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家庭与学校联合教育,是取得教育成功的前提与保证。但是在农村,由于受到国家经济体制以及文化素养不高等因素的影响,大多数家长认识不到位,所以导致学生的素质、成绩、能力相对低下。因此加强农村完小家校联合机制,是整体迅速提升农村完小教育的必经之路。
关键词:家校联合 成因分析 具体策略
担负教育学生重任的学校,如何调动家长及其他各方面的力量,最大限度地强化教育效果,是值得我们共同研究并狠抓落实的问题。现就农村小学生普遍存在的具体问题及其成因加以分析,并提出家校联合实施教育的具体策略。
一、农村小学生普遍存在的典型问题分析
目前,农村小学生普遍存在一些典型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已对学校正面、正统的教育产生消极影响,使学校的教育遭遇很多尴尬,面临重重困难。那么,当前农村小学生存在哪些问题呢?
1.上课精力不集中,课后不能够及时完成作业;
2.学习没有上进心,学好学孬无所谓;
3.大把花钱,没有勤儉节约的好习惯;
4.回家以后,爷爷奶奶管不了;
二、农村小学生问题的成因分析
根据笔者多年来的跟踪调查发现,导致农村小学生产生上述问题的主要原因在于以下几点:
1、随着经济的发展,孩子定亲、结婚,买房、买车等奢华婚礼,耗费大量金钱,导致农村家长不得不趁着年轻,好好的挣钱、攒钱,提前为孩子婚礼做好准备。
2.某些政府领导为了所谓的“政绩”,为了所谓的财政收入逐年递增,和一些黑心房地产开发商为了牟取暴利互相勾结,对房地产进行“循环开发”。这种恶性循环,吸引了大部分的农村青壮年劳动力进城务工。从而表象的实现了农民工进城易、打工易、挣钱易。
3、国家对于学生、家长、家庭的过分保护,对于教师、学校、教育机构的过分的束缚,从而导致了从事教育的一线教师面临着“张不开嘴”、“迈不开腿”的尴尬境地。而与此同时,各级政府以及教育主管部门繁琐的检查,将老师85%以上的精力,分散到了应付迎接检查的恶性循环中去。从而导致老师们心力憔悴,无暇顾及与学生家长的有效沟通。
4、很多民办学校,用考试之前说答案,背诵答案,答案背诵熟练了,发给试卷再“考试”的形式,让孩子在短时间内“迅速的提升成绩”,以此恶意的手段深挖农村完小的学生生源。而知识、见识都受到局限的农民,不明是非将自己的孩子从责任心非常强的公办农村完小,转学到坑死人不偿命的民校,接受摧残式的教育。
而几乎所有要害部门的政府官员,都让民校“被股份”、“被红利”,从而有效的充当起了民办学校的保护伞。
5、大学生就业与“钱”和“人”的病态关系导致农村的孩子,即便是能够考上大学,但是毕业以后,由于没有钱、没有“人”,就业非常困难;即便是侥幸能够有工作单位,但是工资待遇要比农民工低很多。这样就会迫使这些农村出来的大学生,不得不走上打工的道路。
6、由于受到上述五个方面原因的影响,在潜意里,又加深了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在子女教育思想上出现偏差,主要体现是:上学,不一定考上→考上,不一定有工作→有工作,还不如打工挣的钱多→因此,上学是为了识几个字、让老师看着长二年身体→上学不如打工。
7、我们总是提倡素质教育,让学生不要禁锢于以前的应试教育,要拓宽自己的知识面。可是在上述各种因素的阻挠下,现在农村完小的教育,可以用一句话来表述:素质没上去,成绩下来了。这种禁锢的教育,这种所谓的素质教育,在义务教育阶段还是可以“行得通”的。但是一旦学生到了高中,上了大学、走上社会,他们会发现一个共同的特点:社会还是需要弱肉强食的!但是孩子们在种种因素下塑造的所谓的“素质型人才”,到了社会上才发现:原来都是废材!
如此以来,就会逐步的让家长失去配合学校、教师共同教育好孩子的信心和决心;而老师为了保住这个 “饭碗”不得不顺成这种畸形的、病态的恶性循环;逐步的让孩子们一代代的对教育产生越来越深刻的漠视。不久之后,我们的教育必然退化;我们的人才,必然断层;我们的发展必然停滞。这种病态的恶性循环,所导致的影响,将会遗传给我们后世几代、十几代乃至几十代的子孙!其负面影响和效应无可估计。
三、促进家校联合教育的解决方案
1、加强学生中华传统文化的学习和实践。
只有加强学生中华传统文化的学习,让老祖宗遗留下来的传统文化,深入到每个学生的心中,深入到每一位家长的心中,并逐步养成勤俭持家的好习惯。
2、改变评价机制,不要以所谓的“面子工程”、“政绩”、“成绩”作为评价的主要指标,而是站在老百姓以及他们的子女的长远利益上,站在国家长远的发展上,综合考虑制定行之有效的评价机制。
3、精简所谓的检查。
只有精简了检查,才会让政府官员也好,教师也罢,扑下身子,踏踏实实的去真正的干工作。
总之,若想实施家校联合教育,必修肃清吏治,改善评价机制,打通就业渠道,解脱教师的束缚。才能够让农村的家长明白:孩子学习的重要性,明白教师在教育中的重要性。才能够真心实意的和教师、和学校齐心合力的教育好他们的孩子。若如此我们的教育才能够逐步的走上一个健康的轨道,才能够真正体现教育对于一个国家的重要性。
关键词:家校联合 成因分析 具体策略
担负教育学生重任的学校,如何调动家长及其他各方面的力量,最大限度地强化教育效果,是值得我们共同研究并狠抓落实的问题。现就农村小学生普遍存在的具体问题及其成因加以分析,并提出家校联合实施教育的具体策略。
一、农村小学生普遍存在的典型问题分析
目前,农村小学生普遍存在一些典型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已对学校正面、正统的教育产生消极影响,使学校的教育遭遇很多尴尬,面临重重困难。那么,当前农村小学生存在哪些问题呢?
1.上课精力不集中,课后不能够及时完成作业;
2.学习没有上进心,学好学孬无所谓;
3.大把花钱,没有勤儉节约的好习惯;
4.回家以后,爷爷奶奶管不了;
二、农村小学生问题的成因分析
根据笔者多年来的跟踪调查发现,导致农村小学生产生上述问题的主要原因在于以下几点:
1、随着经济的发展,孩子定亲、结婚,买房、买车等奢华婚礼,耗费大量金钱,导致农村家长不得不趁着年轻,好好的挣钱、攒钱,提前为孩子婚礼做好准备。
2.某些政府领导为了所谓的“政绩”,为了所谓的财政收入逐年递增,和一些黑心房地产开发商为了牟取暴利互相勾结,对房地产进行“循环开发”。这种恶性循环,吸引了大部分的农村青壮年劳动力进城务工。从而表象的实现了农民工进城易、打工易、挣钱易。
3、国家对于学生、家长、家庭的过分保护,对于教师、学校、教育机构的过分的束缚,从而导致了从事教育的一线教师面临着“张不开嘴”、“迈不开腿”的尴尬境地。而与此同时,各级政府以及教育主管部门繁琐的检查,将老师85%以上的精力,分散到了应付迎接检查的恶性循环中去。从而导致老师们心力憔悴,无暇顾及与学生家长的有效沟通。
4、很多民办学校,用考试之前说答案,背诵答案,答案背诵熟练了,发给试卷再“考试”的形式,让孩子在短时间内“迅速的提升成绩”,以此恶意的手段深挖农村完小的学生生源。而知识、见识都受到局限的农民,不明是非将自己的孩子从责任心非常强的公办农村完小,转学到坑死人不偿命的民校,接受摧残式的教育。
而几乎所有要害部门的政府官员,都让民校“被股份”、“被红利”,从而有效的充当起了民办学校的保护伞。
5、大学生就业与“钱”和“人”的病态关系导致农村的孩子,即便是能够考上大学,但是毕业以后,由于没有钱、没有“人”,就业非常困难;即便是侥幸能够有工作单位,但是工资待遇要比农民工低很多。这样就会迫使这些农村出来的大学生,不得不走上打工的道路。
6、由于受到上述五个方面原因的影响,在潜意里,又加深了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在子女教育思想上出现偏差,主要体现是:上学,不一定考上→考上,不一定有工作→有工作,还不如打工挣的钱多→因此,上学是为了识几个字、让老师看着长二年身体→上学不如打工。
7、我们总是提倡素质教育,让学生不要禁锢于以前的应试教育,要拓宽自己的知识面。可是在上述各种因素的阻挠下,现在农村完小的教育,可以用一句话来表述:素质没上去,成绩下来了。这种禁锢的教育,这种所谓的素质教育,在义务教育阶段还是可以“行得通”的。但是一旦学生到了高中,上了大学、走上社会,他们会发现一个共同的特点:社会还是需要弱肉强食的!但是孩子们在种种因素下塑造的所谓的“素质型人才”,到了社会上才发现:原来都是废材!
如此以来,就会逐步的让家长失去配合学校、教师共同教育好孩子的信心和决心;而老师为了保住这个 “饭碗”不得不顺成这种畸形的、病态的恶性循环;逐步的让孩子们一代代的对教育产生越来越深刻的漠视。不久之后,我们的教育必然退化;我们的人才,必然断层;我们的发展必然停滞。这种病态的恶性循环,所导致的影响,将会遗传给我们后世几代、十几代乃至几十代的子孙!其负面影响和效应无可估计。
三、促进家校联合教育的解决方案
1、加强学生中华传统文化的学习和实践。
只有加强学生中华传统文化的学习,让老祖宗遗留下来的传统文化,深入到每个学生的心中,深入到每一位家长的心中,并逐步养成勤俭持家的好习惯。
2、改变评价机制,不要以所谓的“面子工程”、“政绩”、“成绩”作为评价的主要指标,而是站在老百姓以及他们的子女的长远利益上,站在国家长远的发展上,综合考虑制定行之有效的评价机制。
3、精简所谓的检查。
只有精简了检查,才会让政府官员也好,教师也罢,扑下身子,踏踏实实的去真正的干工作。
总之,若想实施家校联合教育,必修肃清吏治,改善评价机制,打通就业渠道,解脱教师的束缚。才能够让农村的家长明白:孩子学习的重要性,明白教师在教育中的重要性。才能够真心实意的和教师、和学校齐心合力的教育好他们的孩子。若如此我们的教育才能够逐步的走上一个健康的轨道,才能够真正体现教育对于一个国家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