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间质瘤的诊治分析

来源 :军医进修学院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j89721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胃间质瘤(Gastric Stromal Tumor,GST)的诊断和治疗。方法回顾分析病理诊断明确的30例胃间质瘤患者,对其生物学行为进行恶性潜能分级。结果胃间质瘤发病年龄37-75岁,平均55岁,性别差异不明显。肿瘤多单发,好发于胃底及胃体,胃窦少见。生物学行为恶性潜能分级低、中、高风险性分别为26.7%、23.3%、50%。临床表现无特异性,最常表现为上消化道出血、中上腹疼痛及腹部肿块。内镜检查有助于早期诊断,表现为胃内肿块、半球形或扁平隆起,表面可光滑或有溃疡样凹陷。确诊需依靠病理切片、免
其他文献
目的探索并验证原代大鼠肾小球系膜细胞最佳电转染条件。方法设立不同的电压与电容组合、电击前孵育温度、质粒DNA浓度等电转染条件,将绿色荧光蛋白表达质粒pEGFP-C1导入原代
朱德是中国共产党第一代领导集体的重要成员,为党、国家和人民奉献了毕生的精力,其军事思想成为毛泽东军事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除此之外,其经济思想也闪耀着智慧的光芒。以时间
目的探讨肺腺癌CT征象与肿瘤标记物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162例肺腺癌患者的CT表现及血清肿瘤标记物水平。CT评价指标:病灶直径、密度、增强幅度,病灶有无分叶征
目的观察鞘氨醇激酶-1(SPK-1)基因修饰对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生物学特性的影响。方法分别用携带SPK-1和绿色荧光蛋白(GFP)的腺病毒载体,感染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后用WesternBl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