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群众文化是文化的家园和坚实大地,是搏动着原始生命、洋溢着生活气息的田野风景。在多年积累与发展的基础上,一直处于边缘的群众文化活动正发生着迁动,重归它在文化谱系中应有的位置。基层群众文化建设新突破已成为本世纪初的一大文化景观。
关键词:群众文化;现状;策略
一、基层文化建设是当今文化事业链带中的薄弱环节
近几年来基层文化建设取得了瞩目的成就,城乡居民的文化生活得到了显著的改善。但是,与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在总体上还不相适应。文化不能与经济、社会同步发展,这是世界范围内普遍存在的“文化滞差”现象。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我国也不例外,基层文化建设更是当今文化事业链带中的薄弱环节。在部分农村,特别是经济欠发达地区,文化生活还很贫乏。
文化的真空地带是没有的,健康的文化活动开展不起来,落后文化、腐朽文化就会在这里徘徊。有的地方基层文化建设十分脆弱,经不起不良文化的消解和颠覆;有的地方基层文化曾经崛起过、辉煌过,但由于缺乏坚实的基础和强有力的后续义撑,迅速衰落下去,成为当地群众记忆中的“流星”。文化式微,则经济不兴,扼住当地社会的发展命脉。法轮功曾在全国各地传播、漫延,给社会、给人民造成极大危害,许多无辜的生命成为法轮功的牺牲品。这一桩桩惨痛的教训都说明先进的、健康的文化不去占领阵地,反动的、迷信的、腐朽的文化就会乘虚而入。前车之鉴,后事之师。
二、政府的关心和重视是关键
基层群众文化建设步伐加快,成绩显著,各级党委、政府的关心和重视是关键。但是也有一些地方没把它放在应有的位置上,不重视基层群众文化工作,一是把它当作可有可无的“软目标”或“缓事缓办”的任务,其他事情—忙,就把文化工作给冲了;二是表面上看中文化,但只是热衷于搞形式主义和短期效应,虽然热闹几天,给老百姓恶补几天文化大餐,但这种“做秀”给基层文化带来的负面影响不容忽视。有些基层文化单位由于得不到应有的重视和支持,工作举步维艰,时时陷入困境。一些地方的社会方面对基层文化的漠视也令人心忧。 直面这些尖锐而迫切的问题,我们要补偏救弊,起衰振弱,扛起时代文化中的这份沉重。更何况,我们正处于一个雄视阔步、昂扬进取的年代,加之《关于进一步加强基层文化建设的指导意见》等各种政策的出台,有利于基层文化建设的大好局面正在形成,坚冰已经打破,航道已经开通,风帆已经升起,基层文化工作完全能够完成它对时代、对人民的伟大承诺。
努力繁荣文艺,在生活的深处含英咀华,在时代的高处迎接八面来风,下更大的力气作好社会文化工作,坚持面向大众,以城市社区和农村乡镇为重点,加强群众文化工作的基本阵地、基本队伍、基本活动内容和基本活动方式的建设。我们每一个基层群众文化的工作者,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不断地发展、创新,努力做好基层群众文化工作,团结一心,尽职尽责为我国的两个文明建设做出更大的贡献。
三、科教兴国,文化工作责无旁贷
用科学文化知识武装人民群众、推动社会发展,基层文化工作者当仁不让,也就不可能在这两个战略的实施中“缺席”,文化工作者也越发清楚的认识到,科教兴国,文化工作责无旁贷。特别是县、乡两级的图书馆、文化馆、文化站和农村的文化大院,这些年来实际上是普及科学技术的主课堂、对成人进行后续教育的大学校。可持续发展是经济、社会、资源和环境的协调发展,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性转变,构建起与当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价值体系、知识体系、生活方式,使经济的发展植根于经济文化一体化发展的深厚基础上,其中心环节是提高人的素质,离开基层群众文化建设,是不可思议的。
在我国十三亿多的人口,九亿在农村,这是我国的基本国情,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是关系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全局的重大问题。没有农村的稳定就没有全国的稳定,没有农民的小康就没有全国人民的小康,没有农业的现代化就没有整个国民经济的现代化。因此,农村文化工作成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先进文化建设的基础工程和重点工作。近几年,各级政府都程度不同的加大了對文化建设的投入。文化行政部门和基层文化单位坚持“二为”方针,每年都组织专业人员编排思想进步、宣传科学、内容健康、寓教于乐、群众喜欢的文艺节目,下乡演出,深受广大农民群众的好评。要拓宽文化阵地,更重要的是通过各种文化活动,使基层的人民群众尤其是广大农民群众受到了良好的教育,开阔了视野,提高了文化层次和政治素质,培养了他们关于改革开放、搞活农村经济的意识。
要开展公益性文化活动,发挥乡镇文化站载体作用。为适应农民群众对提高生活质量的需求,笔者所在乡镇在改善群众生产条件和生活环境的同时,建成了高标准的文化站,并把该站作为农村基层传播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开展公益性文化活动,提供公共文化服务的载体,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我们的做法是:
1.提供公共文化服务,保障和发展农民群众最基本的文化权益。为了解决农民文化生活单调匮乏的问题,该站在图书室备有政经、科技、文学、艺术等各类图书,并将成人学校作为文化站的第二学习园地,实现资源共享。
2.开展多种形式的群众文化活动,丰富农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先进的设施吸引了周边村镇文化、体育爱好者也来此进行联谊和比赛。每年组织规模赛事达十几次。
3.发展乡镇特色文化、重建农民精神家园。在文化站活动场所紧张的情况下,腾出一定空间为荻垛业余戏剧团、老年舞蹈队免费提供活动场所,保持和发扬该镇的优势和地方文化韵味。
4.培育农村文化队伍,增强农村文化的自我生长能力。重视发现和培养农民文化骨干,引导和扶持多个农民文艺团体,使农民真正成为新农村文化建设的主体。
5.服务新农村建设,培育具有现代意识的新型农民。坚持不断更新观念,根据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总体要求,引导、帮助农民转变传统的生产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等,提高其思想道德水平和科学文化素质,形成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和社会风尚,使文化站成为该镇加强群众联系和沟通的桥梁和纽带。
参考文献:
[1]高振;柳琴戏《王祥卧鱼》亮相首都舞台[N];文艺报;2008年
[2]李锦坤,杨立新;群众文化活动的时代价值及其管理创新[J];湖北社会科学;2005年09期
[3]张旭东;建国初期的先进文化建设及其现实意义[J];衡阳师范学院学报;2002年02期 4孔培培;在困境中探索多元化市场经营[N];中国文化报;2007年
关键词:群众文化;现状;策略
一、基层文化建设是当今文化事业链带中的薄弱环节
近几年来基层文化建设取得了瞩目的成就,城乡居民的文化生活得到了显著的改善。但是,与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在总体上还不相适应。文化不能与经济、社会同步发展,这是世界范围内普遍存在的“文化滞差”现象。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我国也不例外,基层文化建设更是当今文化事业链带中的薄弱环节。在部分农村,特别是经济欠发达地区,文化生活还很贫乏。
文化的真空地带是没有的,健康的文化活动开展不起来,落后文化、腐朽文化就会在这里徘徊。有的地方基层文化建设十分脆弱,经不起不良文化的消解和颠覆;有的地方基层文化曾经崛起过、辉煌过,但由于缺乏坚实的基础和强有力的后续义撑,迅速衰落下去,成为当地群众记忆中的“流星”。文化式微,则经济不兴,扼住当地社会的发展命脉。法轮功曾在全国各地传播、漫延,给社会、给人民造成极大危害,许多无辜的生命成为法轮功的牺牲品。这一桩桩惨痛的教训都说明先进的、健康的文化不去占领阵地,反动的、迷信的、腐朽的文化就会乘虚而入。前车之鉴,后事之师。
二、政府的关心和重视是关键
基层群众文化建设步伐加快,成绩显著,各级党委、政府的关心和重视是关键。但是也有一些地方没把它放在应有的位置上,不重视基层群众文化工作,一是把它当作可有可无的“软目标”或“缓事缓办”的任务,其他事情—忙,就把文化工作给冲了;二是表面上看中文化,但只是热衷于搞形式主义和短期效应,虽然热闹几天,给老百姓恶补几天文化大餐,但这种“做秀”给基层文化带来的负面影响不容忽视。有些基层文化单位由于得不到应有的重视和支持,工作举步维艰,时时陷入困境。一些地方的社会方面对基层文化的漠视也令人心忧。 直面这些尖锐而迫切的问题,我们要补偏救弊,起衰振弱,扛起时代文化中的这份沉重。更何况,我们正处于一个雄视阔步、昂扬进取的年代,加之《关于进一步加强基层文化建设的指导意见》等各种政策的出台,有利于基层文化建设的大好局面正在形成,坚冰已经打破,航道已经开通,风帆已经升起,基层文化工作完全能够完成它对时代、对人民的伟大承诺。
努力繁荣文艺,在生活的深处含英咀华,在时代的高处迎接八面来风,下更大的力气作好社会文化工作,坚持面向大众,以城市社区和农村乡镇为重点,加强群众文化工作的基本阵地、基本队伍、基本活动内容和基本活动方式的建设。我们每一个基层群众文化的工作者,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不断地发展、创新,努力做好基层群众文化工作,团结一心,尽职尽责为我国的两个文明建设做出更大的贡献。
三、科教兴国,文化工作责无旁贷
用科学文化知识武装人民群众、推动社会发展,基层文化工作者当仁不让,也就不可能在这两个战略的实施中“缺席”,文化工作者也越发清楚的认识到,科教兴国,文化工作责无旁贷。特别是县、乡两级的图书馆、文化馆、文化站和农村的文化大院,这些年来实际上是普及科学技术的主课堂、对成人进行后续教育的大学校。可持续发展是经济、社会、资源和环境的协调发展,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性转变,构建起与当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价值体系、知识体系、生活方式,使经济的发展植根于经济文化一体化发展的深厚基础上,其中心环节是提高人的素质,离开基层群众文化建设,是不可思议的。
在我国十三亿多的人口,九亿在农村,这是我国的基本国情,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是关系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全局的重大问题。没有农村的稳定就没有全国的稳定,没有农民的小康就没有全国人民的小康,没有农业的现代化就没有整个国民经济的现代化。因此,农村文化工作成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先进文化建设的基础工程和重点工作。近几年,各级政府都程度不同的加大了對文化建设的投入。文化行政部门和基层文化单位坚持“二为”方针,每年都组织专业人员编排思想进步、宣传科学、内容健康、寓教于乐、群众喜欢的文艺节目,下乡演出,深受广大农民群众的好评。要拓宽文化阵地,更重要的是通过各种文化活动,使基层的人民群众尤其是广大农民群众受到了良好的教育,开阔了视野,提高了文化层次和政治素质,培养了他们关于改革开放、搞活农村经济的意识。
要开展公益性文化活动,发挥乡镇文化站载体作用。为适应农民群众对提高生活质量的需求,笔者所在乡镇在改善群众生产条件和生活环境的同时,建成了高标准的文化站,并把该站作为农村基层传播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开展公益性文化活动,提供公共文化服务的载体,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我们的做法是:
1.提供公共文化服务,保障和发展农民群众最基本的文化权益。为了解决农民文化生活单调匮乏的问题,该站在图书室备有政经、科技、文学、艺术等各类图书,并将成人学校作为文化站的第二学习园地,实现资源共享。
2.开展多种形式的群众文化活动,丰富农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先进的设施吸引了周边村镇文化、体育爱好者也来此进行联谊和比赛。每年组织规模赛事达十几次。
3.发展乡镇特色文化、重建农民精神家园。在文化站活动场所紧张的情况下,腾出一定空间为荻垛业余戏剧团、老年舞蹈队免费提供活动场所,保持和发扬该镇的优势和地方文化韵味。
4.培育农村文化队伍,增强农村文化的自我生长能力。重视发现和培养农民文化骨干,引导和扶持多个农民文艺团体,使农民真正成为新农村文化建设的主体。
5.服务新农村建设,培育具有现代意识的新型农民。坚持不断更新观念,根据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总体要求,引导、帮助农民转变传统的生产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等,提高其思想道德水平和科学文化素质,形成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和社会风尚,使文化站成为该镇加强群众联系和沟通的桥梁和纽带。
参考文献:
[1]高振;柳琴戏《王祥卧鱼》亮相首都舞台[N];文艺报;2008年
[2]李锦坤,杨立新;群众文化活动的时代价值及其管理创新[J];湖北社会科学;2005年09期
[3]张旭东;建国初期的先进文化建设及其现实意义[J];衡阳师范学院学报;2002年02期 4孔培培;在困境中探索多元化市场经营[N];中国文化报;2007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