性为主(94.38%),20~40岁占大多数(82.58%),大学学历居多(66.29%),
本文系统地阐述了奥地利共和国的基本国情、法律体系、公共卫生体系及相关法律法规,较为深入地比较分析了奥地利共和国与我国公共卫生管理体系和相关法律法规的异同点,并以此为鉴提出了我国公共卫生体系相关制度改革的建议.
将60例职业性化学物中毒伴有严重睡眠质量问题患者随机分为叙事组和对照组,进行为期6周的干预治疗.对照组进行临床常规治疗,叙事组在临床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每两周进行1次叙事治疗.所有患者每两周进行1次《匹兹堡睡眠质量量表》评价,干预前后进行患者满意度问卷调查.结果显示,两组人群在干预前睡眠质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6周后,经重复测量方差分析比较,两组的睡眠质量得分均随着治疗时间的延长呈逐渐降低的趋势,叙事组总得分的降低程度、满意度得分均高于对照组.提示叙事治疗可改善职业性化学物中毒伴睡眠障碍患者的睡眠质量,提高
目的 分析肺结核患者合并寄生性和侵袭性肺曲霉菌感染的临床特征.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2020年长春市传染病医院收治的86例寄生性和侵袭性肺曲霉菌感染的肺结核患者资料,分析其临床症状、影像学特征及实验室检查结果.结果 86例患者中寄生性肺曲霉菌感染占70.93%,侵袭性肺曲霉菌感染占29.07%.寄生性肺曲霉菌感染患者以咯血为主,占72.13%,侵袭性肺曲霉菌感染患者以咳嗽、咯血、发热为主,分别占96.00%、92.00%、80.00%,二者咳嗽、咳痰、咯血、发热、胸痛、啰音、呼吸困难患者构成差异均有统
镉是自然界天然存在的重金属元素.我国部分地区土壤存在不同程度的镉污染,农作物和饮水中也存在不同程度的镉残留.镉可引起多器官损伤,尤其以对肝脏、肾脏和骨骼损害最为明显.镉引起的“痛痛病”与机体本身的营养状态有关,尤其是维生素D缺乏.维生素D是一种脂溶性维生素,其代谢异常及继发的钙磷代谢障碍可导致骨质疏松、骨软化等疾病的发生.肾脏、肝脏和骨骼是维生素D的代谢及作用的主要场所.本文拟就镉对维生素D代谢途径的干扰作用及缺乏或补充维生素D对镉毒性效应的影响进行简要综述,以期为探究维生素D作为预防或缓解镉引起的肝脏、
收集2006-2019年北京市石景山区网络直报新发尘肺病例信息并建立数据库,对其发病年龄、接尘工龄、工种、尘肺期别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显示,180例完成随访的新发尘肺病例平均发病年龄(66.3±11.3)岁,平均接尘工龄(22.0±9.3)年,主要集中在采矿业,工种以破碎工、电焊工居多,提示应加强对采矿业的职业卫生监管力度,制定有效的职业病防护措施,控制尘肺病的发生.
采用职业卫生现场调查、职业卫生检测等综合分析方法,对乳胶生产企业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分布及接触水平进行分析.结果显示,作业人员接触的粉尘、化学因素(氨除外)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部分作业场所氨、噪声、高温的浓/强度超标.建议企业要根据危害特点采取有效的控制措施,保护劳动者职业健康.
关于Journal of Special Operations Medicine(JSOM)2020年第2期发表的《联合战伤体系临床实践指南——全球蛇伤中毒处理》(以下简称“《指南》”)[1],前期解读主要探讨的是通用方法、诊断、处理措施等.本文将对抗蛇毒血清初始治疗和重复剂量的标准、各种不良反应以及特殊情况、过时的干预措施、眼部眼镜蛇毒液的处理进行系统解读.
以往研究发现,血铅水平与个体的运算速度、学习和记忆能力等测试的结果密切相关[1,2],职业性铅接触可能对个体的认知功能有很大影响.近年有研究表明,血铅水平高的个体更容易出现危险行为——物质滥用或危险性行为(传染性病)[3].提示铅中毒可能会影响个体对危险的认知,促使个体选择更为冒险的行为策略.本研究以某船厂职业性铅接触工人为对象,旨在探讨血铅水平对个体风险决策能力的影响.
选择某轮胎企业2020年职业健康体检的360名高温作业人员为高温组,361名未接触高温作业人员为对照组,分别检测空腹血糖(FBG)和糖化血红蛋白(HbA1c).结果显示,高温作业人员血糖异常率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增加,且FBG和HbA1c成明显的正相关.建议今后在高温作业人员职业健康体检中将FBG和HbA1c联合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