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各地区经济发展方向不同,对物流人才的需要也有所差异,在区域经济的大背景下,将"产学研"结合,建设符合教育规律且适应区域经济发展的人才培养体系,本文从教师队伍、实践体系等方面提出培养区域物流人才的思路与对策。
关键词:区域发展;物流
一、我国物流专业人才培养现状和存在问题
我国的物流教育始于1980年前后,许多高校逐步设立物流工程、物流管理等专业,进入21世纪后更是不断发展壮大成熟,形成了中职、高职、本科、硕士和博士的阶梯型人才培养结构。截止至2011年底,我国430所本科院校共2138.5万在校生,其中有105071名学生就读物流工程、采购管理和物流管理三个专业,同年,有22772名毕业生从该专业毕业。而有242649名专科生就读于923所专科学校中物流管理、物流工程两个专业,同年,96295名毕业生从以上两个专业毕业。
近年来,物流同业人员资格培训也取得了明显的成绩,自2003年下半年开展物流师职业资质培训工作以来,至2012年5月,共计21.4万人参加培训并通过考试,而2005开展的ITC全球采购与供应链项目培训认证工作,有2.47万人参加考试,1.67万人通过认证。
目前,我国物流教育经过多年的发展,逐步的贴近行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切合实际,重视结合物流业的实际运作情况,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是物流教育仍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1]
(一)物流人才结构比例不合理,教学滞后于行业
目前物流人才结构为枣核形,高校的本科和专科生人数占总体物流相关专业人才的77.3%,而在企业中高端人才比例也不足15%。现代化的技术使得物流行业已经成为一个资源优、效率高、技术新的领域,而许多高校的课程设置往往还停留在最初的物流发展阶段。
(二)物流人才课程设置无特色
高校物流教育存在着一定的盲目性,课程设置和培养方向严重趋同,造成同类型的物流专业学生"批量生产",不具有专属行业中的竞争优势,"就业难"与"招工难"同时存在。当地区域经济发展要求与学校设置的主干课程脱节,没有依据当地经济情况定位培养目标和方向,无法更好的为区域经济发展服务。
(三)物流人才培养无针对性
国际物流管理和企业物流管理是目前物流专业的主要培养方向,其课程设置更侧重于理论教学,侧重于讲解物流流程,淡化了实践教学和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导致学生仅了解本专业的一些基本概念,缺乏许多物流作为主导的行业的相关知识,培养定位的不清晰,难以适应综合性强和专业性强的工作。
二、构建有区域经济特色物流人才培养体系的必要性
区域物流信息化建设、产业结构升级、现代物流管理等方面都影响着区域经济的发展。近些年,大力倡导发挥各地区优势,实现资源优化配置提高区域整体经济效益。若没有与之适应的物流人才培养机制,是无法紧跟现代物流企业快速发展的势头的,并且许多传统行业如煤炭、钢铁、农产品、港口的物流还存在诸多问题:
(一)物流管理分散,缺乏整体规划和统筹安排
在钢铁、煤炭等传统企业由于受到历史因素的影响,其管理体制和运营模式受限,每个物流环节被分割开来,信息沟通不畅,不利于物流整体效益的发挥,因此导致的浪费损失问题极其严重。
(二)物流管理专业化程度低
传统行业大多保持着最初的经营模式,物流仅仅被当做在整个企业中的配套辅助工具,缺乏专业的管理方式,无法将物流的价值体现出来,不仅运输方式和服务单一,而且管理过程中缺乏统一标准和规范,不能有效衔接。
(三)配套设施不完善,基础设施落后
目前仓库以普通平房为主,而对温度、湿度有特殊需求的货物,如农产品缺乏配套的专业型仓库,钢铁等货物的存储更是简单粗放。仓储空间安排不合理,利用率低;货物入库、出库机械化程度较低,甚至在部分小企业中仍普遍使用人工装卸,
三、"产学研"有机结合构建有区域特色的人才培养体系
(一)构建原则
人才的培养要符合区域经济的发展实际情况,例如,以钢铁、煤炭生产为主的地区的高校,其物流专业的人才培养可以侧重于讲授车辆运输最优化的运筹学知识的学习,将侧重点放在运输业和流通加工业等,而以农产品生产为主的地区则可将培养的侧重点放在农产品的生产、运输、仓储管理等方面,同时可带动本地区内农产品生产和加工业的发展。只有对所处地区的经济发展情况有全面、客观的了解和掌握,才能在这个基础上构建人才培养的体系。
(二)构建目标
产学研结合,通过构建具有区域特色的人才培养体系,可以实现学生与生产单位的管理和实践的有机结合,提升职业竞争力,在学生进入到就业市场后,迅速的满足和适应岗位需求。只有将物流人才的知识面宽度与本地区的经济发展状况结合起来,才能提升物流人才的能力,培养出高层次的符合性物流人才。
(三)构建体系
1、区域物流理论教学体系的构建[2]
一是遵循针对性、实用性原则,根据本地区经济发展的特点,增加具有应用性和交叉性学科课程的开设,如港口物流较为发达的地区,应增加进出口贸易业务、口岸物流业务的课程学习,在农业大省的高校则开设农产品贮藏预加工、农产品质量管理等课程,而钢铁和煤炭等则应开设物流信息技术、煤炭材料学、物流采购管理实务等课程。二改革课程的考试考核方法,加大课程的实践部分,将实际案例的分析和综合应用结合课程的考试形式中,将课程所授知识与案例规划设计相结合,提高学生应用实操能力。
2、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
作为操作性十分强的物流专业,其教学活动必然需要将理论与实践充分结合,建立物流时间教学体系时也要充分考虑与本地区经济相匹配。首先要加强实习基地的建设,将本地的物流企业发展成为学生实习实训基地,共建"产学研一体化"实习基地,企业所具有的一流设备不但为学生的教学实习、毕业实习都提供了的实践平台,把实习贯穿在学习的各个阶段,实时跟踪最新技术,并且为在区域经济背景下企校合作奠定了基础,为企业储备和培养高层次的复合型物流人才。还要进行实验室建设,除在原有的硬件投入,如物流仿真实验室、物流系统实验室等基础上,还应增加软件的投入力度,如国际物流单证软件、港口物流软件、联合运输软件等,从硬件、软件两方面逐步扩大实验室建设。并且加强与其他院校共建实验室,构建全方位的区域经济物流专业实践教学模式,提升实践教学环节的质量。
3、师资保障体系的构建
教师的教学水平对学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我国的物流专业教师大多从其他专业如系统工程学、经济学、物资管理等专业转变过来,所以改善知识结构、提升教师水平刻不容缓,一方面鼓励教师攻读物流专业高学位,参加相关专业的培训和业务深造学习,增强与其他高校之间的合作;另一方面,加大从企业部门引进具有实践经验的专业人员和企业高管作为客座教师,开展讲座讲学等学术活动。除此之外,鼓励教师申报相关课题,与物流企业进行合作,解决企业存在的问题,同时完成调研工作。建设一支思维活跃、积极实践、精于业务、知识结构合理的高素质教师队伍。
参考文献:
[1]徐俊杰,洪亮,何常青.基于供需契合原则的物流人才培养体系研究[J].中国市场,2012,(9).
[2]江艳,伍应环.区域经济发展中物流人才培养策略[J].企业经济,2012,(11).
作者简介:裴育希(1987-),女,天津人,天津农学院经管学院教学秘书,研究方向:教学管理。
关键词:区域发展;物流
一、我国物流专业人才培养现状和存在问题
我国的物流教育始于1980年前后,许多高校逐步设立物流工程、物流管理等专业,进入21世纪后更是不断发展壮大成熟,形成了中职、高职、本科、硕士和博士的阶梯型人才培养结构。截止至2011年底,我国430所本科院校共2138.5万在校生,其中有105071名学生就读物流工程、采购管理和物流管理三个专业,同年,有22772名毕业生从该专业毕业。而有242649名专科生就读于923所专科学校中物流管理、物流工程两个专业,同年,96295名毕业生从以上两个专业毕业。
近年来,物流同业人员资格培训也取得了明显的成绩,自2003年下半年开展物流师职业资质培训工作以来,至2012年5月,共计21.4万人参加培训并通过考试,而2005开展的ITC全球采购与供应链项目培训认证工作,有2.47万人参加考试,1.67万人通过认证。
目前,我国物流教育经过多年的发展,逐步的贴近行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切合实际,重视结合物流业的实际运作情况,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是物流教育仍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1]
(一)物流人才结构比例不合理,教学滞后于行业
目前物流人才结构为枣核形,高校的本科和专科生人数占总体物流相关专业人才的77.3%,而在企业中高端人才比例也不足15%。现代化的技术使得物流行业已经成为一个资源优、效率高、技术新的领域,而许多高校的课程设置往往还停留在最初的物流发展阶段。
(二)物流人才课程设置无特色
高校物流教育存在着一定的盲目性,课程设置和培养方向严重趋同,造成同类型的物流专业学生"批量生产",不具有专属行业中的竞争优势,"就业难"与"招工难"同时存在。当地区域经济发展要求与学校设置的主干课程脱节,没有依据当地经济情况定位培养目标和方向,无法更好的为区域经济发展服务。
(三)物流人才培养无针对性
国际物流管理和企业物流管理是目前物流专业的主要培养方向,其课程设置更侧重于理论教学,侧重于讲解物流流程,淡化了实践教学和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导致学生仅了解本专业的一些基本概念,缺乏许多物流作为主导的行业的相关知识,培养定位的不清晰,难以适应综合性强和专业性强的工作。
二、构建有区域经济特色物流人才培养体系的必要性
区域物流信息化建设、产业结构升级、现代物流管理等方面都影响着区域经济的发展。近些年,大力倡导发挥各地区优势,实现资源优化配置提高区域整体经济效益。若没有与之适应的物流人才培养机制,是无法紧跟现代物流企业快速发展的势头的,并且许多传统行业如煤炭、钢铁、农产品、港口的物流还存在诸多问题:
(一)物流管理分散,缺乏整体规划和统筹安排
在钢铁、煤炭等传统企业由于受到历史因素的影响,其管理体制和运营模式受限,每个物流环节被分割开来,信息沟通不畅,不利于物流整体效益的发挥,因此导致的浪费损失问题极其严重。
(二)物流管理专业化程度低
传统行业大多保持着最初的经营模式,物流仅仅被当做在整个企业中的配套辅助工具,缺乏专业的管理方式,无法将物流的价值体现出来,不仅运输方式和服务单一,而且管理过程中缺乏统一标准和规范,不能有效衔接。
(三)配套设施不完善,基础设施落后
目前仓库以普通平房为主,而对温度、湿度有特殊需求的货物,如农产品缺乏配套的专业型仓库,钢铁等货物的存储更是简单粗放。仓储空间安排不合理,利用率低;货物入库、出库机械化程度较低,甚至在部分小企业中仍普遍使用人工装卸,
三、"产学研"有机结合构建有区域特色的人才培养体系
(一)构建原则
人才的培养要符合区域经济的发展实际情况,例如,以钢铁、煤炭生产为主的地区的高校,其物流专业的人才培养可以侧重于讲授车辆运输最优化的运筹学知识的学习,将侧重点放在运输业和流通加工业等,而以农产品生产为主的地区则可将培养的侧重点放在农产品的生产、运输、仓储管理等方面,同时可带动本地区内农产品生产和加工业的发展。只有对所处地区的经济发展情况有全面、客观的了解和掌握,才能在这个基础上构建人才培养的体系。
(二)构建目标
产学研结合,通过构建具有区域特色的人才培养体系,可以实现学生与生产单位的管理和实践的有机结合,提升职业竞争力,在学生进入到就业市场后,迅速的满足和适应岗位需求。只有将物流人才的知识面宽度与本地区的经济发展状况结合起来,才能提升物流人才的能力,培养出高层次的符合性物流人才。
(三)构建体系
1、区域物流理论教学体系的构建[2]
一是遵循针对性、实用性原则,根据本地区经济发展的特点,增加具有应用性和交叉性学科课程的开设,如港口物流较为发达的地区,应增加进出口贸易业务、口岸物流业务的课程学习,在农业大省的高校则开设农产品贮藏预加工、农产品质量管理等课程,而钢铁和煤炭等则应开设物流信息技术、煤炭材料学、物流采购管理实务等课程。二改革课程的考试考核方法,加大课程的实践部分,将实际案例的分析和综合应用结合课程的考试形式中,将课程所授知识与案例规划设计相结合,提高学生应用实操能力。
2、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
作为操作性十分强的物流专业,其教学活动必然需要将理论与实践充分结合,建立物流时间教学体系时也要充分考虑与本地区经济相匹配。首先要加强实习基地的建设,将本地的物流企业发展成为学生实习实训基地,共建"产学研一体化"实习基地,企业所具有的一流设备不但为学生的教学实习、毕业实习都提供了的实践平台,把实习贯穿在学习的各个阶段,实时跟踪最新技术,并且为在区域经济背景下企校合作奠定了基础,为企业储备和培养高层次的复合型物流人才。还要进行实验室建设,除在原有的硬件投入,如物流仿真实验室、物流系统实验室等基础上,还应增加软件的投入力度,如国际物流单证软件、港口物流软件、联合运输软件等,从硬件、软件两方面逐步扩大实验室建设。并且加强与其他院校共建实验室,构建全方位的区域经济物流专业实践教学模式,提升实践教学环节的质量。
3、师资保障体系的构建
教师的教学水平对学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我国的物流专业教师大多从其他专业如系统工程学、经济学、物资管理等专业转变过来,所以改善知识结构、提升教师水平刻不容缓,一方面鼓励教师攻读物流专业高学位,参加相关专业的培训和业务深造学习,增强与其他高校之间的合作;另一方面,加大从企业部门引进具有实践经验的专业人员和企业高管作为客座教师,开展讲座讲学等学术活动。除此之外,鼓励教师申报相关课题,与物流企业进行合作,解决企业存在的问题,同时完成调研工作。建设一支思维活跃、积极实践、精于业务、知识结构合理的高素质教师队伍。
参考文献:
[1]徐俊杰,洪亮,何常青.基于供需契合原则的物流人才培养体系研究[J].中国市场,2012,(9).
[2]江艳,伍应环.区域经济发展中物流人才培养策略[J].企业经济,2012,(11).
作者简介:裴育希(1987-),女,天津人,天津农学院经管学院教学秘书,研究方向:教学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