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環境艺术设计专业作为设计类专业中的老牌专业,面对设计行业中日益严峻的发展形式,环境艺术设计在高校教育的稳定开展中发展新的思路,成为教育者们亟待解决的问题,教学模式的改变和课程内容的更新成为其中最为重要的部分。
关键词:环境艺术设计;高校教育;教学模式
1、环境艺术设计的历史背景
环境艺术有着非常广泛的内涵,除了包括为美化环境而设计的“艺术品”外,还应该包括“景观艺术”及“建筑艺术”等,通俗的说也就是人们所见到的一切构成身边环境的要素。环境艺术设计作为一门新兴的学科,是在二战之后在欧美国家逐步受到重视的,二十世纪工业革命中商品经济高速发展,环境艺术成为科学、经济与艺术的最佳结合,是将实用功能与审美功能完美结合的产物。
在中国,环境艺术设计囊括了室内设计、园林景观设计及建筑设计等方面,除此之外还包括城市规划的相关内容,尽管环境艺术设计包括的内容众多,但核心观念为三维空间上的重新组合再创造,其内涵相同。
环境艺术设计的实践性很强,这也是在高校中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的原因,事实上,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成立依托于市场中对此专业人才的需求,因此建立高校理论教学活动与实践之间的良好关系是培养环境设计专业人才的最佳途径。经过多年的教学体系的编制,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已经有了一套非常完整的教学体系,不同高校中的课程内容大致相同,旨在培养学生的空间感觉和创新思维,以培养专业的环境艺术人才为教育目标。
2、高校中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教育现状
从学生角度出发,环境艺术设计专业为设计类专业,招收的学生以艺术生为主,艺术生的不足之处在于高中教育中的文化课的缺失,由于一半时间要学习美术专业知识,导致艺术生较文理科生而言理论课知识相对薄弱,更甚,一些学生为了所谓的“捷径”而选择艺术生,这就导致高校招进来的学生质量较文理科生而言要求明显较低,但艺术生在其对美的感受上是有优势的。因此,在高校教育中,要尤为注意的是对学生感知能力的培养,针对他们采取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以此来应对不同“风格”的学生,能够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的能力,对于环境艺术设计专业而言,尤其提高其空间感知能力。
从课程内容和设置上来说,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满足不了当代大学生的思维模式,传统的教学模式多以教师讲授,学生积累为主,这个方法多适用于文理科生,对于设计类学生而言,实践能力是不可或缺的,尤其是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学生,要做的是感知身边的环境,对三维空间做到敏锐的观察。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书本上的知识更新不及时已经满足不了当代大学生对于知识的掌握,大学生获取知识的途径从书本中扩散到互联网,因此,针对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学生,课程内容的更新与填充刻不容缓。现在高校中的课程设计较为混乱,首先,各高校对于课程名称做不到统一,同一门课程在不同高校中的名称不同,课程内容有所差异,侧重点也不同,缺乏了对各专业课程的严谨性。其次,以建筑为主的高校侧重于施工方案,以艺术设计为主的高校侧重于方案的概念性,在这样的课程内容和设置上来说,很容易出现学生在专业知识的学习中广度和深度都不够,对同一专业的认知的偏差最终会影响市场的需求。
3、高校中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改革方向
提高教学内容的多样性
作为高校教育者,绝不能完全照搬书本中的知识,当今社会互联网发达,书本中的内容更新太慢,跟不上学生与教师们的需求,因此,高校教师要以互联网信息为依托,以各高校及国内外展览为实践内容来丰富我们的教学内容,从而加深学生对于专业知识的理解。
改变高校中的教学模式和方法
如今的课堂早已不是老师讲学生听的课堂,特别是对于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学生,更多的要做到的是感知身边的环境,因此,多走多看是当今高校教学模式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对不同建筑的室内环境身临其境的感受,对大自然中滨水花园景观的触碰,这些跟在书本中看照片的效果是截然不同的,因此,高校教育者们将实践融入课堂已是刻不容缓。现如今,“工作室”模式也在逐步走进高校,教学彻底做到以学生为中心,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让学生从传统的接收知识变成自主学习,工作室模式同时也锻炼了学生的团队意识,通过导师点评,不同的同学分工合作,让学生们能提前感受社会模式,提高其适应能力。
将比赛融入到教学中
如何提高学a生学习的积极性也是高校教育者们需要关心的另一大问题。鼓励学生多参加比赛,参加比赛的过程是巩固教师教授的知识的过程,培养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高效的完成作品,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和积极性,同时还能加强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以环境艺术设计专业为例,此专业的大型赛事多为小组参赛,,在比赛的过程中,同们进行头脑风暴,在导师的指导下完成作品,不管获奖与否,都能学到课堂上学不到的知识。
4、结语
当今社会,刚出校门的学生没有任何竞争力,我们作为高校教育者要做的事情就是改善我们的教学模式,丰富我们的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的专业知识水平,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核对社会工作的适应能力,培养出适应时代发展的高校人才。
参考文献:
[1]伍丹.高职院校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景观设计课程的教学改革探索[J].艺术教育,2016(09):270-271.
关键词:环境艺术设计;高校教育;教学模式
1、环境艺术设计的历史背景
环境艺术有着非常广泛的内涵,除了包括为美化环境而设计的“艺术品”外,还应该包括“景观艺术”及“建筑艺术”等,通俗的说也就是人们所见到的一切构成身边环境的要素。环境艺术设计作为一门新兴的学科,是在二战之后在欧美国家逐步受到重视的,二十世纪工业革命中商品经济高速发展,环境艺术成为科学、经济与艺术的最佳结合,是将实用功能与审美功能完美结合的产物。
在中国,环境艺术设计囊括了室内设计、园林景观设计及建筑设计等方面,除此之外还包括城市规划的相关内容,尽管环境艺术设计包括的内容众多,但核心观念为三维空间上的重新组合再创造,其内涵相同。
环境艺术设计的实践性很强,这也是在高校中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的原因,事实上,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成立依托于市场中对此专业人才的需求,因此建立高校理论教学活动与实践之间的良好关系是培养环境设计专业人才的最佳途径。经过多年的教学体系的编制,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已经有了一套非常完整的教学体系,不同高校中的课程内容大致相同,旨在培养学生的空间感觉和创新思维,以培养专业的环境艺术人才为教育目标。
2、高校中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教育现状
从学生角度出发,环境艺术设计专业为设计类专业,招收的学生以艺术生为主,艺术生的不足之处在于高中教育中的文化课的缺失,由于一半时间要学习美术专业知识,导致艺术生较文理科生而言理论课知识相对薄弱,更甚,一些学生为了所谓的“捷径”而选择艺术生,这就导致高校招进来的学生质量较文理科生而言要求明显较低,但艺术生在其对美的感受上是有优势的。因此,在高校教育中,要尤为注意的是对学生感知能力的培养,针对他们采取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以此来应对不同“风格”的学生,能够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的能力,对于环境艺术设计专业而言,尤其提高其空间感知能力。
从课程内容和设置上来说,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满足不了当代大学生的思维模式,传统的教学模式多以教师讲授,学生积累为主,这个方法多适用于文理科生,对于设计类学生而言,实践能力是不可或缺的,尤其是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学生,要做的是感知身边的环境,对三维空间做到敏锐的观察。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书本上的知识更新不及时已经满足不了当代大学生对于知识的掌握,大学生获取知识的途径从书本中扩散到互联网,因此,针对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学生,课程内容的更新与填充刻不容缓。现在高校中的课程设计较为混乱,首先,各高校对于课程名称做不到统一,同一门课程在不同高校中的名称不同,课程内容有所差异,侧重点也不同,缺乏了对各专业课程的严谨性。其次,以建筑为主的高校侧重于施工方案,以艺术设计为主的高校侧重于方案的概念性,在这样的课程内容和设置上来说,很容易出现学生在专业知识的学习中广度和深度都不够,对同一专业的认知的偏差最终会影响市场的需求。
3、高校中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改革方向
提高教学内容的多样性
作为高校教育者,绝不能完全照搬书本中的知识,当今社会互联网发达,书本中的内容更新太慢,跟不上学生与教师们的需求,因此,高校教师要以互联网信息为依托,以各高校及国内外展览为实践内容来丰富我们的教学内容,从而加深学生对于专业知识的理解。
改变高校中的教学模式和方法
如今的课堂早已不是老师讲学生听的课堂,特别是对于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学生,更多的要做到的是感知身边的环境,因此,多走多看是当今高校教学模式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对不同建筑的室内环境身临其境的感受,对大自然中滨水花园景观的触碰,这些跟在书本中看照片的效果是截然不同的,因此,高校教育者们将实践融入课堂已是刻不容缓。现如今,“工作室”模式也在逐步走进高校,教学彻底做到以学生为中心,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让学生从传统的接收知识变成自主学习,工作室模式同时也锻炼了学生的团队意识,通过导师点评,不同的同学分工合作,让学生们能提前感受社会模式,提高其适应能力。
将比赛融入到教学中
如何提高学a生学习的积极性也是高校教育者们需要关心的另一大问题。鼓励学生多参加比赛,参加比赛的过程是巩固教师教授的知识的过程,培养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高效的完成作品,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和积极性,同时还能加强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以环境艺术设计专业为例,此专业的大型赛事多为小组参赛,,在比赛的过程中,同们进行头脑风暴,在导师的指导下完成作品,不管获奖与否,都能学到课堂上学不到的知识。
4、结语
当今社会,刚出校门的学生没有任何竞争力,我们作为高校教育者要做的事情就是改善我们的教学模式,丰富我们的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的专业知识水平,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核对社会工作的适应能力,培养出适应时代发展的高校人才。
参考文献:
[1]伍丹.高职院校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景观设计课程的教学改革探索[J].艺术教育,2016(09):270-271.