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春夏之交,是蚊子泛滥的季节。这种飞虫不止会使人感到心境烦躁和皮肤痛痒,还会传播各种疾病,尤其是疟疾以及各种蚊媒疾病。所以,在这个蚊子肆虐的季节,我们应该怎么保护自己又能用哪些方法去有效的灭蚊呢?
【关键词】蚊子;驱蚊;灭蚊
春夏之交,是蚊子泛滥的季节。这种飞虫不止会使人感到心境烦躁和皮肤痛痒,还会传播各种疾病,尤其是疟疾以及各种蚊媒疾病。这种疾病若不加紧防范,就会导致大规模的流行性传染,而且传播速度极快。根据统计每年大概有7.2万人因蚊子携带的病毒而死亡。因此在动物界,蚊子是对人类危害最大的动物。所以,在这个蚊子肆虐的季节,我们应该怎么保护自己又能用哪些方法去有效的灭蚊呢?
人们一般认为,要刺穿人类的皮肤,蚊子的嘴应该像针头一样锋利而且坚硬。但实际在显微镜下,蚊子的嘴在人类皮肤内发生明显的弯曲,看起来十分柔软。那么蚊子是怎样通过这样的嘴来进行吸血的呢?
人类的皮肤分为表皮层和真皮层以及皮下组织。我们常说“皮糙肉厚”,但事实上人类的表皮层仅仅只有0.5mm的厚度,且在真皮层就已经有无数条毛细血管的分布,所以蚊子并不需要刺穿多厚的皮肤。并且在蚊子的口器上也有着一些名堂。蚊子的口器有着四个微型锯子,边缘的锯子,犹如手术刀一般锋利。叮咬时,蚊子只是割开很浅的一段距离然后开始寻找血管开始吸血。但这又引发了另一个问题,在真皮层不仅分布着毛细血管还有密集的神经末梢,那么,在蚊子对我们进行叮咬时我们为什么会无法察觉呢?那是因为蚊子在叮咬过程会分泌“催眠剂”和“抗凝血剂”。“催眠剂”对被叮咬的部位周围的皮肤中的神经末梢都进行了催眠,“抗凝血剂”使血液暂时不会凝固一直到吸血结束从而做到完美的“作案”。
在蚊子吸血后虽然会导致皮肤痒痛,但这并不可怕,更可怕的是带着病原体的蚊子在叮咬人之后可能会将病毒传染到人类身上,这样的后果将是不堪设想的。当蚊子吸取病人或带病的动物时,病毒便在蚊子的体内生长发育入侵蚊子的消化系统。然后,蚊子吸血时通过分泌的凝血剂和抗凝血剂来将病毒传播到其他的宿主身上。一般健康的蚊子一次便能找到血管,而感染病毒的蚊子一般需要多次刺入皮肤才能找到血管,而又因为蚊子的多次刺入就大大提高了病毒的感染成功率,从而严重危害人类生命。
那么蚊子又是如何找到吸血的对象的呢?这一切都要归功于蚊子头部的厉害的“武器”。蚊子的头部触角上长满短毛,这些短毛上有分布着大量重要的感受器官。首先是化学感受器,蚊子可以通过它感受到50米以外的二氧化碳和乳酸气味。在人类或其他动物呼吸时,就会引起环境内二氧化碳浓度的变化,这种变化刺激着蚊子的化学感受器,当感受到这些刺激时便会刺激蚊子的飞行命令中枢,从而命令蚊子起飞。而且蚊子的头上有一对复眼可以感受光还有物体的形状和大小。即使是黑夜,蚊子也能追踪到它的“猎物”,因为在哺乳动物身体周围都有着一层温湿对流层,蚊子就能通过它的温度和湿度感受器发现并且定位这些气流。
既然蚊子定位我们的能力那么强悍,那么,有什么办法可以让他们远离或者影响他们的判断呢?相信有很多人有过这样的经历:在夜晚受到蚊子的侵扰时,往往打开空调就能防止蚊子进一步的侵害。但是,这个方法总是有时候有效有时候无效。那么,到底什么样的温度可以对蚊子的感受器产生影响呢?不同的环境温度又会对蚊子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呢?
于是开始设计实验:
提出问题:环境温度对蚊子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
做出假设:较低的环境温度会使蚊子的行动能力下降。
实验过程:在一个烧杯中装有抓到的若干只大小相同的蚊子,在烧杯周围放置冰块使烧杯内空气温度下降,观察蚊子状况。
实验现象:在刚把冰块倒入烧杯周围时,蚊子没有明显反应,都是纹丝不动。当温度下降到18摄氏度左右时,蚊子几乎都落到了烧杯的底部,只有几只在烧杯的侧壁上企图远离烧杯底部的寒冷环境,且几乎无法行动,并不具备攻击性。
结论:寒冷的环境会影响蚊子的行动能力。因此用空调将室温降低到18摄氏度及以下就可以防止蚊子的侵害。
蚊子是一种变温动物,因此无法自己去控制自己的体温,所以他的机动性受制于环境温度。当环境温度降低时,蚊子的新陈代谢放慢,导致蚊子的活性和机动性变弱。在环境温度低于10摄氏度时,蚊子便会因忍受不了低温而死亡。说明只由空调创造的低温环境并不能将蚊子杀死,并且在极近的距离,文字还是会向我们发起进攻。可见,低温虽然对于驱蚊有一定的效果。
那么,在室外,我们有可以通过什么来躲避蚊子的叮咬呢?人类的皮肤不只会散发出气体,还有温度和体味,所以,人类要想摆脱蚊子的骚扰,就得完美的掩盖自身散发的气体、温度和气味,三个条件缺一不可。所以在现实情况下,做到这样几乎是不可能。
那么既然无法摆脱蚊子,那么又有哪些方法能够有效的灭蚊呢?要想找到这个问题的答案,就得从蚊子的生活习性上寻找答案。蚊子完整的生命周期中一共有四个阶段:受精卵、幼虫、蛹以及成虫。蚊子的幼年在水中度过,所以水是蚊子生长发育中一个重要的条件,这也是为什么湖边,潮湿的草地上等地总是有蚊群聚集的原因。所以,水是吸引蚊子的一个重要原因。
蚊子的飞行距离并不会很远,所以人们家中的蚊子大多是我们自己养出来的。一般来说,只要有水,蚊子就会在其中产卵繁殖。因此我们应该尽可能的消除家中长久的积水,水培植物中的水应该隔个两三天进行全面的更换,只要积极地做好消除家中的小型积水,阻断蚊子幼虫的栖息地,就能对家中防蚊产生比较有效的影响。
家里的蚊子幼虫使容易消灭的,那当面对强悍的成蚊,我们又能通过什么来保护自己呢?蚊香及灭蚊喷雾等商品一定是灭蚊的首选。但是这些产品往往会出现刚开始好用后来又没了什么作用的情况,这是为什么呢?于是用我们最常用的蚊香进行试验。
在两个相同的容器中分别装有若干只野生的蚊子和家中的蚊子,并在容器中分别放上相同的燃烧的蚊香,觀察蚊子的变化。
通过实验可以看到,因为野生的蚊子在之前都没有接触过这类的药物,所以在蚊香的烟熏下已经死亡了一批,而家里的蚊子只是显得有些躁动,并没有什么明显的变化,说明家里蚊子对这些药物产生了耐药性而使这些药物对他们不能产生明显的效果。所以家里最好的驱蚊方法还是蚊帐。
蚊子固然讨厌,但它在大自然中也扮演着它的角色,所以在科学驱蚊的基础上,还是要推广保护自然环境,让地球多一份绿色,少一份自然间的相互侵害,才是驱蚊的长远策略。
作者单位
浙江省永嘉县东方外国语学校 浙江省永嘉县 325100
【关键词】蚊子;驱蚊;灭蚊
春夏之交,是蚊子泛滥的季节。这种飞虫不止会使人感到心境烦躁和皮肤痛痒,还会传播各种疾病,尤其是疟疾以及各种蚊媒疾病。这种疾病若不加紧防范,就会导致大规模的流行性传染,而且传播速度极快。根据统计每年大概有7.2万人因蚊子携带的病毒而死亡。因此在动物界,蚊子是对人类危害最大的动物。所以,在这个蚊子肆虐的季节,我们应该怎么保护自己又能用哪些方法去有效的灭蚊呢?
人们一般认为,要刺穿人类的皮肤,蚊子的嘴应该像针头一样锋利而且坚硬。但实际在显微镜下,蚊子的嘴在人类皮肤内发生明显的弯曲,看起来十分柔软。那么蚊子是怎样通过这样的嘴来进行吸血的呢?
人类的皮肤分为表皮层和真皮层以及皮下组织。我们常说“皮糙肉厚”,但事实上人类的表皮层仅仅只有0.5mm的厚度,且在真皮层就已经有无数条毛细血管的分布,所以蚊子并不需要刺穿多厚的皮肤。并且在蚊子的口器上也有着一些名堂。蚊子的口器有着四个微型锯子,边缘的锯子,犹如手术刀一般锋利。叮咬时,蚊子只是割开很浅的一段距离然后开始寻找血管开始吸血。但这又引发了另一个问题,在真皮层不仅分布着毛细血管还有密集的神经末梢,那么,在蚊子对我们进行叮咬时我们为什么会无法察觉呢?那是因为蚊子在叮咬过程会分泌“催眠剂”和“抗凝血剂”。“催眠剂”对被叮咬的部位周围的皮肤中的神经末梢都进行了催眠,“抗凝血剂”使血液暂时不会凝固一直到吸血结束从而做到完美的“作案”。
在蚊子吸血后虽然会导致皮肤痒痛,但这并不可怕,更可怕的是带着病原体的蚊子在叮咬人之后可能会将病毒传染到人类身上,这样的后果将是不堪设想的。当蚊子吸取病人或带病的动物时,病毒便在蚊子的体内生长发育入侵蚊子的消化系统。然后,蚊子吸血时通过分泌的凝血剂和抗凝血剂来将病毒传播到其他的宿主身上。一般健康的蚊子一次便能找到血管,而感染病毒的蚊子一般需要多次刺入皮肤才能找到血管,而又因为蚊子的多次刺入就大大提高了病毒的感染成功率,从而严重危害人类生命。
那么蚊子又是如何找到吸血的对象的呢?这一切都要归功于蚊子头部的厉害的“武器”。蚊子的头部触角上长满短毛,这些短毛上有分布着大量重要的感受器官。首先是化学感受器,蚊子可以通过它感受到50米以外的二氧化碳和乳酸气味。在人类或其他动物呼吸时,就会引起环境内二氧化碳浓度的变化,这种变化刺激着蚊子的化学感受器,当感受到这些刺激时便会刺激蚊子的飞行命令中枢,从而命令蚊子起飞。而且蚊子的头上有一对复眼可以感受光还有物体的形状和大小。即使是黑夜,蚊子也能追踪到它的“猎物”,因为在哺乳动物身体周围都有着一层温湿对流层,蚊子就能通过它的温度和湿度感受器发现并且定位这些气流。
既然蚊子定位我们的能力那么强悍,那么,有什么办法可以让他们远离或者影响他们的判断呢?相信有很多人有过这样的经历:在夜晚受到蚊子的侵扰时,往往打开空调就能防止蚊子进一步的侵害。但是,这个方法总是有时候有效有时候无效。那么,到底什么样的温度可以对蚊子的感受器产生影响呢?不同的环境温度又会对蚊子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呢?
于是开始设计实验:
提出问题:环境温度对蚊子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
做出假设:较低的环境温度会使蚊子的行动能力下降。
实验过程:在一个烧杯中装有抓到的若干只大小相同的蚊子,在烧杯周围放置冰块使烧杯内空气温度下降,观察蚊子状况。
实验现象:在刚把冰块倒入烧杯周围时,蚊子没有明显反应,都是纹丝不动。当温度下降到18摄氏度左右时,蚊子几乎都落到了烧杯的底部,只有几只在烧杯的侧壁上企图远离烧杯底部的寒冷环境,且几乎无法行动,并不具备攻击性。
结论:寒冷的环境会影响蚊子的行动能力。因此用空调将室温降低到18摄氏度及以下就可以防止蚊子的侵害。
蚊子是一种变温动物,因此无法自己去控制自己的体温,所以他的机动性受制于环境温度。当环境温度降低时,蚊子的新陈代谢放慢,导致蚊子的活性和机动性变弱。在环境温度低于10摄氏度时,蚊子便会因忍受不了低温而死亡。说明只由空调创造的低温环境并不能将蚊子杀死,并且在极近的距离,文字还是会向我们发起进攻。可见,低温虽然对于驱蚊有一定的效果。
那么,在室外,我们有可以通过什么来躲避蚊子的叮咬呢?人类的皮肤不只会散发出气体,还有温度和体味,所以,人类要想摆脱蚊子的骚扰,就得完美的掩盖自身散发的气体、温度和气味,三个条件缺一不可。所以在现实情况下,做到这样几乎是不可能。
那么既然无法摆脱蚊子,那么又有哪些方法能够有效的灭蚊呢?要想找到这个问题的答案,就得从蚊子的生活习性上寻找答案。蚊子完整的生命周期中一共有四个阶段:受精卵、幼虫、蛹以及成虫。蚊子的幼年在水中度过,所以水是蚊子生长发育中一个重要的条件,这也是为什么湖边,潮湿的草地上等地总是有蚊群聚集的原因。所以,水是吸引蚊子的一个重要原因。
蚊子的飞行距离并不会很远,所以人们家中的蚊子大多是我们自己养出来的。一般来说,只要有水,蚊子就会在其中产卵繁殖。因此我们应该尽可能的消除家中长久的积水,水培植物中的水应该隔个两三天进行全面的更换,只要积极地做好消除家中的小型积水,阻断蚊子幼虫的栖息地,就能对家中防蚊产生比较有效的影响。
家里的蚊子幼虫使容易消灭的,那当面对强悍的成蚊,我们又能通过什么来保护自己呢?蚊香及灭蚊喷雾等商品一定是灭蚊的首选。但是这些产品往往会出现刚开始好用后来又没了什么作用的情况,这是为什么呢?于是用我们最常用的蚊香进行试验。
在两个相同的容器中分别装有若干只野生的蚊子和家中的蚊子,并在容器中分别放上相同的燃烧的蚊香,觀察蚊子的变化。
通过实验可以看到,因为野生的蚊子在之前都没有接触过这类的药物,所以在蚊香的烟熏下已经死亡了一批,而家里的蚊子只是显得有些躁动,并没有什么明显的变化,说明家里蚊子对这些药物产生了耐药性而使这些药物对他们不能产生明显的效果。所以家里最好的驱蚊方法还是蚊帐。
蚊子固然讨厌,但它在大自然中也扮演着它的角色,所以在科学驱蚊的基础上,还是要推广保护自然环境,让地球多一份绿色,少一份自然间的相互侵害,才是驱蚊的长远策略。
作者单位
浙江省永嘉县东方外国语学校 浙江省永嘉县 32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