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背景:尽管幽门螺杆菌感染率有所下降,但消化性溃疡在我国仍是一个主要的健康负担.目的:探讨近年消化性溃疡的变化趋势,特别是幽门螺杆菌阳性消化性溃疡的变化特点,为消化性溃
【机 构】
: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消化内科 上海市消化疾病研究所 200001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尽管幽门螺杆菌感染率有所下降,但消化性溃疡在我国仍是一个主要的健康负担.目的:探讨近年消化性溃疡的变化趋势,特别是幽门螺杆菌阳性消化性溃疡的变化特点,为消化性溃疡的防治提供理论基础.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2019年12月上海仁济医院接受胃镜检查确诊为消化性溃疡患者的性别、年龄以及幽门螺杆菌感染状态等,总结其临床和流行病学特点.结果:研究期间共383413例患者接受胃镜检查,检出40385例消化性溃疡患者,其中胃溃疡15114例,十二指肠溃疡25271例;男女性别比为2.02:1;幽门螺杆菌感染率为60.0%(其中胃溃疡为48.5%,十二指肠溃疡为66.9%).随着年龄的增加,幽门螺杆菌阳性的消化性溃疡检出率明显下降.在2013—2019年中,幽门螺杆菌阳性的胃溃疡检出率由52.2%降至49.3%,幽门螺杆菌阳性的十二指肠溃疡检出率由70.0%降至63.9%.结论:随着幽门螺杆菌感染率的下降,幽门螺杆菌阳性的消化性溃疡特别是十二指肠溃疡的发病率显著减少,非幽门螺杆菌相关性溃疡的发病率上升,需引起足够的重视.
其他文献
多系统萎缩(Multiple System Atrophy,MSA)是一种散发的、成年期发病的神经系统变性疾病。Graham和Oppenheimer两位学者在1969年第一次提出MSA的概念[1]。MSA目前病因尚不清楚,其发病机制可能与高度磷酸化的α-突触核蛋白在脑组织内广泛分布,造成神经元变性死亡有关。病理学特征是在神经胶质细胞胞质内发现嗜酸性包涵体。
艰难梭菌感染是一个全球日益关注的公共卫生问题.目前抗菌药物是治疗艰难梭菌感染的首选方式,但大量抗菌药物通常会导致艰难梭菌高耐药菌株出现以及复发性艰难梭菌感染.越来
目的:探讨流体树脂与固体树脂修复牙齿楔状缺损的效果对比.方法:选取2018年5月~2020年3月收治的60例牙齿楔状缺损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30例(51颗患牙)和观察组30例
背景:超声内镜(EUS)能清晰显示肠壁层次结构,其用于炎症性肠病(IBD)诊断和活动性评估的价值尚处于探索阶段.目的:探讨结肠镜和EUS在IBD诊断和病情评估中的价值.方法:纳入2017
肠道黏液屏障是由黏蛋白、水、抗菌肽等组成的凝胶网状结构,是肠腔抵御病原体的第一道防线,也是共生菌群生存、繁殖的重要环境.黏蛋白主要由肠道杯状细胞合成、分泌,在不同肠
微RNAs(miRNAs)是一组由基因组编码的长度约22个核苷酸残基的短链非编码RNA,可与目标mRNA的3'-非翻译区(3'-UTR)结合,在转录后水平上抑制目标基因的表达.随着对miRNAs研究的
目的:探究急性脑卒中患者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9、同型半胱氨酸及脂蛋白(a)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17年6月~2019年11月收治的经影像学检查确诊的急性脑卒中患者100例纳入脑卒中组,依据脑卒中量表评分分为轻度组(脑卒中量表评分<5分)36例、中度组(脑卒中量表评分5~15分)35例、重度组(脑卒中量表评分>15分)29例。另选取同期体检志愿者100例作为对照组。采集空腹肘静脉血,离心处理后留取上层血清,检测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9、同型半胱氨酸及脂蛋白(a)水平。对比脑卒中组与对照
胃肠动力紊乱是功能性胃肠病(FGIDs)症状产生的关键病理生理学机制之一.胃肠动力调节药物多巴胺D2受体拮抗剂在FGIDs的临床处置中广泛应用,然而其在适应证、疗效、安全性等方
幽门螺杆菌(Hp)是一类广泛定植于胃黏膜的微需氧革兰阴性杆菌.Hp定植后,其自身表达的尿素酶(HPU)、中性粒细胞激活蛋白(NAP)、外膜蛋白(OMP)、细胞毒素相关基因A蛋白(CagA)、
背景:中枢介导的腹痛综合征(CAPS)相关的功能性胃肠病是一种常见疾病.抗抑郁类药物在临床上可用于治疗CAPS,但CAPS的治疗仍缺乏典型的代表药物和足够的临床数据.目的:评估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