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来,市面上的理财投资产品可谓推陈出新、创新不断,日益扩大的投资渠道也让更多的资金加快了冲进市场的步伐。第一理财网(www.amoney.com.cn)的跟踪监测显示,本月理财市场中,银行类理财产品再次成为市场的热点。
代客境外理财热情涌动
自从6月30日首批6家银行获准开办代客境外理财业务后,又有很多银行陆续提出了开办该项业务资格的申请。不少银行成立了专门的团队积极进行QDII产品的研发,准备在境外金融市场一展身手。目前,交通银行正与汇丰银行就QDII产品开发等进行合作,预计一两个月内能推出产品。
据悉,银行代客境外理财可投资的境外固定收益类产品包括债券、票据和结构性产品,但不能直接投资股票及其结构性产品、商品类衍生产品,以及评级为BBB以下的证券。为此,在各银行积极进行设计和研发境外理财产品的时候,一些结构比较简单、风险较低的境外投资产品已经登陆市场成功“试水”。
7月初,招商银行推出的两款人民币理财产品的主要投资方向即面向境外债券市场,预期年收益与目前外汇理财收益率水平相当。与其他银行同期推出的产品相比,在收益率方面有着较明显的优势,一经推出就引起了市场的广泛关注。外资银行中的荷兰银行和花旗银行也将其产品收益的标的挂钩境外投资产品,同样取得了不错的反响。可以看出,银行机构对代客境外理财业务的热情十分高涨,力争尽快推出新的QDII产品。
随着央行上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和美元不断加息,目前本币理财和外汇理财产品的年收益率已分别达到3%和5%左右,QDII产品推出后的收益率也成为大众投资者关注的焦点。总体而言,该业务的推出,除进一步放宽了外汇投资者的理财之路外,更让普通老百姓手里的人民币有更多的机会投资于海外市场,获取国际金融市场的机会和收益。
本币理财产品发行趋缓
本月,人民币理财类产品的收益呈上升趋势——固定收益类产品的平均年收益率从前期的2.30%左右一跃升至2.80%左右。不过,收益率虽然有所上升,但据第一理财网的不完全统计,本月上半月人民币理财产品的发行步伐明显趋缓,由此可以看出,目前银行理财业务的重心还在外汇理财方面。
截至7月13日,销售期处于7月内的人民币理财产品共有15只,发行人有中信银行、农业银行、浦发银行、光大银行和北京银行和招商银行等6家银行。其中,最受关注的当数中信银行的“人民币理财双季计划”。该理财计划主要通过新股套利和债券投资为投资者获取稳定收益,是首只以参与新股申购为获利方式的银行人民币理财计划,预期年收益率高达3%-6%,其实际收益率可达到活期存款税后收益的5-10倍。
光大银行的三款“阳光理财T计划”和浦发银行6个月期“人民币理财F计划”产品的高收益也吸引了不少目光。其中,光大银行为本行老客户定向发售的半年期产品预期年收益率达到3.6%,另外两款1年和2年期产品的收益也达到了3.00%-3.30%。浦发银行产品的预期最高年收益(税后)也达到了3.80%。该计划为逐日计息人民币保本浮动收益理财计划,专门为愿意挑战高收益的投资者设计,可以单独购买,也可进行组合投资。
7月份上半月在售本币类理财产品(统计截至2006年7月13日)
产品数量 平均期限(月) 平均年收益率(%)
15 10.2 2.866
虽然数量不多,但从上述理财产品的期限上看,中等期限的产品较受欢迎,投资者既可规避投资超短期产品所面临的再投资风险,也不必担心资金被较长时间地锁定。
外汇理财创新意识浓厚
与人民币理财产品相比,本月外汇理财产品无论在发行数量上还是产品设计上都堪称银行理财业务的“主角”。截至7月13日,共有8家银行的19只新品在7月份发行,而发行期在7月份内的产品达到了50只。
在发行新品的银行中,几乎每家银行都推出了不同期限、不同类型的多款产品,其中不乏具有创新意识的新产品。对于大多数投资者来说,结构复杂的理财产品并非最佳的选择,一些固定收益、本金安全的简单产品相对比较适合。在固定收益类的外汇理财产品中,上海银行滚动发行的“金鑫”系列个人外汇理财产品颇受市场青睐。该系列产品伴随境外美元的再次加息,首次将固定收益型美元产品的各期限收益率均提升至5%以上,即美元3个月、6个月及12个月产品的保证收益率分别为5.00%、5.15%和5.35%。
工商银行和建设银行的多款固定收益类外汇理财产品面市后的反响也不错。尤其是建设银行的五款产品,投资币种包括了美元、港币、欧元和澳元,给了投资者更大的选择范围。在以6个月至1年期为主的投资期限内,年收益均在5.00%左右,既稳定又安全,受到追捧也理所当然。
而对于风险承受能力较强的投资者来说,投资股市、汇市、黄金等市场,会有更多获取高收益的机会。通过购买银行推出的各类与股票、利率、汇率等挂钩的外汇理财产品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例如交通银行日前推出的 “自动提前终止式股票挂钩”2年期美元产品,所挂钩的股票主要涉及石油能源工业与煤炭能源行业。预期最高年收益达到了10.5%。该产品设有6个提前赎回确定日,银行在确定日确定挂钩的3只股票的最初股票收盘价和最终确定触发水平。由此,推算出每只股票的触发股价。(股票触发股价=最初股票收盘价×最终确定触发水平)
在荷兰银行和花旗银行外汇理财产品中,QDII产品的风格已露端倪,这些产品收益的标的挂钩境外投资产品,如全球房地产、生物燃料、股指等。虽然产品期限较长,但均提供了可赎回机制,这在流动性较差的外汇理财产品中显得比较“人性化”。值得一提的是,花旗银行的产品收益直接挂钩亚洲三大劲量股指——日经225指数、韩国KOSPI指数200和新华富时中国25指数,在提供11次的赎回机会中潜在收益率高达30%。
面对此类外汇理财产品,投资者需要注意的是,虽然挂钩类产品的高收益让人心动,但最终收益与“预期收益”之间还是存在着巨大落差,其挂钩的标的基本上是与汇率、指数、利率、黄金等相关的,风险必定很大,投资者购买此类产品时对市场大势必须有自己的基本判断。
代客境外理财热情涌动
自从6月30日首批6家银行获准开办代客境外理财业务后,又有很多银行陆续提出了开办该项业务资格的申请。不少银行成立了专门的团队积极进行QDII产品的研发,准备在境外金融市场一展身手。目前,交通银行正与汇丰银行就QDII产品开发等进行合作,预计一两个月内能推出产品。
据悉,银行代客境外理财可投资的境外固定收益类产品包括债券、票据和结构性产品,但不能直接投资股票及其结构性产品、商品类衍生产品,以及评级为BBB以下的证券。为此,在各银行积极进行设计和研发境外理财产品的时候,一些结构比较简单、风险较低的境外投资产品已经登陆市场成功“试水”。
7月初,招商银行推出的两款人民币理财产品的主要投资方向即面向境外债券市场,预期年收益与目前外汇理财收益率水平相当。与其他银行同期推出的产品相比,在收益率方面有着较明显的优势,一经推出就引起了市场的广泛关注。外资银行中的荷兰银行和花旗银行也将其产品收益的标的挂钩境外投资产品,同样取得了不错的反响。可以看出,银行机构对代客境外理财业务的热情十分高涨,力争尽快推出新的QDII产品。
随着央行上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和美元不断加息,目前本币理财和外汇理财产品的年收益率已分别达到3%和5%左右,QDII产品推出后的收益率也成为大众投资者关注的焦点。总体而言,该业务的推出,除进一步放宽了外汇投资者的理财之路外,更让普通老百姓手里的人民币有更多的机会投资于海外市场,获取国际金融市场的机会和收益。
本币理财产品发行趋缓
本月,人民币理财类产品的收益呈上升趋势——固定收益类产品的平均年收益率从前期的2.30%左右一跃升至2.80%左右。不过,收益率虽然有所上升,但据第一理财网的不完全统计,本月上半月人民币理财产品的发行步伐明显趋缓,由此可以看出,目前银行理财业务的重心还在外汇理财方面。
截至7月13日,销售期处于7月内的人民币理财产品共有15只,发行人有中信银行、农业银行、浦发银行、光大银行和北京银行和招商银行等6家银行。其中,最受关注的当数中信银行的“人民币理财双季计划”。该理财计划主要通过新股套利和债券投资为投资者获取稳定收益,是首只以参与新股申购为获利方式的银行人民币理财计划,预期年收益率高达3%-6%,其实际收益率可达到活期存款税后收益的5-10倍。
光大银行的三款“阳光理财T计划”和浦发银行6个月期“人民币理财F计划”产品的高收益也吸引了不少目光。其中,光大银行为本行老客户定向发售的半年期产品预期年收益率达到3.6%,另外两款1年和2年期产品的收益也达到了3.00%-3.30%。浦发银行产品的预期最高年收益(税后)也达到了3.80%。该计划为逐日计息人民币保本浮动收益理财计划,专门为愿意挑战高收益的投资者设计,可以单独购买,也可进行组合投资。
7月份上半月在售本币类理财产品(统计截至2006年7月13日)
产品数量 平均期限(月) 平均年收益率(%)
15 10.2 2.866
虽然数量不多,但从上述理财产品的期限上看,中等期限的产品较受欢迎,投资者既可规避投资超短期产品所面临的再投资风险,也不必担心资金被较长时间地锁定。
外汇理财创新意识浓厚
与人民币理财产品相比,本月外汇理财产品无论在发行数量上还是产品设计上都堪称银行理财业务的“主角”。截至7月13日,共有8家银行的19只新品在7月份发行,而发行期在7月份内的产品达到了50只。
在发行新品的银行中,几乎每家银行都推出了不同期限、不同类型的多款产品,其中不乏具有创新意识的新产品。对于大多数投资者来说,结构复杂的理财产品并非最佳的选择,一些固定收益、本金安全的简单产品相对比较适合。在固定收益类的外汇理财产品中,上海银行滚动发行的“金鑫”系列个人外汇理财产品颇受市场青睐。该系列产品伴随境外美元的再次加息,首次将固定收益型美元产品的各期限收益率均提升至5%以上,即美元3个月、6个月及12个月产品的保证收益率分别为5.00%、5.15%和5.35%。
工商银行和建设银行的多款固定收益类外汇理财产品面市后的反响也不错。尤其是建设银行的五款产品,投资币种包括了美元、港币、欧元和澳元,给了投资者更大的选择范围。在以6个月至1年期为主的投资期限内,年收益均在5.00%左右,既稳定又安全,受到追捧也理所当然。
而对于风险承受能力较强的投资者来说,投资股市、汇市、黄金等市场,会有更多获取高收益的机会。通过购买银行推出的各类与股票、利率、汇率等挂钩的外汇理财产品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例如交通银行日前推出的 “自动提前终止式股票挂钩”2年期美元产品,所挂钩的股票主要涉及石油能源工业与煤炭能源行业。预期最高年收益达到了10.5%。该产品设有6个提前赎回确定日,银行在确定日确定挂钩的3只股票的最初股票收盘价和最终确定触发水平。由此,推算出每只股票的触发股价。(股票触发股价=最初股票收盘价×最终确定触发水平)
在荷兰银行和花旗银行外汇理财产品中,QDII产品的风格已露端倪,这些产品收益的标的挂钩境外投资产品,如全球房地产、生物燃料、股指等。虽然产品期限较长,但均提供了可赎回机制,这在流动性较差的外汇理财产品中显得比较“人性化”。值得一提的是,花旗银行的产品收益直接挂钩亚洲三大劲量股指——日经225指数、韩国KOSPI指数200和新华富时中国25指数,在提供11次的赎回机会中潜在收益率高达30%。
面对此类外汇理财产品,投资者需要注意的是,虽然挂钩类产品的高收益让人心动,但最终收益与“预期收益”之间还是存在着巨大落差,其挂钩的标的基本上是与汇率、指数、利率、黄金等相关的,风险必定很大,投资者购买此类产品时对市场大势必须有自己的基本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