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本文对蔓越莓中天然苯甲酸含量进行测定并进行膳食暴露风险评估,明确人群暴露风险水平.采用GB 5009.28—2016测定2020年9月—2021年4月采集的68份蔓越莓相关食品中的天然苯甲酸,运用基于蒙特卡罗(Monte Carlo)模拟技术的@risk 8.0软件对天然苯甲酸含量进行分布拟合,结合相关暴露参数,构建暴露评估模型,采用风险商表征人群通过食用蔓越莓相关食品摄入天然苯甲酸的风险.蔓越莓相关食品中苯甲酸检出率为100%,苯甲酸平均值为0.053 g/kg,最大检测量为0.20 g/kg.不同蔓越
【机 构】
:
上海杉达学院,上海 201209;上海海关动植物与食品检验检疫技术中心,上海 200135;上海市市场监督管理局行政服务中心,上海 200040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对蔓越莓中天然苯甲酸含量进行测定并进行膳食暴露风险评估,明确人群暴露风险水平.采用GB 5009.28—2016测定2020年9月—2021年4月采集的68份蔓越莓相关食品中的天然苯甲酸,运用基于蒙特卡罗(Monte Carlo)模拟技术的@risk 8.0软件对天然苯甲酸含量进行分布拟合,结合相关暴露参数,构建暴露评估模型,采用风险商表征人群通过食用蔓越莓相关食品摄入天然苯甲酸的风险.蔓越莓相关食品中苯甲酸检出率为100%,苯甲酸平均值为0.053 g/kg,最大检测量为0.20 g/kg.不同蔓越莓相关食品中天然苯甲酸分布符合LogLogistic分布,记为RiskLogLogistic(-0.0036425,0.048101,3.8017).普通居民通过食用蔓越莓途径摄入天然苯甲酸的风险商平均值<1,高摄入量居民通过食用蔓越莓相关食品途径摄入天然苯甲酸的风险商是普通居民的10倍.居民仅通过食用蔓越莓相关食品途径摄入苯甲酸的膳食暴露不存在健康风险,虽然风险商均<1,但仍需日常监测,从而进一步降低高危人群的膳食风险水平.
其他文献
天然苯甲酸是植物生长期次级代谢产物,本文采集普通居民日常消费渠道中的蓝莓、杨梅、蔓越莓、树莓等32份小浆果,采用GB 5009.28—2016测定样本中苯甲酸含量.结果显示,17份蔓越莓样品中苯甲酸检出率为100%,苯甲酸均值为0.053 g/kg,含量范围为0.011~0.200 g/kg,标准值为0.041 g/kg.15份非蔓越莓样品中苯甲酸检出率为20%,检出苯甲酸的浆果分别为杨梅、树莓、黑加仑,苯甲酸均值为0.006 g/kg,含量范围为0.003~0.029 g/kg,标准值为0.009 g/
本文通过用酸度计法和比色法对酱油中氨基酸态氮的检测方法进行比较,结果显示酸度计法操作快捷简便,适用于小批次检验,比色法测得数据更加准确、精密,更适合严要求、大批量的检验.
为有效开展食品安全风险评估,对β-受体激动剂(瘦肉精)进行有效监管,本研究以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UPLC-MS/MS)联用法建立了动物源性食品中16种痕量β-受体激动剂的检测方法.经酶解、提取、固相萃取净化,采用多反应监测(MRM)同时捕集16种目标分子母离子-子离子离子对,7.5 min内实现高效、准确分离测定.16种目标物加标回收率为64.5%~112.3%,日间精密度0.62%~1.37%,保留时间偏差为0.010~0.042,检出限为0.05~0.84μg/kg,定量限为0.17~2.76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