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佛教徒的丧葬方式是佛教文化的重要内容之一,研究佛教徒的丧葬方式是深入了解佛教文化的重要途径.关于东晋高僧慧远的丧葬方式,曹虹一文认为,慧远对葬式的选择有特殊意图和深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佛教徒的丧葬方式是佛教文化的重要内容之一,研究佛教徒的丧葬方式是深入了解佛教文化的重要途径.关于东晋高僧慧远的丧葬方式,曹虹一文认为,慧远对葬式的选择有特殊意图和深远意蕴.但是曹文对"露骸松下"没有确切的解释和定义,对慧远丧葬方式的理解也是含糊的.本文作者认为慧远的"露骸松下"只是普通佛教徒的尸陀林法,没有必要过分强调慧远"露骸松下"的特殊意蕴.
其他文献
传统伦理是一种自然伦理,它是建立在生物生殖关系和血缘关系基础上的人伦关系原则。一旦人的物质生产真正替代和超越人的动物性的繁衍生殖性质,人的自然伦理关系就不复存在。
哲学的发展离不开批判 ,批判是哲学的本性 ,也是哲学功能的现实实现。哲学在批判现实中获得能量 ,在自我批判中向前发展。在历史发展中把握哲学 ,用科学的态度审视传统 ,掌握
1997年至2000年应用流行病学、血清学、病理学等方法对勃利地区14个乡(镇)的马属动物2 634匹进行了马传染性贫血病调查和检测,结果1997年检查1 008匹马,琼扩阳性率为4.3%;199
“矛盾”应是矛——盾——反矛,“对立”应是对立面——中介——对立面。中介连接对立双方。中介可以是一个实体、独立的第三方、真正的第三者。对于“中介”、“矛盾”的理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曾经运用过两种不同的物质概念和两种不同的精神概念,曾经从两个不同的层次来阐述物质与精神的关系;他们关于物质与精神的关系分为两个层次的思想往往为人
目的 探讨现代医科学生的婚恋心理。方法 采用自编大学生婚恋心理调查问卷 ,对 3所医学院校的在校学生进行调查。结果 1 5 3.3%的人选择“双方条件大体一致”,多数人认为
新世纪之初 ,西方哲学何去何从 ?或者说现代之后是什么 ?这是近几年来中国和西方哲学界 ,马克思主义者和非马克思主义者都在讨论的话题。而前瞻或预测当代哲学的走向 ,应当准
黄庭坚禅学修养深厚,禅门流行的经典对黄庭坚的影响就相当深刻.本文从黄庭坚的诗文出发,具体展示了黄庭坚对的了解与熟悉.并从生活态度、心性修养、艺术观等几个方面详细分析
目的 通过分析抢劫罪犯的父母教养方式等多因素的相关性 ,探讨犯罪的危险及预测因素 ,从而为干预和防止犯罪提供依据。方法 使用“父母养育方式问卷”对 1 1 3名男性抢劫罪
改革开放20多年来,国人的行为方式、思维方式、精神境界、道德素质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不断地向前推进,但在前进的道路上人们也产生了一些困惑和迷茫。为了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