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的特点与管理

来源 :兰台世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est198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是一个具有五千多年历史的文明古国,其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使数以万计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民间流传,有些已濒于失传。为了使这些民间文化瑰宝存活下来,世代相传,不断发展,国家不仅启动了“中国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还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中明确规定:“国家对非物质文化遗产采取认定、记录、建档等措施予以保存。”[1]可见,传承和保护祖国文化遗产并为其建档,是当代人责无旁贷的责任。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急性脊髓损伤(ASCI)患者外周血miR-146a和miR-155表达变化,以及与损伤程度的相关性。方法:选取ASCI患者65例,根据ASIA标准分为完全损伤组(n=22)和不完全损伤组(n=43),同期选取
目的:探讨外周血中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PLR)在肺腺癌诊断中的价值。方法:收集80例肺腺癌患者和100例健康对照者外周血中PLR、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淋巴细胞/单核
目的:探讨蛇毒血小板抑制因子(AHV-PI)对小鼠的急性毒理反应,研究AHV-PI作为一种新的抗凝药物使用可能存在的毒性反应。方法:采用小鼠半数致死量法,对空白对照组和AHV-PI组未死亡
目的:获得不同年级学生的不同人格特点,为高校学生的心理健康管理工作提供更好的基本措施。方法:运用卡特尔16种性格测试量表(16PF)对2014~2016年级的学生进行测试。结果: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