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笔者通过多年施工经验,对管道工程设计中的多种主要问题,提出了质量控制方法,对提高预应力管道的质量阐述了详细的控制方法,可供参考。
关键词:混凝土管道;给排水;预应力
Abstract: the author through the years of construction experience, to the pipeline engineering design of many of the major problems, proposed the quality control method,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the prestressed pipe describes the detailed control method, available for reference.
Keywords: concrete pipe; Water supply and drainage; prestressed
中图分类号:TU7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施工前准备工作
(1)校核中线、定施工控制桩;在引测水准点时,同时校测原有管道出水口与本管线交叉管线的高程。放沟槽开挖线:根据设计要求的埋深、土层情况、管径大小等计算出开槽宽度、深度,在地面上定出沟槽上口边线位置,作为开槽的依据。
(2)在开槽前后应设置控制管道中心线、高程和坡度的坡度板,一般均跨槽埋设。当槽深在2.5m之内时,应于开槽前在槽上口每隔10~15 m埋设一块。坡度板埋设要牢固,其顶面要保持水平。坡度板埋好后,应将管道中线投测到坡度板上。
(3)为了控制管道的埋设,在已钉好的坡度板上测设坡度钉,使各坡度钉的连接平行于管道设计坡度线,利用下反数来控制管道坡度和高程。钉好坡度钉后,立尺于坡度钉上,检查实读前视与应读前视是否一致,误差在±2 m m之内。
(4)为防止观测或计算中的错误,每测一段后应复合到另一个水准点上进行校核。管沟沿线各种地下、地上障碍物和构筑物已拆除或改移。沟沿两侧1.5 m范围内不得堆放施工材料和其他物品;并根据土质情况,按要求留出一定的坡度等防塌方措施。管材、管件及其配件齐全。标高控制点等各种基线测放完毕。
2预应力钢筋混凝土管道施工技术控制措施
2.1沟槽开挖
槽底开挖宽度等于管道结构基础宽度加两侧工作面宽度,每侧工作面宽度应不小于300 m m。用机械开槽或开挖沟槽后,当天不能进行下一道工序作业时,沟底应留出200 m m左右一层土不挖,待下道工序前用人工清挖,沟槽土方应堆在沟的一侧,便于下道工序作业。堆土底边与沟边应保持一定的距离,不得小于l m,高度应小于1.5 m,堆土时严禁掩埋消火栓,地面井盖及雨水口,不得掩埋测量标志及道路附属构筑物等。沟边坡的大小与土质和沟深有关,当设计无规定时,应符合规范的规定。人工挖槽深度宜为2 m左右,人工开挖多层槽的层间留出宽度应不小于500 m m,设基础的重力流管道沟槽,允许偏差为±10 m m,非重力流无管道基础的沟槽,允许偏差为120 m m。
2.2管道安装
基槽(坑)挖好后,应将槽清底检查,并进行钎探。如遇松软土层、杂土层等深于槽底标高时,应予以加深处理。打钎可用人工打钎直径25 m m,钎头为600尖锤状,长为20 m。打钎用10 kg穿心锤,举锤高度为500 m m。打钎时,每贯人300 m m,记录锤击数一次,并填入规定的表格中。一般分五步打,钢钎上留500 m m。钎探点的记录编号应与注有轴线尺寸和编号顺序的钎探点平面布置图相符。钎探后钎孔要进行灌砂,并应将不同强度等级的土在记录上用色笔或符号分开。在平面布置图上应注明特硬和较软的点的位置,以便分析处理。地基处理应按设计规定进行;施工中遇有与设计不符的松软地基及杂土层等情况,应会同设计协商解决。挖槽应控制槽底高程,含水量接近最佳含水量的疏干槽超挖深度小于或等于150 m m时,可用含水量接近最佳含水量的挖槽原土回填夯实,其压实度不应低于原天然地基上的密实度,或用石灰土处理,其压实度不应低于95%;槽底有地下水或地基土壤含水量较大,不适于压实时,可用天然级配砂石回填夯实。排水不良造成地基土壤扰动,扰动深度在100 m m以内,可换天然级配砂石或砂砾石处理;扰动深度在300 m m以内,但下部坚硬时,可换大卵石或填块石,并用砾石填充空隙和找平表面。填块石时应由一端顺序进行,大面向下,块与块相互挤紧。设计要求采用换土方案时,应按要求清槽,并经检查合格,方可进行换土回填。回填材料、操作方法及质量要求,应符合设计规定。
2.3钢筋混凝土管接口连接
管节的规格、性能、外观质量及尺寸公差应符合国家有关标准的规定。管节安装前应进行外观检查,发现裂缝、保护层脱落、空鼓、接口掉角等缺陷,应修补并经鉴定合格后方可使用。管节安装前应将管内外清扫干净,安装时应使管道中心及内底高程符合设计要求,稳管时必须采取措施防止管道发生滚动。采用混凝土基础时,管道中心、高程复验合格后,应按有关规定及时浇筑管座混凝土。柔性接口形式应符合设计要求,橡胶材质应符合相关规范的规定;应由管材厂配套供应;外观应光滑平整,不得有裂缝、破损、气孔、重皮等缺陷;每个橡胶圈的接头不得超过两个。
柔性接口的钢筋混凝土管、预(自)应力混凝土管安装前,承口内工作面、插口外工作面清洗干净;套在插口上的橡胶圈应平直、无扭曲,应正确就位;橡胶圈表面和承口工作面应涂刷无腐蚀性的润滑剂;安装后放松外力,管节回弹不得大于10 m m,且橡胶圈应在承、插口工作面上。钢筋混凝土管沿直线安装时,管口间的纵向间隙应符合设计及产品标准要求,无明确要求时应符合规范的规定;预(自)应力混凝土管沿曲线安装时,管口间的纵向间隙最小处不得小于5 m m,接口允许转角应符合规范的规定。预(自)应力混凝土管不得截断使用。井室内暂时不接支线的预留管(孔)应封堵。预(自)应力混凝土管道采用金属管件连接时,管件应进行防腐处理。
3预应力钢筋混凝土管道施工质量控制要求
3.1预应力钢筒混凝土管接口连接质量控制
管节及管件的规格、性能应符合国家有关标准的规定和设计要求,进入施工现场时其外观质量应符合内壁混凝土表面子整光洁;承插口钢环工作面光洁干净;内衬式管(简称衬筒管)内表面不应出现浮渣、露石和严重的浮浆;埋置式管(简称埋筒管)内表面不应出现气泡、孔洞、凹坑以及蜂窝、麻面等不密实的现象;管内表面出现的环向裂缝或者螺旋状裂缝宽度不应大于0.5 m m(浮浆裂缝除外);距离管的插口端300 m m范围内出现的环向裂缝宽度不应大于15 m m;管内表面不得出现长度大于150 m m的纵向可见裂缝;管端面混凝土不应有缺料、掉角、孔洞等缺陷。端面应齐平、光滑、并与轴线垂直。端面垂直度应符合规范的规定;外保护层不得出现空鼓、裂缝及剥落。承插式橡胶圈柔性接口施工时应符合清理管道承口内侧、插口外部凹槽等连接部位和橡胶圈;将橡胶圈套人插口上的凹槽内,保证橡胶圈在凹槽内受力均匀、没有扭曲翻转现象;用配套的润滑剂涂擦在承口内侧和橡胶圈上,检查涂覆是否完好;在插口上按要求做好安装标记,以便检查插入是否到位;接口安装时,将插口一次插入承口内,达到安装标记为止;安装时接头和管端应保持清洁。安装就位,放松紧管器具后进行下列检查:(1)复核管节的高程和中心线;(2)用特定钢尺插入承插口之间检查橡胶圈各部的环向位置,确认橡胶圈在同一深度;(3)巳接口处承口周围不应被胀裂;(4)橡胶圈应无脱槽、挤出等现象;巳沿直线安装时,插口端面与承口底部的轴向间隙应大于5 m rn,且不大于规范规定的数值。采用钢制管件连接时,管件应进行防腐处理。现场合拢应符合安装过程中,应严格控制合拢处上、下游管道接装长度、中心位移偏差;合拢位置宜选择在设有人孔或设备安装孔的配件附近;不允许在管道转折处合拢;现场合拢施工焊接不宜在当日高温时段进行。管道需曲線铺设时,接口的最大允许偏转角度应符合设计要求,设计无要求时应不大于规范规定的数值。
3.2质量验收标准
管及管件、橡胶圈的产品质量应符合规范要求。检查方法:检查产品质量保证资料;检查成品管进场验收记录。柔性接口的橡胶圈位置正确,无扭曲、外露现象;承口、插口无破损、开裂;双道橡胶圈的单口水压试验合格。检查方法:观察,用探尺检查;检查单口水压试验记录。刚性接口的强度符合设计要求,不得有开裂、空鼓、脱落现象。检查方法:观察;检查水泥砂浆、混凝土试块的抗压强度试验报告。
4结语
预应力钢筋混凝土管道在市政工程的给排水工程中应用十分广泛,各设计及施工部门总结了不少经验,解决了大量的实际问题。但由于地质条件的差别,季节及施工方法的不同,因此,在设计、施工中加强管理,精心设计、合理施工、严格检查、验收,可避免或减少不良事故的发生。
关键词:混凝土管道;给排水;预应力
Abstract: the author through the years of construction experience, to the pipeline engineering design of many of the major problems, proposed the quality control method,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the prestressed pipe describes the detailed control method, available for reference.
Keywords: concrete pipe; Water supply and drainage; prestressed
中图分类号:TU7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施工前准备工作
(1)校核中线、定施工控制桩;在引测水准点时,同时校测原有管道出水口与本管线交叉管线的高程。放沟槽开挖线:根据设计要求的埋深、土层情况、管径大小等计算出开槽宽度、深度,在地面上定出沟槽上口边线位置,作为开槽的依据。
(2)在开槽前后应设置控制管道中心线、高程和坡度的坡度板,一般均跨槽埋设。当槽深在2.5m之内时,应于开槽前在槽上口每隔10~15 m埋设一块。坡度板埋设要牢固,其顶面要保持水平。坡度板埋好后,应将管道中线投测到坡度板上。
(3)为了控制管道的埋设,在已钉好的坡度板上测设坡度钉,使各坡度钉的连接平行于管道设计坡度线,利用下反数来控制管道坡度和高程。钉好坡度钉后,立尺于坡度钉上,检查实读前视与应读前视是否一致,误差在±2 m m之内。
(4)为防止观测或计算中的错误,每测一段后应复合到另一个水准点上进行校核。管沟沿线各种地下、地上障碍物和构筑物已拆除或改移。沟沿两侧1.5 m范围内不得堆放施工材料和其他物品;并根据土质情况,按要求留出一定的坡度等防塌方措施。管材、管件及其配件齐全。标高控制点等各种基线测放完毕。
2预应力钢筋混凝土管道施工技术控制措施
2.1沟槽开挖
槽底开挖宽度等于管道结构基础宽度加两侧工作面宽度,每侧工作面宽度应不小于300 m m。用机械开槽或开挖沟槽后,当天不能进行下一道工序作业时,沟底应留出200 m m左右一层土不挖,待下道工序前用人工清挖,沟槽土方应堆在沟的一侧,便于下道工序作业。堆土底边与沟边应保持一定的距离,不得小于l m,高度应小于1.5 m,堆土时严禁掩埋消火栓,地面井盖及雨水口,不得掩埋测量标志及道路附属构筑物等。沟边坡的大小与土质和沟深有关,当设计无规定时,应符合规范的规定。人工挖槽深度宜为2 m左右,人工开挖多层槽的层间留出宽度应不小于500 m m,设基础的重力流管道沟槽,允许偏差为±10 m m,非重力流无管道基础的沟槽,允许偏差为120 m m。
2.2管道安装
基槽(坑)挖好后,应将槽清底检查,并进行钎探。如遇松软土层、杂土层等深于槽底标高时,应予以加深处理。打钎可用人工打钎直径25 m m,钎头为600尖锤状,长为20 m。打钎用10 kg穿心锤,举锤高度为500 m m。打钎时,每贯人300 m m,记录锤击数一次,并填入规定的表格中。一般分五步打,钢钎上留500 m m。钎探点的记录编号应与注有轴线尺寸和编号顺序的钎探点平面布置图相符。钎探后钎孔要进行灌砂,并应将不同强度等级的土在记录上用色笔或符号分开。在平面布置图上应注明特硬和较软的点的位置,以便分析处理。地基处理应按设计规定进行;施工中遇有与设计不符的松软地基及杂土层等情况,应会同设计协商解决。挖槽应控制槽底高程,含水量接近最佳含水量的疏干槽超挖深度小于或等于150 m m时,可用含水量接近最佳含水量的挖槽原土回填夯实,其压实度不应低于原天然地基上的密实度,或用石灰土处理,其压实度不应低于95%;槽底有地下水或地基土壤含水量较大,不适于压实时,可用天然级配砂石回填夯实。排水不良造成地基土壤扰动,扰动深度在100 m m以内,可换天然级配砂石或砂砾石处理;扰动深度在300 m m以内,但下部坚硬时,可换大卵石或填块石,并用砾石填充空隙和找平表面。填块石时应由一端顺序进行,大面向下,块与块相互挤紧。设计要求采用换土方案时,应按要求清槽,并经检查合格,方可进行换土回填。回填材料、操作方法及质量要求,应符合设计规定。
2.3钢筋混凝土管接口连接
管节的规格、性能、外观质量及尺寸公差应符合国家有关标准的规定。管节安装前应进行外观检查,发现裂缝、保护层脱落、空鼓、接口掉角等缺陷,应修补并经鉴定合格后方可使用。管节安装前应将管内外清扫干净,安装时应使管道中心及内底高程符合设计要求,稳管时必须采取措施防止管道发生滚动。采用混凝土基础时,管道中心、高程复验合格后,应按有关规定及时浇筑管座混凝土。柔性接口形式应符合设计要求,橡胶材质应符合相关规范的规定;应由管材厂配套供应;外观应光滑平整,不得有裂缝、破损、气孔、重皮等缺陷;每个橡胶圈的接头不得超过两个。
柔性接口的钢筋混凝土管、预(自)应力混凝土管安装前,承口内工作面、插口外工作面清洗干净;套在插口上的橡胶圈应平直、无扭曲,应正确就位;橡胶圈表面和承口工作面应涂刷无腐蚀性的润滑剂;安装后放松外力,管节回弹不得大于10 m m,且橡胶圈应在承、插口工作面上。钢筋混凝土管沿直线安装时,管口间的纵向间隙应符合设计及产品标准要求,无明确要求时应符合规范的规定;预(自)应力混凝土管沿曲线安装时,管口间的纵向间隙最小处不得小于5 m m,接口允许转角应符合规范的规定。预(自)应力混凝土管不得截断使用。井室内暂时不接支线的预留管(孔)应封堵。预(自)应力混凝土管道采用金属管件连接时,管件应进行防腐处理。
3预应力钢筋混凝土管道施工质量控制要求
3.1预应力钢筒混凝土管接口连接质量控制
管节及管件的规格、性能应符合国家有关标准的规定和设计要求,进入施工现场时其外观质量应符合内壁混凝土表面子整光洁;承插口钢环工作面光洁干净;内衬式管(简称衬筒管)内表面不应出现浮渣、露石和严重的浮浆;埋置式管(简称埋筒管)内表面不应出现气泡、孔洞、凹坑以及蜂窝、麻面等不密实的现象;管内表面出现的环向裂缝或者螺旋状裂缝宽度不应大于0.5 m m(浮浆裂缝除外);距离管的插口端300 m m范围内出现的环向裂缝宽度不应大于15 m m;管内表面不得出现长度大于150 m m的纵向可见裂缝;管端面混凝土不应有缺料、掉角、孔洞等缺陷。端面应齐平、光滑、并与轴线垂直。端面垂直度应符合规范的规定;外保护层不得出现空鼓、裂缝及剥落。承插式橡胶圈柔性接口施工时应符合清理管道承口内侧、插口外部凹槽等连接部位和橡胶圈;将橡胶圈套人插口上的凹槽内,保证橡胶圈在凹槽内受力均匀、没有扭曲翻转现象;用配套的润滑剂涂擦在承口内侧和橡胶圈上,检查涂覆是否完好;在插口上按要求做好安装标记,以便检查插入是否到位;接口安装时,将插口一次插入承口内,达到安装标记为止;安装时接头和管端应保持清洁。安装就位,放松紧管器具后进行下列检查:(1)复核管节的高程和中心线;(2)用特定钢尺插入承插口之间检查橡胶圈各部的环向位置,确认橡胶圈在同一深度;(3)巳接口处承口周围不应被胀裂;(4)橡胶圈应无脱槽、挤出等现象;巳沿直线安装时,插口端面与承口底部的轴向间隙应大于5 m rn,且不大于规范规定的数值。采用钢制管件连接时,管件应进行防腐处理。现场合拢应符合安装过程中,应严格控制合拢处上、下游管道接装长度、中心位移偏差;合拢位置宜选择在设有人孔或设备安装孔的配件附近;不允许在管道转折处合拢;现场合拢施工焊接不宜在当日高温时段进行。管道需曲線铺设时,接口的最大允许偏转角度应符合设计要求,设计无要求时应不大于规范规定的数值。
3.2质量验收标准
管及管件、橡胶圈的产品质量应符合规范要求。检查方法:检查产品质量保证资料;检查成品管进场验收记录。柔性接口的橡胶圈位置正确,无扭曲、外露现象;承口、插口无破损、开裂;双道橡胶圈的单口水压试验合格。检查方法:观察,用探尺检查;检查单口水压试验记录。刚性接口的强度符合设计要求,不得有开裂、空鼓、脱落现象。检查方法:观察;检查水泥砂浆、混凝土试块的抗压强度试验报告。
4结语
预应力钢筋混凝土管道在市政工程的给排水工程中应用十分广泛,各设计及施工部门总结了不少经验,解决了大量的实际问题。但由于地质条件的差别,季节及施工方法的不同,因此,在设计、施工中加强管理,精心设计、合理施工、严格检查、验收,可避免或减少不良事故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