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刚下课,我正忙着将学生课堂上精彩的观点进行整理,小乐同学笑嘻嘻地走上讲台,问我:“老师,你会对对吗?”这个孩子,精灵古怪的,不知又有什么新奇的想法呢?
“你知道我会的呀。怎么?你想考我吗?”看着他眼里闪过的那一丝狡黠,我坦然地微笑着。
“我刚刚出了一副上联……”他开始有点吞吞吐吐了。
“那好,你把它写到黑板上吧。”我爽快地说道。
很快,黑板上出现了几个醒目的字:“爆炒墨鱼拌香蕉”。我一愣:这是什么跟什么呀?见我疑惑的样子,小乐笑着走开了,在教室左蹿右跳,笑声不断。
我不动声色地继续我的工作,心里思量着:这明明是一道菜名,但又绝不是单纯的菜名。上联已出,对不上的话,日后难免会被学生轻视。这帮桀骜不驯的孩子,接班半个月来,好不容易才让他们开始对语文产生兴趣,并树立起信心。我曾在课堂上真诚地说过,课堂是允许出错的地方,是畅所欲言、张扬个性的场所,并让他们勇于质疑,能提出问题就好,能提出难倒老师的问题更好。现在,我还真被难住了。
抬起头来,见小乐正瞅着我在乐呢。我心里不禁微微一动,脱口而出:“墨鱼拌香蕉?哪有这样一道奇怪的菜名啊。”教室里的学生都望向黑板,转瞬间笑声就响遍了整个教室:“老师,‘墨鱼’就是小莫同学的绰号啊。”我恍然大悟,想到那黑黑壮壮的男孩子与墨鱼倒是有些形似,不禁也哈哈大笑。
见到学生们都在对这上联评头品足,我灵机一动,何不让他们试一下呢?这也是语文,生活中的语文。于是,我问:“谁能代老师应战,对一对这个句子?”台下一片应和,跃跃欲试。
很快,班长冲了上来,大笔一挥:“水浸陈皮伴白玉”。台下一片笑声:“‘陈皮’、‘白玉’?写的是小煜啊,这对对得文雅。”望去,榜上有名者一脸得意。
越来越多的学生聚到讲台前。“老师,我也来。”又一位学生上来,写下了:“串烧火肠捞蜜糖”。“火肠?不就是……不错不错,还算工整。”
小乐也冲到我面前:“老师,我也来对一个,可以吗?”在得到我的允许后,他在黑板上写下了:“清蒸肥驴焖鸡肠”。聚集在讲台上所有学生的目光一下子聚到“肥驴”同学身上,他跟着大家呵呵地笑了。快乐的气氛弥漫着教室的每一个角落。
看着孩子们脸上洋溢着的幸福,我的心里也溢满了快乐。虽然从严来说,这还算不上真正意义的“对对”,但也闪现了孩子们智慧的火花。你看,每一句话都蕴涵着一个同学的绰号,“拌”、“伴”、“捞”、“焖”,对得多工整啊。
上课了,这节课还是我的语文课。带着愉快的心情,我与孩子们一起品味、评点了黑板上的“对联”,学习了对联的相关常识。指着黑板上的“对联”,我激情满怀:“很多同学告诉我,他们以前不喜欢语文,因为语文太枯燥了。可是,正如我第一节课说过的,语文的魅力无穷,生活处处有语文。不是吗?刚才同学们就在对对中学语文,用语文,感受着语文的无穷魅力。感谢我们的小乐同学,感谢为我们语文学习做出重大贡献的四位‘受害者’!请同学们课后用你的笔把这精彩的一幕记下来,它将永远载入我们九(8)班的史册!” 孩子们笑着望向小莫等人,教室里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事后,我才了解到:为让孩子们兴趣盎然地学习议论文,课堂上我以厨师煮菜来比喻议论文的三要素,激发了小乐的灵感,想到了 “爆炒墨鱼拌香蕉”, 将同学的名字巧妙地嵌入其中,一下课就迫不及待将他的发现与我分享,也想借此来试探一下老师的反应。没想到我借助这一现成的教学资源,让孩子们张扬了个性,习得了知识,领悟了语文与生活的关系。
课后,一篇又一篇精彩纷呈、文采飞扬、情感真挚的文章诞生了。有学生感慨:初三语文如此多娇;有学生惊喜:趣味语文让我乐而忘返;有学生由衷赞叹:真喜欢这别样的语文课。小玲同学在叙述这令她回味的一幕后,在文章末尾这样写道:“我终于知道了,眼前这位瘦弱的老师,为什么有这么大的本事,让自己的学生过了这么多年还难以忘怀。她就像九(8)班这个大家庭的妈妈,很亲切,很和蔼。当孩子们有什么奇思妙想时,她不会随意扼杀孩子们的幻想,也不会板着脸显示老师的威严,更不像有些老师一样古板无趣。在这种氛围中,我不再惧怕语文,而是享受着学习语文的快乐。”
一个意外的小插曲,成就了九(8)班一件妙趣横生的“家事”。其实,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人,只有让他们处在真正的自主状态中,潜能才能得到开发,天性才能得到尊重,他们的发展自然就犹如鲜花怒放。我们的语文课堂,不再仅仅是传授知识,而是关注生命,发展生命,这才是生命化的教学,生命化的语文。
“你知道我会的呀。怎么?你想考我吗?”看着他眼里闪过的那一丝狡黠,我坦然地微笑着。
“我刚刚出了一副上联……”他开始有点吞吞吐吐了。
“那好,你把它写到黑板上吧。”我爽快地说道。
很快,黑板上出现了几个醒目的字:“爆炒墨鱼拌香蕉”。我一愣:这是什么跟什么呀?见我疑惑的样子,小乐笑着走开了,在教室左蹿右跳,笑声不断。
我不动声色地继续我的工作,心里思量着:这明明是一道菜名,但又绝不是单纯的菜名。上联已出,对不上的话,日后难免会被学生轻视。这帮桀骜不驯的孩子,接班半个月来,好不容易才让他们开始对语文产生兴趣,并树立起信心。我曾在课堂上真诚地说过,课堂是允许出错的地方,是畅所欲言、张扬个性的场所,并让他们勇于质疑,能提出问题就好,能提出难倒老师的问题更好。现在,我还真被难住了。
抬起头来,见小乐正瞅着我在乐呢。我心里不禁微微一动,脱口而出:“墨鱼拌香蕉?哪有这样一道奇怪的菜名啊。”教室里的学生都望向黑板,转瞬间笑声就响遍了整个教室:“老师,‘墨鱼’就是小莫同学的绰号啊。”我恍然大悟,想到那黑黑壮壮的男孩子与墨鱼倒是有些形似,不禁也哈哈大笑。
见到学生们都在对这上联评头品足,我灵机一动,何不让他们试一下呢?这也是语文,生活中的语文。于是,我问:“谁能代老师应战,对一对这个句子?”台下一片应和,跃跃欲试。
很快,班长冲了上来,大笔一挥:“水浸陈皮伴白玉”。台下一片笑声:“‘陈皮’、‘白玉’?写的是小煜啊,这对对得文雅。”望去,榜上有名者一脸得意。
越来越多的学生聚到讲台前。“老师,我也来。”又一位学生上来,写下了:“串烧火肠捞蜜糖”。“火肠?不就是……不错不错,还算工整。”
小乐也冲到我面前:“老师,我也来对一个,可以吗?”在得到我的允许后,他在黑板上写下了:“清蒸肥驴焖鸡肠”。聚集在讲台上所有学生的目光一下子聚到“肥驴”同学身上,他跟着大家呵呵地笑了。快乐的气氛弥漫着教室的每一个角落。
看着孩子们脸上洋溢着的幸福,我的心里也溢满了快乐。虽然从严来说,这还算不上真正意义的“对对”,但也闪现了孩子们智慧的火花。你看,每一句话都蕴涵着一个同学的绰号,“拌”、“伴”、“捞”、“焖”,对得多工整啊。
上课了,这节课还是我的语文课。带着愉快的心情,我与孩子们一起品味、评点了黑板上的“对联”,学习了对联的相关常识。指着黑板上的“对联”,我激情满怀:“很多同学告诉我,他们以前不喜欢语文,因为语文太枯燥了。可是,正如我第一节课说过的,语文的魅力无穷,生活处处有语文。不是吗?刚才同学们就在对对中学语文,用语文,感受着语文的无穷魅力。感谢我们的小乐同学,感谢为我们语文学习做出重大贡献的四位‘受害者’!请同学们课后用你的笔把这精彩的一幕记下来,它将永远载入我们九(8)班的史册!” 孩子们笑着望向小莫等人,教室里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事后,我才了解到:为让孩子们兴趣盎然地学习议论文,课堂上我以厨师煮菜来比喻议论文的三要素,激发了小乐的灵感,想到了 “爆炒墨鱼拌香蕉”, 将同学的名字巧妙地嵌入其中,一下课就迫不及待将他的发现与我分享,也想借此来试探一下老师的反应。没想到我借助这一现成的教学资源,让孩子们张扬了个性,习得了知识,领悟了语文与生活的关系。
课后,一篇又一篇精彩纷呈、文采飞扬、情感真挚的文章诞生了。有学生感慨:初三语文如此多娇;有学生惊喜:趣味语文让我乐而忘返;有学生由衷赞叹:真喜欢这别样的语文课。小玲同学在叙述这令她回味的一幕后,在文章末尾这样写道:“我终于知道了,眼前这位瘦弱的老师,为什么有这么大的本事,让自己的学生过了这么多年还难以忘怀。她就像九(8)班这个大家庭的妈妈,很亲切,很和蔼。当孩子们有什么奇思妙想时,她不会随意扼杀孩子们的幻想,也不会板着脸显示老师的威严,更不像有些老师一样古板无趣。在这种氛围中,我不再惧怕语文,而是享受着学习语文的快乐。”
一个意外的小插曲,成就了九(8)班一件妙趣横生的“家事”。其实,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人,只有让他们处在真正的自主状态中,潜能才能得到开发,天性才能得到尊重,他们的发展自然就犹如鲜花怒放。我们的语文课堂,不再仅仅是传授知识,而是关注生命,发展生命,这才是生命化的教学,生命化的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