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生成性教学是现代教育的关注热点。活动教学与生成性教学之间有着默契,是促化学课堂生成性教学的有效形式。化学课堂需要在活动中实现生成,应通过活动预设的开放性、活动氛围的民主性、活动过程的互动性等达到以活动教学促进生成的目的。
[关键词]活动教学 开放性 民主性 互动性
[中图分类号] G633.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15)080082
生成性教学是生成性思维视角下的产物,指教师根据课堂中的互动状态及时调整教学思路和教学行为的教学形态。目前教育界正深度探索活动教学的研究,体现了当下的教育追求,并且与生成性教学思想有着多重默契,这使得通过活动教学实现生成性教学成为可能。我校开展化学学科的活动教学起步早,为了更好地促进化学课堂的生成,在活动预设的开放性、活动氛围的民主性、活动过程的互动性等方面作了一些探讨,推动了生成性教学的深度发展。
一、活动预设的开放性
在活动教学中,活动预设的好坏,直接影响了教学的成效。精心预设每一个活动,无疑是促进生成的关键步骤。我们需要放大预设的外延,使之更具开放性,让不同的学生能够在同一活动中获得不同的发展。
提高活动预设的开放性,需要我们更准确全面地把握课程目标,用更广阔的视野来考察每一个活动,从学生全面发展的高度来衡量每一个活动。如,九年级化学关于《空气》课题的活动设计,通常设计为:阅读教材,分析拉瓦锡实验原理;学生自己动手实验验证……此设计视角偏低,视野偏窄,学生放不开手脚,只是为了实现一个具体目标,导致整个活动过程缺少生气、灵气,缺少思维的碰撞,更加缺少生成,实质是披着活动教学外衣的“灌输式”教学,与活动教学本质是背离的。另一种设计为:用简单的实验证明“空杯不空”;根据提供的材料(红磷能和氧气反应生成五氧化二磷),设计实验说明空气成分是否单一……此设计提高了活动的辐射面,让学生有更多的发挥空间,让活动的结果具有更大的包容性。
活动预设是活动教学的前提性环节,是通过活动实现生成性教学的基础。预设的开放度决定了生成的可能度,我们只有尽可能地打破一些单一教学目标的限制,甚至打破学科的限制、视阈的限制,才可能让学生在更加广阔的天地自由发挥。
二、活动氛围的民主性
有一位老师写的一则案例给人以启发。在教学“坐井观天”一文时,他设计了“青蛙跳出井口了,想象后来会怎样”的活动,学生“循着教师的思路”进行着青蛙出井后的幸福生活的描述,课堂进行得很“顺利”。但最后有一个学生说:“青蛙从井里跳出来,它到外面看了看,觉得还是井里好,它又跳回了井里。”教师评价说:“我看你是一只青蛙,坐井观天。”在批阅学生的作业时,那位“坐井观天”的学生续写的故事让教师震动了。他想象出井的青蛙遭遇环境恶化的困扰,遭遇被捕杀的危险,它觉得还是井里安全,于是又回到井里。愧悔之余,这位老师在学生的本子上写下了这样的话:“对不起,老师是一只青蛙。”这是一个理想的结果。但如果不是有孩子的续写作补救,也许老师的武断就浇灭了一个孩子创造的火花了。
那么我们化学课堂是否也有这样的教师武断行为呢?我想我们有过,但不能再有,在科学探索的道路上,我们要努力营造民主的课堂,不仅是平等的、尊重的,而且应该是开放的、兼容的。
在活动教学下,这种“偶发事件”产生的可能性则更大,这既是促发生成性教学的潜在优势,又因其规律的难以把握、预设措施的难以到位而对教师产生巨大挑战。毋庸置疑,生成性思维视角下的教学,不是努力避免这种偶然事件,而是充分发挥其教育教学功能,捕捉其教育契机,对学生的反应作出积极回应,从而获得教学过程的附加价值(教学意外事件给学生带来的发展价值)。
三、活动过程的互动性
互动,是现代教学活动中的热词,这也是人们对认知规律、教育本质重新思考的结果。事实上,生成性教学因互动而存在,因为有了互动,才产生新的信息、新的资源、新的思考;另一方面,互动,又往往是生成性教学的表现形式,因为在生成性教学中,生成的新信息、新资源总会引发互动,或者就是以互动的形式出现。
在活动教学中,以活动为平台,互动理应成为教学的一种基本存在方式,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生本互动,构成生动的现代教学场景。我们要努力推动这种互动向深度发展,就要把对话的理念贯穿始终。如:溶解度概念的建立,一般情况下,都是教师先很生硬、突兀地强调温度、100g溶剂、饱和状态、单位等要素,而后形成完整的概念。这是不顾学生的感受强加给学生的,学生对概念的理解程度可想而知。我们在抛出概念之前,可以设计一些互动的活动:小组讨论如何来比较NaCl和KNO3溶解能力的大小,然后让各小组汇报讨论的办法。这涉及三个变量的控制,学生要完整地回答比较困难。此时教师应把各组的办法简要展示在黑板上,然后引导学生一个一个地去讨论各组办法的优点及不足,得出了要比较溶解性大小的三要素,最后形成概念。这是在学生深刻领会的基础上生成的概念,学生的理解会更加深刻。
(责任编辑 罗 艳)
[关键词]活动教学 开放性 民主性 互动性
[中图分类号] G633.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15)080082
生成性教学是生成性思维视角下的产物,指教师根据课堂中的互动状态及时调整教学思路和教学行为的教学形态。目前教育界正深度探索活动教学的研究,体现了当下的教育追求,并且与生成性教学思想有着多重默契,这使得通过活动教学实现生成性教学成为可能。我校开展化学学科的活动教学起步早,为了更好地促进化学课堂的生成,在活动预设的开放性、活动氛围的民主性、活动过程的互动性等方面作了一些探讨,推动了生成性教学的深度发展。
一、活动预设的开放性
在活动教学中,活动预设的好坏,直接影响了教学的成效。精心预设每一个活动,无疑是促进生成的关键步骤。我们需要放大预设的外延,使之更具开放性,让不同的学生能够在同一活动中获得不同的发展。
提高活动预设的开放性,需要我们更准确全面地把握课程目标,用更广阔的视野来考察每一个活动,从学生全面发展的高度来衡量每一个活动。如,九年级化学关于《空气》课题的活动设计,通常设计为:阅读教材,分析拉瓦锡实验原理;学生自己动手实验验证……此设计视角偏低,视野偏窄,学生放不开手脚,只是为了实现一个具体目标,导致整个活动过程缺少生气、灵气,缺少思维的碰撞,更加缺少生成,实质是披着活动教学外衣的“灌输式”教学,与活动教学本质是背离的。另一种设计为:用简单的实验证明“空杯不空”;根据提供的材料(红磷能和氧气反应生成五氧化二磷),设计实验说明空气成分是否单一……此设计提高了活动的辐射面,让学生有更多的发挥空间,让活动的结果具有更大的包容性。
活动预设是活动教学的前提性环节,是通过活动实现生成性教学的基础。预设的开放度决定了生成的可能度,我们只有尽可能地打破一些单一教学目标的限制,甚至打破学科的限制、视阈的限制,才可能让学生在更加广阔的天地自由发挥。
二、活动氛围的民主性
有一位老师写的一则案例给人以启发。在教学“坐井观天”一文时,他设计了“青蛙跳出井口了,想象后来会怎样”的活动,学生“循着教师的思路”进行着青蛙出井后的幸福生活的描述,课堂进行得很“顺利”。但最后有一个学生说:“青蛙从井里跳出来,它到外面看了看,觉得还是井里好,它又跳回了井里。”教师评价说:“我看你是一只青蛙,坐井观天。”在批阅学生的作业时,那位“坐井观天”的学生续写的故事让教师震动了。他想象出井的青蛙遭遇环境恶化的困扰,遭遇被捕杀的危险,它觉得还是井里安全,于是又回到井里。愧悔之余,这位老师在学生的本子上写下了这样的话:“对不起,老师是一只青蛙。”这是一个理想的结果。但如果不是有孩子的续写作补救,也许老师的武断就浇灭了一个孩子创造的火花了。
那么我们化学课堂是否也有这样的教师武断行为呢?我想我们有过,但不能再有,在科学探索的道路上,我们要努力营造民主的课堂,不仅是平等的、尊重的,而且应该是开放的、兼容的。
在活动教学下,这种“偶发事件”产生的可能性则更大,这既是促发生成性教学的潜在优势,又因其规律的难以把握、预设措施的难以到位而对教师产生巨大挑战。毋庸置疑,生成性思维视角下的教学,不是努力避免这种偶然事件,而是充分发挥其教育教学功能,捕捉其教育契机,对学生的反应作出积极回应,从而获得教学过程的附加价值(教学意外事件给学生带来的发展价值)。
三、活动过程的互动性
互动,是现代教学活动中的热词,这也是人们对认知规律、教育本质重新思考的结果。事实上,生成性教学因互动而存在,因为有了互动,才产生新的信息、新的资源、新的思考;另一方面,互动,又往往是生成性教学的表现形式,因为在生成性教学中,生成的新信息、新资源总会引发互动,或者就是以互动的形式出现。
在活动教学中,以活动为平台,互动理应成为教学的一种基本存在方式,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生本互动,构成生动的现代教学场景。我们要努力推动这种互动向深度发展,就要把对话的理念贯穿始终。如:溶解度概念的建立,一般情况下,都是教师先很生硬、突兀地强调温度、100g溶剂、饱和状态、单位等要素,而后形成完整的概念。这是不顾学生的感受强加给学生的,学生对概念的理解程度可想而知。我们在抛出概念之前,可以设计一些互动的活动:小组讨论如何来比较NaCl和KNO3溶解能力的大小,然后让各小组汇报讨论的办法。这涉及三个变量的控制,学生要完整地回答比较困难。此时教师应把各组的办法简要展示在黑板上,然后引导学生一个一个地去讨论各组办法的优点及不足,得出了要比较溶解性大小的三要素,最后形成概念。这是在学生深刻领会的基础上生成的概念,学生的理解会更加深刻。
(责任编辑 罗 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