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唐代现实主义诗人白居易的《琵琶行》是唐诗中七言歌行体的扛鼎之作。诗歌明白晓畅的语言,高超的艺术手法,令人叹为观止。但让读者为之动容、感慨良深的当是诗中蕴含的思想感情。正因为感情深笃,因而广为传诵。唐宣宗李忱赞誉曰:“童子解吟《长恨曲》,牧儿能唱《琵琶篇》。”那飘忽易逝的琵琶声至今萦回在读者耳际。诗人用挚情把 “琵琶声”与“落魄事”紧紧联结在一起,声随情起,情随事迁,所叙事件的进程始终伴随着动人的情感力量。
白居易悲情
诗人白居易仕途坎坷,元和十年因力主捕捉刺杀宰相武元衡的凶手,受到谗毁,被贬江州司马。司马本为闲职,因而诗人无公务缠身,又因江州地方偏远,在此空闲度日,心中自是落寞。无法实现“达则兼济天下”的仕宦理想,不觉为自己的境况所悲。在一个“枫叶荻花秋瑟瑟”的夜晚,送别友人归去,“举杯消愁愁更愁”,心中充斥诸多离情别绪。“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诗人此时正愁肠百结难解,目睹茫茫江月长吁短叹。忽然,听得一支优美的琵琶曲,“如听仙乐耳暂明”,诗人如闻仙乐,情绪为之一振,感情上出现了短暂的欢愉,一扫满腔的愁绪,寻访弹奏琵琶曲者。恳请琵琶女再行弹奏,琵琶女勉为其难,“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在欣赏完琵琶女弹奏的几支乐曲后,诗人为琵琶女精湛的技艺折服,“东船西舫悄无言,惟见江心秋月白”,诗人如梦方醒,以为妙绝入神。
诗人不免追根溯源,探询琵琶女的来历,听得琵琶女自述身世后,不禁对琵琶女身世的不幸产生了莫大的同情,同时也勾起诗人痛楚的回忆。诗人想起自身的坎坷仕途,引发了“同是天涯沦落人”的强烈共鸣,抒发了他忠而遭贬、迁谪荒远的苦闷和悲情。
琵琶女伤情
诗中琵琶女自述了自己盛衰荣枯的经历,曾经色艺双绝,“曲罢曾教善才服,妆成每被秋娘妒”,在京城红极一时,“今年欢笑复明年”,不觉韶华已逝,琵琶女为之黯然神伤。琵琶女也曾为浓浓亲情团团包围,可惜“弟走从军阿姨死”,落得孑然一身,琵琶女为之落泪。“暮去朝来颜色故”、“门前冷落鞍马稀”,年老色衰的琵琶女挥泪洒别教坊众姐妹,“最是仓皇辞庙日,教坊犹奏别离歌,垂泪对宫娥”,是此时凄凉心境的最好诠释。琵琶女后来嫁一贩茶商人,辗转漂泊于江湖间,居无定所,其间辛酸不言而喻,琵琶女为之忍苦吞声。更令琵琶女伤怀的是,重利薄情的丈夫只顾生意场上的金钱,无暇顾念她的感情,撇下她一人独守空船,在浔阳江中随波逐流。
歌舞升平、日月如歌的生活一下子坠入万丈深涧,今昔生活的强烈反差,使琵琶女“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琵琶女满腔愁思惟有向无言密友琵琶倾吐,一人闲来无事,拨琴弄弦,以解愁怀,为诗人发觉。诗人贬地送客,心情凄惨,邀请琵琶女弹曲,无非消愁助兴。琵琶女曲中情、心中意以及如泣如诉的自述,引得诗人为之悲悯。
琵琶曲传情
诗人自京都贬谪江州,远离了京城的繁华喧嚣,“呕哑嘲哳难为听”,无丝竹以愉耳鼓。送客浔阳江畔,偶听琵琶乐曲,不觉驻足探寻,诚心相邀琵琶女弹奏,以饱耳福,以释愁肠。
琵琶女正慨叹命运多舛、心情苦寂,忽闻有人相邀弹奏琵琶曲,这正好借机倾吐伤感的情怀。含情琴声夺人,“未成曲调先有情”,一支支凄美绝伦的琵琶曲随着指尖流淌。诗人也读懂了她的“不得意”以及“心中无限事”,乐曲的千变万化正是琵琶女心潮的回荡起伏。琵琶曲传达出琵琶女的心声,同时又引起诗人对坎坷仕途的回顾,琵琶声沟通了诗人和琵琶女的感情,融会了琵琶女、诗人过去和现在的身世遭遇和感触。
诗人出于对琵琶女的同情和尊重,把琵琶女的命运与自己的身世很自然地联系在一起。“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诗人情不自禁地将抑郁已久的苦闷和悲愤向这位素昧平生、落魄江湖的琵琶女倾诉,这引起琵琶女的连锁反应。诗人再度相邀,“莫辞更坐弹一曲”,琵琶女倾情奉献,哀婉凄美的琵琶曲再度奏响。
综上所述,诗人仕途坎坷,内心充满悲愤苦闷。琵琶女命运如萍,随波逐流。两人同怀天涯沦落之感,那同病相怜、同样孤苦寂寞的心弦,通过琵琶女手中的琵琶拨响。琵琶恰如一架桥梁,联结起诗人失意的仕途和琵琶女沦落的身世。“情到深处泪自流”,诗人情不自禁地为琵琶女的不幸、为自己的冤屈而泪洒青衫。
(作者单位:海安县孙庄中学)
白居易悲情
诗人白居易仕途坎坷,元和十年因力主捕捉刺杀宰相武元衡的凶手,受到谗毁,被贬江州司马。司马本为闲职,因而诗人无公务缠身,又因江州地方偏远,在此空闲度日,心中自是落寞。无法实现“达则兼济天下”的仕宦理想,不觉为自己的境况所悲。在一个“枫叶荻花秋瑟瑟”的夜晚,送别友人归去,“举杯消愁愁更愁”,心中充斥诸多离情别绪。“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诗人此时正愁肠百结难解,目睹茫茫江月长吁短叹。忽然,听得一支优美的琵琶曲,“如听仙乐耳暂明”,诗人如闻仙乐,情绪为之一振,感情上出现了短暂的欢愉,一扫满腔的愁绪,寻访弹奏琵琶曲者。恳请琵琶女再行弹奏,琵琶女勉为其难,“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在欣赏完琵琶女弹奏的几支乐曲后,诗人为琵琶女精湛的技艺折服,“东船西舫悄无言,惟见江心秋月白”,诗人如梦方醒,以为妙绝入神。
诗人不免追根溯源,探询琵琶女的来历,听得琵琶女自述身世后,不禁对琵琶女身世的不幸产生了莫大的同情,同时也勾起诗人痛楚的回忆。诗人想起自身的坎坷仕途,引发了“同是天涯沦落人”的强烈共鸣,抒发了他忠而遭贬、迁谪荒远的苦闷和悲情。
琵琶女伤情
诗中琵琶女自述了自己盛衰荣枯的经历,曾经色艺双绝,“曲罢曾教善才服,妆成每被秋娘妒”,在京城红极一时,“今年欢笑复明年”,不觉韶华已逝,琵琶女为之黯然神伤。琵琶女也曾为浓浓亲情团团包围,可惜“弟走从军阿姨死”,落得孑然一身,琵琶女为之落泪。“暮去朝来颜色故”、“门前冷落鞍马稀”,年老色衰的琵琶女挥泪洒别教坊众姐妹,“最是仓皇辞庙日,教坊犹奏别离歌,垂泪对宫娥”,是此时凄凉心境的最好诠释。琵琶女后来嫁一贩茶商人,辗转漂泊于江湖间,居无定所,其间辛酸不言而喻,琵琶女为之忍苦吞声。更令琵琶女伤怀的是,重利薄情的丈夫只顾生意场上的金钱,无暇顾念她的感情,撇下她一人独守空船,在浔阳江中随波逐流。
歌舞升平、日月如歌的生活一下子坠入万丈深涧,今昔生活的强烈反差,使琵琶女“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琵琶女满腔愁思惟有向无言密友琵琶倾吐,一人闲来无事,拨琴弄弦,以解愁怀,为诗人发觉。诗人贬地送客,心情凄惨,邀请琵琶女弹曲,无非消愁助兴。琵琶女曲中情、心中意以及如泣如诉的自述,引得诗人为之悲悯。
琵琶曲传情
诗人自京都贬谪江州,远离了京城的繁华喧嚣,“呕哑嘲哳难为听”,无丝竹以愉耳鼓。送客浔阳江畔,偶听琵琶乐曲,不觉驻足探寻,诚心相邀琵琶女弹奏,以饱耳福,以释愁肠。
琵琶女正慨叹命运多舛、心情苦寂,忽闻有人相邀弹奏琵琶曲,这正好借机倾吐伤感的情怀。含情琴声夺人,“未成曲调先有情”,一支支凄美绝伦的琵琶曲随着指尖流淌。诗人也读懂了她的“不得意”以及“心中无限事”,乐曲的千变万化正是琵琶女心潮的回荡起伏。琵琶曲传达出琵琶女的心声,同时又引起诗人对坎坷仕途的回顾,琵琶声沟通了诗人和琵琶女的感情,融会了琵琶女、诗人过去和现在的身世遭遇和感触。
诗人出于对琵琶女的同情和尊重,把琵琶女的命运与自己的身世很自然地联系在一起。“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诗人情不自禁地将抑郁已久的苦闷和悲愤向这位素昧平生、落魄江湖的琵琶女倾诉,这引起琵琶女的连锁反应。诗人再度相邀,“莫辞更坐弹一曲”,琵琶女倾情奉献,哀婉凄美的琵琶曲再度奏响。
综上所述,诗人仕途坎坷,内心充满悲愤苦闷。琵琶女命运如萍,随波逐流。两人同怀天涯沦落之感,那同病相怜、同样孤苦寂寞的心弦,通过琵琶女手中的琵琶拨响。琵琶恰如一架桥梁,联结起诗人失意的仕途和琵琶女沦落的身世。“情到深处泪自流”,诗人情不自禁地为琵琶女的不幸、为自己的冤屈而泪洒青衫。
(作者单位:海安县孙庄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