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一、关于调查研究(七则)
1.学个孔夫子的“每事问”
1930年5月,毛泽东在《反对本本主义》中说:“迈开你的两脚,到你的工作范围的各部分各地方去走走,学个孔夫子的‘每事问’,任凭什么才力小也能解决问题,因为你未出门时脑子是空的,归来时脑子已经不是空的了,已经载来了解决问题的各种必要材料,问题就是这样子解决了。”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关于调查研究(七则)1.学个孔夫子的“每事问”1930年5月,毛泽东在《反对本本主义》中说:“迈开你的两脚,到你的工作范围的各部分各地方去走走,学个孔夫子的‘每事问’,任凭什么才力小也能解决问题,因为你未出门时脑子是空的,归来时脑子已经不是空的了,已经载来了解决问题的各种必要材料,问题就是这样子解决了。”
其他文献
近读一些史学著作,发现有“中共中央档案馆”的用法,有人以为“中央档案馆”就是它的简称。但中共中央和国务院的组织机构序列中,只有“中央档案馆”而无“中共中央档案馆”,周恩来题写的该馆名字“中央档案馆”也一直沿用至今。不过,“中共中央档案馆”这个名称时常有人提起,也不是没有原因。
早在抗战时期.毛泽东就指出:只有加强党内教育和与党外人士实行民主合作,“这样的内外夹攻,才能把我们的毛病治好,才能把国事真正办好起来”。建国之后,毛泽东积极支持和鼓励民主党派对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各项工作提出意见、批评和建议。黄炎培是中国民主建国会的创始人,
编者按:站在二十一世纪第二个十年的起点,回望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发展。检视中国共产党引领中国人民走过的九十年的这条道路,总让人心潮难平,感慨万千。概括和描述这条道路,可以有多种方式。我们选择的,是镌刻在每一个十字路口、每一个历史的拐弯处一篇篇凝聚着中国共产党人心血和智慧的重要文献,它们仿佛一块块路标,指示着前进的方向。它们前后承接的足迹,正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道路的路线图。本文以中国近代以来的历史发展为大背景,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一些经典文献进行解读和回顾,拟分五期连载,希望对理解和思考中国道路有所助益。
编者按: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饮水思源,创业维艰。本刊特从中央档案馆保存的手稿和1922年至1923年出版的报刊《东方杂志》、《大公报》、《前锋》和《向导》中,选取毛泽东1921年到1923年间的七篇文稿。其中三封书信为首次公开发表,毛泽东当年起草、撰写的四篇文稿亦难得一见。从这些文稿中可以看出毛泽东在中国共产党建党初期对一些重大问题的关注、调研与思考,以及投身革命、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的忙碌身影。为保持文献原貌,所刊文稿,除明显的错字、漏字分别在〈〉和[]号内校正,或加注说明,衍字用【】号表示之外,
1936年,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冒着生命危险,从北平来到陕甘宁边区。他想知道,中国共产党人究竟是一些什么样的人?在当时的中共中央驻地保安(今陕西省志丹县),斯诺和毛泽东进行了一次长时间的谈话。就在这次谈话中,毛泽东披露了他是怎样接受马克思主义的,以及他对马克思主义的态度。他说:
为进一步推进刘少奇思想生平研究,中国中共文献研究会刘少奇思想生平研究分会和中共天津市委党史研究室,将于2011年11月在天津市共同举办“刘少奇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学术研讨会。
1953年10月2日,毛泽东的表侄文九明给毛泽东写信说想来北京。考虑到文九明可以反映一些家乡农村的情况,毛泽东决定满足他的愿望。10月25日,毛泽东给文九明回了这样一封信:“九明同志:十月二日的信收到。
苏联是第一个承认新中国并与我国建立外交关系的社会主义国家。建国伊始,发展同苏联的外交关系,成为我国外交工作的重中之重。1949年12月至1950年2月,毛泽东第一次访问苏联。其间,根据毛泽东与斯大林的约定,1950年1月10日,周恩来率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代表团前往苏联,就《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及相关协定问题与苏方进行具体谈判。毛泽东、周恩来回国后,中苏贸易谈判继续进行。本刊2005年第2期曾以《周恩来1950年访苏文献选载》为题,重点刊发了1950年1—2月关于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谈判的一组文献,这里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