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农村完小家校联合低效因素成因分析及改善策略

来源 :中小学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jy123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家庭与学校联合教育,是取得教育成功的前提与保证。但是在农村,由于受到国家经济体制以及文化素养不高等因素的影响,大多数家长认识不到位,所以导致学生的素质、成绩、能力相对低下。因此加强农村完小家校联合机制,是整体迅速提升农村完小教育的必经之路。
  关键词:家校联合 成因分析 具体策略
  担负教育学生重任的学校,如何调动家长及其他各方面的力量,最大限度地强化教育效果,是值得我们共同研究并狠抓落实的问题。现就农村小学生普遍存在的具体问题及其成因加以分析,并提出家校联合实施教育的具体策略。
  一、农村小学生普遍存在的典型问题分析
  目前,农村小学生普遍存在一些典型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已对学校正面、正统的教育产生消极影响,使学校的教育遭遇很多尴尬,面临重重困难。那么,当前农村小学生存在哪些问题呢?
  1.上课精力不集中,课后不能够及时完成作业;
  2.学习没有上进心,学好学孬无所谓;
  3.大把花钱,没有勤儉节约的好习惯;
  4.回家以后,爷爷奶奶管不了;
  二、农村小学生问题的成因分析
  根据笔者多年来的跟踪调查发现,导致农村小学生产生上述问题的主要原因在于以下几点:
  1、随着经济的发展,孩子定亲、结婚,买房、买车等奢华婚礼,耗费大量金钱,导致农村家长不得不趁着年轻,好好的挣钱、攒钱,提前为孩子婚礼做好准备。
  2.某些政府领导为了所谓的“政绩”,为了所谓的财政收入逐年递增,和一些黑心房地产开发商为了牟取暴利互相勾结,对房地产进行“循环开发”。这种恶性循环,吸引了大部分的农村青壮年劳动力进城务工。从而表象的实现了农民工进城易、打工易、挣钱易。
  3、国家对于学生、家长、家庭的过分保护,对于教师、学校、教育机构的过分的束缚,从而导致了从事教育的一线教师面临着“张不开嘴”、“迈不开腿”的尴尬境地。而与此同时,各级政府以及教育主管部门繁琐的检查,将老师85%以上的精力,分散到了应付迎接检查的恶性循环中去。从而导致老师们心力憔悴,无暇顾及与学生家长的有效沟通。
  4、很多民办学校,用考试之前说答案,背诵答案,答案背诵熟练了,发给试卷再“考试”的形式,让孩子在短时间内“迅速的提升成绩”,以此恶意的手段深挖农村完小的学生生源。而知识、见识都受到局限的农民,不明是非将自己的孩子从责任心非常强的公办农村完小,转学到坑死人不偿命的民校,接受摧残式的教育。
  而几乎所有要害部门的政府官员,都让民校“被股份”、“被红利”,从而有效的充当起了民办学校的保护伞。
  5、大学生就业与“钱”和“人”的病态关系导致农村的孩子,即便是能够考上大学,但是毕业以后,由于没有钱、没有“人”,就业非常困难;即便是侥幸能够有工作单位,但是工资待遇要比农民工低很多。这样就会迫使这些农村出来的大学生,不得不走上打工的道路。
  6、由于受到上述五个方面原因的影响,在潜意里,又加深了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在子女教育思想上出现偏差,主要体现是:上学,不一定考上→考上,不一定有工作→有工作,还不如打工挣的钱多→因此,上学是为了识几个字、让老师看着长二年身体→上学不如打工。
  7、我们总是提倡素质教育,让学生不要禁锢于以前的应试教育,要拓宽自己的知识面。可是在上述各种因素的阻挠下,现在农村完小的教育,可以用一句话来表述:素质没上去,成绩下来了。这种禁锢的教育,这种所谓的素质教育,在义务教育阶段还是可以“行得通”的。但是一旦学生到了高中,上了大学、走上社会,他们会发现一个共同的特点:社会还是需要弱肉强食的!但是孩子们在种种因素下塑造的所谓的“素质型人才”,到了社会上才发现:原来都是废材!
  如此以来,就会逐步的让家长失去配合学校、教师共同教育好孩子的信心和决心;而老师为了保住这个 “饭碗”不得不顺成这种畸形的、病态的恶性循环;逐步的让孩子们一代代的对教育产生越来越深刻的漠视。不久之后,我们的教育必然退化;我们的人才,必然断层;我们的发展必然停滞。这种病态的恶性循环,所导致的影响,将会遗传给我们后世几代、十几代乃至几十代的子孙!其负面影响和效应无可估计。
  三、促进家校联合教育的解决方案
  1、加强学生中华传统文化的学习和实践。
  只有加强学生中华传统文化的学习,让老祖宗遗留下来的传统文化,深入到每个学生的心中,深入到每一位家长的心中,并逐步养成勤俭持家的好习惯。
  2、改变评价机制,不要以所谓的“面子工程”、“政绩”、“成绩”作为评价的主要指标,而是站在老百姓以及他们的子女的长远利益上,站在国家长远的发展上,综合考虑制定行之有效的评价机制。
  3、精简所谓的检查。
  只有精简了检查,才会让政府官员也好,教师也罢,扑下身子,踏踏实实的去真正的干工作。
  总之,若想实施家校联合教育,必修肃清吏治,改善评价机制,打通就业渠道,解脱教师的束缚。才能够让农村的家长明白:孩子学习的重要性,明白教师在教育中的重要性。才能够真心实意的和教师、和学校齐心合力的教育好他们的孩子。若如此我们的教育才能够逐步的走上一个健康的轨道,才能够真正体现教育对于一个国家的重要性。
其他文献
摘 要:传统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基本都只是老师教、学生听,这样的模式会使课堂氛围低沉缺乏生机,既不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也不利于学生积极性、主动性、创新性的培养,所以在这种形势下提出了新课程改革,对教育模式提出了新的要求。本文对新课改背景下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模式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并对有效的初中数学教学模式进行探究。  关键词:新课改;背景;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模式  新课改对初中数学课堂的教学模式
期刊
摘 要:词汇是语言的建筑材料,外语教学的成败归根结底取决于词汇教学的成败。笔者以江西省重点中学玉山一中的研究对象,探讨如何进行高效词汇课堂。  关键词:词汇教学,教学策略,高效课堂  一、问题的提出。  英语教学中最绞尽脑汁不得解决的就是词汇教学的问题。词汇是语言的建筑材料,外语教学的成败归根到底去接于词汇教育的成败、词汇量的多少和学生记忆词汇、学生记忆词汇的能力和学习词汇的能力的高低。(胡春洞、
期刊
“以学生为本,以教师为主导,以能力、思维训练为主线”是适应课改的一种新的现代教学理念。因此,学校教育要体现以人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注重满足学生的成长需求、发展需求。而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对于培养和发展他们的学习能力和创新精神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传统的观念中,人们认为政治就是靠背,会背了就学会了。殊不知,政治作为文科类的学科,它虽然具有一般的文科类学科要背诵的特点,其实,更重要的一点是政治也
期刊
摘 要:师生关系是学生学习生活中最主要的人际关系,师生关系的好坏直接影响教育工作的效果,甚至成为教育的关键。教师真诚的笑容能拉近师生关系。教师要有宽容心,尽可能发现学生的优点。举办各种活动,教师可以了解学生。教师要与时俱进。  关键词:中学生 和谐 师生关系  师生关系是学生学习生活中最主要的人际关系,师生关系的好坏直接影响教育工作的效果,甚至成为教育的关键。新课程标准下的师生关系是一种新型的、平
期刊
数学问题源于生活,同时又服务于生活。《九年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十分强调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数学是人们生活、劳动和学习必不可少的工具,能够帮助人们处理数据、进行计算、推理和证明。”通过教学使学生“认识到现实生活中蕴涵着大量的数学信息,数学在现实世界中有着广泛的应用;面对实际问题时,能主动尝试着从数学的角度运用所学知识和方法寻求解决问题的策略;面对新的数学知识时,能主动地寻求其实际背景,并探索其
期刊
摘 要:面对新课程改革,传统教学模式已不再适用于当代教学需求,易让学生感到地理学科是晦涩难懂的,从而产生排斥及畏惧,针对这些问题,我将地知识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相结合,从实际生活的问题出发逐层引出相关的地理知识,使知识浅显易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达到更好学习该学科的目的。  关键词:课改 主体作用 实际运用 主动性  一、产生背景  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改革,推进课堂教学模式改革已成为各学校促进自
期刊
摘 要:新的课程改革背景下,小学教学管理面临的问题很多,要想提高小学教学质量就必须分析和解决教学管理中遇到的问题,针对当前小学教学管理中出现的教学管理方式落后以及教师综合素质低下的问题提出解决策略,本文立足于现阶段小学教学管理的现状,通过分析提出提升小学教学管理质量的对策,旨在提高小学教育水平。  关键词:新课程改革;小学教学;教育管理  新课程改革是为了适应教育时代的发展应运而生,主要目的是培养
期刊
摘 要:地理学科因知识综合性强,点多面广,对于高考文综卷来说,地理学科一直都是“瓶颈”,是考生丢分的“重灾区”,也是考生能否获得理想分值和进入理想大学的“分水岭”。其主要原因就在于综合能力要求不断提高。所以在文科综合三科中,地理是许多人头痛的一科。2015年高考在向高三学生们招手,紧张的复习又要开始了,地理复习的重点在哪里?采取什么样的复习策略才能事半功倍呢?  关键词:高考备考 复习策略  正文
期刊
初中生经过中考的奋力拼搏,刚跨入高中,相当部分学生进入数学学习的“困难期”,数学成绩出现严重的滑坡现象。渐渐地他们认为数学神秘莫测,从而产生畏惧感,动摇了学好数学的信心,甚至失去了学习数学的兴趣。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最主要的根源还在于初、高中数学教学上的衔接问题。下面就对造成这种现象的一些原因加以分析、总结。希望同学们认真吸取前人的经验教训,搞好自己的数学学习。  有些同学可能会想,数
期刊
新课程标准倡导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其中小组合作学习是区别于传统教育的一个最明显特征。开展小组间的合作学习,能够实现优势互补,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集体观念和竞争意识。给每一个学生创造主动参与学习过程的机会,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等。但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我发现很多课堂体现出来的小组合作学习只是流于形式,没有发挥出合作的有效性。鉴于此,本人在如何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方面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