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2反比例函数图象与性质(二) 教学设计

来源 :学校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j30446590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教学内容、教学目标及其解析
  函数是在探索具体问题中数量关系和变化规律的基础上抽象出的重要数学概念,是研究现实世界变化规律的重要数学模型。本节课在第一课时会画反比例函数的图象的基础上,探究反比例函数的性质,可以进一步领悟函数的概念并积累研究函数性质的方法及用函数观点处理实际问题的经验,这对后继学习会产生积极影响。
  教学目标:
  1. 根据图象和解析表达式探索并理解反比例函数的主要性质,提高学生观察、分析能力和对图象的感知水平,领会研究函数的一般要求。
  2. 让学生经历知识的探究过程,掌握方法,积累经验,体验数形结合和分类讨论的数学思想和方法。
  3. 培养学生多维观察、思考问题的习惯,发展学生的逻辑推理、直观想象的核心素养。
  教学重点:探究并理解掌握反比例函数的增减性、面积不变性及其应用。
  二、学生学情分析
  学生曾在之前学习过“变量之间的关系”和“一次函数”等内容,对函数已经有了初步的认识。但反比例函数是学生第一次学习的曲线型函数,在认知上存在一定困难,因此,本节课教学难点是:
  如何通过数形结合的探究方法,让学生理解反比例函数的性质。
  三、教学策略分析
  本节课通过问题串引导学生层层递进,类比一次函数的学习方法,在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中逐步地出反比例函数的性质。
  四、教学过程设计
  【第一环节:明确目标】
  内容:
  1.初二上学期我们学习了一次函数内容,它具体包括哪些知识?
  2.类比一次函数研究方法,本节课我们将研究反比例函数的哪些内容?
  教学策略:
  提出问题,类比一次函数研究方法,引导学生通过交流碰撞,明确目标要求。
  设计意图:
  设置开放性的问题,活跃学生思维,在明确学习目标的同时,让学生意识到要整体把握学习内容。
  【第二环节:操作观察】
  内容:
  1.画反比例函数 图象的步骤是什么?
  2.观察上表,当 时,随着 值的增大 值有怎样的变化?当 时呢?
  3.你能从“反比例”的角度由表达式 分析“增减性”吗?
  4.若是 ,它的增减性又如何?你是怎么分析的?
  5.我们还可以从哪个角度探究函数的增减性?
  教学策略:
  通过回顾上节课画反比例函数图象的过程,引导学生从表格数据分析变化,在从表达式分析变化,进而感知反比例函数的增减性。再通过问题5引出本节课重点。
  设计意图:
  基于学生已学知识引出本节重点学习内容探究反比例函数的增减性,体现了教学内容的联系性与整体性,意在培养学生用联系发展的眼光思考数学问题。
  【第三环节:探究新知一:利用图象探究反比例函数的增减性】
  内容1:
  1.(1)观察函数 的图象,回答:
  在每一象限内:
  ①图象从左到右成什么趋势?
  ②随着 值的增大, 值是怎样变化的?
  教学策略:
  1.设置问题串,层层推进,从问题(1)到问题(3),让学生直观观察函数的增减性,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完成 0时反比例函数增减性的探究;
  2.问题(1)③引导学生利用不等式表达增减性,建立不等式模型。
  设计意图:
  引导学生从直观观察函數图象到理性分析,顺应学生思维的发展,发展学生的直观想象、数学抽象的核心素养。
  内容2:
  2.类比前面的探究方法,探究出 0时函数 在每一象限内的增减性。
  3.类比正比例函数 ,如何理解反比例函数 = 的增减性?
  教学策略:
  类比问题1的探究方法,得出 0时反比例函数增减性。再对比分析正反比例函数增减性,加深学生对反比例函数增减性的理解。
  设计意图:
  通过类比归纳、对比探究,培在反复渗透中帮助学生积累研究函数的经验。
  内容3:
  4.性质应用:
  【反思】1.你是如何用反比例函数的增减性比较大小的?
  2.你认为有哪些易错点、易混点?
  教学策略:
  先让学生独立完成练习再小组交流;分组展示后再反思讨论。
  设计意图:
  题目难度有梯度,从数与形两方面加深了学生对反比例函数增减性的理解。同学们在练习中反思,在总结中应用,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四环节:探究新知二:探究k的几何意义】
  内容:
  1.如图,已知点 是反比例函数 = 的图象上任意一点,过P点分别向 轴、 轴作垂线,垂足分别为M、N,得矩形OMPN;
  2.若点 是反比例函数 = 的图象上任意一点,过P点分别向 轴、 轴作垂线,垂足分别为M、N,那么矩形OMPN的面积是一个定值吗?
  3.性质应用:
  (1)如图,点P是反比例函数一支图象上的一点,过点P分别向 轴、 轴作垂线,若阴影部分面积为3,则这个反比例函数的表达式是 .
  (2)如图, 是反比例函数 = 的图象在第一象限分支上的一个动点,过点P作PA 轴于点A,连接PO,三角形OAP的面积
  为 .
  第1题 第2题
  【反思】以上反比例函数面积不变性应用,你有什么收获?
  教学策略:
  问题1让学生求解后讲解,发现矩形面积是一个定值,进而有探究问题1(3)的欲望。问题2让学生充分利用小组成员间的合作探究,归纳概括出一般结论——矩形面积总等于|k|,教师在整个过程中给以适时点拨和及时总结。
  设计意图:
  从特殊到一般,由具体到抽象,逐步推进,适时点拨,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继续培养学生类比猜想,逻辑推理的能力。
  【第五环节:回顾与思考】
  内容:
  本节课你收获了什么?
  教学策略:
  引导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过程进行提炼、反思。
  设计意图:
  引导学生关注数学的学习过程,及时总结、反思、交流,同时重视小组内的合作和交流,倾听小组成员的评价、建议,取长补短,共同提高。
其他文献
《原地侧向投擲垒球》教学设计
期刊
(一)教學目标:  1、使学生会写食物链,知道生态平衡,了解人在食物链中的位置和所起的作用,感受保护生态平衡的重要性。  2、在自主探索中理解按比分配的意义,掌握按比分配问题的结构特点以及解题方法,能正确解答按比例分配的问题。  3、培养保护生态平衡的思想意识,意识到地球是我们唯一的家园,保护环境就是在保护人类自己,培养合作意识,感受数学无处不在,增强学好数学的自信心和成就感。  (二)教学重点:
期刊
教材分析:  《有趣的测量》是北师大版数学第十册的内容,主要是研究不规则形状物体体积的计算方法,是学生在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计算的基础上进行拓展延伸的。从显性知识层面说,这是“等积变形”,从隐性说,是将未知转化为已知,也就是数学的转化思想。所以,在教学时,不应仅仅停留在知识的显性联系上,更应把这种隐性的数学思想渗透在其中,从而让学生真正把握数学知识之间的联系。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期刊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1盐类水解实质的认识;盐类水解的规律,会初步比较其离子浓度大小。  2培养学生运用对比法和依据客观事实解决问题的逻辑思维能力。  过程与方法:  1.通过问题情境的设置使学生参与到问题的讨论之中,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并通过典型物质的分析,引导学生进行知识迁移,促使学生演绎推理和归纳推理的能力得到锻炼。  2.能从微粒间相互作用这一微观本质的角度去理解鹽溶液呈
期刊
Unit 3 Festivals and Holidays Lesson 9 Thanksgiving教學设计
期刊
教学内容分析:  荷兰一向以“花之国”、“风车之国”、“运河之国”、“牧场之国”闻名于世,本文正是从“牧场之国”的角度来展现荷兰的独特风情的。课文为我们描绘了荷兰牧场白日的辽阔无际、宁静和谐和夜晚的祥和寂静、神秘含蓄:白日里,牧场是动物们的天堂,无论是花色多样的牛,还是骏马或羊、猪、鸡,在“见不到一个人影的绿草低地上”是那样的悠然自得、惬意舒畅,广阔无垠的草原无疑就是他们的自由王国。即使是傍晚出现
期刊
教學目标:  语言目标:  1、了解一些国家的饮食起居、生活习惯和文化异同,并用学习的知识表达自己对生活习惯的看法。  2、掌握一些与礼节、就餐等相关的词和词组。  3、加强对外国风俗和了解,扩大知识面。  知识目标:  1、掌握的词汇和目标语言  be supposed to do; shake hands (with); drop by;  should have done sth; a bi
期刊
一、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  语文教学以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为核心任务。语文素养不仅表现为较强的识字和写字能力、阅读与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而且表现为综合运用语文素养不断更新知识的能力。语文教学提倡学生开展独立阅读、自主阅读、研究性阅读、创造性阅读,要引导学生走进文本与文本对话,要尊重学生的个人感受和独特体验,鼓励学生发表富有个性的见解,这既是提高学生语文能力的需要,也是发展学生个性品质、培养学生创新
期刊
词汇课教学設计
期刊
一、背景  1997年,我国的藏文小字符集(基本字符集,简称基本集)被收入了国际标准ISO/IE 10646 《信息技术 通用多八位编码字符集》(对应的我国国家标准编号为GB 13000)。同年,我国发布了国家标准GB/T 16959-1997《信息技术信息交换用藏文编码字符集基本集》。  由于藏文本身的书写特点和现阶段我国技术水平的限制,仅靠藏文基本集,难以彻底解决 藏文信息处理和交换问题。为此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