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生本教育”,就是以“一切为了学生,高度尊重学生,全面依靠学生”为宗旨的教育,是真正以学生为主人,为学生好学而设计的教育。而“生本教学”是遵循“生本教育”理念进行的教学。“生本教学”转变了教师一讲到底、学生被动听课、课堂气氛沉闷的传统教学方式,允许学生依靠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和思维大胆发表个人见解,使学习成为一个富有个性化、创造性的,知识、智力、情感和人格意义不断构建的过程。
“生本教学”的突出特点是: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给学生足够的空间和时间,给学生机会,给学生表现的舞台,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探索学习、创造性学习。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进行“生本教学”的一些实践与思考。
一、实施“生本教学”的基本流程
笔者在初中数学课“生本教学”的实施过程中,主要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为指导,将其基本流程设计如下:
1.个人自学是基础
创设问题,关注生本问题是数学的“心脏”,“生本教学”最为重要的就是设置好前置作业的问题,有效的问题才能激起学生真正参与课堂的学习热情。给学生提供一个自主学习、独立思考的空间,从根本上改变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传统教学模式。“问题前置”要符合以学定教、先学后教的“生本教学”要求。学生对于前置问题在课前进行独立思考、自学,从已有知识出发,通过类比,学习新知,进行自学存疑、反思质疑。
以《反比例函数图象与性质》一课为例设置前置问题:
在函数教学中,我们期望的是前面知识的学习方法的传授,可以对后续知识的学习产生影响,使学生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目的,让学生顺利地由“学会”到“会学”,真正实现“教是为了不教”的目的。而且,初中学习的正比例函数、一次函数、反比例函数、二次函数在概念的得来、图象性质的研究及基本解题方法上都有着本质上的相似。因此,采用类比的教学方法,不但省时、省力,还有助于学生的理解和应用。
2.小组讨论是关键
小组讨论表现为小组对学,即学生围绕各自错题在组内进行的互帮互学。小组长把好讨论关,严格防止假讨论,关注每位学生的参与,在个人自学做好达60%左右的基础上,力争小组讨论做透达80%左右。
为了帮助学生解决个人自学部分尚未理清的问题,我对上述困难问题作了分解和细化,设置了以下四个探究问题,让学生分小组讨论,各抒己见,相互启发、互相补充,使自己的认识得到不断地纠正、巩固和提高。
在学生小组讨论的基础上,教师利用几何画板板演并作适当的点拨。
通过学生小组合作探究,培养了学生的交流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教师几何画板的动态演示有助于帮助学生认识到反比例函数的形状、位置、变化趋势以及对称性,从而突出本课的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
3.检测训练是巩固
经过前面“个人自学”“小组讨论”两个环节的学习,学生对反比例函数的概念和性质有了初步认识。为了进一步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巩固所学的知识,紧接着,我又循序渐进,设置了“检测训练”环节。
通过上述3个问题的检测考查,在个人自学做好达60%左右,小组讨论做透达80%左右的基础上,“检测训练”环节学生做精达到90%左右。同时,学生在本堂课中所学的新知也得到了初步的巩固。
总之,在上述“生本教学”基本流程中,“个人自学”是基础,“小组讨论”是关键,“检测训练”是巩固,“集体群学”是升华。这样的教学基本流程充分体现了“先做后学、先会后学、先学后做、不教而做、以学定教”的生本教育的方法理念,将原来平淡枯燥的知识学习过程转变为有趣味、有价值的生生合作、师生互动的过程,让课堂充满生命的活力。
二、实施“生本教学”的几点思考
在“生本教学”的尝试中,我也发现了一系列问题,值得教学一线教师注意。
1.“生本教学”需要教师具有敢于改革的勇气
“生本教学”不仅仅只是一种理念,也不仅仅只是一种方法。简单寻求方法的改革是不可能成功的。首先是观念的改变。观念不改变,就没有教育的改变。改革教育教学,首先从教师改起,而不是从学生改起。改变观念既给我们提供了广阔的探索空间,也给我们推进“生本教学”带来了很大的困难。
2.“生本教学”要正确处理好主体与主导的关系
“生本教学”强化了学生自主获取知识的“主体”地位,却不应削弱教师组织、引导、鼓励、评价等促进学生学习的“主导”作用。注重探究学习是“生本教学”的显著特征,但这并不排斥教师必要的讲解,不能认为“生本教学”就是一种固定的教学模式,有时候,必要的讲授法还是可以穿插其中的。
3.“生本教学”要努力营造民主平等的人文氛围
教师在课堂上要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让学生积极利用成功的学习体验促进学习。“生本教学”的关键是把主要依靠“教”转变为主要依靠“学”。这里的“先学”“先做”“不教”等都需要依靠学生的积极主动参与来完成。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必须相信学生,依靠学生,学生是教育对象,更是教育资源。“有困难,找学生”,学生的力量是无穷的,是一笔取之不尽的教育资源,教师千万不能浪费,对其要好好挖掘、把握和利用。
4.“生本教学”要建立自主、有序、高效的学习小组
“生本教学”离不开小组的学习。它尤其强调让学生管理学生。为此,教师要建好“课代表——组长——组员”的三级管理网络,实行小组捆绑考核制度,增强学生的互助合作意识。学生自主、自治显活力,实现生管生、生教生、生帮生,凸显学生个体生命的自主、灵动、独特,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的价值取向。
教育之道,在于激发潜能。学生的潜能是无限的,问题在于我们如何去开发它。教育者不能代替学习者对他们进行开发。苏格拉底说:“教者这种地位犹如助产婆。助产婆再辛苦,也只能是助产,而不是自己生产。”在教育中我们必须为了一切学生,高度尊重学生,全面依靠学生,将教育回归本体。“生本教学”遵循了学生生命发展规律,有利于促进学生主体性的发展。初中数学课堂教学要始终不渝地坚持“生本教学”,真正让学生动起来,让课堂活起来,使学生能学、愿学、好学、会学、善学、乐学。也唯有如此,数学教师在课堂教学改革中才能够真正实现“做学生幸福生命的激扬者”的教育目标。
参考文献:
[1]郭思乐.教育走向书本[M].1版.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06.
[2]教育部.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M].1版.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07.
[3]李凌.初中数学课堂教学如何实施生本教育[J].教育科研,2011(1).
(作者单位 广东省惠州市博罗石湾中学)
“生本教学”的突出特点是: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给学生足够的空间和时间,给学生机会,给学生表现的舞台,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探索学习、创造性学习。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进行“生本教学”的一些实践与思考。
一、实施“生本教学”的基本流程
笔者在初中数学课“生本教学”的实施过程中,主要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为指导,将其基本流程设计如下:
1.个人自学是基础
创设问题,关注生本问题是数学的“心脏”,“生本教学”最为重要的就是设置好前置作业的问题,有效的问题才能激起学生真正参与课堂的学习热情。给学生提供一个自主学习、独立思考的空间,从根本上改变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传统教学模式。“问题前置”要符合以学定教、先学后教的“生本教学”要求。学生对于前置问题在课前进行独立思考、自学,从已有知识出发,通过类比,学习新知,进行自学存疑、反思质疑。
以《反比例函数图象与性质》一课为例设置前置问题:
在函数教学中,我们期望的是前面知识的学习方法的传授,可以对后续知识的学习产生影响,使学生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目的,让学生顺利地由“学会”到“会学”,真正实现“教是为了不教”的目的。而且,初中学习的正比例函数、一次函数、反比例函数、二次函数在概念的得来、图象性质的研究及基本解题方法上都有着本质上的相似。因此,采用类比的教学方法,不但省时、省力,还有助于学生的理解和应用。
2.小组讨论是关键
小组讨论表现为小组对学,即学生围绕各自错题在组内进行的互帮互学。小组长把好讨论关,严格防止假讨论,关注每位学生的参与,在个人自学做好达60%左右的基础上,力争小组讨论做透达80%左右。
为了帮助学生解决个人自学部分尚未理清的问题,我对上述困难问题作了分解和细化,设置了以下四个探究问题,让学生分小组讨论,各抒己见,相互启发、互相补充,使自己的认识得到不断地纠正、巩固和提高。
在学生小组讨论的基础上,教师利用几何画板板演并作适当的点拨。
通过学生小组合作探究,培养了学生的交流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教师几何画板的动态演示有助于帮助学生认识到反比例函数的形状、位置、变化趋势以及对称性,从而突出本课的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
3.检测训练是巩固
经过前面“个人自学”“小组讨论”两个环节的学习,学生对反比例函数的概念和性质有了初步认识。为了进一步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巩固所学的知识,紧接着,我又循序渐进,设置了“检测训练”环节。
通过上述3个问题的检测考查,在个人自学做好达60%左右,小组讨论做透达80%左右的基础上,“检测训练”环节学生做精达到90%左右。同时,学生在本堂课中所学的新知也得到了初步的巩固。
总之,在上述“生本教学”基本流程中,“个人自学”是基础,“小组讨论”是关键,“检测训练”是巩固,“集体群学”是升华。这样的教学基本流程充分体现了“先做后学、先会后学、先学后做、不教而做、以学定教”的生本教育的方法理念,将原来平淡枯燥的知识学习过程转变为有趣味、有价值的生生合作、师生互动的过程,让课堂充满生命的活力。
二、实施“生本教学”的几点思考
在“生本教学”的尝试中,我也发现了一系列问题,值得教学一线教师注意。
1.“生本教学”需要教师具有敢于改革的勇气
“生本教学”不仅仅只是一种理念,也不仅仅只是一种方法。简单寻求方法的改革是不可能成功的。首先是观念的改变。观念不改变,就没有教育的改变。改革教育教学,首先从教师改起,而不是从学生改起。改变观念既给我们提供了广阔的探索空间,也给我们推进“生本教学”带来了很大的困难。
2.“生本教学”要正确处理好主体与主导的关系
“生本教学”强化了学生自主获取知识的“主体”地位,却不应削弱教师组织、引导、鼓励、评价等促进学生学习的“主导”作用。注重探究学习是“生本教学”的显著特征,但这并不排斥教师必要的讲解,不能认为“生本教学”就是一种固定的教学模式,有时候,必要的讲授法还是可以穿插其中的。
3.“生本教学”要努力营造民主平等的人文氛围
教师在课堂上要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让学生积极利用成功的学习体验促进学习。“生本教学”的关键是把主要依靠“教”转变为主要依靠“学”。这里的“先学”“先做”“不教”等都需要依靠学生的积极主动参与来完成。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必须相信学生,依靠学生,学生是教育对象,更是教育资源。“有困难,找学生”,学生的力量是无穷的,是一笔取之不尽的教育资源,教师千万不能浪费,对其要好好挖掘、把握和利用。
4.“生本教学”要建立自主、有序、高效的学习小组
“生本教学”离不开小组的学习。它尤其强调让学生管理学生。为此,教师要建好“课代表——组长——组员”的三级管理网络,实行小组捆绑考核制度,增强学生的互助合作意识。学生自主、自治显活力,实现生管生、生教生、生帮生,凸显学生个体生命的自主、灵动、独特,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的价值取向。
教育之道,在于激发潜能。学生的潜能是无限的,问题在于我们如何去开发它。教育者不能代替学习者对他们进行开发。苏格拉底说:“教者这种地位犹如助产婆。助产婆再辛苦,也只能是助产,而不是自己生产。”在教育中我们必须为了一切学生,高度尊重学生,全面依靠学生,将教育回归本体。“生本教学”遵循了学生生命发展规律,有利于促进学生主体性的发展。初中数学课堂教学要始终不渝地坚持“生本教学”,真正让学生动起来,让课堂活起来,使学生能学、愿学、好学、会学、善学、乐学。也唯有如此,数学教师在课堂教学改革中才能够真正实现“做学生幸福生命的激扬者”的教育目标。
参考文献:
[1]郭思乐.教育走向书本[M].1版.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06.
[2]教育部.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M].1版.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07.
[3]李凌.初中数学课堂教学如何实施生本教育[J].教育科研,2011(1).
(作者单位 广东省惠州市博罗石湾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