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那书声飘荡的读书岩

来源 :三月三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mmy787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五子山在双强村,五峰天挺俨如五子列坐,昔日尝以五子讲经目之。中有岩极清静,清康熙间贡生石士瑜、士珍读书处,故后人并称其岩曰‘读书岩’。”
  闲来翻阅民国二十四年版的《罗城县志》,不经意间读到了这一行文字。它淹没在不起眼的地方史志中,已有近百年,却因为一次随意的阅读跳入我的视野,拨动了我的心弦。这不长的一行没有句读的文字原本很不起眼,我的目光也只是这么轻轻一瞥,却被触动了。
  这是我第一次看到这样的记载,在远山僻野的罗城,在岭南之南的九万大山里,在我的身边,居然隐藏着这么一个雅致之地——读书岩,而我却一无所知。读到这段文字的时候,窗外已是万籁俱寂,连野虫的鸣叫也没有了。我书房的窗子恰好正对着东北面,也就是书中五子山的大致方位。隐隐的夜雷在天边滚动,时不时地给这沉闷的仲夏夜带来一些舒缓的味道。枯灯野雨,外面什么也看不见,但我知道,五子山,读书岩,从今夜开始它便在那里等着我了。这仿佛是内心的一种呼应,它发自本源,无影无形之中不期而至,穿越了前世今生的时空。

  在过往的一些阅读经历里,我也遇到过不少读书岩,有知名的也有不大知名的。有人说过,读书的最好环境并不是自己熟悉的地方,比如办公室或者家中。因为这些地方夹杂着太多的俗务,总有不期而至又不得不办的事情缠身,古今如是。也有人总结说中国人读书和西方人不同,西方人读书比较自由,他们很随意地卷一本书,阳台、廊檐、草地、树下,或坐或躺,都能阅读,书于他们来说更像日常用具。而中国人读书则讲究氛围,需要仪式感,尤其是古人,他们把读书看作是一件严肃而庄重的事情。除了借读寺庙禅院,古代一些备考以求取功名的书生甚至结庐荒野,把山中岩洞作为修身读书之地,而当他们成名之后,读书岩便留了下来,成为地方上耐人咀嚼的一段掌故。
  有记载最早的大约就是屈原读书岩了。相传屈原年少时喜欢读一些不入正统的禁书,比如《楚声》《越人歌》之类的民间俚曲。在那个以正统文化为尊的远古时代,这些书不能登大雅之堂,先生发现了是要挨板子的,于是屈原便躲到离家不远的山洞里偷偷阅读。在讀这些“野书”的同时,屈原还四下收集民歌、故事在洞中不断研习,为他之后的创作积攒了大量的养分。
  在江西南丰,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曾巩,未仕时也曾领族中兄弟苦读于荒山石岩,给家乡留下一处胜迹。一百年后的朱熹寻踪而来,仰慕之余欣然在石壁上写下“书岩”和“墨池”,更是给后人留下一段美谈。
  而在远离中原文化的广西,在山水甲天下的桂林,也有两处足以留存历史的读书岩。它们是独秀峰下的颜延之读书岩和阳朔曹邺读书岩。独秀峰的得名便是来自时任太守颜延之的诗句“未若独秀者,峨峨郛邑间”。颜延之与谢灵运同为南朝著名诗人,后世并称为“颜谢”,独秀峰因了颜延之而成为山水桂林最古老的名人胜迹。
  我曾经去过阳朔的读书岩。那天傍晚,不经意间遇见一处小岩洞,洞口有几个摩崖大字——曹邺读书岩。这是一个天然岩洞,景致平庸,因青年曹邺在此读书备考而得名。曹邺是晚唐著名诗人,清代举人王维新《阳朔道中怀曹邺》一诗中说“唐代文章原后起,岭西风气实先开”,可见曹邺不仅在晚唐诗坛占有重要地位,而且还是岭西也就是广西诗风的开创人物。“官仓老鼠大如斗,见人开仓亦不走。健儿无粮百姓饥,谁遣朝朝入君口。”曹邺这首《官仓鼠》脍炙人口、广为传颂。岩外有明代解缙诗云:“阳朔县中城北寺,人传曹邺旧时居。年深寺废无僧住,惟有石岩名读书。”曹邺在广西乃至更大范围内广有诗名,由此可见一斑。
  这些读书岩无一例外都成为当地乃至全国性的知名景点,留下颇多的诗文轶事,供后来人往来流连,或赏景致或承文脉,各取所需。而这个在我的家乡,名不见经传,隐藏在地方史志短短一行文字之中的读书岩,又是怎样的一种存在呢?最初的心动,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加重,直至发酵为一种冲动、一种迫不及待的冲动。一个盛夏的周日,尽管天气不是很好,但难得志趣相投、三观相类的几个人都闲着。于是我邀上熊猫、荒唐两位文友,一行三人驱车往龙岸镇而去。此行目的只有一个——寻找读书岩。
  此前,曾经查阅过手中能够找到的资料,除了几本旧县志中出现过读书岩和石家兄弟的只言片语,再也没有发现其他的文字记载。路上,我们了解到龙岸没有双强这个村屯名,揣测它可能是“风强”之误。过了龙岸镇,沿着国道继续往东北向行进大约十里,往右过了北源河便是风强屯。问了村民,得知五子山并不在这里。“喏,那就是五子山呀!”顺着村民手指,往西边看,不远处,雨洗过的天空清新明丽,几处小山头依稀可见,仿佛近在咫尺。经过探问,遇见的几个村民对读书岩也不甚了解,只是听说有这么一处岩洞,石家兄弟在洞里读书教书。而且说五子山上有好几个洞,他们也弄不清哪个是读书岩。村民指点我们返回到国道,拐上良泗村前小路,穿过原茶叶场和五七干校旧址,往冷水屯方向遇到紧凑在一起的五座小山峰便是。
  这是机耕路,平时没什么人往来,虽然是混凝土铺就,却十分弯曲狭窄,行车极为困难。适逢盛夏万物蓬勃,两边肆意生长的甘蔗叶子和杂草几乎挤占了整个路面,车子像劈波斩浪的船,在绿色中顺着地势蜿蜒起伏,不多会儿,便穿行到山边。下得车来,绕着山脚来回顾盼,其间发现几处岩洞痕迹,都在半山腰处。经过一番估摸,我们选定一个面朝北、视野开阔、清溪环绕的洞口。从读书人的角度看,认为它贴近于“有岩极清静”的状述。
  通往山上的路显然是被钩机翻挖了,是取土还是意在阻止人们进洞,不得而知。经过一番折腾,我们终于爬到稍微平阔的洞口。杂树丛生处是一堵只剩一两尺高的隐约看得出轮廓的石墙,横生的根茎自由穿刺它的残躯向上生长。远处是散落的村庄,起伏的山岭,蝉鸣鸟飞,不闻鸡犬之声,的确是一个极清净处。来不及领略这大好景致,我们朝洞里探寻。这是大约一丈见方斜向下延伸的典型喀斯特溶洞,目光所及之处平淡无奇,前方的黑暗隐藏着什么,是否有我们的期待?踩着被滴落的水珠浸润湿滑、夹杂着浮石的地面往里走时,才发现唯一的一只头灯已呈弱电状态,大家都如同被泼了当头的冷水,相互张望着。就在喘气的工夫,又不约而同地掏出手机,打开手电功能。既然来了,总不能就这么回头。   被黑暗压缩得无法远照的手机微光晃荡着我们深深浅浅的脚步,我们摸索着往前探去。过了一会儿,视觉适应了环境,约莫能看到洞里大致的轮廓了,定下神稍事歇息时,却发现脚下踩着的是人工垒砌的突起高台。四下再看,这样的高台有四五个,错落参差,面积有五六平方米到十余平方米不等,高度大约四五十厘米,有台阶上下,有砌墙的痕迹。这是石家兄弟和弟子起居之处,还是半个世纪前五七干校的“学员”留下的?抑或是附近村民所建?依现有的条件我们无法考证。这时,靠里边的熊猫兄高呼那边有亮光,应该另有洞口。无暇多想,我们手护着头顶战战兢兢地往深处去。摸过一条低矮不平的狭窄通道,眼前渐亮,果然别有洞天。洞口也是在高处,而且更为豁亮,这是山的西麓。“开扉在石层,尽日少人登。一鸟过寒木,数花摇翠藤。”扑面而至的微风在宽阔的洞厅回旋,似乎要把这一份清雅、这一份恬静渗透到每一个缝隙。这是一个发育中的喀斯特溶洞,滴落的碳酸钙堆积而成的钟乳石,有的像凳,有的像几案,其间还有一些被滴水击就的凹槽,恰如墨砚。这时,我们更愿意相信这就是五子山读书岩,是名不见经传的仫佬山乡的读书岩。在古代,贡生算是地方上的高级知识阶层,一般情况下他们都在国子监就读,取得贡生资格后,理论上是可以入仕当官或者继续科举之路的。而贡生石家兄弟却选择了这么一个远离朝堂的隐世之地,读书授业。由于资料的缺失,关于他们,更多的只能是揣测想象。“花片飞红留墨沼,竹荫摇绿上书签。”粉色的花片,碧绿的竹叶,随风飞落,落在砚池之中,落在攤开的书页上,这颜色的参差该是怎样的一种艳丽。清幽洞府,学童们稚嫩的唱吟,讽咏从容,感发着山外绿野的芳香,与沉埋在历史的墨香相映交融。
  五子讲经是一个美丽的传说,而读书岩却是一个真实的存在。石家兄弟是成为贡生之前在这苦读,还是之后在这里授业,他们有着怎样的人生,来自何处又去往何方,所有的答案都已经湮没在历史的烟尘里了。“木铎起而千里应,席珍流而万世响。”石家兄弟和许许多多的先贤们,出自自觉或者无意识的文化拓荒,余韵绵长,使得中华文化不只局限于中原,更浸润滋养着我们的每一寸山水,正是这种潜移默化的传承,仫佬山乡文风蔚然,才人代出。
  这里山多地少,群峰耸立,日常生活中人们偏好酸食,家家备有酸坛和捣酸菜的钵子,粗糙的辣椒钵常常把筷子磨刮得尖尖的,于是便有了文人墨客戏谑的“三尖罗城”:山头尖、筷子尖、笔头尖。这笔头尖自然是指这里的人们崇尚文化重视教育。
  据史料记载,仅明清两代,仫佬族地区科举及第选贡入仕者达249人。近现代以来,文化名人更是层出不穷,尤其是五子山读书岩这一带水土滋养出来的周钢鸣、曾敏之、何启谞三位表兄弟,更是声名远播。周钢鸣是著名左联作家,他作词的《救亡进行曲》响彻大江南北,激励着无数战士去战斗。而《怎样写报告文学》则是中国第一部系统地论述报告文学的性质、任务和写作方法的专著,影响深远。曾敏之则是中国记者专访周恩来的第一人,香港《文汇报》副总编辑、代总编辑和香港作家联合会会长,被誉为香港文坛的“沙漠之驼”。“轻肥二弟皆裘马,我独萧然两鬓霜”的表兄何启谞,尽管身怀璞玉,除了偶尔外出谋生之外,大半辈子以五子山为中心,读书授业,终老无闻,然而他却为后人留下来一册珠玉一般的《雪鸿诗稿》,在当地文人中广为流传。29岁时,他被县长江碧秋特聘参与县志编撰,也许五子山读书岩的这一段话正是他所撰录。“清脆溪声奇峭峰,江山到此不平庸”,然而不平庸的又何止是江山呢?
  下山的时候,又落起了雨,打在脸上,消散了夏日的燥热。这里是不是石家兄弟的读书岩,似乎已不必细究。回程中,前面有一辆三轮摩托在努力地靠边,鸣着喇叭意在让我们先行。超车的时候我看见车厢里坐着几个背书包返校的孩子,他们是五子山脚下的孩子。也许他们没有听说过石家兄弟,也不知道读书岩。但从孩子们的笑容里,我似乎读到了一种信息,伴随着他们嬉戏的打闹声,在与山水共一色的甘蔗林上空轻舞飞扬。
  作者简介:郑云,壮族,广西罗城仫佬族自治县人,偶有散文、诗歌作品见于报刊。
其他文献
三月桃花开满坡,壮家儿女爱唱歌;有缘网上来相会,你也开心我快乐。  今年过节好特殊,家家户户门不出;因为疫情来骚扰,齐心协力抗病毒。  虽然待家也蛮久,病毒控制尚未休;好不容易清零点,外来输入令人忧。  病毒传播难避免,全民抗疫到攻坚;坚持防护要做到,不让疫情再蔓延。  疫情现在得控制,天天收到好消息;复工復产人拥挤,提防病毒再来袭。  抗疫执行几十天,胜利曙光在眼前;目前转移抓生产,样样丰收心更
期刊
听说南宁的老木棉·匠园收藏有数万个石磨,那些石磨立马轰隆隆在我脑子里转起来。我小时候住的两进老屋就有一个石磨,像四五个人吃饭的圆桌那么大。村里一些人家里也有石磨,大的如簸箕,小的如脸盆。家里有一个石磨,是人丁兴旺、生活富裕的体现,起码过去曾经“阔”过,有的石磨还有自己专门的“住处”——磨坊。这物件虽然寻常,但并不常用,不是十分必要是不会置备的。  石磨平日“无所事事”,但到了逢年过节或办红白喜事时
期刊
男:煎完艾馍染红蛋,八桂又闹三月三;  壮家节日多色彩,各个民族对歌玩。  女:万物生长靠春雨,鲜花艳丽靠绿叶;  壮家节日多姿彩,来自民族大团结。  男:民族团结好处多,能富民来能兴国;  一方贫困多方助,穷山变成金银窝。  女:科技扶贫创成效,种养丰收靠杂交;  壯哥上门仫佬妹,致富路上有新招。  男:改革开放四十年,各族人民心相连;  穷山恶水共治理,哥妹携手同攻坚。  女:民族团结聚能量,
期刊
三月初三又来到,广西歌海起浪潮;家家户户蒸糯饭,村村寨寨唱歌谣。  春夏秋冬轮流转,又是一年三月三;今年不用出门耍,在家上网唱歌玩。  全民齐心来抗疫,我们配合也积极;今年歌节在家唱,在家上网赶歌圩。  網上对歌也蛮好,想聊哪个随便聊;不用出门赶歌会,省得车费做红包。  网上那点小红包,一回能发几多毛;妹也懂哥礼数大,年年给你送金条。  吹牛你是第一狠,口水流满洗脸盆;要送你送给别个,我才不要你那
期刊
壮乡歌节又来临,又是一年好阳春;视频邀妹把歌对,又抓防疫抓春耕。  又抓防疫抓生产,三月歌节不一般;满园柑橘卖不去,妹想唱歌心又烦。  海面有风起波浪,领导心中有主张;防疫生产不松劲,你卖柑橘政府帮。  讲来心中就冒火,熟透果子往下落;疫情未过难销售,火烧猪肝心焦多。  春来百花朵朵开,惠民政策密密来;决胜脱贫攻坚战,网上销售上平台。  平台真是及时雨,复工复产调内需;干部帮买爱心果,解决滞销大问
期刊
摘 要:“芷江洽降”的说法是错误的,没有谁规定受降前必须先要洽降;芷江受降也不是南京受降的序幕,而是中国战区受降的重要一环;芷江受降更不是偶然的,而是中国战区战况发展变化的必然结果。芷江受降纪念坊以及大量的历史文物、重要文献、新闻报刊、影像档案等资料,充分证明芷江受降的历史地位不容置疑。  关键词:受降;洽降;芷江;南京  中图分类号:K26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1332(201
期刊
阳春三月百花开,往年处处搭歌台;今年三月不一样,取消歌圩在家待。  今天疫情来骚扰,歌节无法歌场飘;虽然防控做得好,也還未到乐逍遥。  现在卡点得解封,继续努力抗疫中;麻痹思想不能有,防控意识莫放松。  山上百花红又鲜,壮乡儿女喜连连;既然病毒来骚扰,网络对歌心也甜。  壮乡儿女志气高,网络歌圩歌如潮;你有情来我有意,网上对歌也逍遥。  打赢这场抗疫战,全国人民不一般;歌台不能广场摆,网上来赶三月
期刊
山中百鸟朝凤凰,海里鱼虾敬龙王;抗疫英雄钟院士,我用山歌来赞扬。  又敬业来又爱岗,南山是位好儿郎;爱为人民做奉献,好比蜜蜂爱酿糖。  以父為鉴心明亮,吃苦耐劳志如钢;接过父亲接力棒,高尚医德他弘扬。  “我不冲上谁冲上,共产党员岂怕难”;二〇〇三抗非典,南山披挂破难关。  南山院士吐真言,句句打动人心弦;为何品德正高尚,心底无私天地宽。  全国卫生最高奖,改革先锋颁奖章;五一奖章亮闪闪,勋章挂满
期刊
在田林县浪平镇岑王老山脚下,有一个只有几十户人家的村庄叫九凤,分为上寨、中寨、下寨。下寨的后龙山如猫打坐,所以下寨又叫陇猫。这个村寨的房屋原来都是三间两厦的大瓦房,青瓦屋顶,杉木壁头,有的始建于20世纪三四十年代,将近百来年过去了,还是那样的崭新亮眼。晨光中,暮霭下,放眼望去,远处与近处,处处都是一个接一个的青瓦房子,依偎在岑王老山脚下,掩映在绿树丛中。  正月,乍暖还寒。春,还在岑王老山山巅的枝
期刊
尽管在县城工作近三十年了,可我一直认为,黄金才是我真正意义上的家乡。在县城生活,总有一种客居的感觉,只有回到了黄金,内心才归于平静,找到真正的归属感。  我这里说的黄金是地名,而不是那个贵金属黄金。黄金是个小镇,位于广西河池市罗城东部,有句话自古就流传:想吃饱饭,黄金龙岸。  黄金镇的黄金街,是我出生长大的地方。随着年岁的不断增长,我的情感点不断向她靠近,好比一棵高高的大树,秋风过后,树叶纷纷落在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