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海韵·古道人

来源 :辽河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aifeng_ch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每座城市都有属于它的独特风情,令人沉迷其中。
  有海的气势,又有河的秀美的营口,中国大陆唯一一处可观夕阳坠海的城市。它以百年古炮台的沧桑与厚重,依河傍海的风情,给世人开放了一个唯美的窗口。而营口人的古道热肠,热情善良,更是让人念念不忘。
  夏日,我和爱人有幸来到了饱受甲午战争洗礼,历经百年沧桑的营口西炮台遗址陈列馆。参观完毕,我们神情凝重地离开古炮台,便驱车沿着土黄色城墙下碧波荡漾的护台河岸向辽河入海口驶去。
  来之前,我查询了一下营口的来历。营口地处辽东半岛中枢,渤海东岸。辽河也称大辽河,全长1400多公里,起源于河北北部,流经内蒙古、吉林、辽宁等省区,最后在营口入渤海。相传三国时期称营口为辽口,称辽河为大辽水,其入海口称“辽口”。此地陆地经潮水冲刷,形成多条潮沟,涨潮时潮沟淹没于水中,退潮时潮沟显露。清朝初期,清廷要求关内移民到辽东垦荒,于是山东、河北、登州、荣城、天津等地农民纷纷来到这里,在辽河南岸潮沟旁搭窝棚、盖茅草房或土坯房栖身。这些窝棚和茅草房、土坯房远远望去就像一排排营房,所以那时的人们称此处为“没沟营”。1860年清政府设置镇海营,分东西营子。因位于辽河入海口,又名“营子口”,后简称“营口”。
  车子驶出不久,一巨石雕刻的“辽河入海口”红色大字映入眼帘。水天一色的海面上孤帆远影,海水昂首,一柔一柔地漫向远方,那细碎的浪花撒欢地奔跑着、呢喃着。浸在大辽河臂弯里随风摇荡的青青芦苇,像一群有着纤细楚腰的妙龄少女,轻摆腰肢翩跹起舞。望着眼前这一切,恍若走进一幅水墨丹青画,心如海鸥飞翔起来。
  这时,爱人指着一眼望不到边的观海路说:“咱们沿着这条路去看看蜿蜒千里的大辽河是怎样涌向渤海的。”
  沿海堤向东南方向驶去,海水正逆流而上,见我深深陶醉观海路的美景,爱人便把车速开到最慢。突然,远处宽阔的海面上有数不清细碎的斑点在跳动,刹那间我语无伦次地对爱人说:“快!快停车,我们是不是遇到了‘鸟浪’?”我们迅速下车,十指相扣站在海堤上远眺,只见海面潮水翻涌,天空云气翻腾,在海浪和云浪的辉映下,数不清的鸟儿时而如天女散落的繁花,时而如海面飘起的浪花,时而又如密集的蝴蝶阵,它们不停地变换队形,在这茫茫的海天舞台上表演盛大的集体舞。
  欣赏够了,我和爱人恋恋不舍走向车子,欲开车返程,爱人突然发现,下车匆忙,竟把车钥匙忘在了车内,他满脸焦急来回拽那几个车门,可是锁上的车门怎么能拽得开呢!更要命的是,我俩发现我们的手机也都在车上,我心想:完了,就连求助的工具都没有了,这可怎么办呢?这时,见爱人从路边捡起一块石头走近车旁,我急忙问;“要干嘛?”爱人说:“这里远离市区,人迹稀少,不行砸玻璃吧!”望着一脸内疚的爱人,我从他手中把石头拿开,安慰说:“别急,一定会有办法的,我们一起想办法。”
  车辆极少的观海路上,前方一百米左右竟然停着一辆醒目的红色轿车,车对面的海堤上坐着两个观海的人,我对爱人说:“前边有俩人,我们不妨试试运气,借用他们手机帮咱们求助一下。”我和爱人来到他们面前,见是一中年男子和一帅气小伙,便把困境说与他们,希望借用他们的手机寻求帮助,中年男子操着一口胶辽口音对我们说:“别急!别急!出门在外谁都有遇到难处的时候,帮你们打个电话不是问题,关键是这里离市区较远,你们想往哪里打呀?”他和那小伙帮我们想了好几个方案,但都被一一否定,这时小伙急中生智地说:“不行打110吧!”当小伙打通电话把情况和对方说过之后,对方回复说:“你们现在的位置是在营口和盘锦交界处,虽然你的位置离营口近,但我们是盘锦公安局,你加营口区间号拨110。 ”小伙又接着拨通了营口公安110,对方却无奈地说:“车辆开锁也不在我们急救范围内,你们给开锁公司打电话吧!”然后把开锁公司的电话告诉了我们。小伙拨通了开锁公司的电话后,如释重负地对我们说:“你们别着急了,他们说来,但市区离这比较远,他骑摩托来,大概得半个多小时,让你们多等一会儿。”这时中年男子对我们说:“我们还有事,先走了,已联系好,你们也不用急了。”当我们真诚地向他们致谢的时候,他们面带微笑淡然地说:“也没做什么,举手之劳而已。”
  午后的阳光炙热地烘烤着大地,我和爱人一会儿站在海堤边闲看,一会儿又坐在树荫下等待,一会儿又起来向路边张望,一会儿又抬腕看看手表,感觉时间从未过得这么慢,时针走过四十多分钟,我们站在路边急切地张望,路边偶有车辆疾驰而过,可连个摩托车影子都没看到。一个多小时过去了,还是没看到来开锁的人。浓浓的热浪包裹着我们,树荫里的知了奋力的聒噪声,更加让我心烦意乱。心想:完了,没戏了,开锁师傅一定是联系不上我们,迷失方向了。
  忽然,远处驶来一辆似曾相识的红色轿车,停在了我们面前,下车的竟然是帮我们打过电话的小伙和一个陌生男人,我和爱人疑惑着还没反应过来怎么回事时,小伙对着身边的陌生人说:“师傅,就是他们的车要开锁,快给弄吧!”
  那位师傅一边操作一边说:“你们遇见好人了,我接到你们电话就出发了,不知什么原因,摩托车骑到半道突然熄火了,鼓捣半天也没弄好,怕你们一直等我,耽误事,就往回拨了电话。当我和接电话的小伙说了情况后,小伙子很仗义地说,出门在外都不容易,那俩人不一定咋着急呢!你在哪儿?我去接你,就这样小伙接上我来到这里。”听罢,爱人激动地紧紧握住小伙的手连声说:“真是好人呢!帮我们大忙了,这让我们怎样感谢你呀!”
  不一会儿,开锁师傅就将车门打开,车门打开的瞬间,我悬着的心豁然开朗了。当我们再次感激他们的时候,小伙恬淡地说:“大哥,谁都有个为難着窄的时候,尽自己微薄之力搭把手,这个难处可能就过去了,遇到这样的情况,你们也会这么做的。”
  感动。古道热肠的小伙,你诠释了营口人最美的形象!我们久久注视着他的眼睛,感觉到他目光里透出的纯澈和善良!此刻,似乎我们在夕阳古道,共同演绎了一个动人的故事。
  离开的时候,起风了,堤岸灯柱顶上呼呼旋转的风轮,似在为我们送行。虽然离开了营口,但古炮台以及海河的风情给我留下深深的印记;善良助人的营口人,更让这座城市增添了温情的魅力。车在行驶,在营口经历的这一切,如浪花,一波又一波,一波又一波,从我的心头越过……
其他文献
西游帖  吴承恩才是一尊如来真佛  他翻手为云覆手为雨  硬生生地把一个偷渡者演绎成  旃檀功德佛  人间那么多的妖魔鬼怪  那么多不平之事,需要斗战胜佛  虚构,杜撰,或者真实  他们每一个都手眼通天  都有万物造化的背景  凡间的道义只能束手就擒  需要幻想一根金箍棒,一个悟空  意淫出一场大胜,一场空欢  真实的西游,出玉门关后  一人一马走向八百里荒漠  经星星峡,火焰山,出西域到帕米尔 
期刊
1  白水城,你是六千年前奔走于我伤口上河的荡漾  这个时候,更适合于把一粒风干的葡萄重新浸泡  此时我的体内澎湃着一定是阿克苏的味道  这时光里的布施,正好来喂养我诗里的江湖  苹果树的每一片叶子,都哼着一支小谣曲  每一粒葡萄都孕育着春秋诗篇  每一座山峰都汹涌着汉魏风骨  塔里木,你是一壶好酒  我们把十三万平方公里的土地打磨  成了诗和远方  用塔里木河的微醉感受细微的光芒  那些登上温宿
期刊
已经在泰山的脚下,可是,还在写去云南普者黑的文字。  但终究是在五岳之首的身旁,感受到了它的温度,激发了我的灵感,才完成了云南之旅的记述。这样,我便能潜心地把我的心境赋予这神山!  人生的旅行不能间歇,论写生命足迹的文字就不能停止!这是我自认为生命从荒草丛生到开满鲜花的精彩过度!岱宗,我来了!  十七年前,我和夫人还有我五岁的女儿来过这里,十七年后,多了一位80岁的父亲、13岁的儿子,也是舟车劳顿
期刊
弥河谣  太过神秘的传说,从天齐湾开始  一淙细流,成就了一条大河  自南向北,携丹河纳石河,蜿蜒北上  向西,而北,再东北  过青州跨寿光,九曲十八弯,终归大海  用轮回,传递结绳的历程  默默地普渡这一方众生的圣水  是人们不能忘怀的记忆  朱虚国,齐长城,沂山册封  捻军过往,无人区,七昼夜大雨滂沱  你走过沧桑岁月  你是这片土地上生命的源头  从青涩少女,到健硕慈祥博爱的母亲  我们都是
期刊
墨,是纸的脚印  一旦落地,就再也不能后退  就像人,得三思而行  踏进雪地,就收不回脚步声  荷若然纸上,搬运它的是墨  墨和纸,如鱼得水  栩栩如生,是墨的一片风景  心在笔尖上舔血,是墨的内核  墨走累了,在灵魂里大睡  留白是墨的梦,维度是墨的韵律  静静地,听一粒墨挣脱黑暗  从磨难开始到劫后余生  画是历史,字是评说  听墨,从内到外。耳听到的  是风声,心听到的是远方  一场特殊的晚
期刊
二十四根肋骨  连同我锋刃般的目光  都无法将丽江的浪花抱起来  便只好将我的心跳  小米粒一样地种植下去  让它们开出腊梅杜鹃风信子  紧紧地将丽江搂入怀中  丽江  我留下的脚窝雪花都挖不走  就让你坐在春天里  让我在恋爱的季节里  也将你认做故乡  或她腮边的一滴泪  在丽江  我愿是一条鱼  每一簇浪花都镶嵌在我的眼睛里  就算阳光伸出手  也抓不走  我是你的不系之舟  丽江,每一朵浪
期刊
一  想来,我和妻子在天津看护外孙,别离我栖居黄河口的那座叫东营的小城,已近十日。清晨醒来,当我从朋友圈中得知,东营下雪了!这是东营迎来的2020年的第一场雪,片片羽状的雪花轻舞飞扬,它们欢快地剥离苍穹的子宫,落脚在大地之上,城廓之中。于是乎,村庄白了,树木白了,原野白了,冰封的河流也白了。人们仿佛进入了一个童话世界。  蓦然记起,也是去年冬日的此时,我踯躅在天津北辰医院宽阔的长廊上。漫漫长夜里,
期刊
岁月老了,小院老了,小院里的人也老了!  在小院我住了十几年,那是北方常见的解放前留下来的老院落。瓦房居多,有点儿四合院的痕迹,却又不是标准的格局。接近四方,大门在北,进门是五大间排开的很阔气的大瓦房,是房东的住所。一对老兄弟各自住在东西两侧,正房身后三间东厢房。西厢房更多一些,越往里走越开阔。那也是我们孩子嬉戏最多的地方。整个院子被枝枝杈杈的老树包围着,错落的屋顶在夕阳下升起袅袅的炊烟,那就是留
期刊
美菱昨晚上又做噩梦了,她梦到汪主任笑嘻嘻地跟她讲,因为下半年休了3个月的产假没有参加工作,组织决定扣发她年底一半的奖励工资,这是规矩,没办法。  美菱一下就惊醒了,身旁的丈夫呼声震天,屋里漆黑一片,外面的光亮试图透着门缝窗框渗进来。调亮手机屏一看,才刚过凌晨四点,美菱重新躺下摸了摸肚子,宝宝还在肚子里,幸好是个梦。  即便如此,剩下的时间,美菱终归是睡不着了。  她躺在床上翻来覆去想了又想,越想越
期刊
记得小时候,我们家住在中山区青云街。爸爸是位抗美援朝老兵,转业后被安排在军工厂工作。我们住的那个大杂院里,多半是军队家属。  也许是因为这个缘故,每到夏季,大杂院里的空地上就会堆满绿绿的仿真草尼龙绳,三三两两的姐姐婶婶们聚集在一起,边说笑边织网,大院里常常传出一阵阵笑声。  那时候我刚六岁,记忆中的母亲梳着两条乌黑的辫子,夏日的太阳将她原本白皙的皮肤晒得通红,她右手拿着织网的梭子在尼龙绳间穿梭不停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