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为减小染色法测量坡面水流流速的误差,提高染色法测量准确度,根据染色示踪剂在水中扩散引起颜色发生变化的特性,结合漫反射型模拟量光电颜色传感器和数据采集卡采集信号,通过小波变换对信号进行去噪,研发一种基于光电传感技术的薄层水流流速测量系统。以流量法为参照,确定该系统传感器最优数据采集距离为0.6~0.8 m;传感器数据采集距离为0.7 m时,该系统测量数据最小相对误差仅为0.48%,变异系数<15%。
【基金项目】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977071)。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减小染色法测量坡面水流流速的误差,提高染色法测量准确度,根据染色示踪剂在水中扩散引起颜色发生变化的特性,结合漫反射型模拟量光电颜色传感器和数据采集卡采集信号,通过小波变换对信号进行去噪,研发一种基于光电传感技术的薄层水流流速测量系统。以流量法为参照,确定该系统传感器最优数据采集距离为0.6~0.8 m;传感器数据采集距离为0.7 m时,该系统测量数据最小相对误差仅为0.48%,变异系数<15%。相比染色法,该系统与流量法拟合的决定系数在0.90以上,大于染色法的决定系数0.75。表明薄层水流流速测
其他文献
合理的种植结构是实现区域水资源及土地资源优化配置的基础。针对白洋淀上游水资源紧缺、种植结构不合理等问题,结合当前主要作物种植结构现状,本研究以作物种植面积为优化变量,以水资源、土地资源、社会需求等为约束条件,以经济效益、生态效益最大及总灌溉耗水量最小为目标,构建基于非支配排序遗传算法(NSGA-Ⅱ)的作物种植结构多目标调整模型,并提出了针对白洋淀上游平原区、山区等不同水资源限制和农业机械化程度情景下的种植结构调整优化方案。研究结果表明,在平原区现状机械化水平下,在不限制用水的情景下,可以通过调减一年两作的
采用单因素和正交试验法,研究野生古巴栓孔菌(Trametes cubensis)菌丝的最佳培养条件。单因素试验结果表明,古巴栓孔菌菌丝的最适碳源、氮源分别为葡萄糖、酵母浸粉,碳源、氮源的最适添加量分别为5 g/L,3 g/L,最适培养温度为35℃,培养基初始pH对古巴栓孔菌菌丝的生长影响不显著。正交试验结果表明,影响古巴栓孔菌菌丝体生长的因素从大到小依次为:碳源>温度>氮源。最佳培养基配方为:葡萄糖15 g/L,酵母浸粉3 g/L,硫酸镁0.5 g/L,磷酸二氢钾1 g/L,VB10.01 g
以天津蓟州区发现的野生山樱桃花芽和花蕾为试验材料,采用石蜡切片法对野生山樱桃大小孢子发生、雌雄配子体发育过程和雌雄性细胞发育的对应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野生山樱桃花药为蝶形,有4个药室,花药壁由内而外分别是绒毡层、中层、药室内壁和表皮,四分体为正四面体。大孢子发生过程中,孢原细胞分裂产生造孢细胞,进而分裂形成大孢子母细胞。大孢子母细胞减数分裂成线性排列的四分体,形成4个大孢子,最后只有1个功能大孢子最终发育成胚囊。部分山樱桃子房中形成双胚珠,其中一个可以发育成成熟胚珠,另一个退化消失。山樱桃雄蕊发育早
本文通过总结细胞色素C氧化酶亚基I(COI)、细胞色素C氧化酶亚基II(COII)、16S rDNA、12S rDNA、线粒体细胞色素b基因(Cytb)、线粒体基因组、内部转录间隔区(ITS)以及18S rDNA在鱼类系统发育中的相关文献,探究常用基因序列在鱼类系统发育研究中的应用情况。
鸡胚离开母体独立发育,便于获得大量相同发育时期的胚胎进行批量操作,且在胚胎期操作对母体不造成伤害,是应用广泛的重要动物模型。通过查阅大量文献,本文对鸡胚模型在疾病模型、病毒学研究、寄生虫学研究、药物作用研究及生长发育等生物学研究领域的应用现状进行了总结阐述,以期为继续拓展鸡胚模型的应用前景提供参考。
针对当前种植过程中尚未完全实现自动化的问题,设计开发一款集灌溉、施肥、播种、除草、环境数据收集以及远程操作等功能于一体的太阳能种植机器人。以Delta并联机械手的运动学研究为核心的综合硬件设计,并且融入云物联网技术开发了一款云端控制系统,用户可通过电脑、手机等智能设备来实现对种植机器人的基本控制以及基础数据收集,如进行视频远程操控,以及对温度、湿度、二氧化碳浓度等数据的收集。并且该种植机器人具有良好的综合实用性,可以满足多种种植环境的需求。该机器人的推广应用对于降低生产者劳动强度,提高播种种植效率具有重要
为实现温室内CO2气肥的精准控制,设计基于开源系统Arduino Mega 2560的CO2气肥增施控制器。系统选择MH-Z14、BH1750、SHT10、DS18B20等传感器实现CO2浓度、光照强度、空气温度湿度、土壤温度等环境参数采集,采用2G容量SD卡实现测试数据海量存贮,LCD12864和4x4小键盘实现人机交互,通过遥控继电器输出控制气肥发生器。采用模糊控制算法根据预设参数控制气肥发生器的工作时长,实现温室内气肥环境的调控。设计
采用单维统计分析结合主成分分析法,研究苦瓜皂苷与南瓜多糖或苦荞黄酮联合作用对高脂血症大鼠糖脂代谢的改善作用。结果表明:苦瓜皂苷和南瓜多糖联合作用对胆固醇(TC)、游离脂肪酸(FFA)、肌酐(CRE)和瘦素(LP)改善作用优于单一提取物(P<0.05);在胆固醇(TC)、肌酐(CRE)和游离脂肪酸(FFA)改善效果方面,苦瓜皂苷和苦荞黄酮联合作用同样显著优于各单一提取物(P<0.05)。PCA分析也证实了联合作用对高脂血症有着更加显著的改善作用,且多种活性成分联合使用还可能是通过作用不同的靶点通
为研究蚯蚓的不同处理对几种猪场常见有害菌的抑菌性能,从而将其运用到猪的饲料添加剂中。本试验利用纸片扩散法和紫外分光光度法对比研究蚯蚓匀浆液、电击蚯蚓获得的体腔液、诱导后电击蚯蚓所得的体腔液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猪链球菌的抑菌性能。通过纸片扩散法研究发现只有蚯蚓匀浆2∶1组对大肠杆菌有抑菌效果;蚯蚓匀浆2∶1组、4∶5组,蚯蚓电击处理和诱导电击处理均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有抑菌效果;只有蚯蚓匀浆4∶5组对猪链球菌有抑菌效果。通过分光光度对比发现,蚯蚓匀浆组和电击处理组均无明显的抑制效果;蚯蚓电击处理组可以显
磷脂酶D(Phospholipase D,PLD)是催化磷酸二脂键水解和碱基交换反应的一类酶的总称。生产中利用PLD的转酯作用来制备功能性磷脂。本文介绍了磷脂酶的分子结构、催化机理及功能,以及磷脂酰丝氨酸(PS)、磷脂酰甘油(PG)、磷脂酰乙醇胺(PE)和磷脂酰肌醇(PI)的生产方法,包括物理萃取法、化学合成法和酶促合成法,酶促合成法是目前制备功能性磷脂最主要的方法。此外,对今后功能性磷脂的研究做了展望,期望可以通过改进技术条件、工艺体系来提高PLD的催化性能,为稀有磷脂的工业化生产提供理论及相关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