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人的关系学

来源 :经典阅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kj102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都說中国人的“关系学”世界第一,其实我们不知道人家美国人是怎样讲关系的。你会忽然发现,中国人不讲关系也排世界第一:我们只在家庭、家族、同学、同事之间讲关系,出了这个“微型社会”,在“大社会”里,大家彼此是没有关系的……
  在美国,有一个古怪的企业仪式,叫“带女儿上班日”,就是在一年中某个规定的日子,家长可以把女儿带去上班,让女儿看看大人们是怎样工作的,在一个什么样的环境下工作,不光是看,还可以享受大人们在工作时所能享受的一切待遇。
  为什么只有“女儿”而没有“儿子”?“女儿”在职场上处于劣势,“儿子”在这个年纪社会意识也弱呀?这个意见提得好,于是,美国人把这种日子重新命名为“带我们的子女上班日”。有人又有意见了:难道需要帮助的孩子只有“我们的”吗?“他们的”孩子你管不管?大家觉得:只要是美国的孩子就应该一视同仁,结果那个日子又改名为“带子女上班日”。不是自家的孩子,也可以带来上班,只要当事人愿意。
  这还没完,你把子女都领走了,留下老人们呆在家里也不人道呀!何况老人们不知自己成年的孩子每天上班在捣鼓点什么。老人们辛苦把上班的人培养成了现在这种样子,到头来却弄不清是什么样子,就像去商场订购了一件商品,却不让他们看看那件商品是什么模样,这还是公平吗?所以那名字又得改。改成“带老人孩子上班日”如何?
  不行。老人孩子之外,还有不在本单位工作的其他人士。把他们带来上班,也为自己去他们那儿上一天班打下了伏笔。为什么不争取这样的学习机会呢?goodideal,最终,那个特殊的日子被命名为“带朋友上班日”。孩子、老人、其他人都是朋友,一视同仁,四海之内皆朋友。
  这是我读到的由美国人露西??凯拉韦写的文章,题目就叫《何不带父母去上班》。都说中国人的“关系学”世界第一,看了这篇文章,知道了人家美国人是怎样讲关系的,忽然发现中国人不讲关系也排世界第一:我们只在家庭、家族、同学、同事之间讲关系,出了这个“微型社会”,在“大社会”里,大家彼此是没有关系的。这种讲关系的方式正好与西方世界讲关系的方式相反。西方人可能不那么注重小型生活圈里的关系,但人家更注重大社会,因为社会个性成员的心态和思维影响着整体社会特性的塑造。
  由于中国的国情是人口太多,给大家以顾不过来的感觉,结果大家退而求其次,在一个有限范围内去经营关系学,制造出了“一盘散沙”式的社会。宇文所安评述沈复《浮生六记》中关于童年生活的一段回忆在全书中是一个例外时说,这是因为沈复老想逃进一个小世界中以缓解现实的压力。“他不是碰巧遇上这样一个世界,沈复是打算去发现一个或者建造一个这样的世界”。逃离了现实世界,就获得了属于自己的无限空间(《追忆―――中国古典文学中的往事再现》)。这其实可以看作中国人从大社会逃往小社会运动的缩影。中国式的关系学,就是一种逃离大社会的生活安排,几乎成了中国人的文化宿命。像沈复这样的“著名”文人,不过是从小世界逃往更小的个人幻想世界的翘楚。正在全力奔小康的中国,这样的“宿命”也该“改制”了,需要另一种与传统安排方向相反的逃离。在打造“和谐社会”的今天,露西??凯拉韦的文章对我们具有启示意义,这是我会注意到它,并握笔写下此文的原因。
   摘自《羊城晚报》
其他文献
1887年,美国南部一个小镇。一天,60岁左右,仪表不凡的绅士伊曼纽尔??尼戈先生在镇上一家杂货店里买香烟,他递给女店员一张20美元的钞票并等待找零钱。  女店员接过钞票,低头找零钱。突然,她无意中发现弄湿了的手上沾有钞票上的颜料。她大脑一片空白,惊讶地停了下来。经过几秒钟的短暂思考,她认为,作为她的老朋友、老邻居、老顾客――伊曼纽尔??尼戈先生一定不会给她一张假钞。于是她如数找出零钱,尼戈接过钱
期刊
最近几个月来,吃过的最美味的一餐饭,是在乡间的小山村。正午时,背靠着池塘,在秫秸搭成的简易凉棚下,主人端上自家种的玉米和土豆,还有刚刚从水中打捞的半尺长的鱼,架在炭火上烤熟。  那鱼被从中间剖开,平铺在红红的火焰上,一条好像变成了两条。浑身披盐挂霜,硬而微黄,好似生了薄锈的盔甲。吃到嘴里,鱼刺和鱼肉都是干脆而火爆的,“咯吱吱”,似嚼着一袭土色的蓑衣。  我问主人,“用了什么调料?”  老大爷嘬着旱
期刊
人才交流会现场人山人海。我拿了三个版本的简历在人群中挤来挤去,一份简历上标明的是博士文凭,一份是硕士文凭,一份是本科文凭。挤了大半天,不是用人单位不要我,就是我看不上人家,这个累啊!   远远地看见一个招聘台前围满了好多人。走近一看,是一家不错的医院。旁邊的招聘启事上写着“博士,年薪十万;硕士,年薪七万五;本科,年薪五万”。看得我心里怦怦直跳,转悠了这么久,就这家待遇最好了。不错,就是它了,今天一
期刊
唐玄宗时期,武将郭子仪用兵如神,杀敌无数,以身救国20余次,为唐朝的江山立下了汗马功劳。可是,郭子仪在处理日常事务中,常常犯糊涂。有时候,糊涂得连他的子孙都惊讶得张大了嘴儿。  郭子仪没有成名前,在朔方节度使麾下当牙将。当时,朔方节度使麾下还有一位牙将,名字叫李光弼。郭子仪与李光弼性格不合,常常为一些小事吵架,甚至动刀动枪。后来,两个人发展到不说话,不共事,见面瞪眼,视如仇敌。  安史之乱爆发后,
期刊
每次接到在南方工作的老公的电话时,他都这样说:“喂,是我,你在做什么?”我在家给他打电话,也是这样说:“喂,是我,你在做什么?”  平日里,忙完家中的一切,轻轻地端一杯清茶,却意外地接到一份样报;或是和女儿上街闲逛,突然看到一件合适他穿的衣服;在这样的夜晚,我都会拨通他的手机,用我温柔的声音对他说:“喂,是我呀,你在做什么?”  无论是委屈,还是疲倦;无论是快乐时,还是悲伤时,只要听到他的声音,我
期刊
每年春天,我都要养蚕。朋友们到我这里来看我,也要顺便看看我的蚕。“怎么这么小啊!”“哦,这回长大了!”“这几个蚕,长得好大啊!”看过蚕,朋友们会忍不住发表评论。 “什么样的蚕,长得快些呢?”有一次,一个朋友居然给我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对新鲜桑叶特别敏感的蚕,长得快!”我脱口而出。  我养蚕,可是很善于观察的。我发现每次我把新鲜的桑叶一撒下去,立刻就会有蚕爬到新鲜的桑叶上吃起来。每次我换桑叶的时候,
期刊
朋友最近为广告公司一本DM(直投)杂志的策划很伤脑筋。我对朋友说:“我有一个简单有效的办法。”朋友赶紧问什么办法,我说:“招聘啊!你在各大招聘网站大批发布信息,就说招聘策划人员,有人来面试的时候,你就以考查能力的名义,让他们每人出一套策划案,应该会有让你满意的。”  朋友依计而行,没多久,朋友在应聘者雪片般的策划案中发现了一套精品,朋友因这套精品策划案获得了加薪奖励。  朋友所在的广告公司虽然成立
期刊
在丹麦首都哥本哈根市中心的街头,随处可见各式各样的热狗车。一根香肠、一个面包、一抹番茄酱和黄芥末酱。再加上几片酸黄瓜和洋葱末等配料。搁在一起就成了丹麦人最喜欢的小吃之一。  这样的街头快餐,本应该是买来就拿走,然后边走边吃,但是在丹麦这个工作生活节奏不是很快的国家,快餐也是要慢慢享用的。在热狗车的正面和两侧都有小台子,人们可以在餐台前慢慢享用这美味,欣赏一下街景,和其他食客聊聊天。在这里,不管是银
期刊
核心提示:在反右派斗争中,不少说真话的人,一些诚心诚意向党提意见的人,被错误地打成了反党反社会主义的右派分子,不少人为此妻离子散,家破人亡。以凡說:我也是有家的人,家里有老人,有老婆,有孩子,我不能不考虑他们受株连的后果。当时的环境使得他和其他有识之士只能噤若寒蝉。  俗话说,“上有好者,下必甚焉。”1958年夏秋两季,在全国范围内,粮食“卫星”越放越大。毛泽东心情越来越愉快,而地方的干部和科学家
期刊
哈佛商學院正式发动一场声势浩大的募捐运动,目标是募集5亿美元。如今成果出来了,达到6亿美元。这是世界各商学院中所募集到的最大的金额。  哈佛有钱,并非什么新闻。若仅凭一个钱字,也不值得我们费笔墨。但是,这笔钱背后的理念,却值得深思。  看看咱们的名校北大、清华等也展开“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运动。他们口口声声要模仿美国的模式,而他们在模仿时偷工减料,放弃最关键的环节,学最皮毛的东西。像哈佛、耶鲁这种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