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澳門立法會,是澳門的立法機構,共33名議員組成,當中,直選議員14名、間選議員12名及官委議員7名分別經直接選舉、間接選舉和行政長官委任進入議會。今期本刊議員專輯欄目,邀請了上一屆間選、今屆直選組別的李靜儀議員,請她分享她在議會近八年間,個人成長的得與失、心得與經驗。
鼓勵青年及時裝備自己
本刊記者如約前往位於司打口公園一旁的工聯總會議員辦,一身裝扮僕實大方的李靜儀,親自來到樓下大門口,她打開話匣子說:這是疫情後首次應月刊邀請接受個人專訪,並感謝記者。隨即引領記者連走幾層樓梯道,來到窗明幾淨的議員辦會議室。我們的訪談話題自然地由疫情對澳門社會的影響、尤其青年人就業議題談起。
回憶起當年求職之路,李靜儀形容是大開眼界,“現在的就業環境和當年沙士期間的情況一樣嚴峻。當時我在廣州讀大學,畢業前需要實習,由於所學專業是行政管理,就自薦到工聯議員辦實習。由一個什麼都不懂的社會新鮮人,突然間要面對大批求助個案,從基本的待人接物到文書操作,都是一個零的開始。”記者詢問是否满意這條從政之路?她笑著說:其實,當時走去社團工作,並非最初所預期的。2003年我大學畢業,當時的社會情況和今天有些相似,經濟環境不好,失業率高企,很多社會新鮮人都很迷茫,看不到就業前景在哪里。我鼓起勇氣詢問關姐可否請我,就這樣成為議員辦一名全職議員助理。議員辦的工作包括:和求助者溝通,和企業、政府部門溝通,安撫求助者的情緒,很快就發現到自己能力不足,尤記得當時有求助者詢問:我下一步怎樣做?而自己不知道怎樣去安撫他們的那種焦急心情。
“這段經歷,是我人生中一個很重要的轉變,作為一個社會新鮮人沒有想太多,僅覺得議員助理是一份幫到人的工作,亦認識到自己有很多的不足,需要加倍努力學習各種知識和溝通技巧,才能配合到工作所需。”李靜儀補充到。
記者請她分享個人成長有哪些成功的秘決?李靜儀卻十分謙虛地說:不敢講我能分享什麼成功經驗給年青朋友!不過,從共勉的角度思考,面對逆境,要抱有一個願意學習追求進步的心態,畢竟,社會發展得太快,對年輕人的要求也會越來越高,故我們只有裝備好自己,才能應對社會進步的需求。
議員、社團工作相輔相承
眾所周知,澳門工會聯合總會是澳門最大的傳統社團,直屬的團體逹七十個覆蓋各行業。用李靜儀的話表述,自2003年正式成為工聯議員辦助理,開始成為工會一份子,自此站在議員背後深入前線工作,接見市民,跟進個案,了解民意,每一步都是聆聽學習,多方溝通,到逐漸解決問題。同時,她亦肩負了工會很多重要職務,包括工聯總會副理事長、工聯權益工作部主任、社會協調常設委員會執行委員會勞方組織代表、公務人員薪酬評議會成員等等,社團職務如此之多,這和立法會議員的工作有否衝突? 如何來平衡立法會和社團工作之間的關係?
李靜儀不認同衝突這個說法,“ 不論在立法會,還是工會社團,工作上都是有相關性的。我是代表勞工界的立法議員,自然接觸最多的,是和勞動保障、勞動立法相關,工作上時常遇到自己不熟悉的議題,只能請教工會的前輩、不同專業範疇的工友,透過他們的參與,知道有哪些方面要注意要補充的,這些對於我在立法會的工作,提供了很大的助益和支持。可以這樣說,議員、社團工作不但不會有衝突,反而有一個相輔相承的關係。”
間選、直選心路不變
2013年,李靜儀因當選間選議員而為澳門人所熟悉,至2017年她轉戰直選組別,一舉獲得票后榮銜,成為一時佳話。她向記者坦言,兩屆議會工作跨越八年時間,個人感受絶然不同。“頭四年,我是首次以間選議員身份當選,社會上對我的要求是以新人看待,但第二屆以直選入議會,社會上不再當你是新人,而是以有經驗的議員來看待,自然要求會更高。”
提及間選和直選議員有沒有差別? 李靜儀認為,雖然選舉的方式、選舉過程有所不同,但工作內容分別不大,在議會投的每一張票,份量是一樣的,反而值得注意的是,社會發展得很快,市民對議員的要求,市民關注的議題,時時刻刻都在變化,任何議員若不主動去了解民意,就不能體會居民的難處,不能如實反映貼近民意的政策建議,實在可惜。
記者追問是否直選比間選更有實力? 李靜儀不認同這種說法,她向記者解釋到,選民的構成不同是事實,但大家想下,澳門就業人口20多萬,實際上間選所代表的居民也是很大的群體,這批居民關心的議題,和全澳30多萬選民一樣,不外乎生活、就業、住屋、交通、經濟等。而且,居民對議員表現、關注議題、解決個案等的評價標準是一樣的,不論間選或直選議員,大家都肩負著同樣的工作壓力,都希望做好自身的職責,向整個社會負責,為整體社會的利益發聲,而非僅代表界別票選居民的利益。
議員生涯 苦樂自知
記者請李靜儀分享八年來的議政生涯中,有哪些引以為豪的事情?及哪些做得不足、引以為憾的事情?她回應說: “若要評價的話,整體來說,我是比較滿意我們的團隊八年來付出的種種努力的,推動了包括《勞動關係法》、《勞動訴訟法》、《聘用外地僱員法》、《非強制性中央公積金制度》、《社會房屋法律制度》、《經濟房屋法》等勞動與民生領域的修法立法,以及完善了疊假補假、男士侍產假、職安健賠償保障、娛樂場控煙等關乎僱員切身利益的政策訴求。這些成績得來不易,除了要感謝工會團隊,也要感謝社會各界人士的參與,提供我們各類資訊,令到我們更深入地了解專業知識,廣納民意,最終成功推動立法。”
她接著補充說:“今屆立法會任期,屈指一數,尚有不到八個月,我個人總結而言,有努力也有滿足感。未來不論工作崗位如何,我和團隊會一如繼往聆聽居民意見,努力推動職業保障維護勞動權益,更要跟進仍要完善的地方,如勞動立法仍有很多檢討修訂的地方,需要我們加把勁。而展望未來的工作方向,短期要重點關注疫情對經濟影響、對居民的影響;較長遠則要關注經濟多元、人才發展等;而需要短中長期都要持續關注的,可以說是廣大居民關切的安居問題。此外,關乎城市未來發展的城市規劃、土地資源管理、社區環境美化、舊城重建、城市發展和保育的平衡等等,也是會密切關注的核心議題。”
當記者問她對自己有哪些期望時,她笑稱: “當選議員,令我賺到很多的人生經歷,更是我個人不斷學習、成長的機遇,感恩得到很多人的幫助,更要感恩有兩個好師傳:關姐和華姐。”她補充說到: “感到開心的是幫到居民解決到困難的時刻,當然,也有未必稱心如意為居民解決問題而感到失落傷心時刻。尤記得這個立法會期,澳門經歷了三個社會大事件。第一個是8.23天鴿風災,那是非常令澳門人痛心的一個經歷;第二次是山竹風災,特區政府雖做足準備,仍帶來相當破壞力;第三次是去年年初開始的新冠病毒疫情,至今仍深深影響澳門社會方方面面。值得慶幸的是,每有天災事故,正是澳門人發揮團結互助精神的時刻,兩次風災和疫情期間,湧現了很多捐贈援助、派送食物口罩的好人好事,讓我們看到了整個澳門社會的凝聚力,突顯了很多澳門人很愛澳門這個家。這種社會逆境之下發生的感人故事,也激勵了我更加愛我們的澳門,更加努力地工作,擔當好身為議員這份重任。”
鼓勵青年及時裝備自己
本刊記者如約前往位於司打口公園一旁的工聯總會議員辦,一身裝扮僕實大方的李靜儀,親自來到樓下大門口,她打開話匣子說:這是疫情後首次應月刊邀請接受個人專訪,並感謝記者。隨即引領記者連走幾層樓梯道,來到窗明幾淨的議員辦會議室。我們的訪談話題自然地由疫情對澳門社會的影響、尤其青年人就業議題談起。
回憶起當年求職之路,李靜儀形容是大開眼界,“現在的就業環境和當年沙士期間的情況一樣嚴峻。當時我在廣州讀大學,畢業前需要實習,由於所學專業是行政管理,就自薦到工聯議員辦實習。由一個什麼都不懂的社會新鮮人,突然間要面對大批求助個案,從基本的待人接物到文書操作,都是一個零的開始。”記者詢問是否满意這條從政之路?她笑著說:其實,當時走去社團工作,並非最初所預期的。2003年我大學畢業,當時的社會情況和今天有些相似,經濟環境不好,失業率高企,很多社會新鮮人都很迷茫,看不到就業前景在哪里。我鼓起勇氣詢問關姐可否請我,就這樣成為議員辦一名全職議員助理。議員辦的工作包括:和求助者溝通,和企業、政府部門溝通,安撫求助者的情緒,很快就發現到自己能力不足,尤記得當時有求助者詢問:我下一步怎樣做?而自己不知道怎樣去安撫他們的那種焦急心情。
“這段經歷,是我人生中一個很重要的轉變,作為一個社會新鮮人沒有想太多,僅覺得議員助理是一份幫到人的工作,亦認識到自己有很多的不足,需要加倍努力學習各種知識和溝通技巧,才能配合到工作所需。”李靜儀補充到。
記者請她分享個人成長有哪些成功的秘決?李靜儀卻十分謙虛地說:不敢講我能分享什麼成功經驗給年青朋友!不過,從共勉的角度思考,面對逆境,要抱有一個願意學習追求進步的心態,畢竟,社會發展得太快,對年輕人的要求也會越來越高,故我們只有裝備好自己,才能應對社會進步的需求。
議員、社團工作相輔相承
眾所周知,澳門工會聯合總會是澳門最大的傳統社團,直屬的團體逹七十個覆蓋各行業。用李靜儀的話表述,自2003年正式成為工聯議員辦助理,開始成為工會一份子,自此站在議員背後深入前線工作,接見市民,跟進個案,了解民意,每一步都是聆聽學習,多方溝通,到逐漸解決問題。同時,她亦肩負了工會很多重要職務,包括工聯總會副理事長、工聯權益工作部主任、社會協調常設委員會執行委員會勞方組織代表、公務人員薪酬評議會成員等等,社團職務如此之多,這和立法會議員的工作有否衝突? 如何來平衡立法會和社團工作之間的關係?
李靜儀不認同衝突這個說法,“ 不論在立法會,還是工會社團,工作上都是有相關性的。我是代表勞工界的立法議員,自然接觸最多的,是和勞動保障、勞動立法相關,工作上時常遇到自己不熟悉的議題,只能請教工會的前輩、不同專業範疇的工友,透過他們的參與,知道有哪些方面要注意要補充的,這些對於我在立法會的工作,提供了很大的助益和支持。可以這樣說,議員、社團工作不但不會有衝突,反而有一個相輔相承的關係。”
間選、直選心路不變
2013年,李靜儀因當選間選議員而為澳門人所熟悉,至2017年她轉戰直選組別,一舉獲得票后榮銜,成為一時佳話。她向記者坦言,兩屆議會工作跨越八年時間,個人感受絶然不同。“頭四年,我是首次以間選議員身份當選,社會上對我的要求是以新人看待,但第二屆以直選入議會,社會上不再當你是新人,而是以有經驗的議員來看待,自然要求會更高。”
提及間選和直選議員有沒有差別? 李靜儀認為,雖然選舉的方式、選舉過程有所不同,但工作內容分別不大,在議會投的每一張票,份量是一樣的,反而值得注意的是,社會發展得很快,市民對議員的要求,市民關注的議題,時時刻刻都在變化,任何議員若不主動去了解民意,就不能體會居民的難處,不能如實反映貼近民意的政策建議,實在可惜。
記者追問是否直選比間選更有實力? 李靜儀不認同這種說法,她向記者解釋到,選民的構成不同是事實,但大家想下,澳門就業人口20多萬,實際上間選所代表的居民也是很大的群體,這批居民關心的議題,和全澳30多萬選民一樣,不外乎生活、就業、住屋、交通、經濟等。而且,居民對議員表現、關注議題、解決個案等的評價標準是一樣的,不論間選或直選議員,大家都肩負著同樣的工作壓力,都希望做好自身的職責,向整個社會負責,為整體社會的利益發聲,而非僅代表界別票選居民的利益。
議員生涯 苦樂自知
記者請李靜儀分享八年來的議政生涯中,有哪些引以為豪的事情?及哪些做得不足、引以為憾的事情?她回應說: “若要評價的話,整體來說,我是比較滿意我們的團隊八年來付出的種種努力的,推動了包括《勞動關係法》、《勞動訴訟法》、《聘用外地僱員法》、《非強制性中央公積金制度》、《社會房屋法律制度》、《經濟房屋法》等勞動與民生領域的修法立法,以及完善了疊假補假、男士侍產假、職安健賠償保障、娛樂場控煙等關乎僱員切身利益的政策訴求。這些成績得來不易,除了要感謝工會團隊,也要感謝社會各界人士的參與,提供我們各類資訊,令到我們更深入地了解專業知識,廣納民意,最終成功推動立法。”
她接著補充說:“今屆立法會任期,屈指一數,尚有不到八個月,我個人總結而言,有努力也有滿足感。未來不論工作崗位如何,我和團隊會一如繼往聆聽居民意見,努力推動職業保障維護勞動權益,更要跟進仍要完善的地方,如勞動立法仍有很多檢討修訂的地方,需要我們加把勁。而展望未來的工作方向,短期要重點關注疫情對經濟影響、對居民的影響;較長遠則要關注經濟多元、人才發展等;而需要短中長期都要持續關注的,可以說是廣大居民關切的安居問題。此外,關乎城市未來發展的城市規劃、土地資源管理、社區環境美化、舊城重建、城市發展和保育的平衡等等,也是會密切關注的核心議題。”
當記者問她對自己有哪些期望時,她笑稱: “當選議員,令我賺到很多的人生經歷,更是我個人不斷學習、成長的機遇,感恩得到很多人的幫助,更要感恩有兩個好師傳:關姐和華姐。”她補充說到: “感到開心的是幫到居民解決到困難的時刻,當然,也有未必稱心如意為居民解決問題而感到失落傷心時刻。尤記得這個立法會期,澳門經歷了三個社會大事件。第一個是8.23天鴿風災,那是非常令澳門人痛心的一個經歷;第二次是山竹風災,特區政府雖做足準備,仍帶來相當破壞力;第三次是去年年初開始的新冠病毒疫情,至今仍深深影響澳門社會方方面面。值得慶幸的是,每有天災事故,正是澳門人發揮團結互助精神的時刻,兩次風災和疫情期間,湧現了很多捐贈援助、派送食物口罩的好人好事,讓我們看到了整個澳門社會的凝聚力,突顯了很多澳門人很愛澳門這個家。這種社會逆境之下發生的感人故事,也激勵了我更加愛我們的澳門,更加努力地工作,擔當好身為議員這份重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