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油低温流动性改进剂的合成及其效果研究

来源 :精细石油化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scy200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设计合成了丙烯酸高碳醇酯-丙烯腈共聚物(AEA)作为柴油低温流动性改进剂,评价了其使用效果,对其结构与性能的关系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具有合适的特性粘数(10~25 mL/g)和一定结晶度的聚合物能降低上海石化0#柴油冷滤点2~7℃;较佳聚合条件为:聚合温度80℃,丙烯酸酯与丙烯腈摩尔比4:1,引发剂(偶氮二异丁腈或过氧化苯甲酰)质量分数3%.加剂前后柴油DSC曲线表明:该聚合物的加入,延缓了柴油的结晶速度,使柴油中石蜡的结晶温度降低,从而改善了柴油的低温流动性.
其他文献
采用微波法合成了磺化三聚氰胺脲醛树脂(SMUF),考察了原料配比、反应时间、温度、微波功率及反应体系浓度对反应的影响。较佳的合成条件为:磺甲基化,pH=11.5,θ1=75℃,t1=30min,微波功
实验以二正辛基氧化锡和巯基乙酸异辛酯为原料,合成了辛基锡类聚氯乙烯高效热稳定剂——双巯基乙酸异辛酯二正辛基锡。选择溴辛烷法,在季铵盐和碘的协同催化下,溴代正辛烷与锡粉
针对突发事件发生后运作系统面临外界需求激增情况时,根据紧密型和松散型两种能力导向型战略联盟,分别构建了相应的能力共享模型,重点研究了横向战略联盟企业基于能力共享来平衡
采用连续微波辐射,以硫酸锌和尿素为原料,制备了粒径为8~30 nm的纳米ZnO.采用SEM、TEM、XRD、UV-vis等分析测试手段,对不同条件下制得的纳米ZnO进行了表征,发现了梭状、条状、
使用高灵敏度红外光谱测量装置,记录到人体体表穴位和ATP水解反应过程中释放的红外光谱,在扣除同温度的黑体辐射本底后发现在3μm附近存在一明显辐射峰.研究发现的人体穴位辐
研究了微波辐射蓖麻油碱裂合成10-羟基癸酸的工艺过程与条件。考察了微波辐射时间、辐射温度、辐射功率,碱与其他反应物配比量以及碱类型对产物收率的影响。实验表明,以氢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