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诗是最精粹的语言,语言是存在之家,海德格尔的语言母题与当代汉诗的家园形塑具有意味深长的呼应关系.与语言存在论相对应,当代汉诗的家园抒写主要从三个维度展开:一是基于汉字的家园属性,开展重新发明汉字,从中寻求认同的"字思维"写作;二是鉴于大地的家园本质,形成一股抒写大地、"制造大地"的乡土写作潮流;三是从诗的"民族元语言"功能出发,展开对山川名物和历史废墟的"创建性命名".当代诗人的这种家园抒写,不仅为人们奉献了一帧帧美的表象,而且还形塑了一个民族的精神之家和存在之所,起到了凝聚国族、增强认同的重要作用,具有
【基金项目】
: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现代语言诗学与近四十年中国先锋文学运动关系研究"(项目编号18BZW123)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诗是最精粹的语言,语言是存在之家,海德格尔的语言母题与当代汉诗的家园形塑具有意味深长的呼应关系.与语言存在论相对应,当代汉诗的家园抒写主要从三个维度展开:一是基于汉字的家园属性,开展重新发明汉字,从中寻求认同的"字思维"写作;二是鉴于大地的家园本质,形成一股抒写大地、"制造大地"的乡土写作潮流;三是从诗的"民族元语言"功能出发,展开对山川名物和历史废墟的"创建性命名".当代诗人的这种家园抒写,不仅为人们奉献了一帧帧美的表象,而且还形塑了一个民族的精神之家和存在之所,起到了凝聚国族、增强认同的重要作用,具有非同寻常的文化价值.
其他文献
列维纳斯的伦理学是一种走向他者的伦理学,为了走近他者,主体必须从存在回到负于存在.他认为语言在结构上分为道说和所说,而所说在结构上又分为存在和存在者.传统的形而上学只关注存在者,海德格尔则把被遗忘的存在重新放置进哲学的核心.但在列维纳斯看来,存在者和存在,都属于所说,至于更为原始的道说则被遗忘了.道说的核心并非所说,而是道说本身,因为道说在现象学上的原始意义就是接近他者.道说首先是一种回答,是对他者所发出的呼吁、要求和乞求的回答,所以道说本质上乃是一种对他者的责任.道说就是接近他者,就是为他者负责,就是暴
《烟火漫卷》带有城市传记的意味,是迟子建对哈尔滨的历史文化、身世之谜和身份体认的一次大规模发问和作答.小说的运思从"署名"切入,以迟暮老人为叙事中心,聚焦中华巴洛克风格的榆樱院空间,采取代际传递的史述策略,围绕"谁来署名的早晨""谁来落幕的黄昏"展开,在族群身份、城市历史、建筑空间的交叉叙述中,叠加出人与城的相互署名状况.署名的更改、冒用、恢复,带来城市人群的身世纠缠,导致人生的晦暗无常或存在感的复苏.更改、冒用的署名需要通过寻找来确认初始身份,人与城都陷入了身份寻找的宿命.寻找与署名构成了哈尔滨叙事的动
中国古代文体分类思想及文体分类体系的建构体现了"经"与"文"之间的抗衡关系.在这个关系中,"文本于经"的文体分类思想,带有强烈的"尊经"观念,将后世文体之源追溯到儒家六经,以此探求文体的发展流变,弱化了"文"本身的发展规律;"六经皆文",则剥离了"六经"作为"圣经"的光环,将其视为圣人之"文",从"文法"的角度探讨六经文章,并依据文体本身的发展规律进行分类,偏向于"重文"."尊经"与"重文"呈现了中国古代文体分类的两个思想维度,但其本质都脱离不了"儒道"的价值观念,以"道"为体,以"经""文"为用,共同建
最早将楚骚传统引入叙事文学领域的,是以《史记》为代表的史传文学.其后,中国古代小说穿插骚体歌赋便成为一个十分独特的文学现象.作为楚骚传统的重要载体,"以悲为美"的骚体歌赋对中国古代小说抒情性的形成,具有特殊意义.以穿插的骚体歌赋为视角,可以充分认识抒情性是中国古代小说富于民族特色的文体特征之一,由此也可证明中国古代史传叙事传统与诗骚抒情传统的交汇融合,贯穿于整个中国古代小说发展史.
本体论自诞生以来就与文学研究密不可分.本体论关于世界的本原和统一性的研究与文学对虚构世界的创造相通,世界的统一性及世界模型的建构是本体论与文学之间重要的契合点.随着传统本体论的衰微与现代本体论研究的转型,文学模仿与再现的例示功能在减弱,文学虚构世界的性质与建模、文学虚构世界与现实世界的关系成为文学本体论建构的核心问题.文学是不断地使无限可能的虚构世界成为人的世界一部分的通道,这就是文学的本体论诉求.文学本体论与认识论的张力与冲突是文学的永恒魅力所在.文学本体论不仅包含了对文学存在方式的探讨,也是对文学作为
学界目前多把林庚置于"格律与自由""现代与古典"两组框架内加以把握.而林庚在其早年自由体新诗实践中隐隐表达但尚未展开的一些情感线索,可能包含了某些新的统摄性视野.林庚对于"二十世纪"的思考,或许恰是其中之一.对于林庚而言,"世纪"乃是历史嬗变中的多重"危机时刻",触发的是他20世纪30年代"悲愤""白惨"的"世纪"感受,也进而促使他将周遭生活和历史时境问题化.而其有关"自然诗"的探索,又逐渐寻找到一条能够对"世纪"进行"静养"的"自然化"道路.由此,在林庚"自然诗"的文学构想内部,或许内嵌着一种不太一样的
钱锺书在对莱辛《拉奥孔》的诗画观作批判性应答时,提出了独特的文学理论"虚色"论.此理论最初阐发于《读〈拉奥孔〉》,相关论点在《管锥编》中得到发展.钱锺书以汪中的古典诗论作为理论基础,参照《孟子》以及卢梭的思想,对"虚"的概念导入了作者的"诚",即道德无功利性的内涵.此外,他援用K. O.Erdmann及伯克的思想对"虚"作用于读者的想象力、传达作者的情感价值的机制进行阐释.通过分析钱锺书"虚色"论的结构,可以窥见其对古今中外思想的广泛引用并非是无意识的罗列,而是作为推进理论构建的有效手段,具有内在逻辑性.
历代以海为题材的赋体文学创作构成了久远的传统,在递承中显出嬗变,表现为各时代的观念、知识对文本的渗透.汉魏以降,相对于方位、蛮荒、诡怪、神仙等观念或想象的消长,知识的增益乃至反拨一直存在,并在近代全球视域中达到顶点.然而,当晚清士人努力清除"荒谬"的四海观念时,一种新的且错位的四海观念却借助知识的"神圣"与"科学"而得到确立巩固.循此省察,知识并不中立,有时只是观念的伪装;观念也绝不是知识的简单反映,在可能的时候,总是对知识表现出敌意,二者间充满了多层次的互动关系.
20世纪60—80年代,乔治·迪基与门罗·比尔兹利在审美经验、审美对象、艺术体制等问题上有过多次论辩,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他们的理论发展.其中,持续时间最长、最激烈的审美经验之争促进了比尔兹利对其审美经验论的修订.这些交锋也直接推进了迪基的艺术定义构想:一是通过驳斥比尔兹利对审美对象的看法,艺术体制论得以形成;二是比尔兹利对艺术体制性的否认影响了迪基的后期艺术定义.迪基—比尔兹利之争亦反映出他们各自的理论立场:比尔兹利坚决捍卫审美的独特地位,以此来解答"艺术何为"这一价值问题,迪基则为了弥合传统和当代艺术
20余种晚清小说专刊构成了从幼稚简陋经不断摸索终至定型的发展序列.对其作系统观照,关注各刊间承袭或影响,可勾勒其整体运动的行进轨迹,并发现在从强调政治功利到承认小说只是一种文学体裁,职业作家脱颖而出,翻译小说进入繁盛状态,短篇小说重又复兴,以及稿酬制度逐渐规范等方面,小说专刊均有引领之功,在小说由古代向现代过渡过程中起了相当关键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