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仪式大量地存在于人们的社会生活和个人生活之中,并以独特的方式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人们的思想和行为。学校这一特殊环境里的仪式活动也不例外。少先队作为小学教育阶段最令学生羡慕和自豪的组织,其仪式活动无不对学生产生深远的影响。入队仪式作为少年儿童加入少先队这一光荣组织、获得周围人认可的重要活动不可避免地受到大家关注。意大利著名美学家马里奥·佩尔尼奥拉在《仪式思维》中提出的“超越圣洁与亵渎、象征与实用、野性与理性、静止与发展、过去与未来等一系列僵化对立的二分法的新型思维方式和行为模式”[1]引起了笔者的关注。笔者以此为理论基点来反思当前学校中的入队仪式教育,希望以这一新型的仪式思维可以改进学校的少先队仪式活动。
一、 关于仪式思维
马里奥·佩尔尼奥拉的仪式思维是针对传统与创新、史前社会与有史社会等严格区分的思维方式而提出的,特别强调行动和思维作用,具有“过渡”、“模拟”和“无神话的仪式”三大特征。[1]
过渡实质上指处于一种临时状态和不确定状态。换言之,仪式过程中主体的身份和地位都是不确定的。这一观点在英国人类学家特纳的著作《仪式过程:结构与反结构》中也有所体现。在对非洲恩单布人群体进行参与式观察过程中,特纳对影响该群体的主要的两类仪式类型——地位提升仪式和地位逆转仪式进行了分析,发现仪式过程中的人在地位和行为举止等方面都是与平时相互区别的,处于一种“反结构”状态。[2]这种“反结构”状态的实质是临时的、不确定的。
模拟作为“复制的复制”,模拟的产生不是对本原的差不多的忠实的复制,而是复制品从其对本原的依赖中解脱出来的过程结果。[2]人类视觉文化先后经历了模仿、复制和虚拟三种范式,其共同点在于强调现有事物和本原之间的区别或联系,存在着明显的非此即彼的二元对立。而模拟则在一定程度上“中和”了这三种视觉范式的特性。因此,模拟是一种既依赖本原又超越本原的模仿。[2]
无神话的仪式即“仪式的仪式”,表明仪式中的举止和行为模式从它们的功用性和目的性中解放出来。[2]虽然仪式从一开始就与政治、宗教、文化等社会意识有着紧密的联系。但是,真正的仪式应该是关注人类自身的发展。特纳的仪式研究表明:所有与女性生育行为有关的恩单布人社会仪式都有特定和普遍两方面的作用,其普遍作用都是以治疗女性生理疾病、关注女性身体健康为主要目的。这种社会仪式在形式上虽然保留了神圣色彩,但是其内容以解决人们在日常世俗生活中的矛盾和冲突为主,实现了神圣化和世俗化的统一。
二、 基于仪式思维的少先队入队仪式教育的反思
1.“过渡”——关注入队仪式教育主体的体验
仪式思维下的“过渡”突出了现在和在场。联系我们的入队仪式教育,少先队工作者应该关注仪式主体的在场和仪式主体当下的体验。
学校通常会在建队日开展新生入队仪式活动,仪式教育的主体以低年级学生为主。在开展入队仪式活动过程中,以班级为基础建立新中队,每一个班级成员都是新中队的一份子,都应该出现在仪式活动现场。仪式作为一种操演语言,每一个环节都具有特定意义。新队员置身于队旗和队歌的情境中,对于仪式活动的具体环节都应当有切身的体验。从佩戴红领巾的环节感受成为少先队队员的荣光;从向师长或学长行队礼的环节中践行少先队组织的礼仪规范;从在队旗下宣誓这一环节明确作为少先队员的责任;从全体呼号的环节中体会历史赋予这一身份的重担。这些情感体验是新队员对少先队组织的初体验,不仅关系着少先队员今后在少先队组织活动中的表现,还影响少先队员对少先队组织的身份认同感的培养。
2.“模拟”——创新入队仪式教育
在仪式思维指导下,要想实现这一目标,必须要依赖“技术的”和“人类学”的因素。[2]相应的,要想提高学校入队仪式教育的实效,可以从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和运用人类学的策略这两方面来考虑。
多媒体技术凭借自身信息资源多样性、互动性和集成性的优势被学校广泛运用。少先队入队仪式教育作为在活动中开展教育的典型,可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的优势,从入队仪式前的资料搜集、相关人员的联系等准备工作到入队仪式过程中多媒体的展示与配合工作,以及入队仪式后的信息反馈和互动环节,多媒体技术贯穿入队仪式教育的全过程。这一信息技术的运用与心理学上的个体认知发展规律是相符合的。由于低年级学生尚处在感性认识阶段,自主性不强,习惯于运用感官去理解新鲜事物。因此,在仪式教育过程中多采用集中了视觉、听觉和触觉等多感官手段的教育方式符合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效果会更明显。多媒体技术正好可以满足这一需要。
人类学的因素强调各种风俗习惯、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的组合。在入队仪式教育过程中,可以从整合学校、家庭和社会的资源和拓展入队仪式教育的视野方面加以改进。现代社会,教育已经不仅仅是学校的任务,而是一个关乎学校、家庭和社会的系统工程。少先队工作者在筹备入队仪式活动之际,可充分整合家庭和社区的资源为入队仪式活动服务。比如,通过邀请新队员家长和社区党团领导来给新队员送上祝贺和鼓励。让家人或是社会领导参与并见证自己的入队仪式全过程会带给新队员不一样的体验。此外,资源整合方面应该注意学校的儿童组织与校外的儿童机构,比如少年宫、文化宫等加强联系与交流,实现资源效益的最大化。少先队是中国特有的儿童组织,相应地,我们的入队仪式教育是建立在中国国情基础上的,是富有中国特色的。在全球化浪潮中,少先队在强调个性化发展的同时需要国际化的视野,通过与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儿童组织进行经验交流与合作,从而实现少先队组织的可持续发展。
3.“无神话的仪式”——厘清入队仪式教育的本质
无神话的仪式强调仪式思维和行为脱离功用性和目的性,回归我们的入队仪式教育,其实质在于强调入队仪式教育的“以人为本”精神,即通过少先队员的自我教育实现其健康发展。
从《中国少年先锋队章程》可知,少先队员入队前要为人民做一件好事。[3]这是新队员入队仪式前的准备,是用实际行动向组织证明:我已经达到了作为一名少先队员的基本要求了。这种考验不仅仅在于做好事带给他人的意义,还在于做好事这一行为对于组织成员自身的意义:少先队员这一新的组织身份意味着要在各方面争当先锋。从入队前的被动要求做好事到入队后的自发自觉做好事,从外在的强制性规章约束到内在的主动性的自觉行为的转变并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这一转变的实质是坚守了“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新队员在少先队组织中以更高的标准要求自己并且在实际活动中加以践行,自我教育能力不断提高,自身素养不断提升,这才是少先队入队仪式教育本质的彰显。 三、 少先队入队仪式教育的价值追求
价值是一个表示主客体关系的范畴,是客体对于主体的意义。入队仪式教育是少先队工作者根据一定的政治要求,通过有目的、有计划的组织教育和少先队员的自主教育,促进少先队员社会化的实践活动。其价值追求主要表现在少先队员个体和少先队组织这两个方面。
对于少先队员而言,入队仪式教育的首要目标的培养少先队员对少先队组织的身份认同,即认识到我是少先队这个光荣组织中的一员。其次,在以后的组织生活中逐步培养基本的政治素养,比如服从意识和规范意识。这一点在过度强调少年儿童个体自由发展的时代来说是尤为重要的。最后,少先队员在组织生活中能够形成高度的情感能量。情感能量一词来源于美国当代著名社会学家兰德尔·柯林斯的“互动仪式理论”。这里的情感不是通常意义上的具体情感,而是长期的稳定的社会情感。情感能量是从高端的自信热情、自我感觉良好到中间平淡的常态,再到末端的消沉、缺乏主动性与消极的自我感觉。[4]理想状态下的入队仪式教育对于个体的意义在于获得高度的情感能量,少先队员在组织活动中或是日常生活中采取行动时拥有自信、热情和主动进取的感觉,并且带给周围人以正能量。
相对于少先队组织而言,入队仪式教育的目的首先在于形成组织团结感。即作为少先队组织的一员,在共同的行动中彼此关爱,相互支持,潜意识里将组织视为一个集体,看到与少先队组织相关的标志物能立刻联想到组织,并且在日常生活中主动尊重和维护少先队的符号物。入队仪式教育通过对队旗、队徽、队礼等象征物的深层意义解读,唤醒少先队员对过去革命历史的关注和回忆,激励其从小树立远大志向,并在日常生活中践行自己的爱国理想,无形中在少先队组织内部形成了正能量场效应,而且形成了爱国主义教育的契机。
唯物辩证法认为:思维反作用于存在。马里奥·佩尔尼奥拉的反对二元对立强调“过渡”、“模拟”和“无神话的仪式”的新型仪式思维,不仅对于性、死亡和世界等“强力时刻”的存在产生影响,还对于我们当前的仪式活动具有借鉴意义。我们可以仪式思维的三大特征为切入点,联系当前学校的入队仪式教育,对其进行反思,以期更好地实现入队仪式教育的价值追求。
参考文献
[1] [意]马里奥·佩尔尼奥拉.仪式思维[M].吕捷,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
[2] [英]维克多·特纳.仪式过程:结构与反结构[M].黄剑波,柳博赟,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
[3] 中国少年先锋队章程.中国少年先锋队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2005年6月3日通过.
[4] [美]兰德尔·柯林斯.互动仪式链[M].林聚任,王鹏,宋丽君,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9.
【责任编辑:白文军】
一、 关于仪式思维
马里奥·佩尔尼奥拉的仪式思维是针对传统与创新、史前社会与有史社会等严格区分的思维方式而提出的,特别强调行动和思维作用,具有“过渡”、“模拟”和“无神话的仪式”三大特征。[1]
过渡实质上指处于一种临时状态和不确定状态。换言之,仪式过程中主体的身份和地位都是不确定的。这一观点在英国人类学家特纳的著作《仪式过程:结构与反结构》中也有所体现。在对非洲恩单布人群体进行参与式观察过程中,特纳对影响该群体的主要的两类仪式类型——地位提升仪式和地位逆转仪式进行了分析,发现仪式过程中的人在地位和行为举止等方面都是与平时相互区别的,处于一种“反结构”状态。[2]这种“反结构”状态的实质是临时的、不确定的。
模拟作为“复制的复制”,模拟的产生不是对本原的差不多的忠实的复制,而是复制品从其对本原的依赖中解脱出来的过程结果。[2]人类视觉文化先后经历了模仿、复制和虚拟三种范式,其共同点在于强调现有事物和本原之间的区别或联系,存在着明显的非此即彼的二元对立。而模拟则在一定程度上“中和”了这三种视觉范式的特性。因此,模拟是一种既依赖本原又超越本原的模仿。[2]
无神话的仪式即“仪式的仪式”,表明仪式中的举止和行为模式从它们的功用性和目的性中解放出来。[2]虽然仪式从一开始就与政治、宗教、文化等社会意识有着紧密的联系。但是,真正的仪式应该是关注人类自身的发展。特纳的仪式研究表明:所有与女性生育行为有关的恩单布人社会仪式都有特定和普遍两方面的作用,其普遍作用都是以治疗女性生理疾病、关注女性身体健康为主要目的。这种社会仪式在形式上虽然保留了神圣色彩,但是其内容以解决人们在日常世俗生活中的矛盾和冲突为主,实现了神圣化和世俗化的统一。
二、 基于仪式思维的少先队入队仪式教育的反思
1.“过渡”——关注入队仪式教育主体的体验
仪式思维下的“过渡”突出了现在和在场。联系我们的入队仪式教育,少先队工作者应该关注仪式主体的在场和仪式主体当下的体验。
学校通常会在建队日开展新生入队仪式活动,仪式教育的主体以低年级学生为主。在开展入队仪式活动过程中,以班级为基础建立新中队,每一个班级成员都是新中队的一份子,都应该出现在仪式活动现场。仪式作为一种操演语言,每一个环节都具有特定意义。新队员置身于队旗和队歌的情境中,对于仪式活动的具体环节都应当有切身的体验。从佩戴红领巾的环节感受成为少先队队员的荣光;从向师长或学长行队礼的环节中践行少先队组织的礼仪规范;从在队旗下宣誓这一环节明确作为少先队员的责任;从全体呼号的环节中体会历史赋予这一身份的重担。这些情感体验是新队员对少先队组织的初体验,不仅关系着少先队员今后在少先队组织活动中的表现,还影响少先队员对少先队组织的身份认同感的培养。
2.“模拟”——创新入队仪式教育
在仪式思维指导下,要想实现这一目标,必须要依赖“技术的”和“人类学”的因素。[2]相应的,要想提高学校入队仪式教育的实效,可以从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和运用人类学的策略这两方面来考虑。
多媒体技术凭借自身信息资源多样性、互动性和集成性的优势被学校广泛运用。少先队入队仪式教育作为在活动中开展教育的典型,可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的优势,从入队仪式前的资料搜集、相关人员的联系等准备工作到入队仪式过程中多媒体的展示与配合工作,以及入队仪式后的信息反馈和互动环节,多媒体技术贯穿入队仪式教育的全过程。这一信息技术的运用与心理学上的个体认知发展规律是相符合的。由于低年级学生尚处在感性认识阶段,自主性不强,习惯于运用感官去理解新鲜事物。因此,在仪式教育过程中多采用集中了视觉、听觉和触觉等多感官手段的教育方式符合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效果会更明显。多媒体技术正好可以满足这一需要。
人类学的因素强调各种风俗习惯、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的组合。在入队仪式教育过程中,可以从整合学校、家庭和社会的资源和拓展入队仪式教育的视野方面加以改进。现代社会,教育已经不仅仅是学校的任务,而是一个关乎学校、家庭和社会的系统工程。少先队工作者在筹备入队仪式活动之际,可充分整合家庭和社区的资源为入队仪式活动服务。比如,通过邀请新队员家长和社区党团领导来给新队员送上祝贺和鼓励。让家人或是社会领导参与并见证自己的入队仪式全过程会带给新队员不一样的体验。此外,资源整合方面应该注意学校的儿童组织与校外的儿童机构,比如少年宫、文化宫等加强联系与交流,实现资源效益的最大化。少先队是中国特有的儿童组织,相应地,我们的入队仪式教育是建立在中国国情基础上的,是富有中国特色的。在全球化浪潮中,少先队在强调个性化发展的同时需要国际化的视野,通过与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儿童组织进行经验交流与合作,从而实现少先队组织的可持续发展。
3.“无神话的仪式”——厘清入队仪式教育的本质
无神话的仪式强调仪式思维和行为脱离功用性和目的性,回归我们的入队仪式教育,其实质在于强调入队仪式教育的“以人为本”精神,即通过少先队员的自我教育实现其健康发展。
从《中国少年先锋队章程》可知,少先队员入队前要为人民做一件好事。[3]这是新队员入队仪式前的准备,是用实际行动向组织证明:我已经达到了作为一名少先队员的基本要求了。这种考验不仅仅在于做好事带给他人的意义,还在于做好事这一行为对于组织成员自身的意义:少先队员这一新的组织身份意味着要在各方面争当先锋。从入队前的被动要求做好事到入队后的自发自觉做好事,从外在的强制性规章约束到内在的主动性的自觉行为的转变并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这一转变的实质是坚守了“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新队员在少先队组织中以更高的标准要求自己并且在实际活动中加以践行,自我教育能力不断提高,自身素养不断提升,这才是少先队入队仪式教育本质的彰显。 三、 少先队入队仪式教育的价值追求
价值是一个表示主客体关系的范畴,是客体对于主体的意义。入队仪式教育是少先队工作者根据一定的政治要求,通过有目的、有计划的组织教育和少先队员的自主教育,促进少先队员社会化的实践活动。其价值追求主要表现在少先队员个体和少先队组织这两个方面。
对于少先队员而言,入队仪式教育的首要目标的培养少先队员对少先队组织的身份认同,即认识到我是少先队这个光荣组织中的一员。其次,在以后的组织生活中逐步培养基本的政治素养,比如服从意识和规范意识。这一点在过度强调少年儿童个体自由发展的时代来说是尤为重要的。最后,少先队员在组织生活中能够形成高度的情感能量。情感能量一词来源于美国当代著名社会学家兰德尔·柯林斯的“互动仪式理论”。这里的情感不是通常意义上的具体情感,而是长期的稳定的社会情感。情感能量是从高端的自信热情、自我感觉良好到中间平淡的常态,再到末端的消沉、缺乏主动性与消极的自我感觉。[4]理想状态下的入队仪式教育对于个体的意义在于获得高度的情感能量,少先队员在组织活动中或是日常生活中采取行动时拥有自信、热情和主动进取的感觉,并且带给周围人以正能量。
相对于少先队组织而言,入队仪式教育的目的首先在于形成组织团结感。即作为少先队组织的一员,在共同的行动中彼此关爱,相互支持,潜意识里将组织视为一个集体,看到与少先队组织相关的标志物能立刻联想到组织,并且在日常生活中主动尊重和维护少先队的符号物。入队仪式教育通过对队旗、队徽、队礼等象征物的深层意义解读,唤醒少先队员对过去革命历史的关注和回忆,激励其从小树立远大志向,并在日常生活中践行自己的爱国理想,无形中在少先队组织内部形成了正能量场效应,而且形成了爱国主义教育的契机。
唯物辩证法认为:思维反作用于存在。马里奥·佩尔尼奥拉的反对二元对立强调“过渡”、“模拟”和“无神话的仪式”的新型仪式思维,不仅对于性、死亡和世界等“强力时刻”的存在产生影响,还对于我们当前的仪式活动具有借鉴意义。我们可以仪式思维的三大特征为切入点,联系当前学校的入队仪式教育,对其进行反思,以期更好地实现入队仪式教育的价值追求。
参考文献
[1] [意]马里奥·佩尔尼奥拉.仪式思维[M].吕捷,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
[2] [英]维克多·特纳.仪式过程:结构与反结构[M].黄剑波,柳博赟,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
[3] 中国少年先锋队章程.中国少年先锋队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2005年6月3日通过.
[4] [美]兰德尔·柯林斯.互动仪式链[M].林聚任,王鹏,宋丽君,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9.
【责任编辑:白文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