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和老猫

来源 :新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xcheng8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接到大哥的电话,说是81岁的父亲血压升高,去卫生站输液过程中又出现了心悸,全家打算安排他住院,叫我快点回家。
  我心急火燎地赶到家里,父亲还是不舒服,但是精神已经好多了,大嫂说因为父亲出现心慌,医生已经给他换了药,我长长松了口气。这才发现父亲养的大白猫趴在门前的大树底下已经奄奄一息了。我上次回家的时候老猫就病了,大哥说可能吃了有毒的老鼠,已经病了好几天了。这只猫已经养了12年,很是乖巧听话。可是没有想到这么快就要去了……
  我问大嫂,猫怎么会在大哥家,是什么时间来的?平日里这只猫和父亲住在两站路外的老屋里。我记得上次看见老猫时候,它已经站都站不稳了。大哥找兽医给它打过几针,看不管用也就罢了。大嫂说老猫是父亲住到大哥家的那天晚上来的,半蹭半爬来的。
  大嫂说,今天家里人一直忙着父亲看病的事情,没有喂老猫吃的,让我喂喂它。我从锅里拿了点馒头蹲到它面前,掰碎了放到它的食盆里。它坚持吃了几口,看它一个劲的哆嗦,我拿了父亲的一条不用的毯子盖在它身上。
  傍晚的时候,父亲的点滴打完了。他起来拿了个煮鸡蛋,剥出鸡蛋黄送到猫的嘴边,它没有张嘴,这时的它已经连头都抬不起来了,眼睛已经成了一条缝,父亲叹了口气:“看来是熬不过今晚了!”他伸手要抱它,“你干什么?”二姐赶紧阻拦:“你刚打完点滴,还没吃饭啊!”“抱它去屋里啊,外面这么冷”,父亲说:“早些日子都是它自己爬到屋里去的,现在它连抬头的力气都没有了呢!”“不行啊,它又脏又臭,有很多的病菌的。”二姐是医生。父亲听了,又去找草垫子,“你要做什么啊,爸爸?”我赶紧拉住他,“你想做什么吩咐我们干就是了,你刚打完针呢,病还没好呀!”
  “不用你们,我给它搭个窝。”父亲嘟囔着。我们只好由着他,父亲是个很严肃的人,他说的话我们不敢违抗。他用垫子在屋门边上给猫搭了个临时的窝,然后就去抱猫,我刚想替他抱,他摇摇头,自己把猫抱了起来,一步三摇地向门边走去。我呆呆地看着父亲,佝偻着身子,颤颤巍巍地走着,眼泪再也忍不住流了下来。父亲年轻时候不喜欢小动物,这只猫是母亲养的,它长得漂亮,每日在外面“风流”,也是儿孙满堂,算起来早已是猫祖母了。母亲去世后,我们都以为这只猫会私自跑掉。但是没想到大白猫一直在老屋陪着父亲,很少跑出去,整日睡在父亲的床上,打着呼噜。
  早上起来,我听见大嫂惊呼:“猫死了”,大哥说,找个地方把它埋了罢!“别给我动!”还在被窝里的父亲爬起来,匆忙穿上衣服下了床,我跟着他。父亲拿了锨来到不远的葡萄树下,找了个很宽敞的地方就挖起来,大哥也过去帮忙。过了半个小时,他们挖个将近1米深的坑,父亲把坑修得方方的,在下面铺了干草,在草上又铺了毯子,然后又把猫抱着放了下去,给它盖上了毯子,才把土一锨锨地填下去。这时的父亲已经气喘吁吁,但是他埋得很专注,根本不让我们插手。一边埋一边叹气。
  我理解父亲的心情,12年了,这猫在父亲心目中的地位已经不是一只猫了,而是一个温暖的家的象征!我噙着眼泪帮父亲收拾住院的衣服。
  父亲埋葬了他的老猫后就住进了医院,经过调养,半个月后父亲康复出院了。当他回到老屋,看到一只活泼可爱的小狗正摇着尾巴等着他,这是我送给他的……
  
  (责编:孙 展)
其他文献
每年的抗战胜利纪念日,我都会叙念这段往事。  1944年冬,正值中国抗日战争胜利的前夜。那时候,我在热西军区直属部队担任侦通连连长,跟随队伍转战在河北、内蒙古的土地上。  那天部队从围场出发,向新拨方向前进。在路过北三家村附近时,有一位身穿破旧棉衣,脸冻得青紫的大嫂披头散发跪在路边,向行进的部队磕响头求救。部队谢明司令员问清情况后让我带领一个班的战士留下来,去解救乡亲们。  我接到命令就请大嫂带路
期刊
那是发生在连队里日本华侨知青身上的乐事。  在北大荒的知青队伍里,有一支特殊群体——华侨知青。许多是来自印尼、菲律宾、马来西亚和其他东南亚国家的,还有日本华侨知青。那时,他们都从北京来,身为华侨学生,但热血沸腾,到边疆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献身农垦的热情不比非华侨知青差。他们当中有拖拉机手,有农工,不怕吃苦受累,有的还是学毛著、研究理论的积极分子呢。但是有一样,民俗民情一概不知不懂,闹出了许多
期刊
我这辈子命定赶上大讲宣传的年代。特别从“志于学”到“而立”这所谓风华正茂的阶段,“宣传”几乎成了我们生活的主要内容。这期间我有过两次在墙上画宣传画的经历。画的东西和心里的感受都截然相反,以致如今虽然到了孔夫子所谓“从心所欲”的年纪,对这段往事仍然“欲忘而不能。”  我当孩子的时候不知被什么灵儿催的,常在地上、墙上、纸上傻画,人见了笑着说“像!像!”弄得我老处于兴奋的创作状态。要是因缘凑巧,说不定我
期刊
上世纪60年代初,正值国家三年困难时期,市场上所有食品及日用品全面紧张。那年月,粮票是城市百姓的命根子,填饱肚子是每天的头等大事。  我当时还是单身汉,住在北京的中关村。海淀镇只有寥寥几家餐馆,如果偶尔卖点鱼肉荤腥食物就会拥挤不堪。一个休息日,我想何不进城去转转,或许能遇上点好吃的。我从西单开始转悠。久不进城,没想到所有餐馆都是人满为患,秩序好一点儿的,也都排成了长龙。看那阵势,只好放弃,于是又转
期刊
首次交锋    1953年3月斯大林逝世,同年9月赫鲁晓夫被选为苏共中央第一书记。1954年9月赫鲁晓夫率领庞大的代表团参加我国国庆5周年庆祝活动。  此时的赫鲁晓夫地位并不稳固,为寻求中国的支持,答应将旅顺口海军基地交还给中国等互惠条件。赫鲁晓夫又问毛泽东:“你们对我方还有什么要求吗?”毛泽东说:“我们对原子能、核武器感兴趣,希望你们在这方面对我们有所帮助。”赫鲁晓夫一听,急忙以无礼的口气拒绝道
期刊
今年我89岁。耄耋之人,耳不聋眼不花,走路背不驼腰不弯,能吃能睡,晚上九点钟上床,脑袋一沾枕头就着,早上五点钟起床,因之平时大家看不出我有那种病怏怏的老态。实际上,我有27年的糖尿病史,9年前查出患左脑血栓,5年前又查出脑萎缩、高血压、前列腺肥大、脂肪肝等,我把这些病看得很淡。  当然,有病要治疗要吃药,但不能精神负担太大。人总有一死,这是自然规律,一个婴儿呱呱坠地就意味着他的前途是死亡,谁也逃不
期刊
在文物鉴定界,徐邦达是赫赫有名的人物。他尤其擅长鉴定古字画,由于慧眼独具,人送外号“徐半尺”。记忆力惊人,甚至有的书画卷刚打开半尺,徐邦达就已经说出了与此画有关的一切。  得知徐邦达大师已经93岁高龄了,他额头很高,华发梳理得纹丝不乱,眼睛深邃有神。体态清癯消瘦,一袭中式的对襟褂子,被熨烫得平整挺括,纤尘不染。观其神韵,闻其谈吐,“仙风道骨”这个词,便自然而然浮出脑海。  更让我称奇的还有他的妻子
期刊
70年前,当我出世的时候,祖父早已逝世。据说我家也算得上是书香门第,祖父的书法颇具功力。可是对我来说,只知其名,不见其人,更不知其书法是啥样子。幼时我知道家中收藏有不少书画,后来抗战爆发,老家陷落,我们举家流浪,家中书画理所当然不知去向。解放后,我在杭州工作,虽说天长日久,却忙忙碌碌,数十年时光匆匆而过,直到近10余年才萌发找回老家书画的念头。可是愿望不等于现实。在旧书肆、旧书画摊、书画展览前睁大
期刊
早就对轩辕帝怀着一颗虔敬之心,但真到拜谒轩辕庙时,这虔敬之上不知不觉间又增添了几分虔敬。  从西安到黄帝陵,约160公里,两个小时左右的车程。途中,还经过三原城隍庙、药王山、耀州瓷窑博物馆等景点。人们或许不知道这个博物馆,但绝不会不知道唐三彩。导游带人们来这里参观,了解一下中国陶瓷发展史,再买件唐三彩或一只“倒流壶”带回家去,倒也不失为一件有价值的藏品。倒流壶,北宋人发明,它的奇特之处在于从壶底注
期刊
人到晚年,容易沉缅昔日的“辉煌”与“显赫”,而退休后“门前冷落车马稀”,让一些老年人产生怨恨心理。当我看到他们为蝇头小利,在人生的晚秋发生的惨痛故事,不能不感到痛惜。    10元钱血案    71岁的江良原是大连某外贸公司办公室主任。在单位时他“大小是个头”,工作部门是单位的神经中枢,从没将其他部门的同事放在眼里。遇到同事办事盖章、出门派车,常常要给人家几分颜色看。  可是江良退休后,不但家门失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