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春回大地,莺飞草长。正值成都平原油菜花、梨花、桃花、樱花盛开的季节。万紫千红,蜂飞蝶舞,将巴蜀大地点缀的分外妖娆。各种以花为媒、以花搭建旅游产业的盛会火红了城乡山川。
于是我也耐不住性子,在一个周未的上午我和爱人带着两个孙儿去了金堂梨花沟。梨花沟位于金堂县栖贤乡境内,距县城5公里,地处龙泉山脉支系,海拔540-580面积约8平方公里,因满山遍野梨树而得“梨花沟”之称。梨花沟种梨树历史久远,早在明代就有了载种梨树的记载。现今最大的围径1.5米以上的梨树为10余株,堪称“梨山老母”,树龄已超过150年。我们来到“百年梨园”,两个小孙子欣喜若狂,刚满六岁的大孙子很快就融入了小朋友的行列,在梨树下玩起了“过家家”。一岁三个月的小孙子在阿姨的搀扶下依呀学步,好一个花下童子!他好奇地捡起地上的梨花就往嘴里放,也想尝尝梨花的滋味。梨园的主人姓易,他的父亲与我在几年前的一次书画活动中相识,两人颇有相见恨晚、一见如故之感。于是我们有了更多的联系。易老师当年是乡村的赤脚医生,后来又研究《易经》,近几年还在城里坐中医门诊,在乡里很受人尊重。他不仅是一位德艺双馨的医生,还是一位颇有名气的文化人。易老如数家珍的介绍“百年梨园”的前世今生,园中近百棵老梨树是他的爷爷亲手栽植,至今上百年的老树仍然技繁叶茂花香果甜,迎盛世而春意正浓。易老有一对勤劳能干的儿女,把梨园的生意经营得红火。
天下的花中,要说白,当数梨花。春风荡漾,梨树花开,千朵万朵,压枝欲低,白清如雪,玉骨冰肌,素洁淡雅,靓艳含香,风姿绰约,真有“占断天下白,压尽人间花”的气势。我来到山腰远眺梨花沟,浅丘连绵山坡间,小路两旁,漫山遍野的梨花,如云似雪,洁白的花朵一串串地挂满枝头,微风习习,摇曳生姿。近处是兴致勃勃的游客们坐在梨花树下,品着的新茶,一阵风吹来,幽幽花香袭来沁人心脾。抬头看那梨花纷纷扬扬、飘飘洒洒地洒落,落在游人的发梢上,衣杉上,桌子上、椅子上、茶杯里……一地的花瓣,难怪让人沉醉。如此情景,美得让人目眩,真的恍如在画中。“梨树、桃树、李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难怪朱自清的《春》把春天的花儿描写得活灵活现,入木三分。金堂梨花沟也淋漓尽致地展现着春天的姿态。于是我来到梨花树下,请主人也来了一杯梨花茶,梨花茶是用上好的花瓣秘制而成,梨花在杯中,轻轻的起浮,汤色赏心悦目,香气沁入心脾。据传当年柏林禅师明海大和尚在品梨花茶时随口问茶客,把梨花做茶了怎能结果,众人无语,大师微微一笑道:喝茶也是一种结果。足见其大师才思敏捷,大彻大悟洞悉人生的妙微。是的,而今农业也有了新的思维,不仅享受果实,花期观花赏景也成了财富。
到梨花沟最为惬意的是在梨花树下享受美味佳肴。中午时分,游人纷至踏来,坐无虚席。在梨花树下摆开八仙桌,土鸡、野鱼、红苕、芋头、春芽、折耳根还有铜锅洋芋饭,这久违了的农家饭让人胃口生津。品着梨花酒享受了舌尖上的快活。主人还为客人准备梨花茶、芋头、红苕、核桃等乡货,让你乘兴而来,又满载而归。
在这个春意盎然的三月天,梨花飞舞,桃梨相映,整个梨花沟沉浸在花的海洋里。一条柏油公路从山沟直到山顶,游人可以在山頂远眺金堂新貌,近俯满山梨花盛景。加之山顶森林茂密,清流成溪,幽潭碧影,梨花沟不仅风光秀丽,而且还演绎出许多动人的故事和传说。相传梨花沟也留下了不少名胜古迹:“毛狗洞”的美丽传说,“三百梯”数不清的玄虚故事,明清时代“观音庙”、“月光庙”、“花园寺”、“系水桥”、“桅杆石”等人文景观,当地流传有“一里三座庙,三步两洞桥”的美妙传说。梨花沟有位年近八十的易盛怀老人几十年来为乡亲们义务修路十余条,被村民们誉为“当代活愚公”。他自己筹钱修了伟人堂,请大师塑了毛主席、周恩来、朱德、刘少奇四大伟人,供游人瞻仰。老人说是为我们要让后辈子孙饮水思源,不忘共产党的恩情。老人的话真的说在根儿上!梨花沟的时代变迁,老百姓就在家门挣钱,日子过得火红,他们的脸上都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在热闹的农家院里,追花采风,流连忘返,想记下这美妙的春色!我用手机拍个不停。而进入手机画面的不只是梨花沟那面如桃花的姑娘,和我那顽皮淘气、蹒跚学步的两个孙子,还有梨花沟老百姓那幸福的生活。
于是我也耐不住性子,在一个周未的上午我和爱人带着两个孙儿去了金堂梨花沟。梨花沟位于金堂县栖贤乡境内,距县城5公里,地处龙泉山脉支系,海拔540-580面积约8平方公里,因满山遍野梨树而得“梨花沟”之称。梨花沟种梨树历史久远,早在明代就有了载种梨树的记载。现今最大的围径1.5米以上的梨树为10余株,堪称“梨山老母”,树龄已超过150年。我们来到“百年梨园”,两个小孙子欣喜若狂,刚满六岁的大孙子很快就融入了小朋友的行列,在梨树下玩起了“过家家”。一岁三个月的小孙子在阿姨的搀扶下依呀学步,好一个花下童子!他好奇地捡起地上的梨花就往嘴里放,也想尝尝梨花的滋味。梨园的主人姓易,他的父亲与我在几年前的一次书画活动中相识,两人颇有相见恨晚、一见如故之感。于是我们有了更多的联系。易老师当年是乡村的赤脚医生,后来又研究《易经》,近几年还在城里坐中医门诊,在乡里很受人尊重。他不仅是一位德艺双馨的医生,还是一位颇有名气的文化人。易老如数家珍的介绍“百年梨园”的前世今生,园中近百棵老梨树是他的爷爷亲手栽植,至今上百年的老树仍然技繁叶茂花香果甜,迎盛世而春意正浓。易老有一对勤劳能干的儿女,把梨园的生意经营得红火。
天下的花中,要说白,当数梨花。春风荡漾,梨树花开,千朵万朵,压枝欲低,白清如雪,玉骨冰肌,素洁淡雅,靓艳含香,风姿绰约,真有“占断天下白,压尽人间花”的气势。我来到山腰远眺梨花沟,浅丘连绵山坡间,小路两旁,漫山遍野的梨花,如云似雪,洁白的花朵一串串地挂满枝头,微风习习,摇曳生姿。近处是兴致勃勃的游客们坐在梨花树下,品着的新茶,一阵风吹来,幽幽花香袭来沁人心脾。抬头看那梨花纷纷扬扬、飘飘洒洒地洒落,落在游人的发梢上,衣杉上,桌子上、椅子上、茶杯里……一地的花瓣,难怪让人沉醉。如此情景,美得让人目眩,真的恍如在画中。“梨树、桃树、李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难怪朱自清的《春》把春天的花儿描写得活灵活现,入木三分。金堂梨花沟也淋漓尽致地展现着春天的姿态。于是我来到梨花树下,请主人也来了一杯梨花茶,梨花茶是用上好的花瓣秘制而成,梨花在杯中,轻轻的起浮,汤色赏心悦目,香气沁入心脾。据传当年柏林禅师明海大和尚在品梨花茶时随口问茶客,把梨花做茶了怎能结果,众人无语,大师微微一笑道:喝茶也是一种结果。足见其大师才思敏捷,大彻大悟洞悉人生的妙微。是的,而今农业也有了新的思维,不仅享受果实,花期观花赏景也成了财富。
到梨花沟最为惬意的是在梨花树下享受美味佳肴。中午时分,游人纷至踏来,坐无虚席。在梨花树下摆开八仙桌,土鸡、野鱼、红苕、芋头、春芽、折耳根还有铜锅洋芋饭,这久违了的农家饭让人胃口生津。品着梨花酒享受了舌尖上的快活。主人还为客人准备梨花茶、芋头、红苕、核桃等乡货,让你乘兴而来,又满载而归。
在这个春意盎然的三月天,梨花飞舞,桃梨相映,整个梨花沟沉浸在花的海洋里。一条柏油公路从山沟直到山顶,游人可以在山頂远眺金堂新貌,近俯满山梨花盛景。加之山顶森林茂密,清流成溪,幽潭碧影,梨花沟不仅风光秀丽,而且还演绎出许多动人的故事和传说。相传梨花沟也留下了不少名胜古迹:“毛狗洞”的美丽传说,“三百梯”数不清的玄虚故事,明清时代“观音庙”、“月光庙”、“花园寺”、“系水桥”、“桅杆石”等人文景观,当地流传有“一里三座庙,三步两洞桥”的美妙传说。梨花沟有位年近八十的易盛怀老人几十年来为乡亲们义务修路十余条,被村民们誉为“当代活愚公”。他自己筹钱修了伟人堂,请大师塑了毛主席、周恩来、朱德、刘少奇四大伟人,供游人瞻仰。老人说是为我们要让后辈子孙饮水思源,不忘共产党的恩情。老人的话真的说在根儿上!梨花沟的时代变迁,老百姓就在家门挣钱,日子过得火红,他们的脸上都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在热闹的农家院里,追花采风,流连忘返,想记下这美妙的春色!我用手机拍个不停。而进入手机画面的不只是梨花沟那面如桃花的姑娘,和我那顽皮淘气、蹒跚学步的两个孙子,还有梨花沟老百姓那幸福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