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从中外领导人热线开通后,“线上交流”仿佛成为领导人之间的“家常便饭”。
根据公开的资料梳理,有不少关于领导人热线的数字能展现出中国在国际舞台上的逐年活跃和受欢迎程度。不过,中国领导人应约通电话的次数远远高于主动拨打电话的次数。
大致每月有一通热线电话
中法最早建立领导人间热线电话的时间可以追溯至1999年。是年10月,时任国家主席江泽民对法国进行了为期四天的访问,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果。其成果之一,便是开通两国领导人的热线电话。当时的中外媒体热情洋溢地报道称,中法领导人热线意味着“作为世界上有重要影响的两个大国,就双边关系和国际问题的磋商与合作,将会更加直接、深入、密切和高效率”。
不过,法国并非最早与中国开通领导人热线的国家。1997年,江泽民主席即将正式访美之际,中美两国确定了这样的方针:开设领导人热线,定期举行外交部和国防部副部长级磋商,为增进相互信赖而建立对话渠道。日本《每日新闻》记者评论说,这将结束两国自1989年以来的冷却关系,为两国领导人通过磋商来谋求实现亚太地区的稳定奠定基础。
次年,中美两国领导人的直通电话通信线路正式建立,但这仍然晚于中俄领导人热线大约一个月的时间。中俄领导人热线于1998年5月5日宣布开通。时任外交部发言人朱邦造表示,这条安全的电话纽带是中国同外国领导人之间的第一条,它将使江泽民主席和叶利钦总统得以“随时交换有关双边关系和国际问题的看法”。
事实上,在1999年中法领导人热线建立时,五个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中,只有英国尚未与中国建立领导人热线电话。
自从这些热线电话开通以来,“线上交流”彷佛成为中国和外国领导人之间的“家常便饭”。2004年,美国大选结束后的三天时间里,中美高层就打了三通电话。而近年来,伴随着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以及越来越广泛地参与国际事务,中国领导人办公桌上的电话铃声更是响个不停,谈话涵盖的范围颇广。
比如,2009年12月,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先后应约与德国总理默克尔、埃塞俄比亚总理梅莱斯、英国前首相布朗、丹麦前首相拉斯穆森通电话,分别就应对气候变化问题、推进双边关系等问题交换了意见。2010年8月,胡锦涛主席同俄罗斯总统梅德韦杰夫通电话。梅德韦杰夫对中国甘肃省甘南自治州舟曲县发生特大山洪泥石流灾害并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表示了诚挚的慰问。
据一份不完全统计的资料显示,2008年、2009年以及2010年,中国领导人应约的热线电话平均每月都有一通。
来自美国的电话较多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副院长金灿荣概括道,领导人外交通过热线电话的越来越频繁,反映了中国地位的上升。
在所有打给中国领导人的电话中,来自美国白宫的电话算是比较多的。
2011年6月,国家副主席习近平应约与美国副总统拜登通电话,双方就中美关系交换了意见。拜登在电话里高度评价了美中关系的重要性,他期待能够尽早访问中国。这也算是一种特别的外交了。
2011年1月15日,国务委员戴秉国应约同美国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多尼隆通电话。双方就胡锦涛主席当时即将对美国进行国事访问的有关准备工作交换了意见。半个月后,戴秉国再次应约与多尼隆通话,双方高度评价了胡锦涛主席对美国进行的国事访问,并表示要共同努力,落实好、巩固好访问取得的共识和成果,维护好当前中美关系的发展势头。
美国总统奥巴马也是电话另一端的“常客”。2008年11月,刚当选总统的奥巴马即致电胡锦涛。此后,他在同中国领导人的通话中,不断表示愿意同中方一道,就广泛的重要问题加强协调和合作,进一步推进两国关系发展。
“相对而言,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国家通常会就国际问题和国际事务发起倡议,所以在拨打热线电话时更为主动。”金灿荣解释道,这种历来形成的“主动性”,加上近两年国际金融危机的爆发,使得西方领导人对“现金流”充裕的中国的需求更加迫切。
而相形之下,中国领导人主动拨打热线电话的对象以发展中国家领导人为主。从内容上看,以应对气候变化问题和灾难慰问为主。2009年12月,温家宝分别与印度总理辛格和巴西前总统卢拉通电话,三国领导人表示将加强在应对气候变化问题上的协调;同月,温家宝总理拨通了南非总统祖马的电话。双方就应对气候变化问题交换了看法。
2011年4月,温家宝总理同日本时任首相菅直人通电话,对日本遭受强烈地震和海啸灾害表示慰问,并强调中方支持日方抗震救灾,愿同日方加强救灾和灾后重建等方面的合作。六个月后,温家宝致电泰国总理英拉,就泰国遭受罕见洪涝灾害代表中国政府和人民向泰国政府和人民表示诚挚慰问。
“另一方面,中国主动拨打电话的次数少,与中国致力于主要解决国内问题的立场相关。”金灿荣表示。
电话线两头“复杂的约会”
除了一般意义上的领导人热线,近两年中外政府间的总理热线也在升温。不过,金灿荣介绍说,总理热线有一个特殊作用,即以解决危机为主。目前,最被外界熟悉的是中印总理热线和中日总理热线。
前者在中印边界问题的应对和处理中应运而生。2009年8月,《印度教徒报》报道称,开通中印总理热线的决定是在两国特别代表在中印边界问题第13轮会晤期间作出的。印度外交部长S•M•克里希纳对此表示,这项建议是中方提出来的,旨在保持最高级别的定期接触。
而中日总理热线于2010年6月正式开通。外界认为,这是为了防止两国在东海海域可能出现的摩擦。与热线开通同步的中日领导人商议结果还包括:正式启动落实东海问题原则共识的政府间换文谈判,建立两国防务部门海上联络机制,商签海上搜救协定。
曾有媒体披露领导人热线与总理热线的交谈方式:翻译人员先对麦克风说话,对方听到领导人和翻译人员的声音后再回话。在实际操作中,金灿荣认为,热线基本上都是“很复杂的约会”。这体现在:领导人将有意进行通话的指示传达后,两国的外交口岸需要认真协调,商定时间。“一般没有一天时间落实不了。”金灿荣说。
如今,在领导人热线的带动下,中外外长热线、军事热线等有的已经开通,有的也已在商议日程之中。看来,打通中国领导人与外国领导中枢的途径正在越来越多,同时,这也从另一个侧面反映出中国与国际的关联愈来愈深。(摘编自《国际先驱导报》)
编辑 家英宏 [email protected]
根据公开的资料梳理,有不少关于领导人热线的数字能展现出中国在国际舞台上的逐年活跃和受欢迎程度。不过,中国领导人应约通电话的次数远远高于主动拨打电话的次数。
大致每月有一通热线电话
中法最早建立领导人间热线电话的时间可以追溯至1999年。是年10月,时任国家主席江泽民对法国进行了为期四天的访问,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果。其成果之一,便是开通两国领导人的热线电话。当时的中外媒体热情洋溢地报道称,中法领导人热线意味着“作为世界上有重要影响的两个大国,就双边关系和国际问题的磋商与合作,将会更加直接、深入、密切和高效率”。
不过,法国并非最早与中国开通领导人热线的国家。1997年,江泽民主席即将正式访美之际,中美两国确定了这样的方针:开设领导人热线,定期举行外交部和国防部副部长级磋商,为增进相互信赖而建立对话渠道。日本《每日新闻》记者评论说,这将结束两国自1989年以来的冷却关系,为两国领导人通过磋商来谋求实现亚太地区的稳定奠定基础。
次年,中美两国领导人的直通电话通信线路正式建立,但这仍然晚于中俄领导人热线大约一个月的时间。中俄领导人热线于1998年5月5日宣布开通。时任外交部发言人朱邦造表示,这条安全的电话纽带是中国同外国领导人之间的第一条,它将使江泽民主席和叶利钦总统得以“随时交换有关双边关系和国际问题的看法”。
事实上,在1999年中法领导人热线建立时,五个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中,只有英国尚未与中国建立领导人热线电话。
自从这些热线电话开通以来,“线上交流”彷佛成为中国和外国领导人之间的“家常便饭”。2004年,美国大选结束后的三天时间里,中美高层就打了三通电话。而近年来,伴随着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以及越来越广泛地参与国际事务,中国领导人办公桌上的电话铃声更是响个不停,谈话涵盖的范围颇广。
比如,2009年12月,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先后应约与德国总理默克尔、埃塞俄比亚总理梅莱斯、英国前首相布朗、丹麦前首相拉斯穆森通电话,分别就应对气候变化问题、推进双边关系等问题交换了意见。2010年8月,胡锦涛主席同俄罗斯总统梅德韦杰夫通电话。梅德韦杰夫对中国甘肃省甘南自治州舟曲县发生特大山洪泥石流灾害并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表示了诚挚的慰问。
据一份不完全统计的资料显示,2008年、2009年以及2010年,中国领导人应约的热线电话平均每月都有一通。
来自美国的电话较多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副院长金灿荣概括道,领导人外交通过热线电话的越来越频繁,反映了中国地位的上升。
在所有打给中国领导人的电话中,来自美国白宫的电话算是比较多的。
2011年6月,国家副主席习近平应约与美国副总统拜登通电话,双方就中美关系交换了意见。拜登在电话里高度评价了美中关系的重要性,他期待能够尽早访问中国。这也算是一种特别的外交了。
2011年1月15日,国务委员戴秉国应约同美国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多尼隆通电话。双方就胡锦涛主席当时即将对美国进行国事访问的有关准备工作交换了意见。半个月后,戴秉国再次应约与多尼隆通话,双方高度评价了胡锦涛主席对美国进行的国事访问,并表示要共同努力,落实好、巩固好访问取得的共识和成果,维护好当前中美关系的发展势头。
美国总统奥巴马也是电话另一端的“常客”。2008年11月,刚当选总统的奥巴马即致电胡锦涛。此后,他在同中国领导人的通话中,不断表示愿意同中方一道,就广泛的重要问题加强协调和合作,进一步推进两国关系发展。
“相对而言,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国家通常会就国际问题和国际事务发起倡议,所以在拨打热线电话时更为主动。”金灿荣解释道,这种历来形成的“主动性”,加上近两年国际金融危机的爆发,使得西方领导人对“现金流”充裕的中国的需求更加迫切。
而相形之下,中国领导人主动拨打热线电话的对象以发展中国家领导人为主。从内容上看,以应对气候变化问题和灾难慰问为主。2009年12月,温家宝分别与印度总理辛格和巴西前总统卢拉通电话,三国领导人表示将加强在应对气候变化问题上的协调;同月,温家宝总理拨通了南非总统祖马的电话。双方就应对气候变化问题交换了看法。
2011年4月,温家宝总理同日本时任首相菅直人通电话,对日本遭受强烈地震和海啸灾害表示慰问,并强调中方支持日方抗震救灾,愿同日方加强救灾和灾后重建等方面的合作。六个月后,温家宝致电泰国总理英拉,就泰国遭受罕见洪涝灾害代表中国政府和人民向泰国政府和人民表示诚挚慰问。
“另一方面,中国主动拨打电话的次数少,与中国致力于主要解决国内问题的立场相关。”金灿荣表示。
电话线两头“复杂的约会”
除了一般意义上的领导人热线,近两年中外政府间的总理热线也在升温。不过,金灿荣介绍说,总理热线有一个特殊作用,即以解决危机为主。目前,最被外界熟悉的是中印总理热线和中日总理热线。
前者在中印边界问题的应对和处理中应运而生。2009年8月,《印度教徒报》报道称,开通中印总理热线的决定是在两国特别代表在中印边界问题第13轮会晤期间作出的。印度外交部长S•M•克里希纳对此表示,这项建议是中方提出来的,旨在保持最高级别的定期接触。
而中日总理热线于2010年6月正式开通。外界认为,这是为了防止两国在东海海域可能出现的摩擦。与热线开通同步的中日领导人商议结果还包括:正式启动落实东海问题原则共识的政府间换文谈判,建立两国防务部门海上联络机制,商签海上搜救协定。
曾有媒体披露领导人热线与总理热线的交谈方式:翻译人员先对麦克风说话,对方听到领导人和翻译人员的声音后再回话。在实际操作中,金灿荣认为,热线基本上都是“很复杂的约会”。这体现在:领导人将有意进行通话的指示传达后,两国的外交口岸需要认真协调,商定时间。“一般没有一天时间落实不了。”金灿荣说。
如今,在领导人热线的带动下,中外外长热线、军事热线等有的已经开通,有的也已在商议日程之中。看来,打通中国领导人与外国领导中枢的途径正在越来越多,同时,这也从另一个侧面反映出中国与国际的关联愈来愈深。(摘编自《国际先驱导报》)
编辑 家英宏 [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