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第一段赞与可画竹高超,第二段围绕这幅《筼筜谷偃竹》的来历写了兄弟间的一场“口水仗”,第三段交代了写作目的——对与可的深切怀念。全文以乐写悲,正应了那句“欲笑还颦,最断人肠”。人曰,“东坡文章老更成”,此言诚不虚也。
笔者与学生共同学习这篇课文时,在同届的两个不同班级(重点班)遇到同一个问题,那就是对课文中“愿得此绢而已”的理解大相径庭。一部分学生的理解是“(你,指与可)只是想得到这些绢罢了”,另一部分学生的理解是“(我,指苏轼)只要这些绢就行了”;持这两种看法的学生差不多旗鼓相当。教参上是:“我知道您是懒怠做画,只是想要得到这些绢而已。”没有明确地补出主语,部分学生手头的某种翻译资料上明确地补上了“你”(市面上流行的资料多没有补上主语),持前一种看法的同学可能部分受到了资料的影响。笔者个人支持第二种,进一步解释就是“听说你欲作‘万尺竹’,很想要你送给我,可我知道你很懒,你只会嘴上说说而已,根本就不会画,因此,我只要你用来作‘万尺竹’的那些绢就好了。”组织学生讨论后,部分持前一看法的学生改变了立场,部分人仍坚持己见。今年所带的两个班级,又遇到了相同的状况,因此,笔者也不禁怀疑起自己的认识来,怕谬种流传,误人子弟,特写出自己的认识,就有道而正焉。
“知公倦于笔砚,愿得此绢而已”应该是个省略句,本人试作补充如下:①(我)知公倦于笔砚,(所以我知公)愿得此绢而已;②(我)知公倦于笔砚,(所以我)愿得此绢而已。两种理解从语法上均成立,但到底作何理解,尚须结合课文内容方能定夺。
文章第二段开头交代了这一口水仗的背景:“与可厌之,投诸地而骂曰:‘吾将以为袜材。’士大夫传之,以为口实。”下面这段话是这一仗的“导火索”:“与可以书遗余曰:‘近语士大夫,吾墨竹一派,近在彭城,可往求之。袜材当萃于子矣。’”这段话中与可一方面对“江湖上的传言”自我解嘲,另一方面打趣东坡将来也会如自己一样,对登门求画者不胜其烦,其实是借此暗赞东坡竹画技艺高超,求画者将络绎不绝。
来而不往非礼也。苏子抓住“书尾复写一诗,其略云:‘拟将一段鹅溪绢,扫取寒梢万尺长。’”展开还击。你当初将他人送来的绢掷于地并扬言当作袜材,可见你一方面懒,另一方面绢多,不然,何以会如此之“作”呢?你现在扬言欲作“万尺竹”,我很想要,但以你之懒,不过是嘴上说说而已,因此,你把那些欲作此画的250匹绢给我好了——反正你又不缺绢,不然,何以会掷于地呢?苏子的“还击”一方面本于背景中的“士大夫传之,以为口实”,另一方面缘于与可的调侃“袜材当萃于子矣”。
如果按第一种来理解,意味着苏子在调侃与可现在后悔了,于是打着欲作画的旗号,希望他人送绢来,且得了绢也不会画。这么调侃固然亦是打趣,但这一打趣颇有打脸之嫌。他们虽为中表兄弟,交情深,说话可以放肆,也不至于因与可毫无恶意的调侃而在回敬时暗带讥刺吧。如果他出言讥刺,也应该是与可挖苦在先吧。然而与可的话表面上是调侃苏子日后当会如“我(与可)”一样因“请者足相蹑于其门”而不胜其烦,实际上是对苏子画竹的高度肯定,以苏子之聪慧怎会读不出呢?又怎会去如此挖苦与可呢?如按照第二种理解,则合情合理。苏子除了调侃与可将他人送来之绢“投诸地”(知公倦于笔砚)外,实际上也暗赞了与可:正是因你画竹高超,求画者门庭若市,才会有这250匹绢啊!当然,这不是苏子此番话的目的,其主要目的可能是,以激将法催促他早日完成画作,然后收入自己囊中。
如果与可像前一种那样理解苏子的话,可能会恼羞成怒,或者大度一些一笑置之,而结果却是“与可无以答”,老老实实的“投降” 了(吾言妄矣,世岂有万尺竹哉)。这样回答与“你只是想得到这些绢罢了”有任何的联系?与可会答非所问?笔者以为与可这样回答其实是以退为进、大巧若拙:既然你向我要250匹绢,而世上没有万尺竹,则没有必要用250匹绢了,我也就不用给你绢了。“与可无以答”可能只是苏子的个人感受。与可在貌似认输中已经以一招化骨绵掌将苏子的进攻消解于无形了。只有这样理解,两人的对话间才有逻辑联系。
然而苏子不肯“善罢甘休”:“世间亦有千寻竹,月落庭空影许长。”你先说有,现在说没有,我偏说有,且有诗为证。既然有,那请你把绢给我!苏子实在是能言善辩,与可也不得不服。苏子扳回一局。
与可虽然佩服东坡之聪慧,但并没有甘拜下风,否则,他不会说“苏子辩则辩矣(课本上的版本为“苏子辩矣”,其他所见为“辩则辩矣”,个人以为教材外的版本与下文语气更紧密),然250匹绢,当买田归老焉。”明确说自己没有绢,如果有,我还四处奔波去洋县做官?早就辞官归隐了。这句话更充分地表明了与可对“愿得此绢”的理解是苏子向其“敲竹杠”,而“世间亦有千寻竹,月落庭空影许长”,则是不依不饶,是以與可在此这样回应。
打仗归打仗,但东坡的小心思与可并没有误解,那就是苏子听闻他“拟将一段鹅溪绢,扫取寒梢万尺长”后,向他讨要这幅画;所以与可“因以所画筼筜谷偃竹遗予”,可能因受了苏子“世间亦有千寻竹,月落庭空影许长”的启发,与可还曰:“此竹数尺耳,而有万尺之势。”圆了“扫取寒梢万尺长”这一苏子抓住不放来作文章的“破绽”。口水仗起于“万尺竹”,而终于“万尺之势”;苏子明要绢而实要画,与可“要绢没有,要画一张”;最后一予一取,圆圆满满,皆大欢喜。
文章目的是怀念与可,表现兄弟“亲厚无间”,痛与可撒手人寰;苏子断不至于在这样一篇文章中突出自己的形象来喧宾夺主的,故以与可“获胜”来结束了这一场“公案”。
[作者通联:湖北公安县第一中学]
笔者与学生共同学习这篇课文时,在同届的两个不同班级(重点班)遇到同一个问题,那就是对课文中“愿得此绢而已”的理解大相径庭。一部分学生的理解是“(你,指与可)只是想得到这些绢罢了”,另一部分学生的理解是“(我,指苏轼)只要这些绢就行了”;持这两种看法的学生差不多旗鼓相当。教参上是:“我知道您是懒怠做画,只是想要得到这些绢而已。”没有明确地补出主语,部分学生手头的某种翻译资料上明确地补上了“你”(市面上流行的资料多没有补上主语),持前一种看法的同学可能部分受到了资料的影响。笔者个人支持第二种,进一步解释就是“听说你欲作‘万尺竹’,很想要你送给我,可我知道你很懒,你只会嘴上说说而已,根本就不会画,因此,我只要你用来作‘万尺竹’的那些绢就好了。”组织学生讨论后,部分持前一看法的学生改变了立场,部分人仍坚持己见。今年所带的两个班级,又遇到了相同的状况,因此,笔者也不禁怀疑起自己的认识来,怕谬种流传,误人子弟,特写出自己的认识,就有道而正焉。
“知公倦于笔砚,愿得此绢而已”应该是个省略句,本人试作补充如下:①(我)知公倦于笔砚,(所以我知公)愿得此绢而已;②(我)知公倦于笔砚,(所以我)愿得此绢而已。两种理解从语法上均成立,但到底作何理解,尚须结合课文内容方能定夺。
文章第二段开头交代了这一口水仗的背景:“与可厌之,投诸地而骂曰:‘吾将以为袜材。’士大夫传之,以为口实。”下面这段话是这一仗的“导火索”:“与可以书遗余曰:‘近语士大夫,吾墨竹一派,近在彭城,可往求之。袜材当萃于子矣。’”这段话中与可一方面对“江湖上的传言”自我解嘲,另一方面打趣东坡将来也会如自己一样,对登门求画者不胜其烦,其实是借此暗赞东坡竹画技艺高超,求画者将络绎不绝。
来而不往非礼也。苏子抓住“书尾复写一诗,其略云:‘拟将一段鹅溪绢,扫取寒梢万尺长。’”展开还击。你当初将他人送来的绢掷于地并扬言当作袜材,可见你一方面懒,另一方面绢多,不然,何以会如此之“作”呢?你现在扬言欲作“万尺竹”,我很想要,但以你之懒,不过是嘴上说说而已,因此,你把那些欲作此画的250匹绢给我好了——反正你又不缺绢,不然,何以会掷于地呢?苏子的“还击”一方面本于背景中的“士大夫传之,以为口实”,另一方面缘于与可的调侃“袜材当萃于子矣”。
如果按第一种来理解,意味着苏子在调侃与可现在后悔了,于是打着欲作画的旗号,希望他人送绢来,且得了绢也不会画。这么调侃固然亦是打趣,但这一打趣颇有打脸之嫌。他们虽为中表兄弟,交情深,说话可以放肆,也不至于因与可毫无恶意的调侃而在回敬时暗带讥刺吧。如果他出言讥刺,也应该是与可挖苦在先吧。然而与可的话表面上是调侃苏子日后当会如“我(与可)”一样因“请者足相蹑于其门”而不胜其烦,实际上是对苏子画竹的高度肯定,以苏子之聪慧怎会读不出呢?又怎会去如此挖苦与可呢?如按照第二种理解,则合情合理。苏子除了调侃与可将他人送来之绢“投诸地”(知公倦于笔砚)外,实际上也暗赞了与可:正是因你画竹高超,求画者门庭若市,才会有这250匹绢啊!当然,这不是苏子此番话的目的,其主要目的可能是,以激将法催促他早日完成画作,然后收入自己囊中。
如果与可像前一种那样理解苏子的话,可能会恼羞成怒,或者大度一些一笑置之,而结果却是“与可无以答”,老老实实的“投降” 了(吾言妄矣,世岂有万尺竹哉)。这样回答与“你只是想得到这些绢罢了”有任何的联系?与可会答非所问?笔者以为与可这样回答其实是以退为进、大巧若拙:既然你向我要250匹绢,而世上没有万尺竹,则没有必要用250匹绢了,我也就不用给你绢了。“与可无以答”可能只是苏子的个人感受。与可在貌似认输中已经以一招化骨绵掌将苏子的进攻消解于无形了。只有这样理解,两人的对话间才有逻辑联系。
然而苏子不肯“善罢甘休”:“世间亦有千寻竹,月落庭空影许长。”你先说有,现在说没有,我偏说有,且有诗为证。既然有,那请你把绢给我!苏子实在是能言善辩,与可也不得不服。苏子扳回一局。
与可虽然佩服东坡之聪慧,但并没有甘拜下风,否则,他不会说“苏子辩则辩矣(课本上的版本为“苏子辩矣”,其他所见为“辩则辩矣”,个人以为教材外的版本与下文语气更紧密),然250匹绢,当买田归老焉。”明确说自己没有绢,如果有,我还四处奔波去洋县做官?早就辞官归隐了。这句话更充分地表明了与可对“愿得此绢”的理解是苏子向其“敲竹杠”,而“世间亦有千寻竹,月落庭空影许长”,则是不依不饶,是以與可在此这样回应。
打仗归打仗,但东坡的小心思与可并没有误解,那就是苏子听闻他“拟将一段鹅溪绢,扫取寒梢万尺长”后,向他讨要这幅画;所以与可“因以所画筼筜谷偃竹遗予”,可能因受了苏子“世间亦有千寻竹,月落庭空影许长”的启发,与可还曰:“此竹数尺耳,而有万尺之势。”圆了“扫取寒梢万尺长”这一苏子抓住不放来作文章的“破绽”。口水仗起于“万尺竹”,而终于“万尺之势”;苏子明要绢而实要画,与可“要绢没有,要画一张”;最后一予一取,圆圆满满,皆大欢喜。
文章目的是怀念与可,表现兄弟“亲厚无间”,痛与可撒手人寰;苏子断不至于在这样一篇文章中突出自己的形象来喧宾夺主的,故以与可“获胜”来结束了这一场“公案”。
[作者通联:湖北公安县第一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