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课堂教学策略探究

来源 :现代职业教育·高职高专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njava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高职教育以培养高素质高技能人才为目标,推行素质教育就成了当前高职院校的重点。以新入学的新生为研究对象,以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为目标,借鉴前人研究成果,在计算机教学中融入人文精神,渗透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即通过提升学生的知识与技能,将学生的思想道德、思维素质、文化修养、审美情趣、创新精神等人文精神渗透到计算机教学的方方面面,从源头上改变学生学习无目标、无追求、浑浑噩噩的学习状态,建构具有我校特色的计算机教学模式,进而营造一个寓教于乐、寓学于乐、团结协作、充满活力的人文教学环境。
  [关 键 词] 人文;计算机;高职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6)19-0058-02
  一、数据调查
  在高职院校的学生课堂教学中,如果你问一个学生最喜欢的科目是什么,可能多数学生会说最喜欢计算机课;而在一年的计算机课程结束后,常常会出现这种情况,很多学生连简单的文档排版都不会,更谈不上其他能力的提高了。下面,我们对江苏省连云港工贸高等职业技术学校开设计算机基础课的学生进行了相关的问卷调查。
  本校共有五大系部:机械工程系、信息工程系、汽车工程系、经贸系、工艺传媒系。我们对五大系部的新入学的高职学生的入学成绩、家庭状况、个人兴趣、人文知识、人文态度、教师的教学方法进行了调研。每一届的计算机基础课程学习时间为两学期,而且都是在第一年新生刚入学就开设计算机基础课程。我们采用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以2015级学生为例,2015级高职一年级五大系部新生共14个班,每系抽出两个班,其中一个高职班采用传统教学模式(称为A班),另一个高职班采用人文化教学模式(称为B班),经过一学期的教学实践,对A班学生202名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收回198份有效问卷。B班216名学生参加了问卷,收回有效问卷212份。
  数据显示:学生刚入学时对计算机课程的学习充满了兴趣,但学生对人文素养的认识普遍缺乏,大多数学生简单地认为计算机课就是上网玩游戏,而在一年后,同样的老师,教授不同班级,采用不同的教学方式,学生的学习兴趣发生了很大改变。可以表示,采用人文化教学方式的班级的学生乐观向上,具有团结合作精神,喜欢分享、勇于担当。
  二、原因分析
  (一)人文元素融入课堂教学可以提升学生学习兴趣与动力
  当前高职学校学生生源质量普遍下降,很多学生在课堂上表现为迟到、早退、逃课、睡觉、玩手机,学习态度不端正,学习效率低下,道德意识淡漠,沉迷于娱乐游戏,追求物质享受,缺少就业压力等。这些主观上影响学生学习兴趣的厌学行为非常突出并且已经成为普遍现象。在教学中融入人文素养理论,学生由原来的消极倦学转变为积极主动学习状态,极大程度上提升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与主观能动性。
  (二)人文教学方法注重学生“主体”地位的培养
  进入高职的学生,学习基础相对较差,学习目的不明确,学习动力小,自我约束能力弱,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这些都是无法改变的现实,因为学习成绩好的学生都进入了普通高中。而且学生计算机基础知识水平参差不齐,面对这样一个特殊的群体,如果我们在教学中仍然运用完成教案式的课堂教学模式,忽视学生的求知欲及个性的发展,久而久之,学生厌学情绪更加严重;“传道、授业、解惑”是教师的基本职责,其实教师更重要的职责是育人。而人文化教学方法强调的“以人为本”理念,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感受到重视、赏识、理解、包容与关爱。学生的自控能力、人际沟通能力、社会交往能力、创新意识能力、团队合作精神都有了较大程度的改观。
  (三)人文化教学手段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模式
  传统教学中网络、多媒体资源往往没有充分利用起来,学生学得很机械,得过且过,老师教得很辛苦,无可奈何。学习中学生没有积极饱满的进取精神,更不要谈创新意识的培养了。现在职业学校教学条件日新月异,以计算机为主的现代化教学媒体的交互性、多媒体特性、网络特性具有传统教学方式所无法比拟的特点和优势。这种结构特性使得学生在课堂上的地位有了较大改变,学生能够真正主动积极地探索知识,而不是被动地成为接受知识的容器。在这种模式下,教师成为课堂教学的组织者、指导者,而学生则是建构意义的帮助者、促进者,整个课堂学习氛围是和谐而又具有挑战意义的。
  三、研究现状
  (一)国内对人文素养理论的研究呈上升趋势
  早在20世纪90年代,我国高等教育中就将加强人文素养教育,培养学生人文精神的教育思想作为教育之重。在2000年,教育部下发关于《新世纪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和教学内容体系与建设项目计划》批准立项的通知,各大高职院校以此为契机,积极开展人文素质教育研究,旨在提高高职学生人文素养能力。
  纵观人文素养发展历程,通过百度学术,知网等数据搜索显示,自1990年到2015年,人文素养知识方面的研究呈直线上升趋势。自2001年至2015年期间,关键词为“高职院校人文素质教育研究”的相关论文有53篇,关键词为“高职院校人文素养在学科中的运用”的相关论文有43篇。概括来看,这些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对当前大学生人文现状、重要性、对策与途径等方面进行分析和研究,也有一些是对教育体系、课程模式创新等方面进行阐述,对高职院校开展人文素养教育具有指导性意义,但对于学校开展的人文课程,很多学生则认为是纸上谈兵,枯燥乏味,空洞无实践意义。而将人文素养理论渗透在计算机课堂教学中的研究则少之又少。
  在不久前联合国开发计划署的《人文发展报告》中,中国的“人文发展指数”排列第111位,这已经显示了“一个令人忧郁的结论”,中国人文素质偏低,人文状况不容乐观。在媒体报告中频频报道的一些事例也显示了学生人文素养教育的缺失。在职业教育中融入人文素养教育既是教育改革的要求,也是社会发展的呼唤。   (二)国外发达国家的人文重视情况及特点
  早在古希腊,苏格拉底就非常注重对学生进行人文素养教育,并提出了著名的“苏格拉底”法,旨在唤醒学生意识,启发学生发现真理。自中世纪至19世纪中叶,西方高等教育几乎是人文素质教育一统天下。
  当今美国职业教育中,教师将提高学生交流能力、分析能力、解决问题能力、价值判断能力、社会交往能力和互动能力作为教育目标。他们将学生人文素质看成是衡量教育质量的一个重要指标。美国人将人文教育视为美国的教育之魂。
  英国高校的人文素质教育主要关注学生团队意识和探究精神的培养。英国剑桥大学认为:“现代世界理科和文科裂缝必须用人文科学来粘合。”
  纵观发达国家的人文素养教育,其目的均在培养学生良好的务实求真诚实守信的工作态度,培养学生勇于进取的工作作风。
  四、教学策略
  在计算机教学中,以内容为载体,充分挖掘课程教育价值,将职业技能的培养和人文素养教育融为一体。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用知识引领人,用人格感染人,让高职学生徜徉在人文的怀抱中,不断提高他们的基本素质,为高职学生日后走上工作岗位奠定扎实的基础。
  (一)创建人文教学氛围
  关爱学生情感、关注学生兴趣、强化学生良好行为养成,面向全体,创建民主平等、和谐融洽、亦师亦友的人文课堂教学氛围。
  (二)设计人文教学内容
  以计算机基础教学内容为载体,以人文精神内涵为依托,把握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体现科学与人文融合的理念。
  1.良好习惯的养成要以人文知识的普及和积累为前提
  2.职业技能的培养与人文素养的提升不可分割
  人文素养的灵魂是做人的素养。美国课程论专家泰勒认为:“一门学科对个体有两种功用:第一种是提升人的生活意义,满足人的精神需求;第二种是作为一种工具,以满足个人生活和社会生活的需要。”双管齐下,才能培养出德才兼备的实用性人才。人文素养要求学生具备与人合作能力、解决问题能力、自我学习能力、创新能力等。教学中将学生的职业发展和人生规划结合起来,教育学生从“以人为对象、以人为中心”的角度来提高自己的情商,能有事半功倍之效。
  3.人文素养课堂必须注重方法与内容的有机整合
  改进课堂教学,采用项目教学法,使学生变为课堂主体,让学生自主思考用什么方法来完成项目,最大限度地开发学生潜能。
  (三)创新人文评价模式
  传统的课堂教学评价模式常常是通过考试分数定结果,对学生缺乏激励评价,对学生的求知欲和创造性的激发远远不够。而多元化评价方式,通过关注学生发展的需求,帮助学生培养自信、乐观、合作的集体主义精神,从而提升学生人文素养的高度。
  1.采用多元化评价目标
  多元化评价目标是指对学生的学习状态、知识和技能的理解与掌握、情感与态度的形成和发展、学习成果及学习过程中的变化与发展等多元化目标进行考核。
  2.转变多元化评价主体
  评价主体的多元化,一方面可以从多个方面、多个维度对学生进行全面客观的评价。另一方面,原先的被评价者成为评价主体,在多元化评价过程中,处于一种主动的积极参与状态,这样学生对自己的学习活动进行独立思考,进而自我调控、自我完善、自我修正,从而提升学习的质量与效率。
  因此,关注学生群体,与时俱进,是我们每一位教育工作者必须面对且亟待解决的问题。如果我们每一位教师都能在自己的课堂中渗透人文素养教育,将素质教育延伸到学生学习生活的方方面面,关注学生的需求、意志、情感和愿望,让学生在和风细雨中学会用人文的方法思考和解决现实问题,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这样能够从根本上改变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从而提升学生的文明程度、科学认知能力、幸福感和满足感,为学生职业生涯发展和终身学习服务。
  参考文献:
  [1]农德昌.高职教师的人文素质与高职生创新意识的培养[J].教育与职业,2011(9):178-180.
  [2]聂国光.高职院校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研究[J].教书育人,2008(10).
其他文献
摘 要:目前,部分技工院校的学生管理不同程度地存在重技能轻素质、管理简单粗放、管理机制不完善等问题,已经严重阻碍了学校的发展。因此,学校必须解放思想,开拓思路,通过建立专业化的班主任和任课教师团队,打造以学生为主体的管理机制,注重心理教育,以实现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养的目标。  关键词:技校生;管理工作;新思路  近年来,由于部分地方存在生源保护、就业安置、多部门管理以及各技工院校专业设置重复等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