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实际的教学中,很多的教师只注重提高教学的“硬件”,而忽略了教学中的“软件”——情感交流,教师与学生之间如果缺乏情感交流,很容易造成教学事倍功半,甚至造成学生因为考试而被动学习,从而也使教学活动失去了宝贵的动力源泉。因此,在如何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上,作为教师应该多与学生沟通,让学生从内心深处变被动为主动。
【关键词】改变课堂教学;改变作业批改方式;用人格魅力感染学生
教学中,很多的教师只注重提高教学的“硬件”,而忽略了教学中的“软件”——情感交流,师生之间如果缺乏情感交流,教学活动容易失去了动力源泉。笔者教学实践,就如何在化学教学中“情感交流”谈几点看法。
一、课堂教学中培养与学生“情感交流”
1.讲课要充满激情
充满激情的教学,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备课时教师除了充分的备好上课内容,还要思考如何把学生引入自己设计的教学情境中发挥主体作用,可以通过自己的富有激情、感染力的语言,创设轻松、愉快、和谐的学习气氛,始终保持着微笑,让学生受到感染,保持适度的兴奋,积极主动的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成为学习上的主体,帮助增强学习的信心。
2.提问要面向全体
“教学是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课堂教学中提问是教师与学生“情感交流”的主要工具。因此,教师提问要面向全体学生。能针对学生的特点,精心设计好课堂问题。设计的问题起点在中等学生,因为中等学生占多数,可以由“中间促两头”。充分考虑哪些问题可以由学习上相对落后的学生回答,哪些问题能适应大多数学生,绝大多数学生不懂的问题不提问。所提出的问题具有层次性,不能围绕班上一部分成绩好的学生讲课。一些简单的问题如学过的知识复习、课本上的概念等可以让学习上相对落后的学生来回答,一些实验探究题型可以提问中等学生,让“优等生”来补充,化学上一些演示实验,可以让动手能力强的学生来做。如讲授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取时,可以先让化学学习相对落后的学生来回忆氧气的实验室制取的原理和方法,通过课上分析对比让中等学生来讲如何来二氧化碳,让一些动手能力比较强的学生来做制取的演示实验,最后让学的较好的学生来归纳对比氧气和二氧化碳的制取的不同点,以巩固两种制取的不同原理,让学生会选择如何选择制取气体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
3.使用激励性的言行
教学中,教师的一言一行,都会影响着学生的情绪,教师不能吝啬自己的表情。提出问题时要用期望的眼神对着学生,好象在问学生“你们谁来试试?”;学生回答问题时,要用微笑的笑容、鼓励的目光,站在学生的旁边,暗示着学生“不要紧张,回答错了不要紧。”,使学生以放松、自信的心情回答问题;回答后,要给予表扬,让学生品尝成功的喜悦。对于回答错误的学生不要责备,可以鼓励他和你一起听其他学生回答,别的学生回答完了,可回头问他“是否懂了”。
二、做学生的好朋友
教师要真情对待学生,关心爱护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情感关系,课堂上与学生情感交流是远远不够的,多与学生接触,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鼓励他们来问问题,帮助他们解决学习上的困难。关心他们的生活,让学生体会到教师的爱心。关心和爱护每一位学生,尤其是“学困生”,多与学困生交流,进行“朋友”式的谈话,打开他们的心扉,了解学习落后的原因,针对不同的情况,对症下药,多鼓励、多关心,相信他们的潜力。
对于学习上的“问题学生”,教师不要轻易责备和批评,甚至动不动就通知家长,这样做只会拉开学生与教师之间的距离,从而把这种影响带到学习中,毕竟学生也是要面子的。教师应首先了解原因,再帮助他分析这样做的害处,通过交流,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教育他们学会明辨是非。让“问题学生”在潜移默化中转变,同时也增强了学生对老师的信任,并最终带动学习的主动性。
与学生交流,尤其是对“学困生”和“问题学生”的关心和教育,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教师要因人制宜,采取不同措施,交流中要耐心聆听,不要随意插话,要学会接纳,不要一味批评,要支持鼓励,不要同情安慰,要注重引导,不要命令训导,这样在交流中才能成为学生学习和生活中的好朋友。
三、改变作业、试卷的批改方式
在可能的情况下,教师尽可能的对作业进行面批,做得好给予表扬,错误的及进指正并帮助他们订正。
长期以来,教师在批改学生作业、试卷时,只是简单的打个分数。实际上在学生的作业本、试卷上可以写上简短的批语进行与学生的间接交流,简短的表扬、指正、鼓励言语,会使学生感受到老师的爱护和期望。
四、用人格魅力感染学生
教师要得到学生的爱戴,就要有内在的人格魅力。教师的日常言行、知识渊博等对学生都会造成很大感染,进而影响到教师所任教学科的学习。所以,教师除了不断的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以外,还要努力的完善个性,做好学生的榜样,使自己拥有热情、真诚、宽容、负责、幽默等优秀品质。这样,才会让学生尊重、信任、热爱教师,进而感染他们,激发他们的内在情感。
当然,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情感交流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贵在坚持、热爱学生,与学生平等相处,处处为学生的发展而着想,要用真诚取得学生的信任,用尊重开启学生的心扉,用共情深入学生的内心世界,这样才能创立情感交流良好情境。师生之间的良好情感关系一旦形成,也就拉近了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距离,也就挖掘出了学生内心的学习动力,教师的教学也就事半功倍了。
(作者单位:江苏省兴化市特殊教育学校)
【关键词】改变课堂教学;改变作业批改方式;用人格魅力感染学生
教学中,很多的教师只注重提高教学的“硬件”,而忽略了教学中的“软件”——情感交流,师生之间如果缺乏情感交流,教学活动容易失去了动力源泉。笔者教学实践,就如何在化学教学中“情感交流”谈几点看法。
一、课堂教学中培养与学生“情感交流”
1.讲课要充满激情
充满激情的教学,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备课时教师除了充分的备好上课内容,还要思考如何把学生引入自己设计的教学情境中发挥主体作用,可以通过自己的富有激情、感染力的语言,创设轻松、愉快、和谐的学习气氛,始终保持着微笑,让学生受到感染,保持适度的兴奋,积极主动的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成为学习上的主体,帮助增强学习的信心。
2.提问要面向全体
“教学是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课堂教学中提问是教师与学生“情感交流”的主要工具。因此,教师提问要面向全体学生。能针对学生的特点,精心设计好课堂问题。设计的问题起点在中等学生,因为中等学生占多数,可以由“中间促两头”。充分考虑哪些问题可以由学习上相对落后的学生回答,哪些问题能适应大多数学生,绝大多数学生不懂的问题不提问。所提出的问题具有层次性,不能围绕班上一部分成绩好的学生讲课。一些简单的问题如学过的知识复习、课本上的概念等可以让学习上相对落后的学生来回答,一些实验探究题型可以提问中等学生,让“优等生”来补充,化学上一些演示实验,可以让动手能力强的学生来做。如讲授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取时,可以先让化学学习相对落后的学生来回忆氧气的实验室制取的原理和方法,通过课上分析对比让中等学生来讲如何来二氧化碳,让一些动手能力比较强的学生来做制取的演示实验,最后让学的较好的学生来归纳对比氧气和二氧化碳的制取的不同点,以巩固两种制取的不同原理,让学生会选择如何选择制取气体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
3.使用激励性的言行
教学中,教师的一言一行,都会影响着学生的情绪,教师不能吝啬自己的表情。提出问题时要用期望的眼神对着学生,好象在问学生“你们谁来试试?”;学生回答问题时,要用微笑的笑容、鼓励的目光,站在学生的旁边,暗示着学生“不要紧张,回答错了不要紧。”,使学生以放松、自信的心情回答问题;回答后,要给予表扬,让学生品尝成功的喜悦。对于回答错误的学生不要责备,可以鼓励他和你一起听其他学生回答,别的学生回答完了,可回头问他“是否懂了”。
二、做学生的好朋友
教师要真情对待学生,关心爱护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情感关系,课堂上与学生情感交流是远远不够的,多与学生接触,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鼓励他们来问问题,帮助他们解决学习上的困难。关心他们的生活,让学生体会到教师的爱心。关心和爱护每一位学生,尤其是“学困生”,多与学困生交流,进行“朋友”式的谈话,打开他们的心扉,了解学习落后的原因,针对不同的情况,对症下药,多鼓励、多关心,相信他们的潜力。
对于学习上的“问题学生”,教师不要轻易责备和批评,甚至动不动就通知家长,这样做只会拉开学生与教师之间的距离,从而把这种影响带到学习中,毕竟学生也是要面子的。教师应首先了解原因,再帮助他分析这样做的害处,通过交流,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教育他们学会明辨是非。让“问题学生”在潜移默化中转变,同时也增强了学生对老师的信任,并最终带动学习的主动性。
与学生交流,尤其是对“学困生”和“问题学生”的关心和教育,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教师要因人制宜,采取不同措施,交流中要耐心聆听,不要随意插话,要学会接纳,不要一味批评,要支持鼓励,不要同情安慰,要注重引导,不要命令训导,这样在交流中才能成为学生学习和生活中的好朋友。
三、改变作业、试卷的批改方式
在可能的情况下,教师尽可能的对作业进行面批,做得好给予表扬,错误的及进指正并帮助他们订正。
长期以来,教师在批改学生作业、试卷时,只是简单的打个分数。实际上在学生的作业本、试卷上可以写上简短的批语进行与学生的间接交流,简短的表扬、指正、鼓励言语,会使学生感受到老师的爱护和期望。
四、用人格魅力感染学生
教师要得到学生的爱戴,就要有内在的人格魅力。教师的日常言行、知识渊博等对学生都会造成很大感染,进而影响到教师所任教学科的学习。所以,教师除了不断的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以外,还要努力的完善个性,做好学生的榜样,使自己拥有热情、真诚、宽容、负责、幽默等优秀品质。这样,才会让学生尊重、信任、热爱教师,进而感染他们,激发他们的内在情感。
当然,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情感交流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贵在坚持、热爱学生,与学生平等相处,处处为学生的发展而着想,要用真诚取得学生的信任,用尊重开启学生的心扉,用共情深入学生的内心世界,这样才能创立情感交流良好情境。师生之间的良好情感关系一旦形成,也就拉近了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距离,也就挖掘出了学生内心的学习动力,教师的教学也就事半功倍了。
(作者单位:江苏省兴化市特殊教育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