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偶像崇拜变迁六十年看我国青少年价值观的演变

来源 :报刊荟萃(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wzxxl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对建国六十年来我国青少年偶像崇拜变迁的回顾,发现偶像由政治式、英雄式人物過渡到草根时代的发展。由此折射出我国青少年价值的演变发展,由集体主义向人本主义的转变、由隐性价值转向显性价值观、从“无我”转向“有我”的价值观、一元价值向多元价值观的发展特点。为我们对青少年进行价值观教育的时候提供一些有益的参考。
  关键词:偶像崇拜;六十年;青少年价值观
  建国六十年来,我国经济、社会、文化都取得了巨大的发展,同时人民满足利益的手段和价值评价的广度、深度都发生了非常大的变化。青少年的价值观不可避免的受到了影响。研究青少年的偶像崇拜的历史演变,了解他们的内心世界和精神诉求,为当前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找到一些的合理方法,具有重大的意义。
  一、偶像的变迁
  五六十年代正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建设的时期,新中国的建设面临着巨大的困难,这需要一个以英雄为偶像来号召广大的年轻人来建设的时代。无私奉献、舍己为人、艰苦朴素的精神是这一时期偶像的标志,突出反映了我国早期期建设者的优秀品质。这时期的偶像的普及程度和影响力力是后来偶像无法逾越的,“雷锋精神”、“铁人精神”一直影响到现代化的今天。
  70-80年代末是一个孕育着变化、大地回春的年代,仿佛一夜之间,万木复,苏蓬勃生长。这个时期的偶像如雨后春笋一般从各行各业冒出来。与六七十年代相比,80年代的“偶像”概念更加的宽泛:它超越了传统的(榜样)学习型偶像的范围,增加了爱慕型的偶像。还有一种说法:过去英雄人物是生产型的偶像,而现在出现了消费型的偶像——娱乐明星。另外一个特征是,偶像的作用不再像过去一呼百应,全民崇拜。这时期的偶像崇拜已经从一元走向多元化了、从社会走向个人、从国内走向国外、从榜样走向精神快餐。90年代,由于世俗化、大众化的文化取代了过去具有深度思想的文化形式,中国社会走向更加多元。这时期的偶像持续的时间变的越来越短。从90年代初期的创造了58场不败神话的米兰的荷兰三剑客到NBA的乔丹,从到“愤怒青年”罗大佑和崔建到“无厘头”英雄周星驰和王朔都很快成为年轻人心目中的偶像。90年代中后期,社会文化进入一个颠覆传统与精英主义、盛行的时期。在这个时代,成为叛逆的英雄,他们嘲弄正统、调侃权威的游戏态度使其成为青年的新偶像。满足了物质生活的需求之后,世俗化、大众化的文化消费盛行。青少年的偶像主要来自港台地区的娱乐明星,四大天王、张国荣等。一批获得成功与财富的企业家、知识英雄也吸引着青少年的眼球。同时体育界的大腕们刘翔、贝克汉姆等也大红大紫。
  进入新世纪,草根人物崇拜风声水起。这个时期的偶像已经与上一代青少年的选择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走下神坛的政治偶像很少在被人顶礼膜拜,曾经被主流媒体树立为青年楷模的榜样人物的魅力也不如以前了,各种虚拟偶像超人、芭比娃娃与史鲁比的风靡于世。易中天与于丹等这些“新学术明星”火爆全国,在大众文化中成为明星人物。通过“海选”而走红的李宇春顺应自身个性,彰显独特自我,展现中性美女气质,正好迎合了中性娱乐时代的来临,结果一枝独秀,粉丝无数。互联网的出现让野鸡变凤凰的神话一幕幕上演……这是个偶像批量出产、成出不穷时代。
  二、偶像崇拜的变迁的原因
  (1)政治原因。建国后,我国正处在社会主义建设的时期,新中国百废待兴,国家需要树立英雄或榜样来号召全国人民都来建设我们国家。这时期的英雄与偶像体现了为政治服务为目的的精神。执政者力图通过构建权利话语,让广大观众接受主流意识形态对帝国主义、资本主义的批判,以取得政治教育的效果。伴随着知识分子的思想改造运动,在阶级斗争的意识的大环境中,国家调动各钟媒体对当时的英雄偶像进行宣传,宣传唤起了青少年的感情和认知,产生了有利于宣传者的方式看待世界的公民。宣传的感染力之一就是给青少年提供了帮助理解生活、评价事务的价值框架与价值标准。青少年总是被“偶像”或“榜样”的事迹所包围,“偶像”与“榜样”往往都是政治需要树立的典型,于是造成了英雄偶像崇拜的主要形式之一。
  (2)经济发展。改革开放以前,我国处在严格的计划经济体制控制之下,社会经济结构中主要是国有经济与集体经济这二种形式。改革开放后,我国出现国有经济、集体经济、非公有制经济三分天下的局面。特别是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已经成为我国国民经济最具活力的部分之一,它不仅对发展我国生产力,满足人民生活的需求,促进我国经济发展发挥重大作用,而且也为人民发展提供了新的机会和发展空间。经济的巨大发展为青少年提供了强有力的崇拜基础,及时出现的电影、电视、电脑、互联网、MP系列等传播媒体的广泛的应用,为偶像的流行提供了极其便利的条件。
  (3)文化变迁。我国从建国初期崇尚精英文化时代转向大众文化盛行的年代。改革开放以前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我国国内的文化可以说是政治文化的代名词,高度统一的政治文化体系使政治领袖和英雄人物成为当时唯一崇拜的对象。改革开放以后,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国内的文化出现多元化发展的趋势。大众文化以其通俗性、娱乐性、适应性冲击了原有的主流精英文化,青少年就是这种文化的狂热追随者、崇拜者。2000年以后,各媒体的形式宣传造就了一批草根明星。
  (4)心理需求。根据国内外的研究资料表明,青少年的价值观的形成与发展受个体心理因素的制约。这表明它的形成需要必要的心理条件,偶像崇拜的心理需求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种。 从众心理。从跨文化社会心理学的研究看,东方文化更趋向于鼓励人们的从众行为,因而东方人容易产生对偏离的恐惧。同年龄阶段的人常常相互影响,青少年也不愿意偏离群体,否则个体就面临较大的群体压力乃至制裁。得到群体的认可也是青少年情感归属的一种方式。模仿心理影响。模仿是个体社会化的一种手段,是人类学习的一条重要途径。青少年倾向于模仿那些受人尊敬、地位较高、能力强、有影响的人;地位低,能力很小且缺乏吸引力的人,难以成为模仿的对象。他们的个性特点就是表演性人格,他们时刻关注自己是否是人们注意的焦点。   (5)教育偏失。众所周知,青少年的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学校中度过的,学习教育深地影响了他们。一方面,目前我国教育体制改革还在探索当中,“素质教育”的口号已经喊了十多年了,但这指是无法兑现的美好愿望。由于学校教育的目标是片面追求升学率,青少年的课余时间因为学业的超负荷而过于缺少,青少年寻找快乐的本性在漫长的必要学习时间里,被现实原则严密封锁。于是在有限的剩余时间里他们被压抑的本性就释放出来,冲向弗洛伊德的“本能”的快乐原则。他们的大部分时间及精力都投向了“偶像”,只有这样他们内部的压抑得到释放,失衡才能得到平衡。另一方面,学校教材内容的原因。金庸的《天龙八部》和王度庐的《卧虎藏龙》被入选高中语文课文;刘翔事迹入选上海小学语文课文;周杰伦的歌曲《蜗牛》被选入上海爱国主义歌曲推荐目录……所有些,使青少年更直接地感受到明星、接触到明星,更加激发他们的崇拜。
  三、青少年偶像崇拜价值观演变特征
  (1)集体主义向人本主义的转变。八十年代以前我国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主导思想意识形态是共产主义和社会主义的价值观,为祖国、为人民服务是這个时期的主流价值,社会倡导和实践的总体价值目标是马克思主义的集体主义价值观原则。强调的是集体利益、整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个人利益服从集体利益,眼前利益服从长远利益,其明确的集体利益、整体利益、长远利益决定了当时社会的价值范畴和价值评价标准。改革开放以后,我国从传统的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以国有经济、集体经济和私有经济为主的经济结构,以及个体经济和大量的自由职业者等新兴职业的出现,由此形成了新的国家利益、集体利用和私人利益。市场经济和非公有制在经济结构中的合法地位的确立,为人们满足利益的取向和手段带来分化,人们的夹杂观也发生了重大的变化。此时青少年的价值观较为普遍的关注、追求个人的眼前的、局部的、感官的利益为皈依的价值取向。
  (2)由隐性价值转向显性价值观。改革开放以前青少年价值观是以隐性为主显性为辅的价值观。那时他们无奈的选择,或者说是在有些情况下他们只能或者只愿选择隐性的表达方式。或许是由于那时的理想主义导致的言形不一、口是心非,社会对于显性的表达动机的正当性表示怀疑。显性为主隐性为辅的价值表达方式,显性价值指的是以外显的表现方式对待他人、对待社会,能够被人们明显感到的表现方式。改革开放以来市场经济思维的导向,社会压力、民间舆论的文化背景青少年选择显性的方式表达自己的价值观。特别是是在一些重大的自然事件、社会事件中的价值表现,如汶川地震、北京奥运等,他们表现出满怀激情的爱国主义的意识与社会责任感。这种由隐到显的转变既有强烈道德诉求压力的激发,也有社会核心价值体系上升的影响。
  (3)从“无我”转向“有我”的价值观。“无我”是改革开放以前的年代价值标准,它是符号当时计划经济体制的高度行政导向,在强调“革命”“奉献”和“牺牲”的同时,相对忽视了主体意识和利益所在。那个时代青少年所崇拜的人物也是一些“又红又专”讲究奉献的英雄人物,社会提出的是“树立理想信念”、“重塑青年人的精神”、“一心为革命”等宏大而崇高“无我”的价值标准和命题,在某种程度忽视了青年人的“有我”。改革开放以后我国经济体制由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变,青少年这种“无我”的利他观念转向“有我”的利他观。说谓有“我的”利他观,并不是“大我”、“独我”的利他观念,而是看到个人的价值,实现个人价值。偶像的崇拜也转向各色各样的人物上,他们中很多都是通过自助等方式完成一场野鸡变凤凰的神话。因此改革开放后实现自我价值就成为当代青少年重建人生信仰的强烈要求。当今青少年在肯定自我奋斗的同时,也特别强调要有“利他”的观念、态度和行为。
  (4)一元价值向多元价值观发展。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青少年的偶像也从英雄式的政治人物回到歌舞升平的娱乐与草根时代。这种以政治为上的一元价值观尽管还被主流媒体反复强调与树立,但是他们的时代已经渐渐的远去。市场文化给青少年植入多元的人文生活、丰富多彩的感情生活、多视角的审美观,以前统一、一元的偶像已经让位于多元偶像的选择上了:从玩偶到人物,从国内到国外,从现实到虚拟。的确,在这些现象背后所显示的快乐的、多元的、自由的与效率的当代青少年新的价值观。跳槽是家常便饭,从一而终不是他们的人生信条;专业固然重要,但是专业之外的兴趣爱好也是人生第二春;对政治的厌倦,对权威的不满,但是从政的需求又强烈;对走后面的厌恶,但是又是腐败的制造者;对社会丑恶现象的深恶痛绝,但实际生活中阳奉阴违,八面玲珑;同时,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发展,我们的经济结构也发生了重大变化。形成了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结构共同发展的格局,经济结构的多元性,客观上造成了人们价值观念的多元性。
  参考文献:
  [1]徐鹰,岳晓东.中国大陆青少年偶像崇拜变迁与思考[J].青海社会科学,2009(1):5-6.
  [2]岳晓东,张宙桥.青少年偶像与榜样之比较:香港、广州和长沙三地大学生的调查分析[J].青年研究学报,2000(1):144.
  [3]周国文.榜样与偶像的错位——从偶像变迁看当代都市青年的价值观[J].当代青年研究,2002(3):29.
  [4]吴景平,徐思彦.1950年代的中国[M].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219,214.
  [5]温海玲.时势造偶像:解析青年偶像崇拜现象的变迁[J].中国青年研究2008(8):25.
  [6]罗晓珍.关于当前我国青少年偶像崇拜的理性认识[D].华中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4:17.
  [7]何小忠.青少年偶像崇拜与教育[D],苏州大学博士论文,2005:152.
  [8]罗丽榕,陈利华,袁宇.探析当代青少年偶像的变迁[J].南平师专学报,2007(1):37.
  [9]薛忠祥.改革开放30年来青少年价值观的演变特征及教育策略[J].中国德育,2008(12):13.
  [10]徐贵权.当代青少年道德表现方式探秘[J].中国青年研究,2009(6):100.
  [11]金大陆.从“有我的利他观”看“80后”[N].文汇报,2009-6-13(6).
  作者简介:罗剑(1983—),男,彝族,云南景洪人,讲师,主要研究方向:行政管理教学。
其他文献
摘 要:在京津冀协同发展和冬奥会成功申办的大背景下,通过对张家口几所高校复合型外语人才培养现状的调查,分析复合型外语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提出复合型外语人才培养策略,为培养冬奥会志愿者服务型外语人才提供借鉴。  关键词:复合型外语人才;培养;地方经济  “京津冀协同发展”和冬奥会的成功申办给张家口市经济、社会、政治、文化等各个方面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然而众所周知,经济的发展和对外开放水平的提高离不
期刊
摘 要:高等教育客观、公正的评价体制是提升高等教育质量的关键。笔者结合自身经验,通过查阅资料,对现有的高等教育评价体制改革的特征与不足进行了阐述。并提出建构新型评价体制的做法,以期促进高等教育质量的提升。  关键词:高等教育;评价;体制;改革;路径  科学的教育评价体制是推动我国教育质量稳步提升的基础,它直接影响着高等教育的发展路径。我国有很多学者对高等教育的评价体制进行过研究,有专家认为,高等教
期刊
摘 要:在高校,学生干部既是高校培养的重要对象,又是最基层的组织实施者,同时也是学校开展各项工作的得力助手,是学校教育管理链条上重要的桥梁和纽带。目前高校中学生干部在多元化的社会熏染下具有创造性的同时,存在不重视理论学习、先锋模范作用不明显、工作思路缺乏创新、独立思考能力不足等问题。给高校学生干部能力培养带来新的问题和挑战,围绕“提高学生干部核心竞争力”,应从加强理论学习、开展使命教育、对学生干部
期刊
摘 要:“双一流”大学建设为学科整体规划提出参照体系,为地方高校艺术学科建设贯彻创新人才培养机制建构了指导思想。结合艺术教育实际面临的问题,定位学科建设培养目标。摆正艺术创作与艺术研究在教学与科研之间的关系,完善有利于艺术管理的考核机制,提高艺术创作能力和学术能力,构建艺术人才实习、就业、创业平台是目前培养机制亟待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双一流;人才培养;艺术教育  这个时代和未来时代的竞争在于思
期刊
摘 要:在新型城镇化进程之中,农村人口开始向着城市进行大量的转移,新型职业农民开始出现缺失的情况,这样必然影响到现代化建设以及农业发展,因此在社区教育方面还需要不断的提升职业农民的现代化农业掌控能力,不断的提升农民的现代化素养,才是实现现代化农业发展的基本途径和方法。基于此本文对新型城镇化进程中新型职业农民社区教育模式创新的对策进行分析研究。  关键词:新型城镇化;新型职业农民;社区教育;模式;创
期刊
摘 要: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每一位父母面对性情迥异的孩童,也需要成长和提升,为了实现家校共育高效性和一致性,我们就家长培训开展了一系列尝试:包括建立成长仪式概念,开展阶段常规家长会;强化问题导向意识,进行专项主题培训会;适应时代发展需求,召开特色家长培训会。  关键词:家长;培训;尝试  家庭是人生的第一个课堂,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学校有责任倡导每一个父母懂言传、重身教,帮助孩子扣好人生的第一
期刊
摘 要:本文分析了地方高等师范院校图书馆对农村基础教育服务的优势;黑龙江省地方高师院校服务农村基础教育的现状;讨论了高等师范院校对地方农村基础教育的服务模式;并探讨了高等师范院校图书馆服务农村基础教育,使优质教育资源最大化的被利用,推进教育公平的实施作出贡献。  关键词:高校图书馆;社会化服务;农村基础教育  一、地方高师院校图书馆服务农村基础教育的优势  高校图书馆社会化理解为: “高校图书馆面
期刊
摘 要:伴随着村医老龄化问题的逐渐加重,村医数量日益下降。增加村医隊伍人数,引进大量医学生扎根农村,是当前阶段村医发展亟待解决的问题。医学生作为充足的后备军,通过结合对村医在工作生活环境、未来发展所面临问题的分析,对在校医学生进行职业规划应以坚实的思想基础、心理基础、情感基础,从教育内容、教育手段、教育的方法等方面加强探究、分析和实践,以增强医学生对村医事业的认同。  关键词:村医;医学生;职业规
期刊
摘 要:本文在研究高职院校新生入学教育必要性的基础上,以轨道交通类专业为例,阐释了当前高职院校轨道交通类专业新生入学教育的现状,结合轨道交通类专业的特点和行业企业要求,从安全和生命教育、适应性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学业指导及专业知识教育和职业素养导入教育这五个方面来进行高职院校新生入学教育研究。  关键词:新生入学教育;轨道交通类专业;高职院校;现状;对策  新生入学教育是大学新生步入大学后接受的第
期刊
摘 要:思想政治工作是社会主义高等教育事业的突出特色和必要环节,为青年学生成长成才的引领护航,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就必须将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作为根本遵循,坚定马克思主义理想信念;将创新思想引领工作品质作为必要依托,优化思想政治课教师队伍和思想政治工作平台建设;将着眼国家建设和世界发展大势作为基本要求,扎实推进党建工作,细致做好宣传思想工作。  关键词: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办学方向;工作品质;教育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