黏虫体内两种微管蛋白基因cDNA序列的克隆与序列分析

来源 :植物保护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yzy3106jieg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以黏虫4龄幼虫为材料提取总RNA,利用RT—PCR和eDNA末端快速扩增技术(RACE),分别扩增得到该虫的α和β微管蛋白基因的cDNA序列各1条。其中α微管蛋白基因的eDNA序列1443个碱基,包括一个1353个碱基的开放阅读框,编码一个含450个氨基酸的蛋白,分子量约为50.0ku。氨基酸的142~148位存在一个微管蛋白标志信号片段GGGTGSG,在氨基酸序列的C-端有一个酪氨酸残基,N-端存在一个对转录后调控非常重要的保守区MRECI序列,以上特点与其他昆虫α微管蛋白氨基酸序列相同。黏虫β微管蛋白基因cDNA序列含1906个碱基,开放读码框1 344个碱基,编码氨基酸447个,分子量约为50.2ku,等电点4.75。1~4个氨基酸MREI为β微管蛋白转录后调控信号,140~146GGGTGSG位同样存在一个微管蛋白标志信号片段。序列比对表明,克隆的α和β微管蛋白基因与其他昆虫的a和p微管蛋白基因在核苷酸和氨基酸水平上都是高度同源的,黏虫与家蚕(Bombyx morti)α微管蛋白的氨基酸序列同源性达到99.3%,与其他3种夜蛾科昆虫α微管蛋白的氨基酸序列同源性更是达到100%。黏虫与家蚕β微管蛋白的氨基酸序列同源性达到98.7%,与烟草天蛾p微管蛋白的氨基酸序列同源性达到99.6%。两个基因的cDNA序列已经登录GenBank并获得登录号分别为EUlOOOl6和EU234504。
  关键词 黏虫;α微管蛋白;β微管蛋白;克隆;序列分析
  中图分类号Q 785,S 433.4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其他文献
摘要 本试验测定了淡紫拟青霉36-1对常用5种杀菌剂和2种杀虫剂的耐药性。研究表明:多菌灵、百菌清对淡紫拟青霉36-1抑制作用很强,亨硫磷和阿维菌素则比较弱。本文还确定了各药剂最低抑制浓度。  关键词 淡紫拟青霉; 耐药性; 最低抑制浓度  中图分类号 S 476
期刊
在山西省危害苹果树的蚜虫主要是绣线菊蚜(Aphis citricola)又名苹果蚜,苹果黄蚜,此虫以成虫和若虫群集危害苹果幼芽、幼枝顶端及幼叶背面,严重时被害叶的叶尖向背面横卷或向卜弯曲,导致新梢生长受阻,削弱树势。为了寻求有效的防治苹果蚜虫的药剂,2003-2004年在山西太原进行了6%吡·丁硫微乳剂防治苹果蚜虫田间药效试验,收到了良好的防治效果。
期刊
2005年是安徽省继1997年以来又一个褐飞虱特大发生年。其发生特点是:迁入峰期偏早,发生时间长.短翅型成虫始见早,田间虫量高,尤其是单、舣晚后期,世代重叠,发生范围广,中、晚稻大部分稻区均达人发生程度,防治不力田块,产量损失严重。
期刊
摘要 嘉花1号具有抗白背飞虱的双重抗性机制,即拒食性和杀卵抗性。田间调查结果表明,在不施用任何杀虫剂的情况下,在嘉花1号的全部生育过程中,白背飞虱的种群一直保持较低水平,不至于对水稻构成危害。  关键词 粳稻; 嘉花1号; 白背飞虱抗性; 有害生物综合治理  中图分类号 S 433.1
期刊
绿色果蔬冰淇淋店  市场前景  在中国,不管是大城市还是中小城镇,冰淇淋都深受广大消费者,尤其是青少年的喜爱。果蔬冰淇淋的诞生,是在传统冰淇淋上的又一大发展。大家对绿色概念已很熟悉,也认为其市场广阔,“钱”景巨大。制作工艺中,加入水果汁和蔬菜汁,形成之后的果蔬冰淇淋没有了原来果蔬的涩味,口感非常好。同时,又可以补充人体所需的维生素。  绿色果蔬冰淇淋类别较多,有苹果、橘子、橙子、黄瓜、西红柿等多种
期刊
摘要 选用以CO69为遗传背景的水稻CO69抗稻瘟病近等基因系(NILs)与广东省稻瘟病菌4个优势生理小种(ZC13、ZB1、ZB13和ZB5)构成16个亲和性和非亲和性互作组合,对各互作的4个寄生适合度属性(病斑平均扩展速率、感病型病斑比例、侵染成功率和病斑单位面积平均产孢量)进行了方差分析、多重比较和相关分析。方差分析表明,水稻NILs各品种、稻瘟病菌各小种以及品种X小种互作间的差异极显著。
期刊
摘要 运用ISSR分子标记技术和BSA法,对四倍体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 L.)F1代进行抗褐斑病基因连锁的分子标记筛选。结果表明,在93个随机引物中,有32个引物能够产生清晰稳定的扩增条带,其中6个引物在中抗杂交F1代、高抗、高感各12单株所组成的抗、感DNA池间出现差异性条带。随后,对此6个标记进行单株检验,结合均值差检验法,结果显示20-R750与苜蓿褐斑病的抗病基因紧密
期刊
摘要 对PCR呈阳性的转基因小麦植株(T0)及T1代植株接种小麦白粉病菌,鉴定结果表明:T0代接种7d,病害表型多数为抗病;接种14d,病害表型为抗病、中抗及中感,病害严重度明显轻于对照。T1代接种7d后,多数表现为中抗、抗,少数为中感;接种28d后,仅有2株仍表现抗病,其余表现为感病,但病害严重度轻于对照。对T1代植株可溶性蛋白分析表明T1代植株与对照相比多一条新谱带。  关键词 植物病理学
期刊
摘要 小麦蠕孢菌叶枯病(HLB)在我国已经成为影响小麦高产、稳产的重要病害之一。本文通过小麦抗、感品种杂交的F1、F2代群体对Bipolaris sorokiniana的抗病性差异,研究了小麦蠕孢菌叶枯病(HLB)的抗性遗传,发现豫麦17的抗病性是由数量性状基因控制的。经典数量遗传学分析表明豫麦17对蠕孢菌叶枯病的抗性是由2个以上基因控制,可能是3个基因。它与中国春组合的广义遗传力为67%。  
期刊
摘要 研究了施药机具不同工作压力和药液流量对生物农药井冈·枯芽菌在水稻叶片上定殖数量及活性的影响。盆栽试验结果表明:担架式机动喷雾机、机动弥雾喷粉机和背负式机动喷雾器对生防菌的活性无不利影响。其中担架式机动喷雾机工作压力超过2.5 MPa以上有利于生防菌的定殖;机动弥雾喷粉机同一风速挡、不同流量挡的处理中,流量挡达到2.0 L/m有利于生防菌的定殖。同时生防菌在水稻叶片上定殖数量与水稻纹枯病的防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