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小组合作模式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的自觉性,使学生在合作的过程中自主探究。因此教师在体育教学的过程中,可以采用小组合作的模式,促进学生的课堂学习。本文就通过小组合作激发学生自觉性、合作意识以及竞争意识进行探讨,使学生在小组合作的教学模式下提高自己的体育水平。
关键词:小组合作;高效课堂;主体意识;合作意识;竞争意识
身体素质是学生发展学习、进行实践的基础,体育锻炼可以有效的提升学生的身体素质。教师在体育教学的过程中,要向学生传递身体素质与体育锻炼的重要性,使学生从意识上重视体育锻炼,通过小组合作,激发学生对体育锻炼的兴趣,使学生在合作中锻炼,增强自己的身体素质。
1 通过合作探究,激发主体意识
体育运动对于学生来说,是通过运动锻炼身体、提高身体素质的重要途径,但是部分学生容易忽视体育运动的重要性,将体育课作为繁重课业之后的放松场所,甚至将体育活动当做一种身体负担,在教师指导学生合理的锻炼身体的时候,没有主体意识,动作敷衍了事。因此,教师可以将小组合作的模式引入到体育课堂,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意识自己的主体地位,加强对体育运动的重视程度,认真完成体育课堂任务。
以《自觉参与和科学锻炼》为例。因为体育课堂的活动场地比较大,学生的运动项目也比较多,因此教师在课堂上教学的时候,一般都是进行指导性教学,在教授完学生标准动作和科学锻炼的方法之后,由学生自主练习。学生如果独立的进行锻炼,就会由于动作的重复性与机械性,产生枯燥感,在锻炼的时候积极性就会比较低。教师在讲解完毕之后,可以划分小组,让学生进行练习。学生在练习的时候可以自主探讨练习的花样和模式,互相指导和监督。这种学生间相互交流的模式会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使学生主动的参与到体育锻炼中,并从中感受到乐趣,进而提高学生在体育课堂上的学习效率。
2 通过相互协调,激发合作意识
学生在进行体育锻炼的时候,偶尔会忘记一些锻炼技巧,或者做动作的时候会忽略动作的标准性,还有一些学生不擅长某一项体育运动,在进行锻炼的时候感到困难。教师将学生划分成不同的小组,有利于学生之间的互相帮助,互相交流。学生在交流的过程中可以学习别人的运动技巧,也会在同组员的监督下锻炼到位,在小组间进行比赛的时候,还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长处,弥补小组中的不足之处。通过小组合作,可以使学生学习到更多的技巧,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提高学生在体育课堂上锻炼的效率。
以《体操类运动》为例。体操类运动不仅可以锻炼身体,还具有艺术性。教师在教授学生体操运动的时候,对于学生的动作有较高的标准,要求学生通过标准的动作舒展身体,活跃大脑。但是学生在自由练习的时候,往往会忽视自己动作的标准性。因此教师可以采用小组合作的模式,使学生间互相监督,从而进行标准的训练。小组合作进行体操锻炼,学生可以互相指出动作中的不足之处,使小组成员练习到位;对于一些比较困难的动作,小组间还可以互相帮助,共同完成;当小组的组员忘记动作的时候,小组成员还可以互相提醒。通过小组合作,学生可以互相帮助、互相督促,共同完成任务,在合作中加强体育锻炼,增强身体素质,提高课堂效率。
3 通过组织比赛,激发竞争意识
高中生正处于精神饱满、精力旺盛的阶段,一些竞技比赛会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兴致高昂。因此教师在引导学生进行体育锻炼的过程中,可以将学生划分成不同的小组,组织学生进行比赛。通过小组间的比赛,可以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和小组荣誉感,学生在锻炼的时候就会比较努力,从而提高体育课堂的教学效率。
以田径运动为例。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接力比赛,接力比赛一方面会考验学生的体力、爆发力,另一方面还会考察小组之间的默契度与了解程度。组员之间要了解每一个学生的实力,才能有技巧的安排学生的接力顺序。小组在备战期间,一方面会加强平时的锻炼,督促同组员之间的锻炼,另一方面还会通过交流制定策略,增強组员之间的默契程度;学生在竞技比赛的鞭策下,也会更加认真的了解跑步的技巧,进行田径锻炼;组员之间的相互鼓励,会使学生坚持下去,并且努力做到最好。竞技比赛之后小组成员还可以总结比赛过程中展现出来的不足,加强课下的锻炼。通过竞技比赛与小组合作,教师大大的激发了学生的课堂参与度,提高了学生吸收知识的速度和体育锻炼的兴致,增强了学生的身体素质,提高了课堂效率。
总之,小组合作的模式有效的激发了学生的自觉性,使学生能够重视体育锻炼对身体的好处。因此教师要充分利用小组合作的模式,将学生划分成不同的小组,让学生与学生互相监督、互相帮助,将运动技巧充分的运用到体育锻炼中,将每一个动作做标准;使学生在运动中获得成就感,感受到运动的乐趣,提高体育的课堂效率。
参考文献:
[1] 王柏宅.小组合作在高中体育教学中的实施策略[J].考试周刊,2016(68).
[2] 涂未来.高中体育教学小组合作学习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文理导航(中旬),2014(07).
(作者单位:广东省河源市紫金县第二中学)
关键词:小组合作;高效课堂;主体意识;合作意识;竞争意识
身体素质是学生发展学习、进行实践的基础,体育锻炼可以有效的提升学生的身体素质。教师在体育教学的过程中,要向学生传递身体素质与体育锻炼的重要性,使学生从意识上重视体育锻炼,通过小组合作,激发学生对体育锻炼的兴趣,使学生在合作中锻炼,增强自己的身体素质。
1 通过合作探究,激发主体意识
体育运动对于学生来说,是通过运动锻炼身体、提高身体素质的重要途径,但是部分学生容易忽视体育运动的重要性,将体育课作为繁重课业之后的放松场所,甚至将体育活动当做一种身体负担,在教师指导学生合理的锻炼身体的时候,没有主体意识,动作敷衍了事。因此,教师可以将小组合作的模式引入到体育课堂,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意识自己的主体地位,加强对体育运动的重视程度,认真完成体育课堂任务。
以《自觉参与和科学锻炼》为例。因为体育课堂的活动场地比较大,学生的运动项目也比较多,因此教师在课堂上教学的时候,一般都是进行指导性教学,在教授完学生标准动作和科学锻炼的方法之后,由学生自主练习。学生如果独立的进行锻炼,就会由于动作的重复性与机械性,产生枯燥感,在锻炼的时候积极性就会比较低。教师在讲解完毕之后,可以划分小组,让学生进行练习。学生在练习的时候可以自主探讨练习的花样和模式,互相指导和监督。这种学生间相互交流的模式会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使学生主动的参与到体育锻炼中,并从中感受到乐趣,进而提高学生在体育课堂上的学习效率。
2 通过相互协调,激发合作意识
学生在进行体育锻炼的时候,偶尔会忘记一些锻炼技巧,或者做动作的时候会忽略动作的标准性,还有一些学生不擅长某一项体育运动,在进行锻炼的时候感到困难。教师将学生划分成不同的小组,有利于学生之间的互相帮助,互相交流。学生在交流的过程中可以学习别人的运动技巧,也会在同组员的监督下锻炼到位,在小组间进行比赛的时候,还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长处,弥补小组中的不足之处。通过小组合作,可以使学生学习到更多的技巧,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提高学生在体育课堂上锻炼的效率。
以《体操类运动》为例。体操类运动不仅可以锻炼身体,还具有艺术性。教师在教授学生体操运动的时候,对于学生的动作有较高的标准,要求学生通过标准的动作舒展身体,活跃大脑。但是学生在自由练习的时候,往往会忽视自己动作的标准性。因此教师可以采用小组合作的模式,使学生间互相监督,从而进行标准的训练。小组合作进行体操锻炼,学生可以互相指出动作中的不足之处,使小组成员练习到位;对于一些比较困难的动作,小组间还可以互相帮助,共同完成;当小组的组员忘记动作的时候,小组成员还可以互相提醒。通过小组合作,学生可以互相帮助、互相督促,共同完成任务,在合作中加强体育锻炼,增强身体素质,提高课堂效率。
3 通过组织比赛,激发竞争意识
高中生正处于精神饱满、精力旺盛的阶段,一些竞技比赛会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兴致高昂。因此教师在引导学生进行体育锻炼的过程中,可以将学生划分成不同的小组,组织学生进行比赛。通过小组间的比赛,可以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和小组荣誉感,学生在锻炼的时候就会比较努力,从而提高体育课堂的教学效率。
以田径运动为例。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接力比赛,接力比赛一方面会考验学生的体力、爆发力,另一方面还会考察小组之间的默契度与了解程度。组员之间要了解每一个学生的实力,才能有技巧的安排学生的接力顺序。小组在备战期间,一方面会加强平时的锻炼,督促同组员之间的锻炼,另一方面还会通过交流制定策略,增強组员之间的默契程度;学生在竞技比赛的鞭策下,也会更加认真的了解跑步的技巧,进行田径锻炼;组员之间的相互鼓励,会使学生坚持下去,并且努力做到最好。竞技比赛之后小组成员还可以总结比赛过程中展现出来的不足,加强课下的锻炼。通过竞技比赛与小组合作,教师大大的激发了学生的课堂参与度,提高了学生吸收知识的速度和体育锻炼的兴致,增强了学生的身体素质,提高了课堂效率。
总之,小组合作的模式有效的激发了学生的自觉性,使学生能够重视体育锻炼对身体的好处。因此教师要充分利用小组合作的模式,将学生划分成不同的小组,让学生与学生互相监督、互相帮助,将运动技巧充分的运用到体育锻炼中,将每一个动作做标准;使学生在运动中获得成就感,感受到运动的乐趣,提高体育的课堂效率。
参考文献:
[1] 王柏宅.小组合作在高中体育教学中的实施策略[J].考试周刊,2016(68).
[2] 涂未来.高中体育教学小组合作学习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文理导航(中旬),2014(07).
(作者单位:广东省河源市紫金县第二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