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木县耕地后备资源开发时序评价

来源 :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dunisrunn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以神木县为例,在耕地后备资源的基础上,结合神木县实际情况,从自然优势度、开发可行度和开发迫切度三个方面,选取8个评价指标,构建耕地后备资源开发时序评价体系,确定神木县耕地后备资源开发时序。
  关键词:耕地后备资源;开发利用;时序
  一、引言
  随着我国城镇化和工业化进程加快,耕地被大量占用,土地供需矛盾日益尖锐,这严重威胁着国家粮食安全和经济安全。合理有序的开发耕地后备资源是保持耕地动态平衡的重要途径。本文以神木县耕地后备资源为例进行开发时序的研究,以期对耕地后备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参考依据。
  二、神木县耕地后备资源概况
  神木县位于黄河中游,长城沿线,陕西省北端,全县农用地所占比重大,但南北部地区土地利用差异较大,北部风沙区平缓地多,适宜耕种;南部丘陵区平地少,可开垦为耕地的后备资源较少。2014年全国开展新一轮耕地后备资源调查评价工作,在本轮工作中,经调查评价,确定神木县宜耕后备资源图斑共1241块,面积14776.90公顷,占神木县耕地后备资源图斑总面积的42.63%。
  三、神木县耕地后备资源开发时序评价
  (一)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1、评价单元的确定
  本文以神木县宜耕后备资源图斑作为开发时序评价单元。
  2、指标的选取及解释
  本文结合相关研究资料和神木县实际情况,从自然优势度、开发可行度和开发迫切度三个方面选取8个评价指标来构建耕地后备资源开发时序评价指标体系(详见表1)。
  (1)自然优势度
  ①土壤质地
  根据神木县的具体情况分等如下:壤土是较理想的土壤,其耕性优良,应分为一等,赋值为100;粘土土壤养分和有机质含量较高,并且保肥性能力好,分为二等,赋值为90;砂土抗旱能力弱,易漏水漏肥,土壤养分少,缺少粘粒和有机质,分为三等赋值为70。
  ②土层厚度
  土层厚度影响土壤的储水能力,土层越厚储水能力越强。根据神木县的具体情况分等如下:土层厚度大于150cm分为一等,赋值100;土层厚度在100cm-150cm之间分为二等,赋值90;土层厚度在60cm-100cm之间分为三等赋值70。
  ③地形坡度
  坡度影响水土流失,坡度越大,越容易发生水土流失。根据神木县的具体情况分等如下:坡度≤2°较适宜农业生产,应分为一等,赋值为100;坡度在2°-6°的地区,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也较适用于农业生产,分为二等,赋值为90;坡度在6°-15°的地区,若用于农业生产,需加强水土保持,分为三等,赋值为70。
  ④连片性
  连片性是指同一质量范围即同一等级或等级区间地块的相连程度。连片程度越高,越有利于农业产业化,提高农用地价值,该值可通过ArcGIS缓冲分析得到。根据神木县耕地后备资源具体分布情况,设定当图斑连片面积大于100hm2时,连片性高;当图斑连片面积大于10hm2小于100hm2,连片性较高。当图斑连片面积小于10hm2时,连片性低。连片度通过经验公式法进行计算(详见公式3-1)。
  L=11-0.9(100-A)0.1/90A>10010  其中,L为各区片的集中连片度值;A为各区片连片面积,面积单位为hm2。
  (2)开发可行度
  ①乡镇生产总值
  乡镇生产总值影响着耕地后备资源开发的经济可行度,反映了乡镇的经济实力,决定着耕地后备资源开发的实施是否有足够的资金支持从而能顺利进行。
  ②非农人口比重
  非农人口比重是指区域非农人口数量与区域总人口数量之比。非农人口比重越小,说明该区域农民对土地的依赖程度越大,越容易推动耕地后备资源的开发。
  ③交通便利度
  交通越便利,耕地后备资源开发成本越小,同时有助于对农用设施及农产品的运输,开拓农产品市场。该值可通过ArcGIS缓冲分析得到。根据神木县的具体情况分等如下:宜耕后备资源图斑距主要道路≤0.5km,应分为一等,赋值为100;宜耕后备资源图斑距主要道路0.5km-1km分为二等,赋值为90;宜耕后备资源图斑距主要道路1km-2km,分为三等,赋值为80。宜耕后备资源图斑距主要道路>2km,分为四等,赋值为70。
  ④开发迫切度
  a乡镇固定资产投资
  乡镇固定资产投资反映建设用地的现实需求,乡镇固定资产投资越大,表明对建设用地的需求量越高,从而对耕地后备资源的开发越迫切。
  b人均耕地面积
  人均耕地面积的大小反映着粮食安全问题。人均耕地面积越小,粮食安全问题越严重,对耕地后备资源的开发也就越迫切。
  3、指标值的量化
  本文采取极值标准化的方法对各指标进行处理,指标标准化采取公式如下:
  4、指标权重的确定
  本文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的权重,本文确定的指标权重见表31。经一致性检验CR=CIRI=0.0517<0.1,符合一致性要求。
  5、计算综合评价值
  利用标准化的指标值和指标权重,通过加权求和计算耕地后备资源开发时序评价的综合指数:
  (二)耕地后备资源开发时序的确定
  将自然优势度、开发可行度、开发迫切度三大方面8个评价指标,通过加权求和即可得到耕地后备资源开发时序评价的综合分值,利用ArcGIS平台,将所得出的计算结果,按照自然断点法进行划分,便可得出全县1241个评价单元从综合角度出发的近、中、远三期时序安排,见图1。
  根据自然优势度、开发可行度和开发迫切度三个方面8个指标评价后,近期开发的耕地后备资源占耕地后备资源总面积的8.15%;中期开发的后备资源占耕地后备资源总面积的72.94%;远期开发的后备资源占耕地后备资源总面积的18.91%。
  四、结果分析
  从图1来看,神木县耕地后备资源开发时序在空间上应该由北向南推进。近期和中期开发的耕地后备资源大多位于北部地区,该地区耕地后备资源数量多、连片性好,适合规模开发,可将该区域作为耕地后备资源开发的重点区域。中部和南部耕地后备资源相对较少,应选取质量较高的后备资源进行开发。
  从自然优势度来看,神木县县境北部地势平坦、太阳辐射指数较高、水源充足,较齐整的耕地后备资源地块主要分布在北部,有利于机械化耕作和规模化经营;县境中部梁多峁少、太阳辐射相对较弱、仅适合耐旱作物生长;县境南部山大沟深、地势起伏较大、石多土薄、水土流失严重,对于耕地后备资源的开发难度较大。从开发可行度来看,资源型乡镇大多位于县境北部,少量位于县境中部,富裕程度在空间上由北向南递减;从开发迫切度来看,县境北部自然条件较优,北部以农业为主的乡镇多于中、南部,所以农户开发意愿较强烈。综合来看,宜耕后备资源开发时序安排在空间上应该由北向南推进。(作者单位:长安大学)
  参考文献:
  [1] 周春芳.北京市后备土地资源宜耕评价指标体系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2004.
  [2] 刘名冲.县域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时序与模式研究-以河北省卢龙县为例[D].河北农业大学,2013.
  [3] 董秀茹,尤明英,王秋兵.基于土地评价的基本农田划定方法[J].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10,26(3):60-62.
  [4] 张舰.后备耕地资源调查评价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4.
  [5] 王莉莉.黄河三角洲耕地后备资源评价与开发利用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11.
  [6] 严长清,袁林旺,李满春.江苏省耕地后备资源的空间分异及开发时序模型研究[J].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05,21(2):58-61.
  [7] 薛剑.耕地后备资源开发适宜性评价研究[D].河北农业大学,2006.
  [8] 李沫.基于GIS与RS的叶尔羌河流域后备耕地资源开发战略研究[D].新疆大学,2006.
其他文献
同志们: 这次全国施工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今天就要结束了。3天来,参加会议的全体同志认真学习了江泽民总书记在中央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交流了近年来施工企业开
宜兴抓住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即“扩权强镇”试点的机遇,经过一年多的简政放权,至今已有120多个事项下放到丁蜀镇。据相关负责人介绍,下放、委托丁蜀镇的执法类权限,一律进入镇综合
蒸鸡是我们家乡的特色菜,也是待客上品.整个正月,村里都弥漫着蒸鸡的香味.酱色的白菜滑溜溜,白嫩的鸡肉香喷喷,再咂一口烧酒,那真叫一个爽呀!然而,每次吃蒸鸡,我都会想起若干
于2000年9月1日起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为保护消费者利益,维护市场经济秩序,严厉制裁销售假冒伪劣商品的违法行为,提供了有力的法律武器.
张某与陈某2002年登记结婚。婚后,张某为寻求婚外慰藉,有了第三者。2005年3月,张某提起了诉讼,要求离婚并依法分割财产。庭审中,陈某向法庭提交了一份证据,是陈某为证明张某
两年前,中欧国际工商学院行为科学研究中心与新华社合作,对全国各大城市进行了一次幸福指数测试.测试结果表明:杭州人幸福指数最高.2005年,该联合机构再次对“城市幸福度”进
各关联协会、各会员单位: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四大以来,广大施工企业在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下,高举邓小平理论的伟大旗帜,坚定不移地贯彻执行党的基本理
在外围经济环境不明确,欧洲国家主权评级和银行评级纷纷下调的背景下,标准普尔公司于7月份确认了招商银行最新评级结果,确认维持招行长期信用评级为BBB+、短期信用评级为A-2,
期刊
崖城镇古称崖州,自南北朝起建制崖州,宋代至1953年历代的州、郡、县治均设在此,崖城镇曾作为中国最南端的古城享有2000多年的荣耀。1954年,中共崖县县委、县政府及直属机关从现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