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河北省目前正处于经济转型时期,由于就业结构调整滞后于经济转型的步伐,造成了我省劳动力市场过剩,大学生、城镇失业人员、农村剩余劳动力等群体就业困难,严重影响了经济转型。本文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为进一步加快经济转型、扩大就业提供发展方向。
关键词:经济转型;就业结构调整;职业教育
一、河北省经济转型时期就业困难现状
(一)劳动力供大于求的矛盾仍然突出。从总量上看,在河北省全省新增就业人数不断增长的同时,失业人数也在不断上涨,而河北省每年新增的就业岗位数量与河北省每年新成长的城镇劳动力、新增的失业人员、历年累计的失业人员的总量相差甚远,近几年内难以缩小差距。
(二)就业困难主体分布较为集中。(1)应届毕业大学生。“大学生毕业即失业”是“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充分写照。近年来,由于大学扩招政策的实施,应届毕业大学生的数量逐年增长,每年未能实现就业大学生数量逐年累积。不仅影响了河北省扩大就业,也造成人力资源的闲置浪费,还会引发一系列社会问题。(2)城镇失业人员。在经济转型的背景下,河北省进行了大规模的国企改革和产业结构调整,致使工人失业大量增加。这不但造成了劳动力资源浪费,还会加大劳动者群体之间的收入差距,影响社会和谐稳定。(3)农村向城镇转移的剩余劳动力。经济转型深化阶段,也是在工业化、城镇化不断发展的时期,农业生产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农业劳动生产率的不断提高,使大量农村劳动力从农业劳作中解放出来,成批涌入城镇。但城镇的生产部门提供的生产岗位数量是有限的,并且也会优先考虑城镇劳动力。由于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文化水平普遍低于城镇同年龄段劳动力,职业技能也不如城镇劳动力,使他们在竞争中处于劣势。
(三)经济转型时期高技能人才匮乏。目前,从河北省劳动力的文化水平结构和技能结构状况来看,劳动者的素质整体偏低,而社会上亟需的高水平人才又不是在短期内就能培养出来的。导致我省劳动力市场上具有一定技术水平或熟练劳动力供不应求,致使一些企业关键岗位空缺,严重影响了企业的发展和我省经济转型的实现。
二、就业结构矛盾存在的主要原因
(一)劳动力需求层次与劳动力素质之间的结构性矛盾突
出。河北省由于经济转型较快,新兴产业对劳动力素质要求较高,而衰退产业淘汰的劳动力在知识、技术、年龄等方面都不能马上适应新产业的需要,形成了劳动力需求结构与供给结构不匹配,造成了结构性失业,表现为:一方面无技术的非熟练劳动力就业难;另一方面,随着技术进步不断加快和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具有一定技术水平或熟练劳动力却远远供不应求,致使一些企业关键岗位空缺,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技工荒”。
(二)教育体制改革滞后导致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不适应。各高校在专业设置方面落后于市场需求变化,无法做到坚持创新与自身师资的研究特色相结合。同时河北省各高校对在校大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和就业指导两方面投入力度不足。
(三)劳动力流动的制度性障碍依然存在。在河北省经济转型时期,影响劳动力流动的制度性障碍依然存在,集中体现为户籍管理制度僵化与社会保障制度不统一,不仅造成了城乡二元经济社会结构,还限制了劳动力在全省范围内流动,从制度上阻碍了农村剩余劳动力融入城市,同时社会保障制度的碎片化管理也阻碍了劳动力的流动。
(四)劳动力就业观念落后。劳动力就业观念落后也是造成失业、难以再就业的主要原因之一。应届毕业生在找工作时眼高手低,难以接受“从底层做起”的工作要求;对于城镇失业人员来说,突然失去原有体制优厚的待遇,无法接受失业的现实,同时又无法适应激烈的市场竞争机制与待遇较低的新工作。
三、就业结构问题的解决思路
(一)加快城市化进程,服务就业结构调整。取消城乡二元分割式的户籍制度。现有户籍制度限制了劳动力流动,同时也造成农业剩余劳动力过多。应对相关就业政策、农民工子女入学政策进行改革,使农业户口劳动力得到平等对待,彻底打破城乡分割的二元社会结构。
(二)深化职业教育改革,促进就业结构调整。进一步深化职业教育改革,创新职业教育理念,形成适应产业发展需要的教育体系和相应机制。重点发展以校企合作为基础的现代职业教育培训体系,并加大与市场需求的全面衔接,抓紧构建和完善终身培训制度。
(三)转变传统就业观念,拓宽就业渠道。在目前严峻的就业形势下,劳动者应采取比较务实的态度,走出“期望与现实矛盾”的心理误区,抓住每一个机会先就业,先融入社会、脚踏实地锻炼自己。国家、社会要在政策上予以鼓励,扶持创业。
参考文献:
[1] 盛婉玉.论河北省产业结构调整与就业结构优化的协调互动[J].燕山大学学报,2011(2):110-113.
[2] 胡尹燕,车轲.河北省经济转型期就业问题分析 [J].燕山大学学报,2012(3):52-56.
关键词:经济转型;就业结构调整;职业教育
一、河北省经济转型时期就业困难现状
(一)劳动力供大于求的矛盾仍然突出。从总量上看,在河北省全省新增就业人数不断增长的同时,失业人数也在不断上涨,而河北省每年新增的就业岗位数量与河北省每年新成长的城镇劳动力、新增的失业人员、历年累计的失业人员的总量相差甚远,近几年内难以缩小差距。
(二)就业困难主体分布较为集中。(1)应届毕业大学生。“大学生毕业即失业”是“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充分写照。近年来,由于大学扩招政策的实施,应届毕业大学生的数量逐年增长,每年未能实现就业大学生数量逐年累积。不仅影响了河北省扩大就业,也造成人力资源的闲置浪费,还会引发一系列社会问题。(2)城镇失业人员。在经济转型的背景下,河北省进行了大规模的国企改革和产业结构调整,致使工人失业大量增加。这不但造成了劳动力资源浪费,还会加大劳动者群体之间的收入差距,影响社会和谐稳定。(3)农村向城镇转移的剩余劳动力。经济转型深化阶段,也是在工业化、城镇化不断发展的时期,农业生产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农业劳动生产率的不断提高,使大量农村劳动力从农业劳作中解放出来,成批涌入城镇。但城镇的生产部门提供的生产岗位数量是有限的,并且也会优先考虑城镇劳动力。由于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文化水平普遍低于城镇同年龄段劳动力,职业技能也不如城镇劳动力,使他们在竞争中处于劣势。
(三)经济转型时期高技能人才匮乏。目前,从河北省劳动力的文化水平结构和技能结构状况来看,劳动者的素质整体偏低,而社会上亟需的高水平人才又不是在短期内就能培养出来的。导致我省劳动力市场上具有一定技术水平或熟练劳动力供不应求,致使一些企业关键岗位空缺,严重影响了企业的发展和我省经济转型的实现。
二、就业结构矛盾存在的主要原因
(一)劳动力需求层次与劳动力素质之间的结构性矛盾突
出。河北省由于经济转型较快,新兴产业对劳动力素质要求较高,而衰退产业淘汰的劳动力在知识、技术、年龄等方面都不能马上适应新产业的需要,形成了劳动力需求结构与供给结构不匹配,造成了结构性失业,表现为:一方面无技术的非熟练劳动力就业难;另一方面,随着技术进步不断加快和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具有一定技术水平或熟练劳动力却远远供不应求,致使一些企业关键岗位空缺,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技工荒”。
(二)教育体制改革滞后导致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不适应。各高校在专业设置方面落后于市场需求变化,无法做到坚持创新与自身师资的研究特色相结合。同时河北省各高校对在校大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和就业指导两方面投入力度不足。
(三)劳动力流动的制度性障碍依然存在。在河北省经济转型时期,影响劳动力流动的制度性障碍依然存在,集中体现为户籍管理制度僵化与社会保障制度不统一,不仅造成了城乡二元经济社会结构,还限制了劳动力在全省范围内流动,从制度上阻碍了农村剩余劳动力融入城市,同时社会保障制度的碎片化管理也阻碍了劳动力的流动。
(四)劳动力就业观念落后。劳动力就业观念落后也是造成失业、难以再就业的主要原因之一。应届毕业生在找工作时眼高手低,难以接受“从底层做起”的工作要求;对于城镇失业人员来说,突然失去原有体制优厚的待遇,无法接受失业的现实,同时又无法适应激烈的市场竞争机制与待遇较低的新工作。
三、就业结构问题的解决思路
(一)加快城市化进程,服务就业结构调整。取消城乡二元分割式的户籍制度。现有户籍制度限制了劳动力流动,同时也造成农业剩余劳动力过多。应对相关就业政策、农民工子女入学政策进行改革,使农业户口劳动力得到平等对待,彻底打破城乡分割的二元社会结构。
(二)深化职业教育改革,促进就业结构调整。进一步深化职业教育改革,创新职业教育理念,形成适应产业发展需要的教育体系和相应机制。重点发展以校企合作为基础的现代职业教育培训体系,并加大与市场需求的全面衔接,抓紧构建和完善终身培训制度。
(三)转变传统就业观念,拓宽就业渠道。在目前严峻的就业形势下,劳动者应采取比较务实的态度,走出“期望与现实矛盾”的心理误区,抓住每一个机会先就业,先融入社会、脚踏实地锻炼自己。国家、社会要在政策上予以鼓励,扶持创业。
参考文献:
[1] 盛婉玉.论河北省产业结构调整与就业结构优化的协调互动[J].燕山大学学报,2011(2):110-113.
[2] 胡尹燕,车轲.河北省经济转型期就业问题分析 [J].燕山大学学报,2012(3):52-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