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随着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推进,新课改对小学音乐教学的基本理论要求以审美为核心,以兴趣爱好为动力,面向全体学生,注重个性发展,重视音乐实践,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潜能,培养学生表现力,以个性化的评价促进学生的发展。
关键词: 新课改 小学音乐教学 教学方法
音乐新课程标准要求:要把音乐知识与技能有机地渗透在音乐、艺术的审美体验中。音乐是一门艺术也是一门学问。孩子们都是爱音乐的,都希望在音乐课堂中寻找到快乐。怎样帮助他们展现自己,这是音乐老师的根本目标。推进新课改给小学音乐课堂教学带来了巨大的冲击,教师的教学观念、教学模式、教学方法都有了变化。课堂教学应以审美为中心,以音乐文化为主线,以学科为基点,始终“以学生发展为本”,培养学生的音乐素质。
一、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能力
小学音乐教学中,首先应该明确音乐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对于音乐的感悟能力,以审美教育为核心,“在音乐实践活动中使学生享受到美的愉悦,受到情感的陶冶”。在音乐教学中,其实每节课、每个音乐知识都需要情感的投入,教师要做好正确的启发和导向工作,让学生在每次音乐学习过程中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和美的享受。受到音乐美的感染,受到音乐中丰富的情感陶冶,进而逐步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和推进新课程改革,我认为:在教学中要使学生对音乐产生浓厚的兴趣,感受体验和表现音乐中丰富的内涵。只有这样,学生才逐步喜欢音乐,才能对音乐有进一步的了解。要引导学生热爱音乐,不仅做到现在受益,而且做到终生受益。
二、提高学习兴趣
兴趣是调动思维、探究知识的内动力。有位名人曾说:“成功的教学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可见一个成功的导入是一堂成功音乐课的关键。学生认识音乐主要是依赖听觉、视觉的共同感知完成的。网络多媒体音画俱佳,形象逼真,既可活跃音乐课堂的气氛,又可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还可丰富课堂教学手段,使音乐从空洞乏味的听觉艺术与视觉艺术相结合,使学生全神贯注地投入学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拉近学生与音乐的距离,让他们仿佛置身于画面的场景中,增加亲切感。这样既能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加深他们对各民族各地区人民的了解,课堂教学充满动感,学生可以在和谐融洽的学习氛围中快乐学习。
三、开发自主学习的潜能
自主学习是一种学习活动,有的则认为是一种学习过程。无论他们持何种态度,有一点是相同的,即自主学习是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通过多种方式和途径,能动的、有选择的学习活动。在这种活动中学生主动获取知识,形成技能,发展能力。学生自主学习音乐,会激发好奇心、增强解决困难的信心和勇气,从而产生强烈的责任感。为实现自我价值,他们会探索音乐世界,想尽一切方法研习音乐根源,即便失败,也虽败犹荣,这样通过自身努力获取的知识与技能更利于学生深刻记忆,扎实掌握。
音乐课堂中歌唱的自主学习,可以从体验情感、技能操作、创新知识等方面入手,让学生沉浸于音乐艺术的审美体验,自主获取音乐基础知识与歌唱技能。歌唱方法的定义复杂、抽象,不同时代的社会生活演变了多种唱法,学生更是难以理解。在实际课堂教学中我使用了听唱和观察相结合的方法让学生自主学习。通过听唱,学生熟悉歌曲的节奏、旋律、风格,对歌曲的歌唱有了感性认识。在基础上进行歌曲学习,通过观察老师或同学的歌唱状态找出演唱时的特点和变化,这样学生对歌曲的歌唱有了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一个飞跃。音乐歌唱技能是一门技术性和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学生仅仅凭借理论知识和教学方面的文字资料进行歌唱的学习和训练是非常困难的。因为文字很难准确表述,加之个人的生理条件、理解和领悟能力的差异,很可能导致错误的发声歌唱。因此,发声练习时,学生应多动脑子,少用嗓子,遇到困难时可求助于老师或进行一些辅助性学习。在歌唱教学中,以旧知识发掘新知识是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通过创作运用,可以训练学生的创新能力。我在教学时经常用为歌曲编创或者用打击乐器为歌曲编创伴奏,甚至让他们根据音乐内容自创音乐舞蹈。学生们自编自演自唱,兴致勃勃,提高与发展了歌唱能力。
四、实践性评价,促进学生发展
音乐学科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学生音乐能力和水平只有在音乐活动中才能全面提高。新课程的评价理念是:要求课堂评价面向全体、综合评价关注个人差异,促进学生发展。在音乐课堂教学中,如果教师采用实践活动工作评价学生,就可以开发学生的潜能。由此,新课程中音乐课评价的功能在发生根本性的转变,评价不再是选拔适合教育的儿童,而是充分发挥激励的作用,面向全体学生,关注学生的成长与进步,以个性化的评价促进全体学生的发展。
总之,实施音乐新课程,要力求体现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基本精神,体现以音乐审美体验为核心,使学习内容生动有趣、丰富多彩,有民族性和时代感,引导学生主动加强音乐实践,尊重个体的不同音乐体验和学习方式,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人文素养,为学生终生喜爱音乐、学习音乐、享受音乐奠定良好的基础。
关键词: 新课改 小学音乐教学 教学方法
音乐新课程标准要求:要把音乐知识与技能有机地渗透在音乐、艺术的审美体验中。音乐是一门艺术也是一门学问。孩子们都是爱音乐的,都希望在音乐课堂中寻找到快乐。怎样帮助他们展现自己,这是音乐老师的根本目标。推进新课改给小学音乐课堂教学带来了巨大的冲击,教师的教学观念、教学模式、教学方法都有了变化。课堂教学应以审美为中心,以音乐文化为主线,以学科为基点,始终“以学生发展为本”,培养学生的音乐素质。
一、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能力
小学音乐教学中,首先应该明确音乐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对于音乐的感悟能力,以审美教育为核心,“在音乐实践活动中使学生享受到美的愉悦,受到情感的陶冶”。在音乐教学中,其实每节课、每个音乐知识都需要情感的投入,教师要做好正确的启发和导向工作,让学生在每次音乐学习过程中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和美的享受。受到音乐美的感染,受到音乐中丰富的情感陶冶,进而逐步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和推进新课程改革,我认为:在教学中要使学生对音乐产生浓厚的兴趣,感受体验和表现音乐中丰富的内涵。只有这样,学生才逐步喜欢音乐,才能对音乐有进一步的了解。要引导学生热爱音乐,不仅做到现在受益,而且做到终生受益。
二、提高学习兴趣
兴趣是调动思维、探究知识的内动力。有位名人曾说:“成功的教学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可见一个成功的导入是一堂成功音乐课的关键。学生认识音乐主要是依赖听觉、视觉的共同感知完成的。网络多媒体音画俱佳,形象逼真,既可活跃音乐课堂的气氛,又可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还可丰富课堂教学手段,使音乐从空洞乏味的听觉艺术与视觉艺术相结合,使学生全神贯注地投入学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拉近学生与音乐的距离,让他们仿佛置身于画面的场景中,增加亲切感。这样既能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加深他们对各民族各地区人民的了解,课堂教学充满动感,学生可以在和谐融洽的学习氛围中快乐学习。
三、开发自主学习的潜能
自主学习是一种学习活动,有的则认为是一种学习过程。无论他们持何种态度,有一点是相同的,即自主学习是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通过多种方式和途径,能动的、有选择的学习活动。在这种活动中学生主动获取知识,形成技能,发展能力。学生自主学习音乐,会激发好奇心、增强解决困难的信心和勇气,从而产生强烈的责任感。为实现自我价值,他们会探索音乐世界,想尽一切方法研习音乐根源,即便失败,也虽败犹荣,这样通过自身努力获取的知识与技能更利于学生深刻记忆,扎实掌握。
音乐课堂中歌唱的自主学习,可以从体验情感、技能操作、创新知识等方面入手,让学生沉浸于音乐艺术的审美体验,自主获取音乐基础知识与歌唱技能。歌唱方法的定义复杂、抽象,不同时代的社会生活演变了多种唱法,学生更是难以理解。在实际课堂教学中我使用了听唱和观察相结合的方法让学生自主学习。通过听唱,学生熟悉歌曲的节奏、旋律、风格,对歌曲的歌唱有了感性认识。在基础上进行歌曲学习,通过观察老师或同学的歌唱状态找出演唱时的特点和变化,这样学生对歌曲的歌唱有了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一个飞跃。音乐歌唱技能是一门技术性和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学生仅仅凭借理论知识和教学方面的文字资料进行歌唱的学习和训练是非常困难的。因为文字很难准确表述,加之个人的生理条件、理解和领悟能力的差异,很可能导致错误的发声歌唱。因此,发声练习时,学生应多动脑子,少用嗓子,遇到困难时可求助于老师或进行一些辅助性学习。在歌唱教学中,以旧知识发掘新知识是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通过创作运用,可以训练学生的创新能力。我在教学时经常用为歌曲编创或者用打击乐器为歌曲编创伴奏,甚至让他们根据音乐内容自创音乐舞蹈。学生们自编自演自唱,兴致勃勃,提高与发展了歌唱能力。
四、实践性评价,促进学生发展
音乐学科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学生音乐能力和水平只有在音乐活动中才能全面提高。新课程的评价理念是:要求课堂评价面向全体、综合评价关注个人差异,促进学生发展。在音乐课堂教学中,如果教师采用实践活动工作评价学生,就可以开发学生的潜能。由此,新课程中音乐课评价的功能在发生根本性的转变,评价不再是选拔适合教育的儿童,而是充分发挥激励的作用,面向全体学生,关注学生的成长与进步,以个性化的评价促进全体学生的发展。
总之,实施音乐新课程,要力求体现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基本精神,体现以音乐审美体验为核心,使学习内容生动有趣、丰富多彩,有民族性和时代感,引导学生主动加强音乐实践,尊重个体的不同音乐体验和学习方式,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人文素养,为学生终生喜爱音乐、学习音乐、享受音乐奠定良好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