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设计

来源 :大众摄影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uhu0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电子暗房不是摄影
  甄孔
  
  我不反对数码摄影,但我坚决反对用数码技术做照片。人家为了拍一张好的照片,背着沉重的器材,起早贪黑、登山涉水,又费体力又费经济,最终是为了得到那么一两幅还算满意的作品;而一些玩电脑的坐在家里,随便找几张别人拍的素材片,剪剪贴贴,居然厚颜无耻地写上自己的名字,而后堂而皇之地将这种小伎俩的图片投放到摄影艺术的殿堂中,去蒙蔽评委的们眼睛。这种行为纯属行骗。
  摄影是什么?摄影属于造型艺术的范畴,拍摄者使用照相机,通过镜头来拍摄实物影像,反映现实中的社会生活和自然现象,表达思想感情。客观性、真实性、现实性是其区别于其它艺术门类的根本特征。而电子暗房是什么呢?是一项手艺,一个作坊。首先电子暗房制作出的图片不是直接拍摄的,而是通过电脑制作的,所以根本不能称之为摄影作品;第二,电脑制作作品有悖真实性原则。为什么美国《国家地理杂志》坚决不采用电脑处理的照片呢?就连简单地调调颜色也是明令禁止的;其三,电脑制作图片的制作技术与传统摄影技术(拍摄、暗房制作技术等),大相径庭,无可比性。亚当斯是公认的摄影大师和暗房大师,他的作品是自己用相机实实在在地拍摄出来的,是在显影液、定影液中浸泡出来的,是真正意义的艺术,也是真真实实的技术。而一些想投机取巧的人,掌握那么一丁点儿三脚猫的电脑技术,便想在摄影领域中获取侥幸的成功,实在令人发指。试想一下,这些人的数码处理技术能跟美国大片中制作数码技术的技师相比吗?人家也不过是个技师;其四,用电脑制作的作品参加摄影比赛会扰乱业已制定的评选标准,容易引起摄影界的矛盾、纠纷。某次大型摄影展,居然有一幅类似超现实绘画的作品入选,可是从那张作品中几乎找不到任何摄影的痕迹。可笑,作者可笑,评委更可笑!
  我认为电脑制作的作品应该去参加海报设计比赛,而不是在摄影领域中鱼目混珠。面对数码暗房的挑战,不是我们这些摄影爱好者品头论足就能解决的问题,这种现象应该首先在摄影比赛的标准中给予彻底否定。这是对摄影人的维护,也是对摄影艺术的维护。
  
  数码让摄影插上翅膀
  魏图
  
  我是摄影爱好者,也曾在传统暗房中挥汗如雨,但看着一张张报废的作品,心里无比惆怅。但是自从有了自己的电脑,自从电脑中有了Photoshop,我以前的那种惆怅便随着鼠标的移动而烟消云散了。我以前的废片有了用武之地,我摄影的思想得到了最大限度的发挥,我的新作时常在报纸刊物上发表,我真正体会到了从拍摄到制作的完整过程,这才是真正的摄影乐趣。
  有人提出数码处理图片不属于摄影范畴,这种观点纯粹是“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自己不去学习掌握新的技术,却一味地埋怨科技给手工劳作带来的影响和不公。首先应该承认数字技术、网络技术的日益发展对摄影的积极影响。至少摄影从来没有象现在这样辉煌过。当然同时电脑也对传统摄影提出了挑战。电脑制作作品绝对不是简单地动动鼠标的问题,电脑做图只是体现摄影语言的一个手段,一个过程。它也包含着摄影者艺术劳动的心血、创造力和想象力。是摄影者的主观能动性贯穿于作品的艺术积累、艺术构思和艺术传达的过程。所以,电脑制作摄影作品应该具有与传统摄影作品同样的艺术地位,不应由于电脑加工而受到歧视和冷落。电脑制作摄影作品具有科技含量高、知识密集、智力密集、综合性强、方便快捷等特点。如果认为电脑制作摄影作品是“设计”,这纯粹是一种误解、曲解或不了解。传统摄影从拍摄、冲扩到暗房制作各个环节都包含着技术。那么为什么就不能承认高科技赋予我们的技术呢?传统暗房中加个月亮,两底合成什么的算是摄影,那么将自己拍摄的素材片结合到一起为什么就要被摄影拒之门外呢?
  如今数码相机都快要取代传统相机了,电脑制作摄影作品也完全有可能取代未经任何加工的作品。注意,我这里说的是作品,是艺术创作,而不是新闻报道图片。如果非要用新闻图片的要求来限制电脑处理的作品,那么,摄影面临的决不是发展,而是倒退。那反对者也大可以卖掉自己的AF相机,而后找个鞋盒子,再打个孔去追求“原汁原味”的摄影吧!
其他文献
莲池有感   曹晓枫 图/文    "春游芳草地,夏赏荷花池."这一名句充分表达了人们夏季赏荷、爱荷的愿望与心情。所居之地,伴有一池莲花,虽无荷池的宽泛大气,却有庭院园林的精巧秀丽,别有一番诗情画意。  使用器材:佳能 Eos-1v 70-200mm镜头 光圈优先F22。    如水   林彬 图/文    这张作品是为重庆厂商拍摄的床垫广告。  为床垫拍广告比较难,难就难在它的创意上。经过仔细
期刊
2003年11月14日,一位中年人来到杂志社,说过两天要在北京办一个个展。坐下来一聊,才知道他办的是关于“世界文化遗产”的摄影展。这不由的让人肃然起敬:一个人凭着自己的热爱,完成了常人无法做到的事情。他就是曾经的中国“四月影会”的会员,现定居日本从事摄影工作的周剑生。    拍摄世界遗产缘起“马丘比丘”    说起来,周剑生决定拍摄世界遗产纯属偶然。1988年,正在日本学习摄影的周剑生被索尼大厦上
期刊
一部艺术史在某种意义上说是一部各历史时期中艺术流派兴衰交替的历史。同样,在摄影的发展历程中,摄影流派也与之相伴发展,甚至推动着摄影不断发展、不断成熟。“了解历史才能预知未来”,研究摄影流派,可以帮助我们从一个侧面重温一下摄影发展的轨迹,帮助我们的摄影师少走弯路,更快地成熟。  从今年第一期开始,《大众摄影》将用一年的时间每期介绍一、两个摄影史上的摄影流派,希望广大读者在回顾中有所收获。  1839
期刊
评审标准:评审团就2003年在摄影创作、社会贡献、出版展览、职业精神等方面有突出成绩的摄影人物提出提名,经投票确定本年度摄影人物。    王苗  大型摄影活动策划人,《中国旅游》(香港)杂志社总编、中国旅游出版社副社长。  一位有着丰富经验和广泛影响的大型摄影活动策划人。  王苗近年来连续策划大型摄影活动,包括1997年香港回归时的“香港一日”、1999 年的“澳门一日”、世纪之交的48小时摄影活
期刊
2003年10月24日至11月3日,《大众摄影》杂志本着“开门办刊”的原则,继续在全国开展影友联谊活动。本次活动历时十天,与浙江、安徽、江苏三省五个城市的广大影友进行了面对面的交流。和以往一样,我们带着笔记本电脑、数码投影仪,这里面是编辑部精心编辑的精彩图片:中国纪实摄影发展脉络、历届影展作品、《大众摄影》杂志月赛精品荟萃、国外优秀摄影大师作品,数个专题大都是杂志多年来的积累,有机会和读者进行交流
期刊
评审标准:评审就2003年摄影界内引起关注或产生较大影响的事件进行比较,经投票评选出本年度摄影大事。    勇对非典灾难,摄影人谱写史诗  2003年春天,抗击非典的斗争彰显了中华民族万众一心、众志成城的光辉精神,也验证了中国摄影人的历史责任心。各地摄影家和摄影爱好者纷纷拿起相机,记录下这段非常历史的方方面面,更有数十位摄影家置个人安危于度外,深入病区拍摄报道,没有给历史留下空白之页。一大批摄影工
期刊
话题一    从数码时代开始,研制纯粹的数码单反相机似乎就是天经地义之事,传统照相机厂商尼康、佳能与试图从传统银盐感光材料转型的日本富士和美国柯达之间结成了产业联盟,从改装现有的传统单反相机入手,推出了第一代专业单反数码一体化相机。此后佳能从EOS系列发展出目前的EOS D系列单反数码相机,尼康推出了D系列数码单反相机,富士则推出了S系列,而沉寂了一段时间的柯达公司则于2001年以尼康机身为蓝本推
期刊
自从2002年Photokina展会上松下推出FZ系列的第一款数码像机FZ1到现在,时间已经过去了一年有余。LUMIX FZ1给我们展现了一些非常吸引人的新功能,如光圈为f/2.8的12倍光学变焦镜头以及它的光学防抖动系统。  仅仅10个月的时间,松下公司又推出了该系列的新机型FZ2,FZ2与FZ1相比在某些地方作了一些改进,增加了一些手动控制功能,比如配备了光圈优先和速度优先的曝光功能以及手动白
期刊
胶卷的感光度是指感光材料的光化速度,也就是感光材料对光强的敏感程度,表示了胶卷感光快慢的特性。感光度高的胶卷,只需要较弱的光线就能使胶卷感光而发生变化,在同样亮度的光线条件下,就可以使用较小的光圈或较高的快门速度;反之,光圈就需开大,快门速度就要降低。即感光度与所需的曝光量成反比:感光度愈高,所需曝光量愈小。  胶卷感光度的标识目前采用的是ISO国际标准制。它同时标出感光度的算术值(ASA,同美国
期刊
手记:摄影是科技发展的结晶。过去,摄影人用传统暗房对照片进行二次加工和再创作。今天,数码技术为摄影进行后期加工提供了更多的方便。而这种方便也为界定照片的真实性提出了难题:纪实性照片要求不能改变画面内容,而创作性的照片允许作者进行各种改动,那么照片在多大程度上进行了改变才算是创作照片呢?  第十四届尼康杯摄影比赛在这个问题上进行了一次探索。本次摄影比赛只分了两个组,一组叫“纪录”,另一组是“创意”。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