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者: [日]大前研一
副标题: “丧失大志时代”的新·国富论
原作名: 低欲望社会:「大志なき時代」の新·国富論
译者: 姜建强
出版社: 上海译文出版社
出版年: 2018年10月
页数: 260
定价: 48.00元
日本真正应该实施的最重要的增长战略之一,就是教育改革。虽然美国有许多制造业外移,但依然是世界上创造就业机会能力最高的国家。其主要理由,就在于美国教育让思维奇特的“突出人才”辈出,也因此能够连续诞生高度专业的新兴产业。比如,苹果创始人史蒂芬·乔布斯(Steve Jobs),太空探索技术公司(SpaceX)共同创办人以及特斯拉汽车(Tesla)的执行长伊隆·马斯克(Elon Musk),推特(Twitter)与Square公司(用智能手机或平板电脑代替信用卡支付服务)创办人杰克·多西(Jack Dorsey)等。这些新兴产业并不是靠“天才”或“偶然”就能诞生的,它是培育这类人才的教育以及社会的产物。
反观日本的教育,还是大量生产、大量消费时代的原地踏步,培养整齐划一的人才。学校教育只是要求学生一味地记住老师给出的“答案”。而老师的“答案”,则是来自文部科学省的指导要领。这样的教育,就算能提供传统产业的基础劳动力,却也无法培养出“突出人才”,更无法诞生高度专业的新兴产业。
培养能挑战世界的杰出人才
根据产业能率大学的调查,2016年新进公司的员工当中,最终人生目标是想当“总经理”的在9.5%与10%之间,只想当“部长”的比率为21.1%,想当科长的比率为10.7%,都有增加的趋势。从结果看,他们整体缺失以企业领军人物为目标的气魄。相对于在公司出人头地,他们更注重“长期且安心的工作”。
该大学在2015年还以公司人数超百人的上市公司担任科长职的651名科长为对象,实施了一个调查。从调查看,99.1%的科长一边担任现场的管理职,一边还要处理具体的一线业务。也就是说既是普通职员又是管理员。而在回答最终想寻求的职位时,有14.9%的人想“恢复成普通的职员”。与上回调查相比,高出1.4%,创调查以来的最高纪录。相比较辛苦多劳的中层管理职,还是看得见业绩又相对轻松的普通职员来得更实惠一些。有这种想法的人增加了不少。
而在另一方面,如今日本年轻人当中的尼特族、宅族、单身寄生族,也成了家常便饭到处可见。周刊杂志还以“不工作,不结婚,不出家门的小孩”为社会问题而加以系列报道。日本的年轻世代会如此的“向内向下向后”,我认为,这个现象的背景原因是日本的教育制度。
为了让日本人重拾以往的雄心大志,为了让日本社会和企业再次腾飞,我认为只有彻底变革高中和大学教育。
迄今为止,日本在“追赶欧美,超越欧美”的口号下,战前是富国强兵、殖产兴业,战后是加工贸易立国。规模和速度成了成功的关键。为了培养与社会化大量生产模式相符合的均质人才,我们实施的是只顾提升平均值的教育。另外,只要在工作中经历过晋升与加薪,或者积累了相当实务经验,就能成为一名像模像样的上司,因此,也就没有过多的负担。
但是,如今的均质人才在世界上已失去挑战力。工业国家的教育模式,那就无法战胜包括中国在内的工资低廉的新兴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日本为了日后取胜,在教育上不应再量产均质人才,而必须培养能挑战世界的杰出人才。50名学生的一个班级,哪怕只冒出一到两名也行。为此,高等教育改革势在必行。
其实,培养杰出人才的教育,在音乐和体育的世界里早已司空见惯。如作为结果来看,在柴可夫斯基国际音乐大赛上,诹访内晶子、佐藤美枝子、上原彩子、神尾真由子获得过优胜;在网球世界,锦织奎选手是世界排名第四,在跳台滑雪方面,高梨沙罗作为日本选手首度亮相世界杯,并以史上最年轻的16岁4个月,成为个人综合冠军。
总之,普通教育也不能依据文部科学省指导要领,实施全国一律的均质教育,而是要像音乐和体育一样,对将来有希望有潜力的孩子,必须施以“英才教育”。
日本的大学过多过滥,根据文部科学省2015年度的“学校基本调查”,目前日本全国共有779所大学,其中国立和公立大学有175所,私立大学有604所。依我而言,原本国立公立大学只要有10所就够了。现在有这么多大学,真是毫无意义。國际竞争力强劲的瑞士和新加坡,国立公立大学也分别只有12所和4所,而人均GDP都超过日本,还能诞生世界级企业。
此外,来日本的大学留学的众多留学生中,中国留学生占了一半。具有讽刺意味的是,中国留学生(即便是用日语授课的课程)比日本学生要来得优秀。其实,来日本留学的中国留学生,在中国已属二流的学生。一流的学生都去美国的一流大学留学了。连二流的中国留学生都比不过,这就是日本大学生可叹的现状。
欧美的大学校园,聚集了来自世界各地的留学生。比如,芬兰从小学开始就推进英语教学,其结果就是现在的大学授课,大半都是用英语。这一举措吸引了欧洲和其他国家的大批留学生来芬兰留学。简言之,大学变成了全球化社会的一个缩影。虽然想在其中取胜存活难度会很大,但能够提供学生与国内外优秀人才接触的机会,提供在竞争中互相切磋琢磨的环境。这对培养杰出人才是极为重要的。
为此,日本应该减少大学的数量,缩小班级的人数。为了吸引世界各国的优秀留学生,应该不断增加英语授课。与此同时,在小学或中学阶段,对于显示出自己兴趣或才能的学生,必须配合其程度,请专业指导老师进行个别辅导。特别是进步快速的学生,让其升到高中或大学,甚至让其学习实业等级方面的知识。总之,必须导入量身定做的教学方法,而那些全国统一的指导要领等,应该直接扔进垃圾箱。
“毕业生的工资”决定学校的名次
不对。或许会有这样的反驳,教育再生实行会议的建议,为今后所要实施的教育,融进了培养新型人才的理想。如全球型人才、理工科人才、能兼顾技术和经营的人才、创新的人才等。不过,恕我直言,这是不知经贸最前线的现场状况,只是“桌上空谈教育”的人们作出的摘要罢了。
不妨尝试当着教育再生实行会议或文部科学省官员的面,提出这样的问题:“那么,什么叫以人为本?”或许会有这样的回答:“和谁都能干得很好,有协调性的人”,或“有日本人的品行,会英语,做事认真之人”。问题在于,如是这样,日本根本出不了像创立苹果的乔布斯或创立亚马逊的贝佐斯那样的“突破型人才”。
这个世界并不缺乏有协调性的人或只是很认真的人,缺乏的是能与乔布斯或贝佐斯匹敌的震撼社会的变革之人。
据我所知,至少在美国,大学的排名是以“毕业生的工资”来决定的。依据投资(学费)带来的回报(毕业生的工资),基于能回收多少金额这个“投资利润率”的纯粹想法,来决定学校的名次。
这也就是说,毕业生是否具有“赚钱力”,是否具有“价格品牌”,将会决定大学的“级别”。除非提高大学生的市场竞争力,否则排名就上不去。反过来说,只要日本企业不是按照每个人的能力发放初次任职的工资,日本的大学就进不了世界前排。
削减大学数量,增加职业训练学校
如前所述,日本大学的数量过多过滥。所以,我认为应该削减大学数量,替而代之的是多增设培训具体职业的学校。
目前在世界上较为强势的是德国和瑞士。这两个国家的大学录取率都在四成左右,其他学生则是从高中时代直接迈入职业训练专门学校。比如在德国,许多职业训练专门学校都是“双系统”制。也就是说,每周有两天是在学校学基础理论知识,另外三天是去公司实习。即便大学毕业后,22—23岁就业,基本上要有个五至六年的时间,才能具备实战能力。但如果是毕业于职业训练专门学校,20岁就养成了靠自己本领吃饭的技术力(参见图表28)。
当然,进入公司时,也不全是工业类别,包含事务类在内约有350个职种,自己可以在其中选择一门作为个人专门领域,更好地磨炼自己。假如在350个职种中,选择了A这个职种,该职种又依能力分一二三四等不同等级,随着排名的提升,薪金也同时提升。
最高等级是“师匠”。一旦成就了师匠,不但可以去其他公司教学徒,也可以独立开业。这就是德国公司里的师匠制度。在社会上,职业训练和高等教育具有同等价值。毕业于职业训练专门学校的学生毕生所得,与大学毕业的学生毕生所得并无差异,因此社会非常安定。而且,即使失业也有再雇用制度。为了让失业者能在其他职种上岗,政府提供18个月的免费职业训练。
这是德国前总理库尔特·施罗德推行的一系列改革。其结果,德国成功地将原先僵化的劳动力市场转向了灵活多样,尽管其薪金属于世界最高水准,但仍具有国际竞争力,失业率也大都保持5%不到。
而美国的情况则是,虽然公立教育制度遭到崩坏,但私立学校作了很好的填补。特别是在美国的中西部,有很多水准很高的人文学院(一般设有基础教养课程,学校规模较小)。美国的精英在这些学院学习哲学或历史,养成广泛的人文修养,然后再进入研究生院,打磨专门知识领域的“赚钱力”。研究生院的排名由学生工作时的起薪来决定,从这意义上说,研究生院又成了专注于赚钱力的“职业训练场所”。
这样来看,无论是哪一个欧美发达国家,也并非公平地对待每个人,而是让有能力的人赚取他们能赚取的钱。然后让他们对社会做出广泛的贡献,形成能够应对信息化社会、知性社会的21世纪教育体系。与此相比较,从工业化时代至今还未有任何变革的日本教育,是如何落后于世界,是如何成了今日日本现有问题缩影的,相信大家都很明白了吧。
“不工作、不结婚、不出门的孩子”是其理所当然的归结。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需要建树与过去完全不是一个概念的高等教育,应该尽可能早地把孩子放置于世界的荒波洪流中,感受冲击。
没有“雇佣不均衡”问题的德国
就德国的“双系统”制,稍许再做些说明吧。
这是一套在企业实习培训占三分之二时间,在定时制的职业学校学习占三分之一时间,二者并行实施二至三年的二元(双系统)化的职业培训。以一个星期为五个工作日来计算,在固定的课程计划之下,三天用于企業实习,两天用于学校上课。招生对象是完成了义务教育(15岁为止)的年轻人,或是毕业于“文理中学”(7年制或9年制的普通中等学校),并取得大学入学资格的年轻人。前者在18岁之前至少有两年时间,可以得到专业人士的实地指教,磨练技术。
双系统职业教学种类,并非都是汽车机电整合工、商业机械工、电气设备工、涂装工等蓝领工作,也包括信息工程技术人员、旅馆专职人员、商业事务性专职人员等白领工作。大约有350种公认培训职种,由国家、州地方政府、企业、工会等组合而成的公共机构“职业教育培训研究机构”(BIBB),进行具体而细致的运营管理。
在德国,孩子们的将来前途,从小学4年级的阶段,就开始观察其能力及适应性,并加以指导。孩子们从10岁左右开始考虑,自己是进文理中学然后考大学,还是进双系统制或全日制的职业培训学校,习得一技之长。到12岁时,就必须择其之一。
最为受欢迎的是双系统制职业培训学校,与选择文理中学的人数相比,比例是7∶3(采用同样教育制度的瑞士是8∶2).
虽然从状况上看,选择哪一条求学之路,其毕生所得并没有太大差异,但实际上相较于大学生,18岁就习得一技之长的人,似乎更能拥有安定的生活。
再来看日本。根据厚生劳动省发布的资料来看,2012年3月毕业的毕业生,其3年之内的离职率,大学毕业生为32.3%,高中毕业生为40%,初中毕业生则达到了65.3%。但在德国,由于有双系统制的职业培训学校,就业后立即辞职的事例极少。这是因为如前所述,孩子在10岁时,学校就指导其将来的发展,并让他们学会自己思考。进职校后,又用上二至三年的时间,在企业进修(最后会有六成年轻人在进修公司就业)。这也就是说,年轻人与企业之间的“相亲期”较长,因此不存在像日本那样的“雇佣不均衡”或“黑心企业”等现象。毫无疑问,德国或瑞士正因为拥有这套职业教育系统,中小企业才能确保优秀人才的稳定。
战后日本一味地仿效美国。但是像美国那样活用优秀移民,打造用创造力决胜负的硅谷,日本又是学不来的。这样一来,日本又只能模仿德国或瑞士,重拾古已有之的“匠人养成”制度,并以此来决胜负。
但问题在于,仿效美国,“滥造”大学的一个结果,就是日本进入了每两人中有一人进大学的所谓“大学全录取时代”。以往的初中毕业生,高中毕业生毕业后进入城镇工厂,由此支撑了日本“造物”技术力。但现在的这个结果导致原本的技术力难以维持与传承。由此,日本的匠人技术,不久也将走向消失的命运。
支撑国家的是人。对国家而言,最为重要的就是人才培养。尽管如此,日本还是量产了一大批二十多岁的年轻人,他们连今后靠什么吃饭都不思考,就直接踏入了社会。还有不少人到了三十多岁,还在摸索自己的人生究竟想做些什么。无法传承“吃饭技能”的日本大学,如果不彻底实施一次打破一切的重大改革,用不了多久,这个国家就会消亡。对此,我抱有深深的危机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