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行政事业单位开展内部控制评价,是事业单位对内部进行控制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它能够体现出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是否建立了完善的管理监督机制和内部控制制度,有效的促进我国经济的可持续性发展。因此,本文将对我国的行政事业单位开展的内部控制的基础性评价做近一步的探讨和研究。
关键词:内部控制;基础性评价;事业单位
行政事业单位进行的内部控制是具有调查途径的基础性评价,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能够对员工业绩管理、内部分工、工作职责等起到有效的管理作用,并对事业单位内部的控制管理水平加以检验,同时参与内部评价的工作者会客观的编制出一份内部控制基础性评价报告,并通过模型和数据的形式体现出行政事业单位进行内部控制的实施状况,在评价报告中也充分的体现出事业单位在进行内部控制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同时提出解决问题的有效措施。因此,行政事业单位可以发展其优势,总结经验,研究出适合自身发展的内部控制方式。在进行内部评价时,根据总结出来的评价报告,明确的看出影响事业单位发展的各种因素,通过这些影响因素事业单位内部进行探讨和分析,制定出科学合理的解决方案,使事业单位的内部管理体系得到更加有效的完善,促进我国行政事业单位的发展和进步。
一、事业单位内部的基础性评价的原则和目标
通常单位内部的控制评价都是由事业单位的管理者和工作人员完成的,不仅强化了事业单位对社会的服务水平,也增强了自身对风险的防范能力。使社会公众利益与社会市场经济秩序得到了更好的保障。
(一)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的基础性评价目标
(1)安全性。确保资产的安全;(2)合法性。事业单位服务和管理活动要合法合规;(3)可靠性。保证其财务报告和相关信息完整、真实;(4)效率性。提高事业单位的管理服务质量和效率;(5)风险防范。避免或排除问题,实现事业单位的发展战略目标。
(二)行政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的基础性评价原则
首先,事业单位要遵循的第一原则就是它的全面性,这一原则存在于事业单位进行内部控制管理的整个过程中,在行政事业单位的各个部门与各企业项目中都要履行全面性的原则。如果其中的某个环节出现问题,将会导致各个环节无法发挥其真正的作用;其次,就是要遵循制衡性的原则。在事业单位对内部治理、职责分配、建立体系等方面都需要遵循制衡性原则,这样才能使内部控制的基础性评价发挥出监督和制约的作用,使事业单位可以高效率的运作。事业单位通过对权利的制衡,能够更好的对内部进行控制管理,促使行政事业单位能够更好的为人民服务,创造出更大的社会利益;再次,就是适应性的原则。这一原则要求行政事业单位的发展规模、防范风险的能力、市场竞争力等都要与其内部控制的管理水平相符合,同时事业单位也要随着社会的进步,不断的调整内部控制体系。由于行政事业的内部体系是独一无二的,内部控制体系也要适应社会发展的变化而变化,使其能够适应行政事业单位的发展。
二、行政事业单位开展内部控制的基础性评价程序
(一)科学合理的内部基础性评价方案
在事业单位开始制定基础性评价的实施方案时,必须要根据事业单位自身的发展方向、部门职责、业务范围、内部控制管理的主体、高风险区域的划分等来制定评价方案。它主要是对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的资源分配、管理状况、财务收支、财务预算的有关内容进行基础性的评价。
(二)组织建立内部评价小组
为提高基础性评价的质量,行政事业单位可以组织一批综合素质较高的人才,以避免内部发生矛盾,有效的加快基础性评价的质量和速度。同时要求内部评价的工作人员必须参加专业的培训、熟知市场发展趋势及相关法律法规、了解单位内部控制体系,这样才能保证对单位内部控制进行科学管理,确保评价报告的真实性。
(三)客观编制评价报告并有效落实
在完成内部控制的基礎性评价后,参与评价的工作者要及时整理评价结果,将发现的问题合理的划分后,编制出一份真实有效的基础性评价报告,同时提出一些合理化的改进措施。在相关部门的监管下,事业单位根据报告反馈的信息进行内部改革,这样有效的避免了评价趋于形式化的现象,真正的将其落实到实处。
三、内部控制的基础性评价的体系构建
(一)内部控制评价的特征
内部控制是进行评价的基础,能够确保基础性评价工作的顺利实施。首先,行政事业单位要充分发挥自身的价值,关注内部控制评价的特征,善于总结事业单位过往实施基础性评价的经验,事业单位建立健全内部控制体系,保障体系可以独立运转;管理者经常开展学习大会,调动内部人员的工作积极性,统一单位内部整体思想,确保各部门之间团结协作;事业单位内部对员工进行评价培训,培养综合性人才,确保内部控制基础性评价的质量。
(二)事业单位内部的控制评价体系
事业单位经过国家审计单位的审计之后,指出单位内部控制存在的缺陷,在相关部门的严格监督与自身的整改之下,能够有效的保证基础性评价结果的有效性与真实性。在严格的监管中,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的基础性评价操作更加合理化、规范化。
在竞争较为激烈的市场环境中,行政事业单位必须要加强自身的内部控制管理,制定科学合理的发展战略。由于事业单位内部控制中的基础性评价是促进可持续性发展的基础,它可以客观的体现出事业单位存在的问题,从而及时的做出相应的解决措施,使自身形成一个有效的内部控制体系,促进事业单位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刘媛媛.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评价体系研究[J].沈阳理工大学,2015(10):114-114.
[2]刘坤红.关于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基础性评价的思考[J].经贸实践,2016(13).
(作者单位: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食品加工研究所)
关键词:内部控制;基础性评价;事业单位
行政事业单位进行的内部控制是具有调查途径的基础性评价,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能够对员工业绩管理、内部分工、工作职责等起到有效的管理作用,并对事业单位内部的控制管理水平加以检验,同时参与内部评价的工作者会客观的编制出一份内部控制基础性评价报告,并通过模型和数据的形式体现出行政事业单位进行内部控制的实施状况,在评价报告中也充分的体现出事业单位在进行内部控制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同时提出解决问题的有效措施。因此,行政事业单位可以发展其优势,总结经验,研究出适合自身发展的内部控制方式。在进行内部评价时,根据总结出来的评价报告,明确的看出影响事业单位发展的各种因素,通过这些影响因素事业单位内部进行探讨和分析,制定出科学合理的解决方案,使事业单位的内部管理体系得到更加有效的完善,促进我国行政事业单位的发展和进步。
一、事业单位内部的基础性评价的原则和目标
通常单位内部的控制评价都是由事业单位的管理者和工作人员完成的,不仅强化了事业单位对社会的服务水平,也增强了自身对风险的防范能力。使社会公众利益与社会市场经济秩序得到了更好的保障。
(一)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的基础性评价目标
(1)安全性。确保资产的安全;(2)合法性。事业单位服务和管理活动要合法合规;(3)可靠性。保证其财务报告和相关信息完整、真实;(4)效率性。提高事业单位的管理服务质量和效率;(5)风险防范。避免或排除问题,实现事业单位的发展战略目标。
(二)行政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的基础性评价原则
首先,事业单位要遵循的第一原则就是它的全面性,这一原则存在于事业单位进行内部控制管理的整个过程中,在行政事业单位的各个部门与各企业项目中都要履行全面性的原则。如果其中的某个环节出现问题,将会导致各个环节无法发挥其真正的作用;其次,就是要遵循制衡性的原则。在事业单位对内部治理、职责分配、建立体系等方面都需要遵循制衡性原则,这样才能使内部控制的基础性评价发挥出监督和制约的作用,使事业单位可以高效率的运作。事业单位通过对权利的制衡,能够更好的对内部进行控制管理,促使行政事业单位能够更好的为人民服务,创造出更大的社会利益;再次,就是适应性的原则。这一原则要求行政事业单位的发展规模、防范风险的能力、市场竞争力等都要与其内部控制的管理水平相符合,同时事业单位也要随着社会的进步,不断的调整内部控制体系。由于行政事业的内部体系是独一无二的,内部控制体系也要适应社会发展的变化而变化,使其能够适应行政事业单位的发展。
二、行政事业单位开展内部控制的基础性评价程序
(一)科学合理的内部基础性评价方案
在事业单位开始制定基础性评价的实施方案时,必须要根据事业单位自身的发展方向、部门职责、业务范围、内部控制管理的主体、高风险区域的划分等来制定评价方案。它主要是对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的资源分配、管理状况、财务收支、财务预算的有关内容进行基础性的评价。
(二)组织建立内部评价小组
为提高基础性评价的质量,行政事业单位可以组织一批综合素质较高的人才,以避免内部发生矛盾,有效的加快基础性评价的质量和速度。同时要求内部评价的工作人员必须参加专业的培训、熟知市场发展趋势及相关法律法规、了解单位内部控制体系,这样才能保证对单位内部控制进行科学管理,确保评价报告的真实性。
(三)客观编制评价报告并有效落实
在完成内部控制的基礎性评价后,参与评价的工作者要及时整理评价结果,将发现的问题合理的划分后,编制出一份真实有效的基础性评价报告,同时提出一些合理化的改进措施。在相关部门的监管下,事业单位根据报告反馈的信息进行内部改革,这样有效的避免了评价趋于形式化的现象,真正的将其落实到实处。
三、内部控制的基础性评价的体系构建
(一)内部控制评价的特征
内部控制是进行评价的基础,能够确保基础性评价工作的顺利实施。首先,行政事业单位要充分发挥自身的价值,关注内部控制评价的特征,善于总结事业单位过往实施基础性评价的经验,事业单位建立健全内部控制体系,保障体系可以独立运转;管理者经常开展学习大会,调动内部人员的工作积极性,统一单位内部整体思想,确保各部门之间团结协作;事业单位内部对员工进行评价培训,培养综合性人才,确保内部控制基础性评价的质量。
(二)事业单位内部的控制评价体系
事业单位经过国家审计单位的审计之后,指出单位内部控制存在的缺陷,在相关部门的严格监督与自身的整改之下,能够有效的保证基础性评价结果的有效性与真实性。在严格的监管中,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的基础性评价操作更加合理化、规范化。
在竞争较为激烈的市场环境中,行政事业单位必须要加强自身的内部控制管理,制定科学合理的发展战略。由于事业单位内部控制中的基础性评价是促进可持续性发展的基础,它可以客观的体现出事业单位存在的问题,从而及时的做出相应的解决措施,使自身形成一个有效的内部控制体系,促进事业单位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刘媛媛.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评价体系研究[J].沈阳理工大学,2015(10):114-114.
[2]刘坤红.关于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基础性评价的思考[J].经贸实践,2016(13).
(作者单位: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食品加工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