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扬雄采取模拟的方式著述,晚年从五经之首的《易》转向当时尚称为“传”的《论语》,其弃“经”从“传”的原因有两点:一是西汉末年《论语》经学地位的提升,一是扬雄希冀“尊孔辨经”以言立法。《法言》便是扬雄转向《论语》研究的产物,这种转向具体表现为:经典选择的不同、解释方式的不同和解释资源的变迁。 关键词:《易》; 《论语》; 经学转向; 尊孔辨经
中图分类号:B234 文献标志码:A
一、《论语》与经及地位提升
按照西汉经典划分的标准,可称为“经”的即立为学官的五经,《论语》只能属于“传”的系列,扬雄曰:“吾闻诸传:老则戒之在得。年弥高而德弥邵者,是孔子之徒与?”[1]348此处“传”指《论语》,“老则戒之在得”出自《论语·季氏》。《汉书·扬雄传》亦曰:“传莫大于《论语》。”[2]3583列为“传”的《论语》并不像其他传记,它仍被当作“六艺”的一种,刘歆的《六艺略》和《诸子略》,其实是在区分经学和诸子学,他不把《论语》归入子学儒家类,而与《孝经》、小学同列“六艺”中。刘歆的看法似乎不符合汉代人“六艺”即“六经”的观念,但他在接下来总论“六艺”的教化功能时,仅言“六经”,不提《论语》、《孝经》、小学,前后自相矛盾的观点如何解释,《论语》在西汉经学发展中扮演着什么样的角色,便是解开扬雄由《易》转向《论语》的关键问题。
我们首先要了解《论语》在西汉的传授情况,《汉书·艺文志》的记载应是最早的:
汉兴,有齐、鲁之说。传《齐论》者,昌邑中尉王吉、少府宋畸、御史大夫贡禹、尚书令五鹿充宗、胶东庸生,唯王阳名家。传《鲁论语》者,常山都尉龚奋、长信少府夏侯胜、丞相韦贤、鲁扶卿、前将军萧望之、安昌侯张禹,皆名家。[2]1717
从此传授来看,有两点非常明显:一是《论语》和“六经”一样,有古、齐、鲁之分;一是《论语》和今古文经师密切关联。先看第一点,《论语》在西汉有三个版本,一是《齐论语》二十二篇,师古注曰:“多《问王》、《知道》。”一是《鲁论语》二十篇,一是《古论语》二十一篇,师古注曰:“出孔子壁中,两《子张》。”[2]1716由于《论语》是结集本,这三个版本就有最初的底本,王充曰:“《论语》者,弟子共纪孔子之言行,敕记之时甚多,数十百篇,以八寸为尺,纪之约省,怀持之便也。以其遗非经,传文纪识恐忘,故以但八寸尺,不二尺四寸也。汉兴失亡,至武帝发取孔子壁中古文,得二十一篇,齐、鲁二,河间九篇:三十篇。至昭帝女读二十一篇。宣帝下太常博士,时尚称书难晓,名之曰传,后更隶写以传诵。”[3]272《论语》和《尚书》、《诗》一样,最初的篇数要远多于后来的删定本,在武帝、昭帝时的篇数不一,其中遗失了河间九篇,宣帝时名曰“传”开始有“今文”本传诵。复杂的结集和版本的不同,都说明《论语》一开始就不是单纯的“传”,汉代人对它的认知和“经”一样,有所谓经学意义上的古、齐、鲁之分。
再看《论语》和今古文经师的关系。传《齐论语》的经师,有记载的第一个人为王卿,为武帝时人,公元前100年“由济南太守为御史大夫,尝以《论语》教授”[4];王吉“兼通《五经》,能为驺氏《春秋》,以《诗》、《论语》教授,好梁丘贺说《易》,令子骏受焉”,其《诗》为《韩诗》,《书》为《今文尚书》;与王吉素有“王阳在位、贡公弹冠”之称的贡禹“以明经洁行著闻”[2]3066-3069,为《公羊春秋》的传授者;王骏、五鹿充宗皆从梁丘临受梁丘《易》,王吉、王骏、贡禹、五鹿充宗四人皆为今文经学家。庸生为庸潭,为《古文尚书》的传授者,为古文经学家。传《齐论语》者中,有今文经师,也有古文经师。
传《鲁论语》的经师,龚奋为常山都尉,《汉书》记载不详,从其官职来看,大约为武帝时人,《汉书·百官公卿表》曰:“农都尉、属国都尉,皆武帝初置。”[2]742其治经,除有记载的《鲁论语》外,其他无记载;夏侯胜为《今文尚书》的传授者,成一家之法,“胜传从兄子建,建又事欧阳高……由是《尚书》有大小夏侯之说”[2]3604;韦贤为《鲁诗》的传授者,“为人质朴少欲,笃志于学,兼能《礼》、《尚书》,以《诗》教授,号称邹鲁大儒”[2]3107;为元帝“太子太傅”的萧望之,是《齐诗》的传授者,“至望之,好学,治《齐诗》,事同县后仓且十年。以令诣太常受业,复事同学博士白奇,又从夏侯胜问《论语》、《礼服》”[2]3271。《汉书·儒林传》亦曰:“宣帝即位,闻卫太子好《谷梁春秋》,以问丞相韦贤、长信少府夏侯胜及侍中乐陵侯史高,皆鲁人也,……至甘露元年,乃召《五经》名儒太子太傅萧望之等大议殿中,平《公羊》、《谷梁》同异,各以经处是非。……望之等十一人各以经谊对,多从《谷梁》。由是《谷梁》之学大盛。”[2]3618传《鲁论语》的诸位名师,皆为通学之人,虽然其经学传授为《诗》《书》的今文传授者,但他们也都是偏向于古文学的《谷梁春秋》兴起的功臣。
从《齐论语》和《鲁论语》的传授来看,《论语》并不像“六经”一样,有严格的今古文之分,齐、鲁之分只是因地名、篇数不同。还有《古论语》的传授,何晏曰:“《古论》唯博士孔安国为之训解,而世不传,至顺帝时,南郡太守马融亦为之训说。”[5]5其实,《鲁论语》的传授系统里亦有受自《古论语》的,“初孔子孙孔安国以教鲁人扶卿,官至荆州刺史,始曰《论语》”[3]272,可以说《鲁论语》和《古论语》的渊源基本一致。《论语》既为今文学者所研习,也为古文学者所传授,更是通学经师的教科书,足见其在汉代经学发展中的地位。赵歧曰:“孝文皇帝广游学之路,《论语》、《孝经》、《孟子》、《尔雅》皆置博士,后罢传记博士,独立五经而已。”[6]王国维先生曰:“《论语》、《孝经》、《孟子》、《尔雅》虽同时并罢,其罢之之意则不同。至《论语》《孝经》,则以受经与不受经者皆诵习之,不宜限于博士而罢之者也。……盖经师授经,亦兼授《孝经》、《论语》,犹今日大学之或有预备科矣。然则汉时《论语》《孝经》之传,实广于五经,不以博士之废置为盛衰也。”[7]明人杨宗吾曰:“六经譬则山海,《论语》其泛海之航,上山之阶乎?”[8]1083《论语》因其广泛的“适应性”,可作为入经之门道,既是六经的辅翼,又为六经的总义。
今古文分界不是很明显,一直倍受经学大师重视的《论语》,在西汉末年因张禹而得到统一,其地位也随之提升。张禹的经学传授,其《本传》曰:“及禹壮,至长安学,从沛郡施雠受《易》,琅邪王阳、胶东庸生问《论语》,既皆明习,有徒众,举为郡文学。……初元中,立皇太子,而博士郑宽中以《尚书》授太子,荐言禹善说《论语》。诏令禹授太子《论语》,由是迁光禄大夫。”[2]3347本受《齐论语》的张禹的著作,《艺文志》记曰:“鲁安昌侯说二十一篇。”[2]1716应该说,张禹有受《鲁论语》,唐陆德明曰:“安昌侯张禹受《鲁论》于夏侯建,又从庸生、王吉受《齐论》,择善而从,号《张侯论》,最后而行于汉世。”[8]1085又《鲁论》为二十篇,《张侯论》为二十一篇,和《古论语》的篇数一致,对这一问题,朱维铮先生认为:“夏侯胜传《鲁论》,但所解篇数从《古论》,以见‘所问非一师’,《论语说》就是夏侯胜奉汉宣帝诏为太子即汉元帝编写的两套课本之一,张禹为汉元帝的太子编写新课本,援用夏侯胜的先例,将篇数也依《古论》定为二十一,更不奇怪。”[9]朱先生的说法也只是一种推测,其实《古论》和《鲁论》本无甚差别,《鲁论》的传授中多依《古论》,所以张禹把《鲁论》的篇数定为二十一篇无可厚非。关键是由此“欲为《论》,念张文”[2]3352,《鲁张侯论》因成帝的重视而盛行,平帝时更立为学官。这就是扬雄从《易》转向《论语》的经学情境。
二、“尊孔辨经”的立言诉求
扬雄作《法言》的目的,《汉书·扬雄传》曰:“雄见诸子各以其知舛驰,大氐诋訾圣人,即为怪迂。析辩诡辞,以挠世事,虽小辩,终破大道而惑众,使溺于所闻而不自知其非也。及太史公记六国,历楚、汉,讫麟止,不与圣人同,是非颇谬于经。”[2]3580西汉末年的学术发展,“诋訾圣人”和“是非谬经”是两大问题,它既对“大道”即圣人之道是一种破坏,对众人也是一种欺骗。扬雄又该如何应对呢?赵秉文《<法言>自序》曰:“扬子圣人之徒与?其《法言》、《太玄》,汉二百年之书也。汉兴贾谊明申韩、司马迁好黄老、董仲舒溺灾异、刘向铸黄金,独扬子得其正传,非诸子流也。”[8]1421司马光亦曰:“臣伏以战国以降,百家蜂起,先王之道,荒塞不通,独荀卿、扬子,排攘众流,张大正术。”[10]纠正诸子学便成了扬雄的学术重任,要完成这一任务,没有显赫官职和权势的扬雄,只能选择著述立言。
扬雄立言,已有模仿《易经》的《太玄》,了解《太玄》创作的原因和目的,就会明白他为什么沿着模仿经典的思路走下去。《太玄》创作的最初原因,是扬雄有感于作赋讽谏的失败,而“覃思浑天”进入对天人之道的哲学沉思。这一创作有点一厢情愿,不为众人所好,扬雄却颇为自信地表达了“默然独守《太玄》”和“俟知音者之在后”的志存高远,加之《太玄》“好为艰难”的著述风格,都预示了《太玄》不能为时人所了解,也就无法真正解决当下存在的问题。《易》道之深奥与《太玄》之艰深,不利于应对“众言淆乱”的局面,这是扬雄再次立言意识到的问题,因此放弃《太玄》的自守心态,转向积极进取的“以言立法”。《法言》渊源于《论语》和《孝经》,子曰:“法语之言,能无从乎?改之为贵。巽与之言,能无说乎?绎之为贵。说而不绎,从而不改,吾末如之何也已矣。”[11]《孝经》曰:“非先王之法服不敢服,非先王之法言不敢道,非先王之德行不敢行,是故非法不言,非道不行,口无择言,身无择行,言满天下无口过,行满天下无怨恶,三者备矣,然后能守其宗庙,盖卿大夫之孝也。”[12]11《法言》要解决问题的目的非常明显,如孔安国所说的“人有过,以正道告之”[5]120,模仿《论语》也就是情理之中的事情了。
《法言》的“以言立法”,需要一个绝对的标准,扬雄首先提出:“一閧之市,不胜异意焉;一卷之书,不胜异说焉。一閧之市,必立之平;一卷之书,必立之师。”[1]9其标准的设定就是确立孔子的权威,所以有人问他:“人各是其所是,而非其所非,将谁使正之?”他答曰:“万物纷错则悬诸天,众言淆乱则折诸圣。”再问曰:“恶睹乎圣而折诸?”答曰:“在则人,亡则书,其统一也。”[1]46这和汉代经师的“尊孔”看来并无二致,其实不然,扬雄恰恰是要还原被今文经师神化了的孔子,通过寻求孔子的本义来推尊孔子,通过树立新的孔子形象来辨别经术。在具体方法上,扬雄提出“在则人,亡则书”的参照法,“述而不作”的孔子,其“书”究竟指什么?汉代人认为“六经”为孔子所作,其用词也不一样,《汉书·儒林传》曰:“于是叙《书》则断《尧典》,称乐则法《韶舞》,论《诗》则首《周南》。缀周之礼,因鲁《春秋》,举十二公行事,绳之以文、武之道,成一王法,至获麟而止。盖晚而好《易》,读之韦编三绝,而为之传。”[2]3589班固的说法和司马迁基本一致,孔子也只是删定“六经”,可以称之为作的就是《易传》的一部分。扬雄讲孔子所“作”的仅两条,“孔子错其象而彖其辞”、“孔子作《春秋》”[2]3577,把其他经典也定为孔子所“作”,可能在扬雄看来也是存疑的。还可以确定为是孔子“书”的,也只有孔子所说的“言”了,这就是在西汉末年地位有所提升的《论语》和《孝经》。
关于《论语》和《孝经》,《汉书·艺文志》曰:“《论语》者,孔子应答弟子时人及弟子相与言而接闻于夫子之语也。当时弟子各有所记。夫子既卒,门人相与辑而论纂,故谓之《论语》”,“《孝经》者,孔子为曾子陈孝道也。夫孝,天之经,地之义,民之行也。举大者言,故曰《孝经》。”[2]1717-1719二书都为孔子所说,在成帝时,匡衡对二书的重要性就有所说明,“《论语》、《孝经》,圣人言行之要,宜究其意”[2]3343。《论语》重言,明人谭贞默曰:“孔子一生仕止久速,造次颠沛,纂修删述,盛德大业,靡一不具《论语》;及门弟子德性气质,学问造诣,浅深高下,进止得丧,靡一不具《论语》。《论语》多记言,少记事,知孔子之言者,即知孔子之事。”真实记载了孔子及弟子生平活动的《论语》,确如匡衡所提示的“宜究其意”,因为它像杨泉所说:“《论语》,圣人之至教,王者之大化。《乡党》篇则有‘朝廷之仪,聘享之礼’,《尧曰》篇则有禅代之事。”[8]1083“礼”的规范即在《论语》中,它就是“立法”的依据。《孝经》重行,徐彦曰:“《孝经》者,尊祖爱亲,劝子事父,劝臣事君,理关贵贱,臣子所宜行,故孔子云:‘行在《孝经》也。’”[8]1131《孝经》是儒家伦理纲常的具体实践标准,和《论语》一样,既是孔子所“言”,又可作为“立法”的参照。
《论语》、《孝经》是孔子“言行”的真实记载,可作为后世立法的典籍依据,那么必须考虑的另一个问题就是“立法”的有效性,也可以说是“法”是否对接受者具有普适性。《论语》在宣帝时就被太常博士称之曰“传”,也许是萧望之把它当作教元帝的课本,就有了隶写本《论语》的传诵流行,成帝也从张禹受《论语》,更多次在诏书中称引。《孝经》的传习情况,《艺文志》曰:“汉兴,长孙氏、博士江翁、少府后苍、谏大夫翼奉,安昌侯张禹传之,各自名家。”[2]1719《孝经》出于文帝时期,《礼》学名家、今文学家翼奉,直到成帝时的张禹都是其传授者,后汉荀爽曰:“汉制使天下诵《孝经》。”[8]1131《论语》《孝经》在汉代具有广泛的受众,张禹在西汉末年对《论语》和《孝经》的并重,更说明当时学风的转变。扬雄深谙学术转变的契机,选择他认为代表了孔子真实思想的《论语》、《孝经》、《春秋》,以经典的真实性为基础,充分顾及了诠释的有效性和“立法”的约束力。所以,宋人林之奇曰:“著书立言,古人之所难也。自孔子没而微言绝,七十子丧而大义乖,百家诸子各以其所见而著书,出则汗牛马,居则充栋宇,然皆杂家者流,非吾儒之正道,得吾道之传者,惟四人焉。孟轲醇乎醇,在所不必论。自孟子而下,则有荀卿、扬子云、王仲淹、韩退之,此皆学者之尊敬,以为仁义礼乐之主也。”[13]扬雄“著书立言”,既为辨经,又为传道,更为立法。
三、经学转向的三种表现
如果严格按照汉代人划分今古文经学的标准,我们在这里探讨扬雄的经学转向,似乎是截然二分地判定扬雄从今文经学转向了古文经学,这恐怕是不能令人信服的。原因很简单,这样的判断标准不适合扬雄,《太玄》象数、义理并重,后人对其研究也分为象数派和义理派,表明它无法依据今文《易》重象数和古文《易》重义理的标准来判别;《法言》也杂用今文,如汤炳正先生所举例证,“《孝至》篇曰:‘螭虎桓桓,鹰隼溅溅’,案《尚书·牧誓》云:‘尚桓桓如虎如罴,如熊如豲。’《周本纪》作‘如虎如罴,如豺如離’,《集解》引徐广云:‘此训与螭同,字亦作螭。’班孟坚《西都赋》李注引《欧阳书说》云:‘螭,猛兽也。’此子云习欧阳《尚书》之证也。”[14]如此的话,扬雄的经学转向从何谈起?这就是标准如何设定、研究视角如何确定的问题,如果我们认可经学的核心就是经典依据、解释方式和解释资源,那么没有明确今古文界限的扬雄,在这一经学定义的参照下,其经学转向则非常明显。
扬雄经学转向最根本的就是经典转向。从《太玄》到《法言》,扬雄经典模仿的对象从《易》转向《论语》,其实,如前所述,《法言》不仅模仿《论语》,还有对《孝经》和《春秋》的模仿。《法言》最后一篇为《孝至》,扬雄曰:“孝莫大于宁亲,宁亲莫大于宁神,宁神莫大于四表之欢心,撰《孝至》。”[1]382即取义于《孝经》中的“昔者明王之孝治天下也,不敢遗小国之臣,而况于公、侯、伯、子、男乎?故得万国之欢心”,“孝悌之至,通于神明,光于四海,无所不通”[12]23、52,《孝至》篇中关于事亲、天子之孝等内容,和《孝经》阐述的儒家由爱身、爱亲、到爱民的“孝治”理论一致。这样的经典转向说明了三点:一是经典从“经”转向了“传”,从“一经”转向了“数经”;二是从艰深难懂、可称之为“学院式”的经典,转向了通俗普适、可称之为“常识性”的经典;三是从重在探讨天人关系、沿着由天及人思路行进的经典,转向了以人为核心、“虚天”甚至是“以人占天”的经典。之所以会有这种转变,服从于扬雄寻求“真孔子”的目的,而经典的转向也导致了解释方式和解释资源的不同。
扬雄经学转向的第二点就是解释方式的转向。总的来讲,由于《易》和《论语》文本的特点不同,《太玄》和《法言》在最基本的模仿方式上有所不同,《易》是一套完整的象数系统,《太玄》的模仿是依其象数系统另外构建一套象数系统,系统的模仿是完整的;《论语》是孔子和弟子的语录汇集,《法言》对其模仿也就无法构成一个完整的体系,只能是琐碎的“语录”式的。从具体的解释方式上讲,《太玄》的解释,是“训诂”和“义理”并重,《玄》传十一篇中,《首》《测》部分之所以在范望时,合进经文中,主要因为这两部分是对玄画和《赞》的基本解释,《测》的部分所用句式也是“训诂”的主要句式,即“…,…也”,如:“中”首“初一”测曰:“昆仑旁薄,思诸贞也。”其他各篇才是《太玄》的义理总述。还有一点,《太玄》是象数和义理并重,象数系统决定了《太玄》解释无法脱离阴阳五行的框架,义理是由象数衍发出来的。《法言》对《论语》的解释,是纯义理的,没有象数的成分,如徐复观先生所言:“扬雄在《法言》中,完全摆脱了《太玄》的格套,不把阴阳五行及律历的数式,夹杂到《法言》中的圣人和五经上面来,这是来自他对典籍的客观而忠实的态度,及在激荡时代中所作的深切反省。”[15]徐先生所讲的“对典籍的客观而忠实的态度”,既说明扬雄认为《论语》反映了孔子的真实思想,又说明扬雄对典籍的解释是依文本而定的。
扬雄经学转向的第三点就是解释资源的转变。“解释资源”在汉代的经典解释中,可以理解为“以儒解经”、“以道解经”、“儒道互补”。理论上讲,孔子之后的儒家都不能算作“纯儒”,扬雄也不例外,所以扬雄的解经似乎只能判定为“儒道互补”。这一判定于《太玄》而言是可以的,如果说《法言》也是“儒道互补”的,则不太合适。《太玄》的解释为“儒道互补”,其具体类型为以《易》《老》的形式言“儒”,《太玄》的“玄”和《老子》的“道”具有相似性,但是《老子》的“道”主要指自然万物的本源、规律,“玄”则既指万物本源、规律,还有一层重要的涵义即“人玄”,《太玄告》曰:“人以心腹为玄。”《太玄》体系的构建也多吸取了《老子》的思想。扬雄在《太玄》中对孔子和老子曾有一对比性的评价,“孔子文足,老君玄足”[16],说明扬雄对孔、老二家都有所吸取。《法言》亦有吸取老、庄,“《老子》之言道德,吾有取焉耳。及搥提仁义,绝灭礼学,吾无取焉耳”[1]76,“或曰:‘庄周有取乎?’曰:‘少欲。’”[1]96“或问:‘邹、庄有取乎?’曰:‘德则取,愆则否。’”[1]122从扬雄的这些问答来看,他对老、庄的吸取是以儒家的“道、德”为判断标准的,所以,在“五经”和“老子”的对比上,他为“五经”作了辩护,“或问:‘司马子长有言,曰五经不如老子之约也,当年不能极其变,终身不能究其业。’曰:‘若是,则周公惑,孔子贼。”[1]153说明在《法言》中,扬雄转向“醇儒”的表现比较明显。
扬雄的经学转向,基于对汉末学术风气和社会政治的深刻认识。汉末学风的转向,从成帝的老师张禹身上可窥见一斑,张禹本来是同时学习施雠《易》和《论语》的,也同时以《易》和《论语》应对萧望之的诏问,最后却以《论语》教成帝。扬雄从《易》转向《论语》,不能不说是和《论语》学的兴起有关。汉末政治的变迁,可谓风云突变且有悖于儒家的“君臣”之道,扬雄此时创作《法言》,如杨维骥先生所讲:“子云之作此书,其意盖有所为也。方是时,王莽缘饰六艺,文其奸言,造作符命,以惑愚众,遂乃盗窃魁柄,躬为大逆,汉家二百载之天下,一旦委于庸妄竖子之手。子云痛心疾首而无尺寸之藉,莫可如何则假设问答以见其口诛笔伐之志,一篇之中三致意焉。”[17]从《太玄》到《法言》,扬雄逐渐从退守转向批判、从为一经之艰深转向说数经之圣道,体现了古代知识分子学问与人生交错共生的心路历程。
参考文献:
[1]韩敬.法言注[M].北京:中华书局,1992.
[2]班固.汉书[M].北京:中华书局,1962.
[3]王充:论衡[M].诸子集成(第7册) [C].上海:上海书店,1986.
[4]刘汝霖.汉晋学术编年[M].上海:上海书店,1935:78.
[5]何晏、邢昺.论语注疏[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
[6]赵歧、孙奭.孟子注疏[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9.
[7]王国维.观堂集林[M].北京:中华书局,2004:178-182.
[8]朱彝尊.经义考[M].北京:中华书局,1998.
[9]朱维铮.中国经学史十讲[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112.
[10]司马光.传家集[M].四库全书本.
[11]杨伯峻.论语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1980:94.
[12]李隆基、邢昺.孝经注疏[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
[13]林之奇.扬子讲义序[Z].四库全书本.
[14]汤炳正.扬子云年谱[J].论学,1937,(2).
[15]徐复观.两汉思想史[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312.
[16]王仁俊.玉函山房辑佚书续编·经籍佚文·太玄佚文[Z].续修四库全书本.
[17]杨维骥.汪荣宝《法言疏证》序二[J].雅言,1914,(3).
(责任编辑 吴 勇)
中图分类号:B234 文献标志码:A
一、《论语》与经及地位提升
按照西汉经典划分的标准,可称为“经”的即立为学官的五经,《论语》只能属于“传”的系列,扬雄曰:“吾闻诸传:老则戒之在得。年弥高而德弥邵者,是孔子之徒与?”[1]348此处“传”指《论语》,“老则戒之在得”出自《论语·季氏》。《汉书·扬雄传》亦曰:“传莫大于《论语》。”[2]3583列为“传”的《论语》并不像其他传记,它仍被当作“六艺”的一种,刘歆的《六艺略》和《诸子略》,其实是在区分经学和诸子学,他不把《论语》归入子学儒家类,而与《孝经》、小学同列“六艺”中。刘歆的看法似乎不符合汉代人“六艺”即“六经”的观念,但他在接下来总论“六艺”的教化功能时,仅言“六经”,不提《论语》、《孝经》、小学,前后自相矛盾的观点如何解释,《论语》在西汉经学发展中扮演着什么样的角色,便是解开扬雄由《易》转向《论语》的关键问题。
我们首先要了解《论语》在西汉的传授情况,《汉书·艺文志》的记载应是最早的:
汉兴,有齐、鲁之说。传《齐论》者,昌邑中尉王吉、少府宋畸、御史大夫贡禹、尚书令五鹿充宗、胶东庸生,唯王阳名家。传《鲁论语》者,常山都尉龚奋、长信少府夏侯胜、丞相韦贤、鲁扶卿、前将军萧望之、安昌侯张禹,皆名家。[2]1717
从此传授来看,有两点非常明显:一是《论语》和“六经”一样,有古、齐、鲁之分;一是《论语》和今古文经师密切关联。先看第一点,《论语》在西汉有三个版本,一是《齐论语》二十二篇,师古注曰:“多《问王》、《知道》。”一是《鲁论语》二十篇,一是《古论语》二十一篇,师古注曰:“出孔子壁中,两《子张》。”[2]1716由于《论语》是结集本,这三个版本就有最初的底本,王充曰:“《论语》者,弟子共纪孔子之言行,敕记之时甚多,数十百篇,以八寸为尺,纪之约省,怀持之便也。以其遗非经,传文纪识恐忘,故以但八寸尺,不二尺四寸也。汉兴失亡,至武帝发取孔子壁中古文,得二十一篇,齐、鲁二,河间九篇:三十篇。至昭帝女读二十一篇。宣帝下太常博士,时尚称书难晓,名之曰传,后更隶写以传诵。”[3]272《论语》和《尚书》、《诗》一样,最初的篇数要远多于后来的删定本,在武帝、昭帝时的篇数不一,其中遗失了河间九篇,宣帝时名曰“传”开始有“今文”本传诵。复杂的结集和版本的不同,都说明《论语》一开始就不是单纯的“传”,汉代人对它的认知和“经”一样,有所谓经学意义上的古、齐、鲁之分。
再看《论语》和今古文经师的关系。传《齐论语》的经师,有记载的第一个人为王卿,为武帝时人,公元前100年“由济南太守为御史大夫,尝以《论语》教授”[4];王吉“兼通《五经》,能为驺氏《春秋》,以《诗》、《论语》教授,好梁丘贺说《易》,令子骏受焉”,其《诗》为《韩诗》,《书》为《今文尚书》;与王吉素有“王阳在位、贡公弹冠”之称的贡禹“以明经洁行著闻”[2]3066-3069,为《公羊春秋》的传授者;王骏、五鹿充宗皆从梁丘临受梁丘《易》,王吉、王骏、贡禹、五鹿充宗四人皆为今文经学家。庸生为庸潭,为《古文尚书》的传授者,为古文经学家。传《齐论语》者中,有今文经师,也有古文经师。
传《鲁论语》的经师,龚奋为常山都尉,《汉书》记载不详,从其官职来看,大约为武帝时人,《汉书·百官公卿表》曰:“农都尉、属国都尉,皆武帝初置。”[2]742其治经,除有记载的《鲁论语》外,其他无记载;夏侯胜为《今文尚书》的传授者,成一家之法,“胜传从兄子建,建又事欧阳高……由是《尚书》有大小夏侯之说”[2]3604;韦贤为《鲁诗》的传授者,“为人质朴少欲,笃志于学,兼能《礼》、《尚书》,以《诗》教授,号称邹鲁大儒”[2]3107;为元帝“太子太傅”的萧望之,是《齐诗》的传授者,“至望之,好学,治《齐诗》,事同县后仓且十年。以令诣太常受业,复事同学博士白奇,又从夏侯胜问《论语》、《礼服》”[2]3271。《汉书·儒林传》亦曰:“宣帝即位,闻卫太子好《谷梁春秋》,以问丞相韦贤、长信少府夏侯胜及侍中乐陵侯史高,皆鲁人也,……至甘露元年,乃召《五经》名儒太子太傅萧望之等大议殿中,平《公羊》、《谷梁》同异,各以经处是非。……望之等十一人各以经谊对,多从《谷梁》。由是《谷梁》之学大盛。”[2]3618传《鲁论语》的诸位名师,皆为通学之人,虽然其经学传授为《诗》《书》的今文传授者,但他们也都是偏向于古文学的《谷梁春秋》兴起的功臣。
从《齐论语》和《鲁论语》的传授来看,《论语》并不像“六经”一样,有严格的今古文之分,齐、鲁之分只是因地名、篇数不同。还有《古论语》的传授,何晏曰:“《古论》唯博士孔安国为之训解,而世不传,至顺帝时,南郡太守马融亦为之训说。”[5]5其实,《鲁论语》的传授系统里亦有受自《古论语》的,“初孔子孙孔安国以教鲁人扶卿,官至荆州刺史,始曰《论语》”[3]272,可以说《鲁论语》和《古论语》的渊源基本一致。《论语》既为今文学者所研习,也为古文学者所传授,更是通学经师的教科书,足见其在汉代经学发展中的地位。赵歧曰:“孝文皇帝广游学之路,《论语》、《孝经》、《孟子》、《尔雅》皆置博士,后罢传记博士,独立五经而已。”[6]王国维先生曰:“《论语》、《孝经》、《孟子》、《尔雅》虽同时并罢,其罢之之意则不同。至《论语》《孝经》,则以受经与不受经者皆诵习之,不宜限于博士而罢之者也。……盖经师授经,亦兼授《孝经》、《论语》,犹今日大学之或有预备科矣。然则汉时《论语》《孝经》之传,实广于五经,不以博士之废置为盛衰也。”[7]明人杨宗吾曰:“六经譬则山海,《论语》其泛海之航,上山之阶乎?”[8]1083《论语》因其广泛的“适应性”,可作为入经之门道,既是六经的辅翼,又为六经的总义。
今古文分界不是很明显,一直倍受经学大师重视的《论语》,在西汉末年因张禹而得到统一,其地位也随之提升。张禹的经学传授,其《本传》曰:“及禹壮,至长安学,从沛郡施雠受《易》,琅邪王阳、胶东庸生问《论语》,既皆明习,有徒众,举为郡文学。……初元中,立皇太子,而博士郑宽中以《尚书》授太子,荐言禹善说《论语》。诏令禹授太子《论语》,由是迁光禄大夫。”[2]3347本受《齐论语》的张禹的著作,《艺文志》记曰:“鲁安昌侯说二十一篇。”[2]1716应该说,张禹有受《鲁论语》,唐陆德明曰:“安昌侯张禹受《鲁论》于夏侯建,又从庸生、王吉受《齐论》,择善而从,号《张侯论》,最后而行于汉世。”[8]1085又《鲁论》为二十篇,《张侯论》为二十一篇,和《古论语》的篇数一致,对这一问题,朱维铮先生认为:“夏侯胜传《鲁论》,但所解篇数从《古论》,以见‘所问非一师’,《论语说》就是夏侯胜奉汉宣帝诏为太子即汉元帝编写的两套课本之一,张禹为汉元帝的太子编写新课本,援用夏侯胜的先例,将篇数也依《古论》定为二十一,更不奇怪。”[9]朱先生的说法也只是一种推测,其实《古论》和《鲁论》本无甚差别,《鲁论》的传授中多依《古论》,所以张禹把《鲁论》的篇数定为二十一篇无可厚非。关键是由此“欲为《论》,念张文”[2]3352,《鲁张侯论》因成帝的重视而盛行,平帝时更立为学官。这就是扬雄从《易》转向《论语》的经学情境。
二、“尊孔辨经”的立言诉求
扬雄作《法言》的目的,《汉书·扬雄传》曰:“雄见诸子各以其知舛驰,大氐诋訾圣人,即为怪迂。析辩诡辞,以挠世事,虽小辩,终破大道而惑众,使溺于所闻而不自知其非也。及太史公记六国,历楚、汉,讫麟止,不与圣人同,是非颇谬于经。”[2]3580西汉末年的学术发展,“诋訾圣人”和“是非谬经”是两大问题,它既对“大道”即圣人之道是一种破坏,对众人也是一种欺骗。扬雄又该如何应对呢?赵秉文《<法言>自序》曰:“扬子圣人之徒与?其《法言》、《太玄》,汉二百年之书也。汉兴贾谊明申韩、司马迁好黄老、董仲舒溺灾异、刘向铸黄金,独扬子得其正传,非诸子流也。”[8]1421司马光亦曰:“臣伏以战国以降,百家蜂起,先王之道,荒塞不通,独荀卿、扬子,排攘众流,张大正术。”[10]纠正诸子学便成了扬雄的学术重任,要完成这一任务,没有显赫官职和权势的扬雄,只能选择著述立言。
扬雄立言,已有模仿《易经》的《太玄》,了解《太玄》创作的原因和目的,就会明白他为什么沿着模仿经典的思路走下去。《太玄》创作的最初原因,是扬雄有感于作赋讽谏的失败,而“覃思浑天”进入对天人之道的哲学沉思。这一创作有点一厢情愿,不为众人所好,扬雄却颇为自信地表达了“默然独守《太玄》”和“俟知音者之在后”的志存高远,加之《太玄》“好为艰难”的著述风格,都预示了《太玄》不能为时人所了解,也就无法真正解决当下存在的问题。《易》道之深奥与《太玄》之艰深,不利于应对“众言淆乱”的局面,这是扬雄再次立言意识到的问题,因此放弃《太玄》的自守心态,转向积极进取的“以言立法”。《法言》渊源于《论语》和《孝经》,子曰:“法语之言,能无从乎?改之为贵。巽与之言,能无说乎?绎之为贵。说而不绎,从而不改,吾末如之何也已矣。”[11]《孝经》曰:“非先王之法服不敢服,非先王之法言不敢道,非先王之德行不敢行,是故非法不言,非道不行,口无择言,身无择行,言满天下无口过,行满天下无怨恶,三者备矣,然后能守其宗庙,盖卿大夫之孝也。”[12]11《法言》要解决问题的目的非常明显,如孔安国所说的“人有过,以正道告之”[5]120,模仿《论语》也就是情理之中的事情了。
《法言》的“以言立法”,需要一个绝对的标准,扬雄首先提出:“一閧之市,不胜异意焉;一卷之书,不胜异说焉。一閧之市,必立之平;一卷之书,必立之师。”[1]9其标准的设定就是确立孔子的权威,所以有人问他:“人各是其所是,而非其所非,将谁使正之?”他答曰:“万物纷错则悬诸天,众言淆乱则折诸圣。”再问曰:“恶睹乎圣而折诸?”答曰:“在则人,亡则书,其统一也。”[1]46这和汉代经师的“尊孔”看来并无二致,其实不然,扬雄恰恰是要还原被今文经师神化了的孔子,通过寻求孔子的本义来推尊孔子,通过树立新的孔子形象来辨别经术。在具体方法上,扬雄提出“在则人,亡则书”的参照法,“述而不作”的孔子,其“书”究竟指什么?汉代人认为“六经”为孔子所作,其用词也不一样,《汉书·儒林传》曰:“于是叙《书》则断《尧典》,称乐则法《韶舞》,论《诗》则首《周南》。缀周之礼,因鲁《春秋》,举十二公行事,绳之以文、武之道,成一王法,至获麟而止。盖晚而好《易》,读之韦编三绝,而为之传。”[2]3589班固的说法和司马迁基本一致,孔子也只是删定“六经”,可以称之为作的就是《易传》的一部分。扬雄讲孔子所“作”的仅两条,“孔子错其象而彖其辞”、“孔子作《春秋》”[2]3577,把其他经典也定为孔子所“作”,可能在扬雄看来也是存疑的。还可以确定为是孔子“书”的,也只有孔子所说的“言”了,这就是在西汉末年地位有所提升的《论语》和《孝经》。
关于《论语》和《孝经》,《汉书·艺文志》曰:“《论语》者,孔子应答弟子时人及弟子相与言而接闻于夫子之语也。当时弟子各有所记。夫子既卒,门人相与辑而论纂,故谓之《论语》”,“《孝经》者,孔子为曾子陈孝道也。夫孝,天之经,地之义,民之行也。举大者言,故曰《孝经》。”[2]1717-1719二书都为孔子所说,在成帝时,匡衡对二书的重要性就有所说明,“《论语》、《孝经》,圣人言行之要,宜究其意”[2]3343。《论语》重言,明人谭贞默曰:“孔子一生仕止久速,造次颠沛,纂修删述,盛德大业,靡一不具《论语》;及门弟子德性气质,学问造诣,浅深高下,进止得丧,靡一不具《论语》。《论语》多记言,少记事,知孔子之言者,即知孔子之事。”真实记载了孔子及弟子生平活动的《论语》,确如匡衡所提示的“宜究其意”,因为它像杨泉所说:“《论语》,圣人之至教,王者之大化。《乡党》篇则有‘朝廷之仪,聘享之礼’,《尧曰》篇则有禅代之事。”[8]1083“礼”的规范即在《论语》中,它就是“立法”的依据。《孝经》重行,徐彦曰:“《孝经》者,尊祖爱亲,劝子事父,劝臣事君,理关贵贱,臣子所宜行,故孔子云:‘行在《孝经》也。’”[8]1131《孝经》是儒家伦理纲常的具体实践标准,和《论语》一样,既是孔子所“言”,又可作为“立法”的参照。
《论语》、《孝经》是孔子“言行”的真实记载,可作为后世立法的典籍依据,那么必须考虑的另一个问题就是“立法”的有效性,也可以说是“法”是否对接受者具有普适性。《论语》在宣帝时就被太常博士称之曰“传”,也许是萧望之把它当作教元帝的课本,就有了隶写本《论语》的传诵流行,成帝也从张禹受《论语》,更多次在诏书中称引。《孝经》的传习情况,《艺文志》曰:“汉兴,长孙氏、博士江翁、少府后苍、谏大夫翼奉,安昌侯张禹传之,各自名家。”[2]1719《孝经》出于文帝时期,《礼》学名家、今文学家翼奉,直到成帝时的张禹都是其传授者,后汉荀爽曰:“汉制使天下诵《孝经》。”[8]1131《论语》《孝经》在汉代具有广泛的受众,张禹在西汉末年对《论语》和《孝经》的并重,更说明当时学风的转变。扬雄深谙学术转变的契机,选择他认为代表了孔子真实思想的《论语》、《孝经》、《春秋》,以经典的真实性为基础,充分顾及了诠释的有效性和“立法”的约束力。所以,宋人林之奇曰:“著书立言,古人之所难也。自孔子没而微言绝,七十子丧而大义乖,百家诸子各以其所见而著书,出则汗牛马,居则充栋宇,然皆杂家者流,非吾儒之正道,得吾道之传者,惟四人焉。孟轲醇乎醇,在所不必论。自孟子而下,则有荀卿、扬子云、王仲淹、韩退之,此皆学者之尊敬,以为仁义礼乐之主也。”[13]扬雄“著书立言”,既为辨经,又为传道,更为立法。
三、经学转向的三种表现
如果严格按照汉代人划分今古文经学的标准,我们在这里探讨扬雄的经学转向,似乎是截然二分地判定扬雄从今文经学转向了古文经学,这恐怕是不能令人信服的。原因很简单,这样的判断标准不适合扬雄,《太玄》象数、义理并重,后人对其研究也分为象数派和义理派,表明它无法依据今文《易》重象数和古文《易》重义理的标准来判别;《法言》也杂用今文,如汤炳正先生所举例证,“《孝至》篇曰:‘螭虎桓桓,鹰隼溅溅’,案《尚书·牧誓》云:‘尚桓桓如虎如罴,如熊如豲。’《周本纪》作‘如虎如罴,如豺如離’,《集解》引徐广云:‘此训与螭同,字亦作螭。’班孟坚《西都赋》李注引《欧阳书说》云:‘螭,猛兽也。’此子云习欧阳《尚书》之证也。”[14]如此的话,扬雄的经学转向从何谈起?这就是标准如何设定、研究视角如何确定的问题,如果我们认可经学的核心就是经典依据、解释方式和解释资源,那么没有明确今古文界限的扬雄,在这一经学定义的参照下,其经学转向则非常明显。
扬雄经学转向最根本的就是经典转向。从《太玄》到《法言》,扬雄经典模仿的对象从《易》转向《论语》,其实,如前所述,《法言》不仅模仿《论语》,还有对《孝经》和《春秋》的模仿。《法言》最后一篇为《孝至》,扬雄曰:“孝莫大于宁亲,宁亲莫大于宁神,宁神莫大于四表之欢心,撰《孝至》。”[1]382即取义于《孝经》中的“昔者明王之孝治天下也,不敢遗小国之臣,而况于公、侯、伯、子、男乎?故得万国之欢心”,“孝悌之至,通于神明,光于四海,无所不通”[12]23、52,《孝至》篇中关于事亲、天子之孝等内容,和《孝经》阐述的儒家由爱身、爱亲、到爱民的“孝治”理论一致。这样的经典转向说明了三点:一是经典从“经”转向了“传”,从“一经”转向了“数经”;二是从艰深难懂、可称之为“学院式”的经典,转向了通俗普适、可称之为“常识性”的经典;三是从重在探讨天人关系、沿着由天及人思路行进的经典,转向了以人为核心、“虚天”甚至是“以人占天”的经典。之所以会有这种转变,服从于扬雄寻求“真孔子”的目的,而经典的转向也导致了解释方式和解释资源的不同。
扬雄经学转向的第二点就是解释方式的转向。总的来讲,由于《易》和《论语》文本的特点不同,《太玄》和《法言》在最基本的模仿方式上有所不同,《易》是一套完整的象数系统,《太玄》的模仿是依其象数系统另外构建一套象数系统,系统的模仿是完整的;《论语》是孔子和弟子的语录汇集,《法言》对其模仿也就无法构成一个完整的体系,只能是琐碎的“语录”式的。从具体的解释方式上讲,《太玄》的解释,是“训诂”和“义理”并重,《玄》传十一篇中,《首》《测》部分之所以在范望时,合进经文中,主要因为这两部分是对玄画和《赞》的基本解释,《测》的部分所用句式也是“训诂”的主要句式,即“…,…也”,如:“中”首“初一”测曰:“昆仑旁薄,思诸贞也。”其他各篇才是《太玄》的义理总述。还有一点,《太玄》是象数和义理并重,象数系统决定了《太玄》解释无法脱离阴阳五行的框架,义理是由象数衍发出来的。《法言》对《论语》的解释,是纯义理的,没有象数的成分,如徐复观先生所言:“扬雄在《法言》中,完全摆脱了《太玄》的格套,不把阴阳五行及律历的数式,夹杂到《法言》中的圣人和五经上面来,这是来自他对典籍的客观而忠实的态度,及在激荡时代中所作的深切反省。”[15]徐先生所讲的“对典籍的客观而忠实的态度”,既说明扬雄认为《论语》反映了孔子的真实思想,又说明扬雄对典籍的解释是依文本而定的。
扬雄经学转向的第三点就是解释资源的转变。“解释资源”在汉代的经典解释中,可以理解为“以儒解经”、“以道解经”、“儒道互补”。理论上讲,孔子之后的儒家都不能算作“纯儒”,扬雄也不例外,所以扬雄的解经似乎只能判定为“儒道互补”。这一判定于《太玄》而言是可以的,如果说《法言》也是“儒道互补”的,则不太合适。《太玄》的解释为“儒道互补”,其具体类型为以《易》《老》的形式言“儒”,《太玄》的“玄”和《老子》的“道”具有相似性,但是《老子》的“道”主要指自然万物的本源、规律,“玄”则既指万物本源、规律,还有一层重要的涵义即“人玄”,《太玄告》曰:“人以心腹为玄。”《太玄》体系的构建也多吸取了《老子》的思想。扬雄在《太玄》中对孔子和老子曾有一对比性的评价,“孔子文足,老君玄足”[16],说明扬雄对孔、老二家都有所吸取。《法言》亦有吸取老、庄,“《老子》之言道德,吾有取焉耳。及搥提仁义,绝灭礼学,吾无取焉耳”[1]76,“或曰:‘庄周有取乎?’曰:‘少欲。’”[1]96“或问:‘邹、庄有取乎?’曰:‘德则取,愆则否。’”[1]122从扬雄的这些问答来看,他对老、庄的吸取是以儒家的“道、德”为判断标准的,所以,在“五经”和“老子”的对比上,他为“五经”作了辩护,“或问:‘司马子长有言,曰五经不如老子之约也,当年不能极其变,终身不能究其业。’曰:‘若是,则周公惑,孔子贼。”[1]153说明在《法言》中,扬雄转向“醇儒”的表现比较明显。
扬雄的经学转向,基于对汉末学术风气和社会政治的深刻认识。汉末学风的转向,从成帝的老师张禹身上可窥见一斑,张禹本来是同时学习施雠《易》和《论语》的,也同时以《易》和《论语》应对萧望之的诏问,最后却以《论语》教成帝。扬雄从《易》转向《论语》,不能不说是和《论语》学的兴起有关。汉末政治的变迁,可谓风云突变且有悖于儒家的“君臣”之道,扬雄此时创作《法言》,如杨维骥先生所讲:“子云之作此书,其意盖有所为也。方是时,王莽缘饰六艺,文其奸言,造作符命,以惑愚众,遂乃盗窃魁柄,躬为大逆,汉家二百载之天下,一旦委于庸妄竖子之手。子云痛心疾首而无尺寸之藉,莫可如何则假设问答以见其口诛笔伐之志,一篇之中三致意焉。”[17]从《太玄》到《法言》,扬雄逐渐从退守转向批判、从为一经之艰深转向说数经之圣道,体现了古代知识分子学问与人生交错共生的心路历程。
参考文献:
[1]韩敬.法言注[M].北京:中华书局,1992.
[2]班固.汉书[M].北京:中华书局,1962.
[3]王充:论衡[M].诸子集成(第7册) [C].上海:上海书店,1986.
[4]刘汝霖.汉晋学术编年[M].上海:上海书店,1935:78.
[5]何晏、邢昺.论语注疏[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
[6]赵歧、孙奭.孟子注疏[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9.
[7]王国维.观堂集林[M].北京:中华书局,2004:178-182.
[8]朱彝尊.经义考[M].北京:中华书局,1998.
[9]朱维铮.中国经学史十讲[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112.
[10]司马光.传家集[M].四库全书本.
[11]杨伯峻.论语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1980:94.
[12]李隆基、邢昺.孝经注疏[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
[13]林之奇.扬子讲义序[Z].四库全书本.
[14]汤炳正.扬子云年谱[J].论学,1937,(2).
[15]徐复观.两汉思想史[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312.
[16]王仁俊.玉函山房辑佚书续编·经籍佚文·太玄佚文[Z].续修四库全书本.
[17]杨维骥.汪荣宝《法言疏证》序二[J].雅言,1914,(3).
(责任编辑 吴 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