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幼儿园教育注重的是孩子的天性,以轻松愉快的教学方式为主,孩子们大部分时间在游玩中度过,但是步入小学后,作为九年制教学教育的第一步台阶,学生需要学习学科知识,遵循教学纪律,上课需要保持高度的精神集中力。如何让幼儿园的小孩子成功步入小学教育阶段,唯有家校合力方能达成。
关键词:幼儿园升小学;教学衔接方法;合力
幼儿园升小学的重要性,很多家长都清楚,但在和我校一些家长的交谈聊中,我们发现:大多数家长知道幼小衔接的重要性,却不知如何行动去配合老师。老师知道幼小衔接的重要性,却忽视了与家长的沟通,让家长更好地配合衔接工作。对此,我们应当重视家校合力,共担衔接重任,才能更好地帮助孩子进入小学学科教育阶段[1]。
一、幼升小的主要难点问题分析
1.幼儿园与小学存在着截然不同的教学理念,孩子难以适应
由于幼小园的孩子年龄较小,幼儿园老师会在学生在校的日常作息中给予较多关注,例如有没有按时吃饭,有没有好好午休等生活习惯方面的培养。在学习方面,教学所占的比重较少,大多孩子都是在玩闹中度过。进入小学后,学校注重的则是学科教育,注重的是日常的学习效果、课业成绩,教学理念之间存在有诸多不同。这一教学重点方向的转变,使得孩子们一时间无所适从,难以适应。
2.缺乏对孩子学习习惯的培养
都说习惯是最好的老师,只要长时间地坚持一种习惯,学会适应与坚持,定能取得不小的收获。幼儿园进入小学后,课堂上由老师教育并传授新知,而课后则是家长培育孩子的阶段。许多家长在孩子们回到家中进行学习时,没有给予较多关注,只是任由其自己安排时间,缺乏对自己孩子学习习惯和能力的培养,使得孩子在课后的学习时间里浪费了大好时光[2]。
3.忽视对孩子学习情绪的关注,缺乏循序渐进的引导
在幼儿园时,孩子没有面对学习挫折的责任感和意识,而在进入小学后孩子面对一重重的學习困难则因不知所措,而产生了厌学、烦躁的不良情绪,产生了不想上学、逃避学习的想法。这时,如果家长和老师没有关注到孩子的负面情绪,不能循序渐进地引导孩子,帮其渡过困难,受挫折感则会让孩子更加难以适应小学教育。
二、家长与学校如何合力,帮助孩子无缝适应小学学科教育阶段
针对以上三点幼小衔接过程中的痛点难题,我们应当加以重视,通过与家长多沟通等方式,帮助孩子更好地适应小学学科教育,使孩子能爱上学习、乐于学习。
1.注重培养孩子自身的学习责任感和学习意识,对其逐步引导
刚步入小学的学生年龄差不多都在七八岁,属于对事物充满十足好奇心的阶段,如果能运用这一性格特性去培养孩子自身的学习责任感和学习意识认知,将有助于孩子适应小学学习生活。同时在幼儿园启蒙教育阶段,教师需要对孩子的学习习惯培养予以重视,需要在幼儿园时期就提早培养,为进入小学提前做好铺垫。例如,幼儿园时老师和家长都会给孩子讲故事,孩子也只是听,其实教师可以在讲故事后抛出一些简单的问题,让孩子学会思考,通过简单的问题回答,使得思考成为其一种习惯。
2.配合学校老师的要求,对于难度较大的学习任务有耐心地引导完成
孩子们在学校的学习主要以听老师讲为主,而是否真正掌握则需要通过在课后的练习中寻找答案。在学校里学生在遇到困难时可以寻求老师的帮助,而在家则需要家长的帮助和辅导。家长承担着重要的课后学习辅导任务,老师应当和家长通力配合,对于难度较大的学习任务,要出谋划策,帮助引导孩子顺利完成课后练习与学习。注重以寓教于乐的方式,选择让学生更为容易接受的教学方式,让其有效汲取学习新知。像日常的一些折纸手工课,有的孩子动手能力不强,家长可以帮助孩子一起制作,帮助其完成作业。同时老师和家长间要保持良好沟通,老师可以对家长的建议择优听取,对教学予以改善,慢慢磨合出最适合学生的教学法,让学生更容易接受。
3.多鼓励孩子,提升孩子的学习自信心,增强其学习主动性
在日常教学过程中,教师除了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成绩,还要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对于刚步入一年级的孩子,教师应当多多采用鼓励式教学,而非批评式的打压教育。多多鼓励孩子,尊重孩子的自尊心,适当的夸奖和表扬有助于提升孩子的学习自信心,增强其学习主观能动性。老师在课堂上教学时会提出一些问题,在学生回答不出时也应当对其勇于发言的举动适当鼓励;而家长也应该对于孩子的学习评定不仅仅局限于学习成绩上,而更应该关注自己孩子的进步,多鼓励,提升孩子的学习主动性,减少孩子的负面学习情绪。
幼小衔接过程中,家长与老师的教育同样重要,通力配合,方能更好地引导孩子,更好地让其适应学习节奏转变。
参考文献:
[1]李影.幼小过渡巧沟通,家校协力创和谐:浅谈与一年级新生家长沟通的技巧[J].才智,2017,45(26):94.
[2]牛国强.新时期家校联合的重要性和必要性[J].考试周刊,2019,56(14):159.
注:本文系甘肃省教育科学“十三五 ”规划2019年度家庭教育专项课题《幼小衔接期儿童的家校共育研究》的研究成果,课题立项号:GS[2019]GHBZX178。
关键词:幼儿园升小学;教学衔接方法;合力
幼儿园升小学的重要性,很多家长都清楚,但在和我校一些家长的交谈聊中,我们发现:大多数家长知道幼小衔接的重要性,却不知如何行动去配合老师。老师知道幼小衔接的重要性,却忽视了与家长的沟通,让家长更好地配合衔接工作。对此,我们应当重视家校合力,共担衔接重任,才能更好地帮助孩子进入小学学科教育阶段[1]。
一、幼升小的主要难点问题分析
1.幼儿园与小学存在着截然不同的教学理念,孩子难以适应
由于幼小园的孩子年龄较小,幼儿园老师会在学生在校的日常作息中给予较多关注,例如有没有按时吃饭,有没有好好午休等生活习惯方面的培养。在学习方面,教学所占的比重较少,大多孩子都是在玩闹中度过。进入小学后,学校注重的则是学科教育,注重的是日常的学习效果、课业成绩,教学理念之间存在有诸多不同。这一教学重点方向的转变,使得孩子们一时间无所适从,难以适应。
2.缺乏对孩子学习习惯的培养
都说习惯是最好的老师,只要长时间地坚持一种习惯,学会适应与坚持,定能取得不小的收获。幼儿园进入小学后,课堂上由老师教育并传授新知,而课后则是家长培育孩子的阶段。许多家长在孩子们回到家中进行学习时,没有给予较多关注,只是任由其自己安排时间,缺乏对自己孩子学习习惯和能力的培养,使得孩子在课后的学习时间里浪费了大好时光[2]。
3.忽视对孩子学习情绪的关注,缺乏循序渐进的引导
在幼儿园时,孩子没有面对学习挫折的责任感和意识,而在进入小学后孩子面对一重重的學习困难则因不知所措,而产生了厌学、烦躁的不良情绪,产生了不想上学、逃避学习的想法。这时,如果家长和老师没有关注到孩子的负面情绪,不能循序渐进地引导孩子,帮其渡过困难,受挫折感则会让孩子更加难以适应小学教育。
二、家长与学校如何合力,帮助孩子无缝适应小学学科教育阶段
针对以上三点幼小衔接过程中的痛点难题,我们应当加以重视,通过与家长多沟通等方式,帮助孩子更好地适应小学学科教育,使孩子能爱上学习、乐于学习。
1.注重培养孩子自身的学习责任感和学习意识,对其逐步引导
刚步入小学的学生年龄差不多都在七八岁,属于对事物充满十足好奇心的阶段,如果能运用这一性格特性去培养孩子自身的学习责任感和学习意识认知,将有助于孩子适应小学学习生活。同时在幼儿园启蒙教育阶段,教师需要对孩子的学习习惯培养予以重视,需要在幼儿园时期就提早培养,为进入小学提前做好铺垫。例如,幼儿园时老师和家长都会给孩子讲故事,孩子也只是听,其实教师可以在讲故事后抛出一些简单的问题,让孩子学会思考,通过简单的问题回答,使得思考成为其一种习惯。
2.配合学校老师的要求,对于难度较大的学习任务有耐心地引导完成
孩子们在学校的学习主要以听老师讲为主,而是否真正掌握则需要通过在课后的练习中寻找答案。在学校里学生在遇到困难时可以寻求老师的帮助,而在家则需要家长的帮助和辅导。家长承担着重要的课后学习辅导任务,老师应当和家长通力配合,对于难度较大的学习任务,要出谋划策,帮助引导孩子顺利完成课后练习与学习。注重以寓教于乐的方式,选择让学生更为容易接受的教学方式,让其有效汲取学习新知。像日常的一些折纸手工课,有的孩子动手能力不强,家长可以帮助孩子一起制作,帮助其完成作业。同时老师和家长间要保持良好沟通,老师可以对家长的建议择优听取,对教学予以改善,慢慢磨合出最适合学生的教学法,让学生更容易接受。
3.多鼓励孩子,提升孩子的学习自信心,增强其学习主动性
在日常教学过程中,教师除了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成绩,还要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对于刚步入一年级的孩子,教师应当多多采用鼓励式教学,而非批评式的打压教育。多多鼓励孩子,尊重孩子的自尊心,适当的夸奖和表扬有助于提升孩子的学习自信心,增强其学习主观能动性。老师在课堂上教学时会提出一些问题,在学生回答不出时也应当对其勇于发言的举动适当鼓励;而家长也应该对于孩子的学习评定不仅仅局限于学习成绩上,而更应该关注自己孩子的进步,多鼓励,提升孩子的学习主动性,减少孩子的负面学习情绪。
幼小衔接过程中,家长与老师的教育同样重要,通力配合,方能更好地引导孩子,更好地让其适应学习节奏转变。
参考文献:
[1]李影.幼小过渡巧沟通,家校协力创和谐:浅谈与一年级新生家长沟通的技巧[J].才智,2017,45(26):94.
[2]牛国强.新时期家校联合的重要性和必要性[J].考试周刊,2019,56(14):159.
注:本文系甘肃省教育科学“十三五 ”规划2019年度家庭教育专项课题《幼小衔接期儿童的家校共育研究》的研究成果,课题立项号:GS[2019]GHBZX1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