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行性感冒疫苗的预防效果观察

来源 :今日健康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iwan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目的:探讨健康人群接种流行性感冒疫苗预防流行性感冒的效果以及接种的安全性。方法:选取2012年05月-2014年05月接种流感疫苗健康人员500人。根据接种疫苗人群年龄将所有接种人群进行分组。设为A1组[免疫组 (儿童组,成年组,老年组)],同期选择500名健康人员作为A2组[对照组 (儿童组,成年组,老年组)]。A2组:不对其实施疫苗注射;A1组:实施疫苗注射。对比两组实验人员在出现流感样症状以及上呼吸道感染症状概率表现出的差异性。结果:在流感样症状出现概率以及上呼吸道感染症状出现概率两方面,A1组低于A2组患者尤为显著(P<0.05)。结论:健康人群接种流感疫苗后,在预防流行性感冒以及预防出现上呼吸道感染症状等方面,表现出显著价值,有效表现出接种的有效性以及安全性。
  【关键词】 流行性感冒疫苗 流行性感冒 上呼吸道感染 预防
  【中图分类号】 R18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1-5160(2014)06-0380-01
  伴随着人们针对流行性感冒危害性认识的加深,接种流感疫苗加以预防逐渐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为了分析健康人群接种流感疫苗表现出的有效性以及安全性,本文主要针对接种疫苗的健康人员,经过相关的对比研究,以确定疫苗接种的有效性以及安全性,现将具体的临床观察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05月—2014年05月500名接种流感疫苗健康人员。根据接种疫苗人群年齡将所有接种人群进行分组。分别设为儿童组、成年组、老年组。统称为免疫组,设为A1组。其中儿童150人,平均年龄为(5.63±4.45)岁;成人:230人,平均年龄为(42.02±8.62)岁;老人:120人,平均年龄为(70.45±7.15)岁;同期选择健康人员500名作为对照组,设为A2组。其中儿童149人,平均年龄为(5.65±4.43)岁;成人:219人,平均年龄为(42.05±8.66)岁;老人:132人,平均年龄为(70.49±7.19)岁。A1组患者在准备接种过程中都未表现出急性感染症状或者表现出慢性疾病活动期症状。老年人群都未患有严重的慢性疾病。对比A1组与A2组实验人员每个年龄段的人数、年龄以及健康状况等,存在均衡性(P>0.05)。
  1.2 方法
  针对A1组接种疫苗人群,主要选择在健康人群的上臂三角肌进行肌内注射。对于成年组以及老年组,在接种疫苗时,0.5毫升/次[1];对于儿童组,初次注射时剂量为0.25毫升;1个月后,对其再次进行注射,注射剂量为0.25毫升[2]。
  1.3 观察指标
  对疫苗接种人群完成疫苗接种后的21天-6个月,对接种人群进行观察。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①是否表现出流感样症状:在流行季节疫苗接种人群表现出高热症状后,并且合并出现了寒战症状、头痛症状以及咳嗽等系列症状,判断接种人群表现出流感样症状。②是否表现出上呼吸道感染症状:主要包括是否表现出流感样症状以及普通感冒症状等。普通感冒症状主要包括出现了咳嗽症状、出现咽痛症状以及出现头痛乏力症状等。③健康人群完成疫苗接种后,是否表现出局部副反应以及全身副反应症状。
  1.4 统计学方法
  在进行本次实验研究过程中,通过统计学软件SPSS15.0对实验相关数据进行分析与统计,通过X2检验表示本次研究的计数资料,以P<0.05为存在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流感样症状
  对两组接种人员进行为期6个月的追踪,最终发现,A2组接种人员出现流感样症状的概率较高;儿童患有疾病的概率最高。对于A1组接种人员,出现流感样症状的概率相对较低。A1组与A2组进行比较,A1组低于A2组明显(P<0.05)。从而能够表明,针对健康人群,对其接种流感疫苗,能够有效预防出现流感样症状,特别针对儿童表现出显著的预防作用。具体情况可见表1。
  表1 A1组与A2组流感样症状的比较情况 [n(%)]
  注:同A2组进行比较,*P<0.05
  2.2 上呼吸道感染
  在上呼吸道症状出现概率方面,A1组低于A2组患者明显(P<0.05)。具体情况可见表2。
  表2 表1 A1组与A2组上呼吸道感染症状的比较情况 [n(%)]
  注:同A2组进行比较,*P<0.05
  3 讨论
  老年人与儿童都较易感染流感疾病。经过本次对比研究发现,儿童完成流感疫苗接种后,出现流感样症状以及上呼吸道感染症状的概率分别为1.33%与35.33%。要高于成年人群以及老年人群,从而证明针对儿童进行疫苗接种具有显著的意义。
  对患者的临床症状表现加以观察以此确定患者是否出现流感样症状较为片面,往往会将未表现为典型症状的流感患者误诊为出现升呼吸道感染的患者或者患有普通感冒症状的患者。对此在进行日后的观察与研究过程中,需要针对此方面加以完善。
  经过本次研究发现,A1组健康人群接种流行性感冒疫苗后,在流感样症状出现概率以及上呼吸道感染症状出现概率两方面,低于A2组患者非常显著(P<0.05)。从而表明流感疫苗的接种价值。
  总而言之,健康人群完成流行性感冒疫苗接种后,表现出显著的预防效果以及接种安全性,能够有效防止出现流感样症状以及上呼吸道感染症状,成功凸显流感疫苗的接种意义。
  参考文献
  [1]王军,栾玉明,甘标,等.中小学接种甲型H1N1流行性感冒疫苗的安全性和保护效果观察[J].热带医学杂志,2013,8(28):105-106.
  [2]许建雄,傅传喜,云雪霞,等.甲型H1N1流行性感冒疫苗上市后预防接种不良反应特征分析[J].中华疾病控制杂志,2012,2(10):99-100.
其他文献
【摘 要】 目的 探讨呼叫系统在优质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方法 收集2009年对在院病人发放的满意度调查表和2011年、2012年、2013年对在院病人发放的满意度调查表进行对比。结果 2011-2013年的在院满意度比2009年明显增高。结论:使用中央呼叫系统在优质护理工作中切实可行。  【关键词】 呼叫系统 优质护理 问题与对策  【中图分类号】 R4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1
【中图分类号】 R45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1-5160(2014)08-357-01  情绪变化是人的本能,无论智愚均有喜、怒、忧、思、悲、恐、惊的不同情绪变化,这些情绪变化,不仅表现了人的内心活动,也反映了心情的好坏,在人与人的交往、接触和交流沟通过程中,发挥着无法估量的作用,在生活、生产、经济、政治的各个领域及家庭、工作、交际的场合,都在发挥着无限的作用。而且有效地调节
【摘 要】 随着社会的发展,现代医学模式与护理理念也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社会对医院、对医务工作者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在"救死扶伤、忠于職守、爱岗敬业、满腔热忱、开拓进取、精益求精、乐于奉献、文明行医"行风的指导下,在"以病人为中心,以真情换理解,以微笑亮窗口,以服务赢声誉"宗旨的引领下,作为一名导诊工作人员,为塑造医院窗口形象,要有"天使般的微笑,空姐般的规范化服务、宾馆式的服务热情",更要做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