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海上丝绸之路”自秦汉时期开通以来,不论是东海丝绸之路,还是南海丝绸之路沿海港口,其都有着辉煌的海上交通贸易史,为中外物质文化交流和世界文明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象山是宁波南部沿海重要港口,有着优良的天然条件和悠久的舟船、港口历史。象山从北至南的200里航道,是宁波海上丝绸之路的黄金水道,必经之中转站。
挖掘和保护“海丝之路”中的象山历史文化,将有助于揭示象山在宁波“海上丝绸之路”史上的重要地位,从历史的视角为当今象山海洋文化强县建设和海洋经济发展提供智力支持。
象山融入“海丝之路”的先天条件
象山依山面海,处于大陆海岸线中部,具有优越的地理区间,象山港、三门湾、石浦港在全省乃至全国都是著名的港湾。清鄞县人董沛在《石浦王公庙记》中称“象山县石浦有东门寨者,屏陆隙海,为吾郡之要镇”。元《四明续志》记载,象山的石浦以独特港口之利,秦、汉年代就有海上渔、商活动。
而与海共生的历史延续,也使象山烙下了深刻的海洋文明印记。象山境内的塔山文化,距今已有6000余年历史,从四期发掘出土的文物看,居住在今县城南庄平原的先民就已学会以海为生,大量的陶制品留下了他们亲手描绘的水波纹以及贝壳印痕。在商周文化层,还出土了青铜鱼钓钩,出现了石坠器,这些出土的历史遗物,都说明了象山海洋文化发端历史的久远。特别是青铜鱼钩以及陶网坠的发现,对研究象山海洋文化史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以后相继发现姚家山、红庙山和茅洋庙山头、高塘岛朱门大沙湾新石器遗址,这些遗址的共性之一即都为依山临海的山坡遗址,说明大海赋予象山独特的海洋文化气质。
从《宝庆四明志》《四明续志》《象山县志》有关历史文献记载看,从春秋战国时期一直到现代的2000多年的发展中,象山文脉发展延绵不断,虽然历史沿革发生了多次变化,但与海共生的文化传承没有被打断,且不断发展壮大,形成了象山独特的海洋文化形态,包括渔文化、盐文化、海防文化、海商文化等。
海上交通的发达,是与造船技术的发展和航海技能的提高分不开的。传统文献对象山商船记载较少,但通过对渔船记载的分析,可以为了解当时的造船技术提供可靠的借鉴。据考古发现,我国远在新石器时代出现了“舟”,河姆渡文化遗址就发掘有木桨;《周易·系辞》则记载,黄帝尧舜时期人类就能够“刳木为舟,剡木为楫,舟楫之利,以济不通,致远以利天下”。当然早期渔船小而简陋。在象山还发现了岩画类船型文物,为象山舟船文化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
象山船型丰富,分布比较广泛,且各地都有自己特有的类型,以东门的“大捕船”和爵溪的“独捞船”为典型,宋代已居当时先进水平。1922年,象山有独捞船130余艘,其中爵溪就有百余艘。如今,象山木帆船打造工艺,已经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象山石浦有“杨氏古船坊”,是传统木帆船技艺的传承基地。另外,流传下来的还有石浦的船饰习俗,这些都是象山人精于造船技艺,勇于向海洋进军的珍贵记录。
象山的海外文化交流
象山航路主要有象山—琉球、象山—日本、象山—高丽等,以东海航路为主。历史上,沿着这些航路,人们互相往来,进行文化交流,促成了东亚文化圈的形成。
早在秦代,方士徐福为秦始皇求长生不老之药从象山蓬莱山出发东渡日本。徐福东渡以后,历代所修《象山县志》都把徐福看作家乡人,归之入《寓贤传》。陈汉章总纂的民国《象山县志》中多处记及秦皇徐福:“始皇好神仙,使巿将童男女往东海求蓬莱三岛诸仙山。象之西山名小蓬莱,巿居焉……旧有遗像在蓬莱观。”唐蓬莱观碑建于唐大中二年六月初九日(公元848年7月13日),是世界上现存关于徐福文化的最早石刻,在清代就被誉为“国宝”,筑“宝贝亭”储之。这是徐福隐象、避秦、航日的有力证据。据专家考证,此碑是中国已发现的记载徐福行踪的唯一碑刻,也是东亚发现的记载徐福行踪的最早碑刻,其历史地位和史学价值无可估量。现已出版《唐明州象山县蓬莱观碑文考释》一书。象山“徐福东渡传说”2008年6月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象山县志》记载三门湾出入口的花岙岛大佛头山是“番舶闽船之所经”“日本入贡以此为向道”。清雍正《浙江通志》记载:大佛头,县南一百五十里,高出海中诸山数百丈,周一百余里,日本人入贡以此山为向导。
“佛头峰上娟娟月,曾照开元番客船”,就是描述当时船队经过大佛山的情景。
象山丝路历史文化遗存
象山地方烧瓷历史十分悠久,从目前发现的遗址来看,主要有唐陈岙青瓷窑址、东塘山宋代青瓷窑址、山厂明清青花瓷窑址等。其中唐陈岙青瓷窑址在中国古瓷窑历史中占有一页,时属著名“越窑”之一。著名陶瓷专家李知晏先生认为:“东海之滨唐代初期青瓷窑址的发现,在全国来说是第一次,这在我国瓷器研究上有重要意义。”据李知晏先生分析,该窑场“范围不小,堆积层也比较厚,估计生产规模不会很小。生产的成品,当地居民只能使用一部分,大部分产品就利用便利的海路交通运往外地销售”。
在象山县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中,发现了多处宋代青瓷窑址,这些窑址当中有部分分布在港口附近,便于海上运输。日本学者村上博优先生认为日本瓷业源头极有可能源于象山港畔。宋代象山不仅有青瓷,还有烧白瓷的记载。明曹昭《格古论要》云:“象窑器,四出有蟹爪纹,色白而滋泽者高,色黄而质粗者低,俱不甚值钱。”考古界普遍认为象窑的地点就在象山。综上,宋代象山瓷窑的繁盛可见一斑。
鹤浦镇大百丈村的岩画,面积达20多平方米,有造型准确、生动的鱼、船等纹饰,线条简洁、流畅。文物专家初步推断该岩画为先秦时期作品,为越族文化遗迹,弥足珍贵。而石浦百花洞岩画则为一大一小两艘三道桅帆船;在高塘船岩岭也发现船形岩画,据调查,原应有4-5艘船,现仅存2艘船。据王伯敏先生考证,百花洞岩画与船岩岭岩画大致可定位为宋元时代。
据有关资料,文物部门通过多次水下文物调查,发现浙江省沿海多处水下文化遗存,据不完全统计,象山海域水下遗存信息点多达36处。浙江省沿海已经探明14处文化遗存,其中9处在象山。
1995年12月,在象山县涂茨镇后七埠村,由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和象山县文管会发掘清理出一艘古海船。该船残长23.7米,残宽4.9米,残高1.4米,修复后将长达26米。专家认为,这不仅是宁波出土的古沉船中最大的,在国内已发现的古沉船里也算是比较大的。2008年10月,国家博物馆水下考古专家在象山县高塘三门湾口海域,发现了一艘明代商船的残骸,探测出多个水下文化遗存,绘制出了一幅水下“藏宝图”,证实这很可能是我国“海丝之路”的必经地。另据专家鉴定,从此处海底打捞上来的文物,属宋、元、明三个朝代的器物。其中一件明代紫砂壺被鉴定为国家二级文物,其余大多为国家三级文物。这给象山海域有大量海下遗存再次提供了有力的佐证。
而命名为“小白礁1号”的沉船,则是象山海域沉船群的典型代表。“小白礁1号”位于石浦港东南约26海里的北渔山岛海域,是一艘从宁波港始发的木质商贸运输船,出水文物(含石板材)共计1050余件,包括品相精美的青花瓷、名家制作的紫砂壶、标明商号的玉石印章等水下遗珍。其中,船上成排成列的梅园石就是宁波特产,共有300多块石板材,是该沉船运输的主要货物。
两千多年的“海丝之路”,从根本上影响了宁波乃至中国的历史进程;“海丝之路”上黄金通道的形成,加深了象山有别于内陆的海洋文化的特质;充实了象山海洋文化的内涵,塑造了象山“海纳百川、勇立潮头”的精神品格。在重建海上丝绸之路的伟大战略构想当中,追寻历史的踪迹,对象山“海丝之路”上的文化资源、历史地位作出梳理,无论是物质的、精神的,都将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文化宝库。
(课题组成员:郑松才、吴颖、陈海燕、冯盈之)
责任编辑:毛思洁
象山是宁波南部沿海重要港口,有着优良的天然条件和悠久的舟船、港口历史。象山从北至南的200里航道,是宁波海上丝绸之路的黄金水道,必经之中转站。
挖掘和保护“海丝之路”中的象山历史文化,将有助于揭示象山在宁波“海上丝绸之路”史上的重要地位,从历史的视角为当今象山海洋文化强县建设和海洋经济发展提供智力支持。
象山融入“海丝之路”的先天条件
象山依山面海,处于大陆海岸线中部,具有优越的地理区间,象山港、三门湾、石浦港在全省乃至全国都是著名的港湾。清鄞县人董沛在《石浦王公庙记》中称“象山县石浦有东门寨者,屏陆隙海,为吾郡之要镇”。元《四明续志》记载,象山的石浦以独特港口之利,秦、汉年代就有海上渔、商活动。
而与海共生的历史延续,也使象山烙下了深刻的海洋文明印记。象山境内的塔山文化,距今已有6000余年历史,从四期发掘出土的文物看,居住在今县城南庄平原的先民就已学会以海为生,大量的陶制品留下了他们亲手描绘的水波纹以及贝壳印痕。在商周文化层,还出土了青铜鱼钓钩,出现了石坠器,这些出土的历史遗物,都说明了象山海洋文化发端历史的久远。特别是青铜鱼钩以及陶网坠的发现,对研究象山海洋文化史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以后相继发现姚家山、红庙山和茅洋庙山头、高塘岛朱门大沙湾新石器遗址,这些遗址的共性之一即都为依山临海的山坡遗址,说明大海赋予象山独特的海洋文化气质。
从《宝庆四明志》《四明续志》《象山县志》有关历史文献记载看,从春秋战国时期一直到现代的2000多年的发展中,象山文脉发展延绵不断,虽然历史沿革发生了多次变化,但与海共生的文化传承没有被打断,且不断发展壮大,形成了象山独特的海洋文化形态,包括渔文化、盐文化、海防文化、海商文化等。
海上交通的发达,是与造船技术的发展和航海技能的提高分不开的。传统文献对象山商船记载较少,但通过对渔船记载的分析,可以为了解当时的造船技术提供可靠的借鉴。据考古发现,我国远在新石器时代出现了“舟”,河姆渡文化遗址就发掘有木桨;《周易·系辞》则记载,黄帝尧舜时期人类就能够“刳木为舟,剡木为楫,舟楫之利,以济不通,致远以利天下”。当然早期渔船小而简陋。在象山还发现了岩画类船型文物,为象山舟船文化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
象山船型丰富,分布比较广泛,且各地都有自己特有的类型,以东门的“大捕船”和爵溪的“独捞船”为典型,宋代已居当时先进水平。1922年,象山有独捞船130余艘,其中爵溪就有百余艘。如今,象山木帆船打造工艺,已经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象山石浦有“杨氏古船坊”,是传统木帆船技艺的传承基地。另外,流传下来的还有石浦的船饰习俗,这些都是象山人精于造船技艺,勇于向海洋进军的珍贵记录。
象山的海外文化交流
象山航路主要有象山—琉球、象山—日本、象山—高丽等,以东海航路为主。历史上,沿着这些航路,人们互相往来,进行文化交流,促成了东亚文化圈的形成。
早在秦代,方士徐福为秦始皇求长生不老之药从象山蓬莱山出发东渡日本。徐福东渡以后,历代所修《象山县志》都把徐福看作家乡人,归之入《寓贤传》。陈汉章总纂的民国《象山县志》中多处记及秦皇徐福:“始皇好神仙,使巿将童男女往东海求蓬莱三岛诸仙山。象之西山名小蓬莱,巿居焉……旧有遗像在蓬莱观。”唐蓬莱观碑建于唐大中二年六月初九日(公元848年7月13日),是世界上现存关于徐福文化的最早石刻,在清代就被誉为“国宝”,筑“宝贝亭”储之。这是徐福隐象、避秦、航日的有力证据。据专家考证,此碑是中国已发现的记载徐福行踪的唯一碑刻,也是东亚发现的记载徐福行踪的最早碑刻,其历史地位和史学价值无可估量。现已出版《唐明州象山县蓬莱观碑文考释》一书。象山“徐福东渡传说”2008年6月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象山县志》记载三门湾出入口的花岙岛大佛头山是“番舶闽船之所经”“日本入贡以此为向道”。清雍正《浙江通志》记载:大佛头,县南一百五十里,高出海中诸山数百丈,周一百余里,日本人入贡以此山为向导。
“佛头峰上娟娟月,曾照开元番客船”,就是描述当时船队经过大佛山的情景。
象山丝路历史文化遗存
象山地方烧瓷历史十分悠久,从目前发现的遗址来看,主要有唐陈岙青瓷窑址、东塘山宋代青瓷窑址、山厂明清青花瓷窑址等。其中唐陈岙青瓷窑址在中国古瓷窑历史中占有一页,时属著名“越窑”之一。著名陶瓷专家李知晏先生认为:“东海之滨唐代初期青瓷窑址的发现,在全国来说是第一次,这在我国瓷器研究上有重要意义。”据李知晏先生分析,该窑场“范围不小,堆积层也比较厚,估计生产规模不会很小。生产的成品,当地居民只能使用一部分,大部分产品就利用便利的海路交通运往外地销售”。
在象山县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中,发现了多处宋代青瓷窑址,这些窑址当中有部分分布在港口附近,便于海上运输。日本学者村上博优先生认为日本瓷业源头极有可能源于象山港畔。宋代象山不仅有青瓷,还有烧白瓷的记载。明曹昭《格古论要》云:“象窑器,四出有蟹爪纹,色白而滋泽者高,色黄而质粗者低,俱不甚值钱。”考古界普遍认为象窑的地点就在象山。综上,宋代象山瓷窑的繁盛可见一斑。
鹤浦镇大百丈村的岩画,面积达20多平方米,有造型准确、生动的鱼、船等纹饰,线条简洁、流畅。文物专家初步推断该岩画为先秦时期作品,为越族文化遗迹,弥足珍贵。而石浦百花洞岩画则为一大一小两艘三道桅帆船;在高塘船岩岭也发现船形岩画,据调查,原应有4-5艘船,现仅存2艘船。据王伯敏先生考证,百花洞岩画与船岩岭岩画大致可定位为宋元时代。
据有关资料,文物部门通过多次水下文物调查,发现浙江省沿海多处水下文化遗存,据不完全统计,象山海域水下遗存信息点多达36处。浙江省沿海已经探明14处文化遗存,其中9处在象山。
1995年12月,在象山县涂茨镇后七埠村,由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和象山县文管会发掘清理出一艘古海船。该船残长23.7米,残宽4.9米,残高1.4米,修复后将长达26米。专家认为,这不仅是宁波出土的古沉船中最大的,在国内已发现的古沉船里也算是比较大的。2008年10月,国家博物馆水下考古专家在象山县高塘三门湾口海域,发现了一艘明代商船的残骸,探测出多个水下文化遗存,绘制出了一幅水下“藏宝图”,证实这很可能是我国“海丝之路”的必经地。另据专家鉴定,从此处海底打捞上来的文物,属宋、元、明三个朝代的器物。其中一件明代紫砂壺被鉴定为国家二级文物,其余大多为国家三级文物。这给象山海域有大量海下遗存再次提供了有力的佐证。
而命名为“小白礁1号”的沉船,则是象山海域沉船群的典型代表。“小白礁1号”位于石浦港东南约26海里的北渔山岛海域,是一艘从宁波港始发的木质商贸运输船,出水文物(含石板材)共计1050余件,包括品相精美的青花瓷、名家制作的紫砂壶、标明商号的玉石印章等水下遗珍。其中,船上成排成列的梅园石就是宁波特产,共有300多块石板材,是该沉船运输的主要货物。
两千多年的“海丝之路”,从根本上影响了宁波乃至中国的历史进程;“海丝之路”上黄金通道的形成,加深了象山有别于内陆的海洋文化的特质;充实了象山海洋文化的内涵,塑造了象山“海纳百川、勇立潮头”的精神品格。在重建海上丝绸之路的伟大战略构想当中,追寻历史的踪迹,对象山“海丝之路”上的文化资源、历史地位作出梳理,无论是物质的、精神的,都将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文化宝库。
(课题组成员:郑松才、吴颖、陈海燕、冯盈之)
责任编辑:毛思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