杰士邦的“逆风飞扬”

来源 :成功营销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oco66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由于采用正确的市场策略,“杰士邦”在市场中已经超越了“先入为主”的竞争品牌,在短短的4年时间中取得了绝对市场的优势并业已形成良好的品牌经营态势。“杰士邦”成为了目前在国内安全套市场中最著名的品牌。而指导“杰士邦”决胜市场的深层理念就是目前全球范围风行的营销理论“社会营销”。
  在嘉利公关公司分析和研究的众多经典的营销实战案例中,该案例来自于一个极为特殊的产品门类,由于该产品涉及文化、社会、心理、法律等多方面的因素,因此,在品牌推广和市场营销的过程中采用了颇为独到的营销理论,并在此基础上建立和实施了一系列的与众不同营销体系和推广手法。
  由于采用正确的市场策略,该产品在市场中已经超越了“先入为主”的竞争品牌,在短短的4年时间中取得了绝对市场的优势并业已形成良好的品牌经营态势。这个特殊的产品就是目前在国内安全套市场中著名的品牌“杰士邦”。
  
  杰士邦的成功
  
  杰士邦是中国安全套行业的传奇企业,它的传奇在于它成长的时间、壮大的速度,以及独特的营销理论。实际上,杰士邦品牌并不是中国的自有品牌,它是来自英国的世界性品牌。1998年,中国国家计划生育委员会系统内的上市公司——武汉人福高科技产业股份有限公司,与英国杰士邦品牌达成了商业同盟,由共同组建的武汉杰士邦卫生用品有限公司全权代理杰士邦品牌在大中华区的所有市场工作。
  如此的商业合作,为中方留下了巨大的商业机会,从1998年5月杰士邦正式登陆中国开始,到今天短短四年的时间,连英国杰士邦总部也不曾预想过,杰士邦品牌可以成为活脱脱的黑马,在短短四年的时间里,摘走了中国安全套品牌的王冠,成为中国安全套第一品牌。不仅如此,杰士邦除了品牌知名度第一、市场占有率第一之外、还获得了中共中央宣传部、国家科技部、国家计划生育委员会等政府组织联合颁发的“中国人口贡献奖”和中国性病艾滋病防治协会唯一推荐产品称号。公司的销售业绩和利润一直呈现出稳定增长势头。平均年销售递增率在70%以上。
  
  成功者的磨难
  
  惊人的数字,似乎在我们面全展现了杰士邦品牌在中国市场走过的光辉大道,一切是那么的顺利。然而,在光环背后的是什么呢?不夸张的说,这条路上的障碍,是很多企业都无法想象的。在这条路上,似乎一切都行不通。
  1998年,广州80辆公交巴士上投放了杰士邦的广告,不足一个月后,该广告被勒令撤销;
  1999年,为配合世界艾滋病日,杰士邦的公益广告在中央电视台投放,仅仅一天后,该广告停播;
  2000年,杰士邦在广东某个舞厅前,宣传安全常识,派发产品,此活动被禁止,甚至该娱乐场所被勒令停业;
  2000年,杰士邦在武汉悬挂的大型户外广告只在过了一天后,在“有关部门”的指示下,静悄悄的摘了下来;
  2001年,长沙的杰士邦巨型户外广告同样如此命运。
  ·······
  然而真正的阻力还远不止于此。首先面临的问题,是一个社会、文化、心理纠结在一起的矛盾。中国文化对性、以及与性相关产品的排斥心理,直接影响到安全套产品的推广。虽然安全套是一个非常大众化的产品,但在中国,安全套依然处在一个“君子莫提”的“灰色”地带。一提起安全套,公众仍会将安全套与色情、肮脏、诲淫诲盗联系在一起。那么在购买的问题上,消费者就存在着很复杂的心理,一方面是必须使用,另一方面又要遮遮掩掩。如此窘态,着实令安全套生产商为难。
  其次是推广的问题,任何一个企业都希望可以扩大自己品牌的宣传面,传播自己的品牌与产品,然而对于安全套这么一种特殊的产品,中国是不允许其为自己做宣传的。1989年,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下发了《关于严禁刊播有关性生活产品广告的规定》。由此,安全套不得在公众媒体露面。
  第三是销售终端的限制。任何一个企业都希望可以将品牌的便利性做到最大化,可是安全套属于国家2类医疗器械,只可以在国家特定的范围之内销售。在普通渠道内大规模推广产品的可能性几乎为零。
  第四,是关于舆论导向的问题。每一次的安全套推广,都会被媒体关注,甚至成为焦点。这本是企业非常高兴的事,但目前对于安全套问题,媒体缺乏正面的、积极的引导。对于安全套生产企业来讲,这种不利于行业发展的舆论导向成为推广中的严重问题。
  面对这种市场阻力,杰士邦品牌却异军突起,成为了中国安全套第一品牌,那么让我们看一看杰士邦是如何“独辟蹊径,厚积薄发”的。
  社会市场营销:社会市场营销的理论依然出自现代营销之父——菲利普·科特勒。他率先针对某些特殊市场提出了该观念。在那些卫生系统既不健全又缺乏资金的国家,商业营销技术与旨在持续改变人们行为的宣传运动相结合,最终形成社会市场营销策略。这种策略将会令社会、政府、消费者、企业,几方面势力得到均衡,并全部从中得到利益。社会市场营销的原始目的,是运用商业营销手段解决社会问题,到了1995年社会市场营销的目标更为明确。社会营销是运用市场营销的原理和技术有目的的促使目标受众自愿变革社会行为,从而提高个人、集体或社会利益的系统的理论、方法、策略和技术。社会市场营销有三项重要的操作行为1。令受众接受正确的观念2。为了让受种接受正确的观念后可以迅速改变行为,需要增加产品的易得性3。为了彻底改变受众的错误行为,需要让受众进行坚持。无疑,能够彻底实行社会市场营销,落实三项重要操作行为的企业,就可以赢得市场。
  
  羞答答的玫瑰静大胆地开
  
  作为现在中国安全套第一品牌的杰士邦,正是借鉴了国外安全套社会市场营销的先进经验,,根据中国目前的社会、市场状况,将市场进行了细分,着重市场调查,与国内有关政府组织和非政府组织(NGO)合作,拟定并实施了全面的社会市场营销计划。在这个过程中,杰士邦获得了任何一个企业都希望得到的品牌积累。对安全套社会营销而言,目前在中国仅仅只有杰士邦一个企业在持续、有效地进行。
  国内其他同行始终认为“安全套应该‘羞答答的玫瑰静悄悄的开’”。只有“杰士邦”毅然不断在电视台、广播、报纸、杂志以及户外媒体上大量刊登公益广告、宣传安全套的使用意义。因为社会营销的第一个解决问题是让受众接受正确观念的。于是,杰士邦积极配合中国性病艾滋病防治协会、WHO等各种组织的宣传活动,公司出资在每年的“艾滋病日”期间制作、派发艾滋病宣传手册,并随册赠送安全套,给受众以直观、鲜明的教育,起到了良好的效果。杰士邦还出资编写一本有关性病艾滋病预防知识的书,完成后将赠送给各地防疫站,在广州、大连等地的高校里举办了各种形式的生殖健康知识展览和讲座,对青少年进行直接的自我保护和计划生育知识教育。并且和SOHU等网站合作,在大学里开展宣传推广活动。
  社会营销的第二个关键问题是产品的易得性。杰士邦以安全套的派发为主,包括艾滋病日以及重要节假日街头派发;在青少年和高危人群集中的夜总会、歌舞厅等场所派发;甲A、甲B足球赛场派发;新婚夫妇派发;昆明世博会派发;情人节买玫瑰送杰士邦安全套等一系列派送活动。在派发活动中,除免费送杰士邦安全套外,还附送生殖健康或性病艾滋病防治知识手册,以及一朵玫瑰花,以示“无忧无虑的爱”之意。三年多来,共送出杰士邦安全套近5000万只,
  今年,杰士邦公司又和卫生部疾病控制司、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一起印制了以濮存昕和一个艾滋病人为主题的宣传画和各种宣传品,在全国广为推广。同时,还和中国健康教育研究所一道,邀请香港明显古巨基作为安全套单片装的方面,在全国免费派发上百万只杰士邦安全套,大力推广安全套的使用。
  社会营销的第二个关键问题是提高产品的易得性。
  杰士邦在这方面的工作以安全套的派发为主,包括艾滋病日以及重要节假日街头派发;在青少年和高危人群集中的夜总会、歌舞厅等场所派发;甲A、甲B足球赛场派发;新婚夫妇派发;昆明世博会派发;情人节买玫瑰送杰士邦安全套等一系列派送活动。在派发活动中,除免费送杰士邦安全套外,还附送生殖健康或性病艾滋病防治知识手册,以及一朵玫瑰花,以示“无忧无虑的爱”之意。三年多来,共送出杰士邦安全套近5000万只,直接接受对象4000余万人。杰士邦的派发活动现已常规化,在全国各大中城市定期举行,并将进一步地增加派发的深度和广度,以期能加快促进社会观念的转变和防治艾滋病知识的推广。在市民的强烈好奇及争论之下,在上海、广州、深圳、青岛、杭州、大连、武汉等50余城市斥巨资将安全套自动售货机挂上了街头和高校,进一步扩宽了人们获得安全套的途径。
  除此之外,杰士邦还对高危人群和艾滋病患者给予最大的关注,还与WHO、中国性病艾滋病防治协会以及上海生殖健康研究院等NGO组织合作,通过教育、赠送安全套等形式,对娱乐业从业人员、农村妇女、同性恋者等高危人群进行直接干预,帮助他们了解预防艾滋病病毒感染的常识。2001年5月,杰士邦派出专车,由公司高层亲自陪同河南来汉医治的5名艾滋病人和他们的主治医师——著名艾滋病治疗专家桂稀恩教授畅游东湖。同一天,杰士邦在武汉大学中南医院举行新闻发布会,向桂教授捐赠人民币1万元用于艾滋病研究,并聘请其为公司名誉顾问,同时向几名艾滋病人捐赠了价值数万元的钱物及药品。杰士邦还出资拍摄了关于艾滋病的公益宣传片,此片即将在多家电视台播出。
  2002年第2季度,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对安全套产品质量组织了一次国家监督抽查,这次抽查涉及到了全国多个城市的23家企业、50种品牌的产品,其中只有35种合格。为了推广社会营销,倡导行业自律,“杰士邦”举起了以优质产品肃清安全套市场的大旗,在全国各大城市开展了“质量百分百”活动,普及安全套使用常识,介绍“杰士邦”产品特点,并举行大型酬宾活动,向消费者赠送了数百万只安全套;在全国范围内引起很大的反响。
  杰士邦目前所做的一切,与杰士邦的领军人物王学海是分不开的。王学海的专业就是市场营销,为了增加自己的实力,王学海还曾在美国耶鲁大学做访问学者。在国外,王学海接触到了社会营销的概念,并且做了深刻的研究,在美国期间他与社会市场营销的创始人菲利浦·科特勒仔细探讨过相关的问题。中国市场的现实问题,更加坚定了王学海推广社会营销的决心。王学海在国际艾滋病预防会议上做演讲,在中国与国际合作的卫生会议上做宣传,试图以一个企业的力量来推动安全套在中国市场的发展,倡导正确的性行为模式,造福于社会。王学海说,“随着社会营销的不断推广,安全套最终一定会作为一个日常卫生用品,大家购买安全套就如同购买香皂一样”。
  嘉利点评:
  安全套社会市场营销(CSM)作为控制艾滋病流行的有效手段,出现于80年代中期。1996年社会市场营销项目在50多个国家中销售了7.83亿个安全套,并在象马拉威与玻利维亚这样经济与文化差异很大的国家中开展了有针对性的宣传运动。很多经济、政治和社会十分动荡的国家,如柬埔寨、莫桑比克和扎依尔,都开展了这一项目。事实证明,在安全套社会市场营销项目实施的五年中,安全套销售量随着项目数量的增加而迅速增长。社会市场营销项目的重要优势在于它能够在各种不同的环境中有效实施。
  社会营销产品包括社会观念、实践和有形物。安全套属于第三种,即有形物社会产品。安全套的使用需要变革社会观念,让大家从深层的观念、理智、行为和方法上改变对安全套的认识,使人们正确认识和使用它。因此安全套的推广是非常适合使用社会营销的方法和策略的。
  作为社会市场营销的策略,首先需要保证安全套产品的广泛易得。通过联合运用商业营销技术与宣传活动,提高品牌知名度,促销产品,鼓励健康行为,使群众购买并正确使用。
  其次,社会市场营销使安全套“寻常化”,改变受众不正当的观念。直到最近,在许多国家和地区,人们依然很少使用安全套,只能在药店的柜台后面才能得到,并认为它只适用于妓女。现在由于社会市场营销项目的开展,很多国家安全套可在其它类型的商店出售,人们认识了安全套的品牌及作为其标志的图标,医务人员及其他人员在媒介中向人们宣传安全套的用途。结果是普通人群、特别是HIV感染的高危人群减轻了对安全套的羞涩感,使之“寻常化”并开始使用。由此可见,社会市场营销项目可以帮助人们战胜社会和文化障碍,实施有效的艾滋病预防措施。
  鼓励产品的使用。大力宣传是社会市场营销项目成功的重要因素。项目运用各种媒介,在销售者和消费者中推广品牌。品牌推广活动最注重促进产品的需求,同时也开展预防知识的宣传。从而使品牌与安全套的普遍使用、对幸福健康生活的重要性等积极信息联系在一起。安全套社会营销项目的重点通常放在“产品”上,宣传不仅仅局限于传统的品牌促进活动,而是针对某一具体人群围绕艾滋病相关问题制作宣传材料。有针对性的宣传注重提高那些高危人群的认识,促进行为的改变。
  销售数字在社会市场营销项目的评价中具有重要意义,销售和消费调查也将使项目人员了解安全套的购买者和售出地点。根据这些信息,项目人员可扩展和/或改变营销和促销策略以满足所发现的需求。观念的改变,促使公众广泛的使用安全套,并将其作为家庭常备的卫生用品。疏通销售渠道,增加易得性,又提高和弥补了安全套使用的疏漏。然而,公众能否坚持使用安全套,就是最重要的一环了。如果能够最终确保公众持续的使用安全套,社会市场营销的目的才可以得到保证。
  社会市场营销,无疑是目前中国安全套市场最佳的营销解决方案,但是当公众的观念改变以后,安全套的使用已经成为习惯性卫生行为,那么安全套品牌的建设之路,又将回到传统的品牌经营之路上了。
  【相关链接】
  中国安全套市场综述
  目前,中国的民众对安全套的需求已经不仅仅局限于避孕,更多的是为了防止性病和艾滋病的传播和蔓延,防止它们最有效的工具就是安全套产品。据统计,中国性病患者数量以每年30%的速度增长,艾滋病患者的增长速度更高达50%(2001年为官方统计数字为100万,至2010年,预估艾滋病患者为1000万)。与此相反,我国的艾滋病高危人群和性病病人的安全套使用率却相当低:1995至2001年的国家监测点监测资料表明,高危场所女性经常使用安全套者仅占10%左右;据全国性病麻风病控制中心对南京、武汉、海口三个城市性病门诊124名性病病人的调查,使用安全套者也仅占15.3%。防止性病艾滋病的蔓延现在是中国各级政府部门的重点工作之一,而国际上公认比较有效的,完成此项重点工作的方法和手段就只能是推广使用安全套。
  在推广使用安全套方面,中国开始的并不算晚,早在70年代末,国家就开始宣传计划生育,并逐步开始在全中国推行使用安全套。分别在国内上马了多条安全套生产线。目前,中国共有7个安全套定点生产厂,生产能力已达30亿至32亿只。但国家每年只采购10多亿只,这远远达不到这些生产厂家的产能。开工不足的企业为求得生存空间,或是自己包装品牌进入市场销售,或是大量为包装商代行加工密封包装的安全套或生产裸套。与此同时,进口产品随着中国的开放,也纷纷进入中国市场。
  中国公众获得安全套的渠道也非常简单。国家每年通过计生委向群众免费派发是公众获得安全套的国家主渠道。第二种渠道是设立在各药店或超市的计生用品专柜购买 ,第三种渠道,就是街边夫妻店、性用品店购买。
其他文献
2004(冷冻)年度空调市场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繁荣景象。全国空调行业共计总产量6042.33万台,销售收入1886亿元,利润总额48.88亿元。然而这种虚火之下却是利润的窘态。业内资深人士指出,空调销售额的增幅远小于销售量的增长,利润率的进一步下滑以及上游资源的紧缺与原材料成本的增加,让2004成为品牌淘汰年。  2004年的空调市场,俨然是品牌淘汰年。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的报告显示:2004年,国内
期刊
Google在美国上市了,不单单他们的生意有创意,他们创意的上市方法(不公开上市的股价,而是在市场拍卖他们的股票,这跟传统的招股方式十分不同)也把华尔街的银行家们搞得晕头转向。  有两家公司的产品值得我们去思考:一是微软的视窗操作系统。很多次我都想丢掉它,用免费的Linux系统或者外观更好看、更好玩的苹果电脑,但是考虑了这其中的诸多不便和高昂的转换成本之后,我还是乖乖地交钱给了比尔,继续不情愿地使
期刊
从一种纯粹的市场研究(MR),而发展为设计研究目标、管理流程、解读研究成果、利用研究结果设计行动方案这样的全案营销服务(MS),市场研究行业的形象正在由业有专精的绅士(MR)角色向周全服务的女士(MS)角色转化。    出场人物    郭昕   盖洛普(中国)咨询公司   董事总经理  袁岳  北京零点研究集团  董事长  林雷  新华信市场研究有限公司  总裁  采访人:本刊记者 齐馨    背
期刊
德高贝登于9月24日在广州花园酒店举行了首次“打造世界级品牌策略午餐研讨会”,香港德高贝登广告公司 业务总监冯静婷小姐在会上做了《善用广告媒体打造世界级品牌》的主题演讲。中国经济景气监察中心主任张 仲梁博士及《成功营销》杂志主编王编群亦应德高贝登之邀请担任讲者,探讨如何塑造品牌形象,并以成功实 例分析。    运用香港广告媒体打造品牌提升产品在香港的销量     根据浩腾媒体(OMD)在2004年
期刊
体验营销时代,户外路演(Road Show)被企业看作是能够直面、快速地与消费者产生“化学反应”的有效工具。然而随着这种营销形式的增多和消费者的理性程度增加,很多户外路演已经沦为了自娱自乐。于是,一个高质量的路演活动成为从品牌诉求、宣传定位到流程设计、情感沟通、制造氛围等多层面多细节的打造过程。  路演(Road Show)被企业所看重的,是通过与消费终端的直接沟通而树立品牌形象,更直接拉动产品的
期刊
媒体都很喜欢能自如应对采访的那种人,这些人往往能吸引到更多的关注和信任。因此,接受采访时,被采访人是否能表现得冷静、自信和平和,十分重要。采访和演出差不多:也许会大获成功,也可能一塌糊涂。专业公关人员的作用就是这场演出的导演。  以积极的心态迎接挑战  接受采访的人要以积极和正面的心态迎接即将到来的挑战,以下是一些有益的提示:  因为你是专家,所以才会被采访。你对这个领域的了解比采访你的人要深入。
期刊
声音    “一个品牌失去了,就等于企业没有了。”   文/喻祥   ——苏州家电“四大名旦”之一的“香雪海”仅以104万元移主。1995年香雪海与韩国某跨国企业合资时,外方规定3年时间内,不能生产香雪海品牌的冰箱,三年的禁用期限无疑等于慢性自杀。对此,中华商标协会法律咨询部主任杨旭也不禁叹息。    “亏损是关门的根本原因。”   文/喻祥   ——2002年12月1日,麦当劳关闭了成都双楠店。
期刊
雅诗兰黛(Estee Lauder)的公司总裁列昂纳多·洛德日前来到沃顿商学院主办的公司营销总监高峰会上致词,完整披露了这家化妆品公司是怎样在1946年仅靠5万美元创业,到今天成为年销售额高达47亿美元的跨国公司的。1946年的5万美元全被公司创办人雅诗和约瑟夫·洛德用来让他们的儿子列昂纳多把样品送到纽约的一个女性慈善活动上去作展示。在这以后,公司却能够在50多年时间里保持从不间断的销售增长,并发
期刊
本刊记者齐馨王伟群林思勉刘蔚   营销就是企业的一切。  ——彼得?德鲁克(Peter F Drucker)  营销对一个企业而言,实在是太重要了,因此不能任由营销部门自行独揽。  ——大卫?普克(惠普电脑公司共同创办人)  管理无定式。    因此,CEO如何管营销也一定没有惟一的解。    本期《成功营销》所讨论的CEO如何管理营销的话题也并非是一种定性的研究,而是一种全新视角的思维拓展,以帮
期刊
《销售的实力》——营销精英的个人事业:在美国公司中占据最高管理层职位的人往往是营销出身。对于今天的营销经理来说,应该具备哪些条件才能登上这样的事业顶峰呢?首先是学习,并通过不断学习让自己的脑子充满活力;还有主动要求承担更多的责任、完成更多的任务;在个人进取的同时也不要忘记帮助同事和向他们学习;再有,就是那两条在营销业务中屡试不爽的金科玉律:条件不成熟的时候沉得住气,一旦条件成熟就一定要抓住时机。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